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戰勝直腸癌健康生活16年,他的抗癌方法很科學,值得學習

2020-12-28 腫瘤科張正榮

周老先生在62歲那年,確診為直腸癌中晚期,之後先後進行了多次放化療和手術治療的全過程,之後又接受康復治療和進行自我調養,恢復得很不錯,多次複查的結果都很正常,如今已經是他成功抗癌的第16個年頭了。

周先生在60多歲確診直腸癌,如今已經83歲,如此高齡,各項指標也都很正常,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他也像我們分享了他的幾點抗癌經驗。

其一,吃七分飽馬上離開餐桌。直腸癌的發生和飲食因素密切相關,他反思了一下他的飲食,發現自己吃得太多了,想到古人說的「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說法,於是便開始有規律地減少飯量,只吃七分飽。效果很明顯,沒堅持多久,瘦了七八斤,血脂也下降了,排便也規律了很多。

其二,均衡飲食。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生常談,但能夠做到的卻不多。我國傳統養生認為飲食應該要「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也就是飲食要以五穀雜糧為主,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適量吃肉,清淡飲食,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也是對腸道健康十分有幫助的做法,但能堅持做到的人不多。

其三,了解直腸癌的致病因素,遠離它們。目前已知的直腸癌的致病因素有肥胖、菸草、久坐、熬夜、長期精神壓抑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了解到這些,周先生從此就很少久坐,即便在治療期間,也會適量的進行散步等簡單的運動,開始有意識地控制飲食和減肥,遠離菸酒,每天九點半左右就會睡覺,作息很規律。

其四,每天大笑。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心情不好,會直接影響腸道。周先生本來是個暴脾氣,負面情緒比較多,自從了解到腸道和大腦的關係,便會有意識地控制情緒,很少生氣,每天都會笑。當不開心的時候,他會用故意把嘴角向上翹,做出微笑的樣子,他發現這樣情緒很快就能平復下來。

還有就是定期複查,定期體檢。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病情復發而不自知,若癌細胞復發或者轉移,可以儘早幹預。

周先生總結說,他認為患了癌之後也不能放棄,積極的治療,然後還要做好生活調養。他認為最好的調養就是古人所說的「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情志安寧、適量運動、順時養生」,但凡能做到此,健康長壽都不是問題。

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城市地區的發病率,有較為明顯增高的趨勢。直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喜歡高脂高蛋白飲食的人、長期便秘便血的人、長期熬夜的人、長期精神抑鬱的人、長期久坐的人等。可以說,生活方式不健康和心態不好的人,更容易受到直腸癌的青睞。

患上直腸癌後,會出現頻繁想排便、排便習慣出現明顯的改變、排便之前肛門有下墜感、大便中有膿血、腹痛、腸鳴音明顯等表現。一旦出現要及時的檢查。

患上直腸癌之後,也不用過於消極,要及時的治療,以及要做好生活調養。從周先生的經驗,我們不難看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戰勝直腸癌的法寶。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做到的人卻不多,若能做到,抗癌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相關焦點

