2020-08-21 07: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邢朝煒 沈超 何賢君
千年古城金華,「信義」一直伴隨左右,猶如生生不息的清流,穿越歷史,直抵人心;希望之城金華,「和美」成為民之所向,猶如徐徐展開的圖景,錨定方位,孜孜以求。
這是一方「金星與婺女爭華」的神奇土地,也是一座素有「小鄒魯」美譽的文化之城,更是一片不斷創造發展奇蹟的現代化城市群。從古至今、由遠及近,「信義和美」成為金華這座城市的高度概括,也成為金華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及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求。在崇信重義、和諧美好的基因沉澱中,金華正以拼搏實幹、爭先進位的態勢,為建設「重要窗口」打造更多「金」字招牌、書寫更多「華」彩篇章。
信義,傳承千年
金華是一座有豐富歷史沉澱的城市。翻開歷史長卷,我們發現,「信義金華」早已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北宋末年,金華就出現了可以到官府兌取現錢的「關子」,這體現了金華商人之間一種相互信任;南宋時期,以呂祖謙為代表的婺學,在儒學「仁義禮智信」思想的基礎上,形成金華人「既已信奉、便當義無反顧」的信義特質;再看「江南第一家」浦江義門鄭氏,15代同居、173人為官不貪,孝義、誠信是鄭義門之所以成為「江南第一家」的內在文化基因。而每當歷史轉折的重大關頭,金華更是湧現層出不窮、前赴後繼的大義之士——從古代的駱賓王、宗澤、朱大典、吳絳雪,到陳望道、何炳松、邵飄萍,他們是「信義」金華歷史長河中的傑出代表。
精神需要傳承。在金華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了太多信義忠孝的子女——背著患病母親上班的磐安孝子陳斌強,「一個人感動一座城」的孟祥斌,17年還清20萬元債務的浦江老人張鳳英,2分多鐘救出一家四口的駐金某部戰士王亮,全省最年長的「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永康93歲老人倪德藏,多次救群眾於危難中、在值班備勤期間突發腦溢血的輔警石丁丁……這樣的英雄壯舉層出不窮,這樣的「凡人善舉」就在身邊。這些猶如璀璨繁星點綴天空般的人與事,在婺州這座千年古城譜寫了一段段佳話和故事,將「信義」之情代代相傳。
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既已信奉,就義無反顧」,金華人堅守的原則,如今正散發著別樣的人文魅力。
和美,全新樂章
金華是一座有青山綠水映襯的城市。走在大街小巷,我們能看到,「和美與共」正在成為市民的共同願景。
在金華這座宜居的城市裡,文明之風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綠水青山,金華在全省率先打響「五水共治」第一槍,走出了一條經濟和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十字路口,車讓行人快走,斑馬線互敬成為常態;樓宇街巷,穿馬甲戴紅帽,文明志願者隨處可見;城市鄉村,新風育文化興,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素有「歷史文化之邦、名人薈萃之地、文風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鄉」的金華,正演繹著動人的文明樂章。
在這方發展的熱土上,金華子女用勤勞的雙手耕耘出一片天地——國際商貿之都、東方「好萊塢」、中國五金之都,從無到有點石成金;網絡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興產業孕育希望;「無證明城市」、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金義新區,改革開放一往無前。金華正以「拼搏實幹、共建圖強」之姿奮勇爭先。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這是似詩如畫美麗金華的真實寫照;「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人善地美佳話中奏響發展的強音。眼下的金華,正經歷著由綠色生態、文明創建引領下的快速崛起,在城鄉和美、宜居宜業的美好環境中,人們不斷追求美好生活,城市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本版圖片由金華市委宣傳部提供)
詳情請見8月21日《浙江日報》13版
責任編輯:陸欣
值班主編:楊振華
15979649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