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先生在62歲那年,確診為直腸癌中晚期,之後先後進行了多次放化療和手術治療的全過程,之後又接受康復治療和進行自我調養,恢復得很不錯,多次複查的結果都很正常,如今已經是他成功抗癌的第16個年頭了。
周先生在60多歲確診直腸癌,如今已經83歲,如此高齡,各項指標也都很正常,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他也像我們分享了他的幾點抗癌經驗。
其一,吃七分飽馬上離開餐桌。直腸癌的發生和飲食因素密切相關,他反思了一下他的飲食,發現自己吃得太多了,想到古人說的「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說法,於是便開始有規律地減少飯量,只吃七分飽。效果很明顯,沒堅持多久,瘦了七八斤,血脂也下降了,排便也規律了很多。
其二,均衡飲食。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生常談,但能夠做到的卻不多。我國傳統養生認為飲食應該要「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也就是飲食要以五穀雜糧為主,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適量吃肉,清淡飲食,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也是對腸道健康十分有幫助的做法,但能堅持做到的人不多。
其三,了解直腸癌的致病因素,遠離它們。目前已知的直腸癌的致病因素有肥胖、菸草、久坐、熬夜、長期精神壓抑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了解到這些,周先生從此就很少久坐,即便在治療期間,也會適量的進行散步等簡單的運動,開始有意識地控制飲食和減肥,遠離菸酒,每天九點半左右就會睡覺,作息很規律。
其四,每天大笑。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心情不好,會直接影響腸道。周先生本來是個暴脾氣,負面情緒比較多,自從了解到腸道和大腦的關係,便會有意識地控制情緒,很少生氣,每天都會笑。當不開心的時候,他會用故意把嘴角向上翹,做出微笑的樣子,他發現這樣情緒很快就能平復下來。
還有就是定期複查,定期體檢。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病情復發而不自知,若癌細胞復發或者轉移,可以儘早幹預。
周先生總結說,他認為患了癌之後也不能放棄,積極的治療,然後還要做好生活調養。他認為最好的調養就是古人所說的「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情志安寧、適量運動、順時養生」,但凡能做到此,健康長壽都不是問題。
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城市地區的發病率,有較為明顯增高的趨勢。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喜歡高脂高蛋白飲食的人、長期便秘便血的人、長期熬夜的人、長期精神抑鬱的人、長期久坐的人等。可以說,生活方式不健康和心態不好的人,更容易受到直腸癌的青睞。
患上直腸癌後,會出現頻繁想排便、排便習慣出現明顯的改變、排便之前肛門有下墜感、大便中有膿血、腹痛、腸鳴音明顯等表現。一旦出現要及時的檢查。
患上直腸癌之後,也不用過於消極,要及時的治療,以及要做好生活調養。從周先生的經驗,我們不難看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戰勝直腸癌的法寶。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做到的人卻不多,若能做到,抗癌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