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位出生於1990年的姑娘,之前我腦海中只有三個印象:
2012年《甄嬛傳》裡心比天高的浣碧
2017年《演員的誕生》裡專注於專業的演員藍盈瑩
2020年《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一路領先、評價兩極的最小「姐姐」藍盈瑩
《浪姐》開播,藍盈瑩個人總分第一,但是看起來卻不是很圈好感度,這是件很微妙的事情。
所以我曾定了一個《藍盈瑩:好強的姑娘不討喜,但你得服氣》的選題,準備順便剖析剖析自己的心理。
這個標題在記事本裡躺了三周,直到第4期看完,我突然找到了自己遲遲沒動筆的理由——
我想等等看:目的性極強的藍盈瑩,在高光開場後,後續會怎麼樣。
才播出4期,遠不足以對一個人的整體表現做定論。
於是改了文章的主題,想聊一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不喜歡她。
人們很難喜歡「攻擊性」。
而藍盈瑩,她有優秀的業務水平、高昂的鬥志、強大的自律能力、以及極強的目的性。
這一切都在競爭中組成了一個攻擊的姿態。
她自己也說:「我是一個很具有狼性的人。」
那麼,她真的攻擊誰了嗎?
沒有。
相反,鏡頭前的她是個愛笑的姑娘。
她大大方方,進退有度。
她面對團體,總是笑著鼓勵。
她能湊趣,會搞怪,該傾聽的時候還會傾聽。
她把野心寫在臉上,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她堅持說:「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沒有什麼我達不到的。」
有人說:她那種大方灑脫直爽,有種不真實感。
如果以上表現真是演的,那麼這是演技問題,請藍盈瑩適度反省,雕琢技藝。
▼
有人為吳昕代言,說:
第4期《浪姐》中,藍盈瑩、黃齡、吳昕三人組隊。
但是藍盈瑩不顧吳昕的水平和壓力,決定帶隊挑戰更高難度的表演,並且認為:「我就是只憑著一腔熱血去努力。我相信我能達得到,昕昕姐也一定可以達得到。」
說真的,這姑娘真是滿腔雞血。
——你努力不止一天了吧?吳昕這才剛開始呀!
也不奇怪吳昕被壓力壓得直哭。
但是,就憑以上,就對藍盈瑩各種譴責,這不公平。
首先,吳昕不是「莫名其妙地來到聲樂組」,她是自己選的。
藍盈瑩是人氣最高的隊長,吳昕在第二輪選擇時,是掉在後面的幾個人之一。
她舉手想參加藍盈瑩隊的時候,那個迫切,都快哭出來了。
被選到的時候,吳昕高興得都模糊了。
藍盈瑩的作風「有口皆碑」,她的隊伍一定不會向著「保守」和「平庸」過去。
吳昕想突破自己,所以她來了。
目前只是在度過一個適應期,而之後哭,也不過是因為「沒想到這麼難」。
其實這麼多年,吳昕一直是一個內心想突破、身體卻安逸的人。否則,她也不會來《姐姐》舞臺。她實在是「喪」太久了,哭完了,還是要努力堅持。
▼
也有人為鄭希怡代言——
因為《得不到的愛情》5人組訓練時,藍盈瑩讓大家戴著沙包練習,而鄭希怡頸椎不好,不適應。
首先,藍盈瑩大概率不知道鄭希怡頸椎不好這件事;
其次,這支團隊的風氣一向開明,所以鄭希怡戴著不舒服的時候,也沒勉強自己。
就像在分詞的時候,兩個人都喜歡同一段歌詞,最後用石頭剪刀布決定了分配那樣,都是爽朗地解決了問題。
團隊裡彼此打趣,信心加倍。
▼
還有人為白冰代言——
因為第三期,白冰沒選別的隊長,但是藍盈瑩沒選白冰。
這事兒可真是太冤了。
甚至有點兒「升米恩鬥米仇」的意思。
白冰在訪談中說,自己把節目當成了一個情感節目,這次選隊提醒了她這「就是個比賽」。
——好可憐的樣子?
搞得藍盈瑩還得數次檢討自己:「沒能照顧好姐姐的感受。」
可是,聽得人好生氣哦!
如果兩人在之前有約定,說要綁定比賽,那一定是藍盈瑩背叛了。譴責之!
但是,有嗎?沒有。
白冰一切委屈的根源,只是三個字「我以為」。
可是白冰沒搞明白,她錯不在「有情」,她錯在壓根兒就沒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從現場看,24位姐姐,要分成8個隊伍,經歷兩輪互選,那就是一個搶人大戰。
吳昕在藍盈瑩選隊員的時候,兩次都舉手了,而且表現迫切。
白冰第一次沒舉手,第二次舉手了,並且她只在藍盈瑩選人的時候舉手了。
所以白冰是哪裡來的自信,覺得藍盈瑩一定會留意到自己只舉手了一次,覺得自己比當初5人組裡的其他幾人更有綁定優勢?
別說,她還真有——
第一輪公演排練時,因為白冰把話都悶在心裡(而且她確實在五人中屬於記憶點較弱的),所以藍盈瑩提出給白冰安排一個站中心位的時間。
這種照顧和義氣,讓白冰很感動。
所以她覺得再選三人組的時候,藍盈瑩理所當然地還會注意到自己的需求。
——像不像出殼後偶遇老母雞的小鴨子?
