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蘭在《記憶碎片》中藏了彩蛋 是《信條》逆轉時間的原型
據外媒報導,近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早年間拍攝首部商業片時就有了「時間逆轉」的想法。在電影《記憶碎片》中就隱藏這一個與《信條》相關的彩蛋。
-
諾蘭早在20年前拍攝《記憶碎片》時就已在構想《信條》的世界觀
今年上映的《信條》(TENET),更是引發了無數粉絲的燒腦討論。然而最出人意料的,莫過於這名大導演在 20 年前的《記憶碎片》(Memento)一片中暗藏的《信條》彩蛋!資料圖:《信條》場景之一外媒指出,在 2000 年上映的這部科幻諜戰驚悚片中,諾蘭就已經在開場畫面中展現了一枚看似被槍所俘獲的子彈。諾蘭在接受 Complex 採訪時稱,其早在拍攝《記憶碎片》時就有了這個設想,希望製作一部角色必須對應物理現實的影片。
-
《信條》的種子 諾蘭20年前就種下了
國內觀眾最喜歡的《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中,時間都是推動劇情的關鍵要素。這次的《信條》更是把時間這一要素玩到了極致:根據海外和國內媒體場的口碑來看,不少影評人都打出了燒腦的好評,諾蘭再一次探索了影像敘事的新極限。
-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
「諾蘭」導演:《信條》劇本靈感來源於《記憶碎片》,演員稱:「我也沒看懂劇本!」當年諾蘭拍攝《記憶碎片》時其中有一幕是一顆子彈,在時間逆行之下重新回到了槍口,正是這一幕讓導演諾蘭萌生了拍攝一部關於「時間逆行的電影。
-
諾蘭成名作20周年:關於《記憶碎片》你不知道的10件事
20年前,《記憶碎片》開啟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職業生涯。這個關於失憶和復仇的故事圍繞著記憶的不可靠性展開了一些沉重的探索,並且引人入勝地講述了一個充滿曲折、反轉和秘密的殺人謎案。有趣的地方不止於影片本身。在幕後,在拍攝完成之前,《記憶碎片》已經是一部有趣的電影了。
-
諾蘭成名作20周年:關於《記憶碎片》你不知道的10件事
年前,《記憶碎片》開啟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職業生涯。這個關於失憶和復仇的故事圍繞著記憶的不可靠性展開了一些沉重的探索,並且引人入勝地講述了一個充滿曲折、反轉和秘密的殺人謎案。有趣的地方不止於影片本身。在幕後,在拍攝完成之前,《記憶碎片》已經是一部有趣的電影了。幾乎所有選角都沒有按照諾蘭的意願進行,許多劇本元素完全靠即興發揮,其中還有意或無意地致敬了諾蘭未來的作品。對於資深諾蘭影迷來說,有大量的幕後瑣事可以吸引你的興趣。
-
諾蘭20年,他用銀幕營造的「時間迷宮」,藏著人生的真相
》在內,諾蘭的代表作《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中,都有對於時間關係和故事邏輯的把弄。而且每當有諾蘭的影片上映後,影迷們頭號任務就是對影片各種故事邏輯關係和時間關係的解讀,如《星際穿越》中的四維空間,如《盜夢空間》裡的四重夢境,如《記憶碎片》裡的敘事順序。仿佛這些表象的手法,成為了諾蘭影片的最大看點。
-
諾蘭《信條》太燒腦了,敘事像《記憶碎片》
《信條》就像是諾蘭版的《我的世界》(擔心被劇透的請不要看第一點) 一個叫做《我的世界》沙盒建造遊戲,這個遊戲的核心在於賦予了玩家極高的自由度和創造性,你可以在這個遊戲裡創造你的規則。 而從某個角度來說,信條就是諾蘭的《我的世界》。
-
《信條》中不為人知的幾個細節彩蛋,你發現了嗎?