  • 直腸癌晚期,成功抗癌!棋聖聶衛平是如何做到的?經驗值得學習
    他自己都難以相信這個事實,不知道為什麼會患上直腸癌,但其實跟他的日常生活習慣密不可分,主要有以下幾點:跟久坐不動有一定的關係,下圍棋久坐時間比較長,比賽的時候時間可能更長,但是久坐不動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慢腸道的蠕動速度。有研究發現,長期久坐的人,壽命容易縮短。
  • 中國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83%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9月16日,由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腫瘤醫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中期結果發布:調查顯示,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而83%患者在首次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 中國結直腸癌患者調研:83%患者首診即中晚期 RAS檢測率不足兩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首個大規模結直腸癌患者調研:83%患者首診即中晚期 RAS檢測率不足兩成「調查結果顯示,首次確診時,83%的結直腸癌患者都處於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肺等部位的轉移。」
  • 棋聖聶衛平:直腸癌晚期後抗癌7年,總結3點反思,以我為戒
    2013年,一個噩耗將棋聖聶衛平徹底打垮,他被發現患上了直腸癌!剛開始聶衛平只是有大便帶血的症狀,一開始只是以為是痔瘡,就沒在意。之後家人發現不對勁,同事們也發現不對勁,帶他去檢查,才發現已經是直腸癌晚期了。
  • 了解結直腸癌 對自身健康負責
    那麼,導致結直腸癌的病因是什麼、它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1月5日,記者採訪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駐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外一科專家王帥奇,請他進行了解答。1月5日,記者在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看到,該院健康體檢科門前有不少人正排著長隊準備接受結直腸癌免費篩查。
  • 中國首個大規模結直腸癌患者調查:83%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9月16日,由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中期結果發布,調查顯示,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而83%患者在首次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 53歲前香港小虎隊成員除夕夜報喜 度過直腸癌發病高峰期宣布抗癌成功
    現年53歲的香港藝人林利在2017年被查出患上第三期直腸癌,而在發現病情之後,林利就馬上進行了切除腫瘤手術,並且那場手術也是非常成功,把直徑有11釐米的癌細胞給移除了,進行完手術後的林利也恢復得很不錯,每次複診出來的結果都是很樂觀的,病情也慢慢地穩定下來
  • 李雪健20年抗癌,提醒我們:每個人生來自帶「抗癌力」,不得癌也要護好它!
    2001年,在拍攝一部電視劇時,李雪健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嗓子很難受,沒想到隔些天他便咳出了血,吃點消炎藥他就去拍攝了。一個月後,李雪健被確診為鼻咽癌。病重時,當時喝水都咽不下去,一活動就頭暈,嘔吐不止。考慮到李雪健的病情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最終沒有選擇切除手術,而是採取傳統的化療方法。化療過程十分痛苦,李雪健做化療時要平躺著幾小時不能動,化療的痛苦一度讓他想放棄。
  • 抗癌23年,她依靠的方法,連醫生都誇讚不已,很多人應該學習
    如果哪個家庭出了一個癌症病人,那麼等待他的就是漫長的治療,高昂的開銷以及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而最令人絕望的是,很多癌症患者在抗癌過程中去世。因此,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中,癌症就等於死亡。但是今天要來分享一則患者抗癌23年的成功案例,一起來看看她的抗癌秘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秘訣一、「我要活下去」今年71歲的湯小霞,曾今是南京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工作人員,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個體貼的丈夫,生活幸福。但是就在23年前的一天,她開始反覆發燒,再一次發燒昏迷中,醫生告知她患上了結腸癌。
  • 74歲老人抗癌14年創作近300首民歌
    74歲的南京人彭澤民是一名抗癌鬥士,不過他還有個身份,按照流行說法就是唱作人,而這兩個身份在他身上有著不解之緣。30年前,彭澤民患上癌症,從那開始他就通過創作民歌來激勵自己抗癌,如今他創作了300多首歌曲,抗癌成功同時還成為了音樂界的名人。
  • 我的健康我做主丨走過16年抗癌之路,這個法寶成為他的成功秘訣
    《我的健康我做主》系列報導第四期,講述那些為健康而奮鬥不息的真人真事。當癌症突然造訪你正值鼎盛的生命,你會如何面對?當面臨死神的威脅,你會選擇束手就擒還是奮力抗爭?步入29歲,汪理智接連面臨這些抉擇,但他毅然勇敢正視這一切。現今,已經走過長達16年抗癌之路的他,仍安然幸福的活著,我想你一定也很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訣。
  • 今年72歲成功抗癌20年,他是如何摘掉癌症「帽子」的?看完或清楚
    黃先生如今已經72歲了,一提到自己的抗癌經歷,就非常的「得意」。黃先生已經抗癌20年,至今沒有復發,確實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黃先生一直將患癌後的日子,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他認為自己多活的這些年都應該好好珍惜,所以黃先生熱衷於公益事業。
  • 直腸癌患者的抗癌之路和心理變化
    大家好我是夏文風,我是一名直腸癌患者。其實得了癌症的病人心裡都是很複雜的。以我來說,從我確診以後才對這個病有認識,在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癌症,癌症到底有多麼可怕,也許是我年輕的緣故。記得做直腸癌根治術的時候,就想著把堵住的腸子切了就好了,沒想到後面還要化療放療。
  • 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臨床上針對直腸癌的三種治療手段是什麼?
    直腸癌是很常見的一種癌症,現在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不能及時關注自己的健康,所以患上直腸癌的人群也變得有很多。
  • 83歲奶奶的逆齡精彩生活
    朋友們,你有沒有想過自己83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模樣,在做什麼事情?
  • 抗癌路!73歲醫學教授30年經歷三次癌症:我得出一個深刻教訓
    來源: 健康時報微信 史安利,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康復會主任委員,今年已73歲。從1985年到2020年,史安利教授已經走過了35年的抗癌路。在過去三十年裡,史教授曾先後患有三次癌症:乳腺癌、直結腸癌、乳腺癌,分別在39歲、56歲、68歲。
  • 37歲女星抗癌成功,6年做18次化療,邊抗癌邊結婚生子太勵志
    9月9日,知名女星餘苑綺宣布抗癌成功,她完成了自己的第18次化療,正式結束了自己的抗癌歷程,只需要後期觀察癌症情況即可。抗癌的6年來,餘苑綺很辛苦。2014年,餘苑綺被診斷患有直腸癌,在進行了12次化療後,餘苑綺初步抗癌成功。然而,在去年產下2胎後,餘苑綺又被查出疾病復發,長出了8顆腫瘤,如今終於再次完成了抗癌歷程。
  • 37歲女歌手抗癌6年化療18次大獲成功,肝肺被切掉大半
    前段時間一則看到37歲臺灣女歌手餘苑綺抗癌成功的好消息,前前後後經歷了6年抗癌時間,期間18次化療是常人都無法理解的疼痛煎熬。好在病情穩定,抗癌成功的消息讓全家人都如釋重負。餘苑綺的堅強,勵志讓多數人都為之動容,她不但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還在這期間結婚生子。
  • 2年後仍持續緩解!「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在達到總體緩解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組83%的患者在2年後仍持續緩解。 目前,多數MSI-H / dMMR結直腸腸癌患者在一線治療中主要方案是化療,但療效有限。帕博利珠單抗顯著延長了這類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有望造福更多腸癌患者。 不過,結直腸癌並不是單一疾病,具有高度異質性。
  • 食道癌抗癌13年,他說:妻子是我抗癌路上的功臣
    我今年71歲,沒想一轉眼就13年過去了。回首往事,不禁讓人感嘆。 在我整個人處於低迷期時,我的愛人成為抗癌路上的功臣。她不厭其煩地給我調節飲食,天天陪我散步、聊天,開導我,從生理和心理上照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