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的女兒被我養成了「抑鬱症」

2021-01-17 奕斐有話說

「媽,有件事猶豫很久不曉得要不要和你說……我嘗試過幾次自殘,想去看一下心理醫生。」

「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媽媽這麼愛你,你有什麼不高興的?」

「可是,我沒辦法抑制啊——」

「——你就是整天胡思亂想!又沒缺你吃又沒缺你穿,搞什麼鬼?我養你不是為了讓你去醫院裝神經病丟我的臉!趕緊上學去!」

(一)

這是一段跨越祖孫三代人的辛酸故事,也是一位父親內心最真實的反思與痛悔。

1937年,一個戰亂的年代,爺爺在一個富裕家庭裡出生。爺爺的父親用現在的話說是「鳳凰男」:出身貧寒卻因為自強不息,逆襲迎娶了大家閨秀。然而,命運卻不待見多酬者。經歷戰亂的洗禮,家道中落,母親出軌離去,父親也鬱鬱而終。

突遇變故並沒有擊倒爺爺,他自強拼搏,在那個年代,通過自學俄語、英語,每天五點外出打工闖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如今82歲的高齡,依然堅持為各大報刊、雜誌投稿。

即使強者這個詞貫穿了爺爺的一生,但是,歷盡坎坷也讓他的人生缺失了安全感。這既是他不懈努力的源泉,同時也造就他極度敏感、多疑的個性,他懷疑一切可能隱藏著的背叛和虛假。

(二)

充滿「正能量」的爺爺,對於子女的教育同樣奉行自強不息,他痛恨任何「好逸惡勞」的缺點。在爺爺暴君般強勢的管教方式下,培養了一個同樣各方面極其優秀的兒子。

若干年後,兒子成家立業。爺爺和兒子兒媳住在一個屋簷下,因為安全感的缺失以及猜疑,矛盾愈演愈烈。直到孫女的出生,一家人的關係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經常出現三人互相打架,而年幼的孫女在一旁呆呆的看著。最終,爺爺選擇了搬出去獨居。

轉眼,女兒到了上學的年紀,夫妻要忙於工作,思慮再三,決定將女兒託付給爺爺。即使在同一座城市,女兒還是淪為了「留守兒童」

「我和妻子都經歷過中國教育環境下,激烈競爭後的層層晉級,因此不覺得把孩子交給一個嚴格的爺爺會有什麼問題。雖然我的成長有過家庭管教的陰影,但我大體是一個身心健康、情趣不凡的青年。

可我沒想到的是,對於抑鬱,每個人的承受力不同,每代人的承受力也不同。」

最終,這個決定令他們追悔莫及。

(三)

「雖然是十七年前的情景,但我感覺就發生在昨天,妻子和我從婦產院抱回初生的女兒,父親興奮地搓著手對我說,『想不到我一把年紀,教完子女又教孫女了!』,躍躍欲試溢於言表。」

有了成功的經驗,爺爺對於孫女的管教更加「不遺餘力」。比如:從別人家孩子還在牙牙學語,孫女便起早貪黑地開始背單詞;按照嚴格地作息時間,放學後15分鐘內必須到家,晚上學習到十點半,立即洗漱睡覺。如果稍有差錯,爺爺便會一頓劈頭蓋臉地臭罵。

這個情景,年少的父親沒少經歷過。在過去,受了委屈地父親常常會懟回去,但孫女只會解釋兩句,便默默地回到自己地房間。

在爺爺日復一日地「軍事化」教育下,孫女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她的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她對父母的「日常探望」變得日漸冷漠,往往是抬頭看一眼,就說「你們回去吧,我還有作業呢」。

女兒開始被一點點拖入抑鬱症的泥潭之中。

初二下學期,班主任發現了女孩的早戀行為,而且還是她主動追求一個男生。老師通知了父母,接受完批評後,將女兒領回家的路上,原本平靜的女兒終於崩潰大哭。而這正是抑鬱症的前兆之一。

送女兒到爺爺家樓下,一家三口交談許久,沉默後,女兒說:「我想和你們住在一起」。

(四)

父親不顧爺爺的強烈反對,將女兒接回了家。因為從小便沒有參與女兒的教育與陪伴,父親一時也不知如何下手,就開始用自己做項目經理的職業習慣來繼續管教女兒:比如將女兒的學習計劃分解到月、周,又分解為小時,甚至分鐘,並用冰冷的績效任務去對待學習成果。在那一刻,女兒是父親心裡的項目計劃。