由諾蘭導演的科幻大作《信條》已於昨日正式上映,小夥伴們去看了嗎?摸娛貓表示已經完成了一刷,昨天也寫了一篇無劇透版的《信條》分析,那今天自然要寫一版有劇透的《信條》評價,來講解一下《信條》中的故事線和一些大家難以發現的細節彩蛋。首先,先捋一捋整部電影的故事線。
-
諾蘭的《信條》真的是神作嗎?「穿越時空的007」,你準備好燒腦了嗎
只不過,在《信條》裡,諾蘭用時空串起了一個互為因果的敘事模式,就像電影的英文《tenet》一樣,前後是一樣的,只不過後面是前面的相反順序,就像鏡像一樣。 《信條》的「難懂」,其實並非在劇情複雜程度之上,也不是在基礎設定依託的原理複雜程度之上,而是在其反常規和反邏輯的敘事方式上。
-
從三十「而立」到五十「天命」,諾蘭的「信條」一直都在
和純粹的好萊塢商業大片不同,諾蘭自30歲執導的第一部長片《記憶碎片》開始,他就在試圖探索電影空間和時間的新高度。今年50歲的諾蘭,用我國傳統的方式定義,已是知天命之年,不知道諾蘭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感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近年來諾蘭影片中的主題似乎越來越「玄妙」。
-
《信條》,史上最諾蘭!優點最諾蘭,槽點也最諾蘭
以上採訪來自微博@諾蘭中文資訊 的原創翻譯諾蘭踩著自己的肩膀跳的更高了還記得在20年前的《記憶碎片》開場戲嘛?哪怕是《記憶碎片》的倒流,也只不過是正流的倒放。《信條》,諾蘭用最嚴謹的邏輯、最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最炸裂的腦洞,操縱了時間。你明明看上去是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但所有事情又都是發生在我們所處的正常時空。
-
像諾蘭和李安這樣的高手,如果看不懂《信條》,的確是一個遺憾
主角受命從一個被恐怖分子挾持的歌劇院中,救出美國要員。在被人用槍指著時,一個神秘人救了他。無論是《致命魔術》(魔術師兄弟的愛恨)《星際穿越》(抽離時空下的父女情)《黑暗騎士》(蝙蝠俠)《敦刻爾克》(戰爭中人與人的交集)《記憶碎片》(一個殺手的故事)《盜夢空間》等等都是對以上風格的闡述。
-
時間魔術師諾蘭《記憶碎片》,突破電影章法,無法複製的完美特例
很多人對諾蘭有記憶的第一部作品是《盜夢空間》但其實《記憶碎片》同樣有著令人驚豔且目不轉睛的魅力,且影響了之後20年影壇許多電影對於時間流的理解。破碎的記憶,什麼才是真實?準備好了嗎?那麼我們開始吧!《記憶碎片》從開頭就揭露了結局,但卻用長達一分鐘的長鏡頭,令人感受到時間的倒敘流逝,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記憶碎片》並不是個多麼特別的故事,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男子找尋殺害自己妻子死亡的兇手,這樣的劇情架構無法說有多特別,但透過諾蘭那操弄時間的手法,將一個流暢的故事,拼接成一個無法走神,需要全神關注到最後一刻的作品。
-
三設時空迷局:諾蘭的「信條」
諾蘭在《信條》拍攝現場作為玩弄時間的「慣犯」,諾蘭很多部電影都是在玩弄時間:《記憶碎片》講述的是一位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男人為妻子復仇的故事。為了讓觀眾也能體會到這種病痛的切膚之痛,原本線性發展的故事,被拆分了26個碎片,一半是彩色,進行倒敘;一半是黑白,進行正敘。看似稀疏平常的故事,在諾蘭高超的非線性手法中,變得撲朔迷離。《盜夢空間》則對做夢進行了五層嵌套,從現實世界,第1、2、3、4 層夢境一直到迷失域。
-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是什麼感受?《信條》到底好不好?
盼星星盼月亮,《信條》終於來了。就國外先解禁的評論來看,本片被認為是諾蘭所有影片中觀影門檻最高的一部。看多了諾蘭的作品,你會發現他是不屑於說服你相信一個設定或者邏輯細節的。因為你但凡有一點點質疑,就會馬上被凌厲的跳切甩開,需要更費勁地跟上後面的劇情。偏偏諾蘭以往的作品其他長板都拉得極高,你不跟就是你吃虧,多數觀眾也就默默地接受,以至於發展出導演和觀眾「我就這麼拍了你愛信不信」「我看不懂一定是我的錯」的默契,大概這就是觀影PUA。
-
《信條》熱映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記憶碎片》《致命魔術》《敦刻爾克》,以及正在火熱復映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精妙、前衛、燒腦。憑藉一次次突破影迷想像和經驗的故事和畫面,20年來讓諾蘭成為極具個人風格,同時受到中國乃至全球影迷熱愛和追捧的英國導演。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
-
《記憶碎片》:我們記住的,都是自己想記住的
然後再通過字條、紋身和串聯起來的碎片,去組建所有和自己相關的信息。這樣的人生,想想都夠糟心。可這也正是《記憶碎片》的男主角,每天都要重複做的事情。尤其對於一個人、一段往事來說,一旦片段中的另一方離開這個世界,她/他再次出現在記憶裡的色彩,就有了光暈,也有了更濃烈的主觀傾向。於是主人公對妻子的愛,就成了他無法接受自己「誤殺摯愛」的最根本原因。
-
從哆啦A夢去理解《信條》
本文的結構很簡單,我們從《信條》的敘事形式談及內容,再從內容回到電影這一媒介形式:1.《信條》的敘事魔術像埃舍爾的「悖論畫」一樣,首尾相接,無始也無終。2.而這樣繁複的時空結構裡藏著一個「神學」問題: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人類如何才能獲得救贖?諾蘭給出了一個「反神學」的答案——無需神、上帝或任何「他者」的幫助,人類僅僅依靠自己就可以獲得拯救。
-
諾蘭的燒腦神作《記憶碎片》如何展現時間調度與符號學含義?
記憶碎片》中所指與能指的斷裂在《記憶碎片》製片人的建議下,諾蘭已經減少了影片中符號的成分,變得更加客觀。然而電影中的每個片段也可以被當做一個符號,而觀眾要做的則是將這些符號拼湊在一起。結語正如《盜夢空間》對《追隨》的延伸一樣,今年諾蘭即將上映的新片《信條》也與《記憶碎片》有著極其相似的概念。如果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