讓人差點兒以為在看《超能幼稚園》。
就因為這莫名其妙的認主心態,她溫吞且矜持地坐在原地,舉了一次手。
之後就傷心了,話裡有話地哀怨:「我把它當成了一個情感節目,可是今天的比賽讓我覺得,它就是個比賽。」
白姐姐,你真的不應該這樣想。
傷人心。
▼
還有人說,藍盈瑩心機深沉,不選白冰,卻推黃齡出來選吳昕。
這一隊選擇吳昕的原因,是黃齡說想選吳昕。所以藍盈瑩才讓黃齡喊出選擇。
吳昕都急成那樣了,這聲呼喚算是天籟之音不為過。
就算以最功利的角度去解讀,把這個召喚(示好)的機會給黃齡,像不像小姐妹之間的互相扶持?
這有什麼好噴的?退一萬步講:什麼時候,流行起「道德完人」這股潮流了?
藍盈瑩不是一個天資優越的姑娘。
論外貌,她臉部中區微凹,眼角嘴角弧度向下,雖然漂亮,卻略帶苦相。
論表演,她初出茅廬時,不曾先聲奪人;哪怕最知名的浣碧角色,也還是一個將野心寫在臉上的臉譜人物形象,很難算得上天賦驚人。
論獎項,也就2017憑《外科風雲》獲得第8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裡的亞軍。
一個成就「乏善可陳」的優等生。可是,對於一個天資不夠出挑的人而言,這個「優等生」要付出多少努力?
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中,這句輕描淡寫的「乏善可陳」背後,又是多少堅持?
藍盈瑩毫不掩飾自己想贏的欲望。
她給自己的標籤,就一直是自律和不服輸的人。
她把「想贏」寫在臉上。
她做到了嗎?驚豔的初舞臺,彈琴,唱歌,能動能靜。
在團隊訓練中,她總有建設性的意見,也從不會有拖後腿的表現。
考核訓練時建議加上舞步,提高團隊感,集思廣益,順利地使團隊通過考核。
第一次公演,驚豔的舞姿和歌聲,完全不像是非專業女團。
強烈推薦去看一次《得不到的愛情》五人組的舞臺,再一次感受姐姐們的舞臺水準!
連結在此:
得不到的愛情_騰訊視頻
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不了解的盆友建議搜索「北京人藝的要求有多高」)。
前輩同事有:濮存昕、吳剛、楊立新、何冰、馮遠徵、陳小藝、宋丹丹、徐帆、梁冠華、嶽秀清、胡軍、王斑、龔麗君等等等,妥妥的是與實力派為伍。
說真的,雖然「想贏」真沒錯,把想贏寫在臉上,也確實讓人覺得太有攻擊性,不討喜。
可是,在「討人喜歡」和「優秀」之間,如果我足夠有韌性,我也會選擇優秀。
並且,在所有的團隊競技中,我一定會選擇和優秀的人為伍,就像大多數姐姐們的選擇一樣。
因為那是贏的保障。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太想贏的人?
也許是因為有贏就會有輸。別人贏了,我們就輸了。因為誰都想有贏的能力,卻不是誰都真的能擁有贏的能力。
也許還因為那個太想贏的人不是天才。
在藍盈瑩擔綱主演的《精英律師》中,你會看到一個目前還擔不起一整部劇的演員。
確實,青年演員藍盈瑩不是天才,所以她的起點,與普通人的差距還不夠大。
是她的努力塑造了她的優秀,而她的高調的努力,也還沒有換來足夠奪目的成就。
如果再給她10年,當她完成足夠的積累,可能面對的就不是今天的局面。
▼
以人為鏡,可以知己短——
減過肥嗎?成功了嗎?還在堅持嗎?
曾試圖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嗎?失敗了嗎?為什麼呀?
我們轉頭看看身邊,都是差不多差不多的人,頓時找到了共同語言,也獲得了「安慰劑」:大家都這樣,看來我不差。
可是偏偏有藍盈瑩這樣的人,她也不過就是個普通人,可她真的能堅持自律,還那麼高調!
可真不討喜啊!
怎麼應對呢?
還不會控制情緒的孩子,在無能為力又著急的時候,會搞破壞、摔東西、找茬、發脾氣罵人,以為那樣能把問題的源頭解決掉。
可是,成年人,怎麼也還會像個小孩子一樣?
我們佛系太久,遠離競技場。
我們憊怠已久,習慣了自我催眠,說自己只是擁有著人類的天性。
其實,真正的「佛系」,是不吝嗇於為人鼓掌的。
只有真正的憊怠,才是我們現在這樣。
藍盈瑩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普通人的懶和「佛」。
至於鋒芒畢露的藍盈瑩——
去掉了鋒芒,
人們就會喜歡她了嗎?
不會的,
你只會忘記她。
—END—
浮生有戲 堅持原創 值得期待
微信同名:浮生有戲(ID:FSyouxi)
【原創故事】
一本日記,一個女人的唏噓半生
白嫖一時爽,一直白嫖一直爽
那個曾經在暴雨中等校花的高富帥,後來霸道護妻懟校花
故事 | 升官發財死老婆,可有此等好事?
【娛樂八卦】
最佳文案楊超越,崩潰式告別,句句戳心
原來《乘風破浪的姐姐》竟是一本團隊成就秘笈!
無價之姐,乘風破浪——30歲後換個活法
【影評】
誰可辨執念,誰能守初衷?一遍看不懂的《道士下山》
情色至美,卻飽含成年人的叛逆與逃離——孔劉、全度妍傾情演繹,這部電影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