時間來到了女兒讀高中,她最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全市最好的中學。所有人為她歡呼鼓舞,讚譽聲和父母的驕傲圍繞著她,但沒有人知道她內心的掙扎與苦楚。

本該散發青春活力的心,至少那一刻是麻木的。

考上高中後,除了周末回來和父母住,女兒平時在學校住宿,剛開始看似一切順利,但矛盾開始漸漸爆發。先是女兒迷上了打遊戲,在管教批評後,結果也算令人滿意。但高一上學期,女兒的早戀情況又捲土重來,不久又和她口中的「渣男」分手,分手後她又有了新的追求目標。

女兒的理想與目標也開始飄忽不定,原本理科成績優異的她在文理分科考試前,又突然要求從理科尖子班轉到文科普通班。

父親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女兒已經開始不斷受到抑鬱症情緒的侵擾,生活與學習在她的心裡也逐漸失去了意義……

(五)

終於,在一個周末的夜晚,女兒離家出走。父母發了瘋似的開始給女兒身邊的人打電話,打完高中打初中的,就在準備報案時,女兒發來一條簡訊:「別找我,我想一個人靜靜,晚些會回家。」

半夜十二點,女兒回到家中。

到家前,父母收到了另一條簡訊:「帶我去看心理醫生吧!」

女兒確診為抑鬱症,準確的說是躁鬱症,又叫雙向情感障礙。

這個故事給我們帶來了警醒,有人說,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了兩個「逃兵」,將自己年幼的女兒留在戰場,給自己換取短暫喘息的機會。

誠然,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經濟原因或者壓力,很多人會選擇將孩子交給老人去帶。而文中的爺爺甚至父親又奉行的是極端的「軍事化」管理教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缺少必要的溝通、寬容和愛,尤其是父母的愛,開始被一點點拖入抑鬱症的泥潭之中。

我們以為給予的是愛,卻忘記這些愛背後的負擔,往往我們只要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關切的話語,就可以打開孩子的心靈,但我們卻選擇了讓沉默繼續發酵。

(六)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冰山理論】。

它指的是,我們的孩子就像一座冰山,看到的行為只是表面,而更豐富情緒與思想其實隱藏在內心世界。就像海面下巨大的冰山,看不見,但需要你去耐心地探尋。

還有一個更加悲傷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七歲地小女孩。在遭遇家庭慘劇,媽媽離世後,懂事並開朗的女孩與爸爸相依為命。爸爸含辛茹苦帶大女孩,每天早出晚歸,忙著工作,就是為了孩子能夠讀好點的學校。

好景不長,女孩突然膽子變得異常小,晚上也經常被噩夢驚醒。但爸爸因為白天辛苦的勞作,回家便沉沉地睡去,無暇顧忌女孩的反常。

女孩的行為越發嚴重,常常在家哭鬧,不願去上課,更不要讓爸爸去上班。眼看上班時間到了,爸爸氣急敗壞,以為是女孩不想學習而逃課。於是,一邊打她一邊教訓:「你為什麼這麼不乖?我每天這麼辛苦賺錢是為了供你讀書,你為什麼都不能體諒爸爸?」

直到五年後,女孩自殺了。爸爸從孩子的日記中終於明白,原來女兒不想上學的原因是被老師多次猥褻。

爸爸跪在地上哭得歇斯底裡……

因為年幼的孩子無法向家長描述老師禽獸般的所作所為,而爸爸沒有耐心,更不懂與孩子溝通,一味地指責打罵,讓孩子更加無助與彷徨,最終釀成慘案。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與孩子的內心建立聯結的過程,更是正能量的傳遞。他們或許會淘氣,又或許會突然沉默和慌張。但不管如何,孩子需要感知到我們內心那份最真摯的關心和呵護,也需要我們能感知到她內心裡那份最柔軟的惶恐與不安。

所以,請好好愛我們的孩子吧。

相關焦點

  • 「我重度抑鬱症女兒的貓,被偷了……」
    因為女兒生病了,貓咪是給她的禮物。」原來,店主的女兒今年15歲,在一年前患了重度抑鬱症。這隻英短就是自己送給女兒的禮物,自從養了這隻貓後,女兒的情況便有所好轉。民警快速展開調查,很快便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當場查獲了手機、現金等贓物,但是失竊的貓咪卻不知所蹤。
  • 「我重度抑鬱症女兒的貓,被偷了……「
    因為女兒生病了,貓咪是給她的禮物。」原來,店主的女兒今年15歲,在一年前患了重度抑鬱症。這隻英短就是自己送給女兒的禮物,自從養了這隻貓後,女兒的情況便有所好轉。民警快速展開調查,很快便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當場查獲了手機、現金等贓物,但是失竊的貓咪卻不知所蹤。嫌疑人交代,貓被他們帶走途中「極力反抗」,將其中一人手部抓傷,二人便將貓隨手遺棄在路邊。
  • 女兒得抑鬱症2年,期間帶給我這些感受
    文/匿名投稿女兒確診抑鬱症,是在大一,確診後休學,目前剛復學。從懷疑到確診,幾個月時間,慢慢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和包容,也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作為母親,最大的壓力不是害怕,不是負擔,是自責。曾經我們一直要求他考高分,對她的感受不聞不顧,覺得只要她可以按照我們制定的方向成長一定沒問題。
  • 我的抑鬱症
    我作曲,編劇,寫書,其實就是為了謀生 我有兩隻巨大的巧克力貴賓犬. 我尊敬同事 忠實於朋友和情人 喜歡天才的學生和演員 但現在,所有的一切一筆勾銷 當我陷入抑鬱症 我一聲數次走進抑鬱症又數次走出來 (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以及將來.) 那時的感覺是:有兩個我!
  • 「女兒得了抑鬱症,這隻貓是我送她的禮物……」
    但這一次,民警趕到店裡之後,店主焦急的理由卻不是因為自己愛貓,而是因為得了抑鬱症的女兒。他懇求民警幫忙尋找自己的貓:「我女兒15歲了,在一年前患上了重度抑鬱症,這隻貓是我送她的禮物,已經養了很多年了,女兒很依賴它,希望民警能全力幫忙找回
  • 我以為失戀讓我得了抑鬱症(上)
    思索了很久,第一篇文章從哪裡開始,回想我走過的療愈之路,一切皆始自今年春天的抑鬱症,那就從讓我得抑鬱的那段戀愛開始吧。我,molly,37歲,未婚原生家庭不幸,母親霸道愛辱罵,父親性格懦弱腦溢血早逝多年來想自殺無數次,皆因怕疼而放棄,極度缺乏安全感表面開起來熱情開朗人緣好,其實內心孤獨沒自信當然,我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喜歡音樂、舞蹈、養花,旅行,心大,愛笑,愛手工,工作認真負責等等,等等……但這一切都不足以讓我逃過抑鬱症
  • 【旁聽席】媽媽,對不起,我撐不下去了……
    98歲的老母親曾說:「我要加油活到一百歲呢!」然而,74歲的兒子卻勒住了母親的脖子。十幾年前父親去世了,兩個成年的女兒也結婚離家。人生的齒輪脫離了原本的軌道是在2003年。母親雙膝骨折,無人看護便寸步難行。雖然也申請了上門看護,但母親和妻子的矛盾卻越來越不可調和。5年前,妻子離家出走了。從那時候起,他就和母親兩人生活。被告雖然盡心盡力地照顧母親,但漸漸苦於無法入眠。最終診斷出抑鬱症,開始不停地出入醫院。
  • 丈夫得了抑鬱症後,我決定不再努力了
    得到肯定回答後,高野哽咽著說:「你能這麼說,我真的是太開心了」。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每天覺得自己像門口被丟棄的垃圾一樣沒用,高野迫切需要肯定。於是,當小晴說出「老公你好棒」時,在人擠人的電車裡,高野哭得像個委屈的孩子。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任何一點小事都會觸發丈夫的消極情緒。他看到寵物蜥蜴igu,覺得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主人,很對不起igu,於是縮進被子裡嚎啕大哭:她說:「我丈夫得了抑鬱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妻子從頭至尾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即「人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 女兒得了抑鬱症:對不起,是媽媽害了你
    惠萍是一名全職太太,有一個女兒婷婷。惠萍是從農村來的,自己沒什麼文化,好在丈夫在工地上混得好,能掙不少錢。因此,惠萍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打理家庭瑣事。自從女兒婷婷出生以後,惠萍就把培養女兒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惠萍對婷婷的教育非常重視,從小學起就陪著婷婷做功課,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後,還會讓婷婷做課外習題,參加培訓班。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醫生安慰丈夫不要緊張,對待抑鬱症就像對待感冒那樣,先靠藥物控制住症狀,再一點點改善導致抑鬱症的原因。妻子建議他睡個午覺休養精神,結果丈夫只是因為睡不著,便痛哭流涕覺得自己對不起社會。在丈夫與巨大的痛苦鬥爭時,妻子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溫暖他。
  • 王朔:我這輩子最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女兒,但我死後財產全歸徐靜蕾
    導語:不吹不黑,只寫有溫度的文字,關注我帶你吃瓜!作為京圈大佬的王朔曾說過:「我這輩子最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女兒,但我死後財產全歸徐靜蕾。」我就問你這句話熟不熟悉?像不像電視劇中某個渣男所說的話?所以才會說出「我這輩子最對不起我的妻子和女兒,但我死後財產全歸徐靜蕾
  • 對不起,我不該得抑鬱症!這篇漫畫揭露了他們的內心
    抑鬱症已經倍速增長的當下,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滯後的階段。三人們對抑鬱症的誤解1、情緒低落就是抑鬱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但是許多人分辨不清自己到底是「抑鬱症」還是「抑鬱情緒」,甚至覺得自己「這幾天情緒低落,一定是抑鬱症了!」
  • 女兒得了抑鬱症,我單身一人帶她,就怕她出事!有什麼辦法嗎?
    女兒只好在母親的思維圈子裡,提心弔膽地過日子。 孩子的思維被禁錮了,她已經無奈地習慣了「不做、必須做、必須達到」這種壓抑的生活,媽媽看到女兒這種生活狀態又著急了。 第一要做的,就是打開給她的禁錮圈,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是媽媽認為應該做的事。
  • 「女兒,不要遠嫁,我和你爸需要你」,「對不起,我錯了」
    「女兒,不要遠嫁,我和你爸需要你」,「對不起,我錯了」「女兒,能不能不要遠嫁,我和你爸需要你」,這是我媽媽兩年前對我說的一句話,當時的我只有21歲,還沒有大學畢業。想想父母把我養大很不容易,就一口答應了父母,絕對不會遠嫁,一直陪在二老的身邊。
  • 產後抑鬱症:我真的不配做母親嗎?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促進與管理委員會秘書長胡三紅給出定義:產後抑鬱屬普通抑鬱症的一種,只是發生的節點有所不同,兩者均為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常伴隨焦慮發生。 在胡三紅看來,晶晶表現出的自責與焦慮,就是典型的產後抑鬱症狀。「即便醫生已無數次告訴我,這種疾病的形成機理尚不明晰,也否認了我所有猜測。但心裡的罪孽感揮之不去。」
  • 我得了抑鬱症
    2012年,一位叫做走飯的女孩定時發布一條微博:「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隨後自殺離世。八年後,這條微博的評論數超過100萬,到現在每天依然有許多患有抑鬱症的網友在下面傾訴:我想想,還是登記遺體自殺,這樣我是不是還有點用。情緒越來越差,努力維持體面。有誰相信,一個經常爬山徒步的人是個每個想自殺的人?
  • 我戰勝了抑鬱症
    從2003年正式得抑鬱症到現在18年,我一直在反思其中的原因,我認為跟我的性格和高中寫詩的經歷有直接關係,我屬於純心理型抑鬱症,純粹是長久自我壓抑、封閉的生活、思想狀態加之內向的性格最終導致我患上抑鬱症,和病變性或內分泌失調性不同,像我這種情況的抑鬱症是可以通過自我治療而不依賴任何而痊癒的。
  • 王朔:我這輩子對不起我的前妻和女兒,但我死後財產全歸徐靜蕾
    王朔:我這輩子對不起我的前妻和女兒,但我死後財產全歸徐靜蕾在我們認識的明星裡有些是從沒成名就跟另一半在一起的,即便成名後也沒有拋家舍業的,但是 有的明星卻在成名後放棄了另一半,轉投到了別人的懷抱,如果是和平離婚或者分手後又找的另一個人,我們無可厚非
  • 我的抑鬱症自救寶典
    這在抑鬱症患者中是很普遍的。一個長期失眠的的人的痛苦,是體會過才能知道的。可是或許你還在堅持著工作和照顧著家人,可是你多麼力不從心啊。通常會有兩個極端。首先,你似乎仇恨起周圍的世界。大叫我要殺人。你心裡憤懣,啊,憑什麼我活得這樣痛苦?世界對不起我。你有時候壓抑,有時候狂躁。你遷怒於物,遷怒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