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新導演的中年焦慮,「《暴雪將至》不完美,成熟作品會在第三部」| 專訪

2021-02-08 娛樂獨角獸

 

董越近來很忙,準確的說,從東京國際電影節回來後他就一直沒有停歇過。他的處女作《暴雪將至》目前已在內地市場上映4天,票房漲幅以500萬/天的趨勢增長,截止當前,它的總票房為2174萬。

 

事實上,這樣的票房成績於當下的電影市場環境而言,並不算理想。且不提DC漫改力作《正義聯盟》正在以每日破億的增長速度牢牢霸佔市場第一位置,就連今年的多部小成本黑馬影片《二十二》《岡仁波齊》票房也都紛紛破億,甚至連此前不被觀眾看好的小眾文藝片《七十七天》也正在以「黑馬」之姿逆襲電影市場。

 

面對外界如此巨大的票房壓力,導演董越倒顯得有些「隨意」。「我當然是希望票房越高越好啦,能賺錢自然更好,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影片會虧本。但比起票房數據,我更關心的是觀影人數和觀眾對這部影片的反饋」,董越導演如是說。

 

截止目前,《暴雪將至》的上座率停留在5.8%, 豆瓣上超1萬人為這部影片打出7.2分,很多國內影迷將它與《殺人回憶》《白日焰火》兩部優質作品進行對標。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貢獻藝術大獎」也為這部影片增加了不少榮耀光環。

 

但這一切在董越導演看來都沒那麼重要,因為他將自己稱為「新人導演」,可實際上,年過39歲的董越導演並不算「新」。相比其他年齡更小的新人導演們,董越明顯有著更為清晰的職業路徑,他告訴娛樂獨角獸,他要在第一部電影中拍出自己的獨特性以便讓這個市場「記住他」。

 

新人導演董越,

「10年前市場不給新人導演任何機會」

董越導演很新,但也「不新」。電影《暴雪將至》是他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準確的說,是他拍攝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片作品。而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雖然也一直在和電影接觸,卻始終處於「邊緣之外」。

 

和大多數新人導演一樣,董越一開始在進入電影市場時並不順利。2006年,他從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畢業之後,懷揣夢想、隻身一人在北京闖蕩。期間,他做過兩份重要的工作,攝影師和拍廣告。但第一份工作經歷,在董越看來,並不是很愉快。

 

做攝影師期間,董越需要每天面對的是一群嘰嘰喳喳的孩童和當時年代的低俗喜劇,這一切讓他覺得「幼稚」且「可笑」。並不是董越對兒童片和喜劇片有偏見,而是從上大學開始,他就沉迷於「硬」題材的影片中不可自拔,用他的話形容就是,「這種題材看完後會讓人覺得很過癮」。

 

而拍兒童片和喜劇片卻與自己的「理想國度」背道而馳。於是,他又轉行投奔於廣告行業。儘管2010年的廣告行業發展遠不如如今吃香,但相比起進劇組的長時間拘束,董越認為「短、平、快」的拍攝節奏要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劃。而廣告所需要的短小精悍和對畫面構圖的高標準也讓董越在無形之中更加注重鏡頭語言和畫面構圖這些電影技術上的知識。

 

實際上,國內有不少電影導演都是拍廣告出身,比如拍攝《催眠大師》的陳正道導演和拍攝《尋龍訣》的烏爾善導演,以及日本導演中島哲也(《告白》導演)都是廣告導演轉型為電影導演的典型案例。

 

這或許也是董越導演在談到自己第二段經歷時,心情遠比第一段要愉快許多的原因之一。不過,在他看來,這些還遠遠不夠,甚至他還有點「不滿」。畢竟拍電影才是他的終極理想,而10年前的電影市場卻遠遠不給新人機會。

 

「10年前的電影市場環境太差了。」,說到這,一向彬彬有禮的董越導演帶著一絲憤怒氣息。

 

時間拉回至10年前,2007年全年電影票房剛剛過30億,遠比不上如今的百億票房市場,再加上,當時國人對好萊塢電影英雄主義的經典敘事模式過度崇拜,導致當時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一直是好萊塢大片當道,即便偶有國產佳作出現,也僅是以張藝謀、姜文、馮小剛為首的一批具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大導。

 

但如今電影市場環境大有改變,在資本的大力扶持下,每年電影票房正在以近30%的增長速率快速發展,去年電影市場總額更是突破450億票房大關,雖仍然存在不少質量欠佳的電影佳作,但從今年頻頻爆出的電影作品來看,市場正在逐漸趨向於理性化。

 

在此環境之下,青年導演隨之而來的機遇也變的越來越多。壞猴子計劃、青蔥計劃、吳天明導演創投基金會、First青年電影節以及剛剛落幕的浙江青年電影節,都是對新人導演進行挖掘、孵化、選拔和培養的大型人才扶持平臺,幸運的是,《暴雪將至》便是在First青年電影節上被優先「選中」的。

 

「每年First影展初選大概會有300多個稿件,評委會優先選出27個參加複賽,然後由5個專業做電影和研究電影的評委進行二次選拔。我們那年是27個裡面選7個,被選中的7個就可以參加First影展創投會,然後就會有製片人、電影基金會的人對這個項目進行扶持,《暴雪將至》也是這樣被選拔出來的。」談到這,董越一掃之前的不快,他興高採烈的和娛小獸聊著現如今的電影市場。

 

「現在青年導演的機會特別多,除了有各大創投基金扶持新人之外,還會有好的導演、好的製片人指路,比如我在拍《暴雪將至》時,就有曹保平等諸多前輩進行指導。對於新人導演而來說,有人領路實際上是會有立杆見效的效果。」

 

董越再次露出微笑,眉眼間掩蓋不住的笑意讓他看上去很是親切,末了,他再次補充道,「我還是比較幸運的,趕上了青年電影人發展的好時光。」彼時的董越已年過39歲,是新人導演,但也的確「不新」了。

 

張愛玲曾在《傳奇》一書中說道「呵,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苦。」很顯然,董越導演並不這麼認為。實際上,在影視圈內,有不少電影人都是大器晚成,比如影帝廖凡、新晉導演吳京,甚至連著名大導李安也是在幫老婆買了八年菜後才走上的電影之路。

 

從年齡層面來看,董越確實「不新」了。年過39歲的他顯然要比其他新人導演稍顯「老練」,這點主要體現在他對電影技術層面的考究與打磨上。

 

片中大量精心設計的構圖、多角度攝影機拍攝以及大時代背景下的場景還原,都體現了作為一個科班導演的專業素養。比如,影片中的那場長達10多分鐘的雨天工廠追逐戲,導演採用的橫切鏡頭和俯視鏡頭交叉運用的表現手法,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的同時,也讓觀眾隨著主人公的視角感受到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

 

很多業內人士在看完《暴雪將至》後,對它的一致評論是,「工整的不像一個新導演的作品」,就連在浙江電影節現場看過此片的焦雄屏老師也感嘆的說道,「不比曹保平拍的差呀「。當然,這樣的高度評價或許會帶有一些對新人導演的鼓勵,但更多一定會是對影片質量的肯定。

 

雖然目前《暴雪將至》的肯定聲要高於批評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在敘事手法上依舊存在著一定的瑕疵。「江一燕自殺的橋段鋪墊不夠」、「後半段故事節奏明顯垮了」、「無效的符號有點略多」,豆瓣上關於《暴雪將至》的激烈討論還在繼續,不少專業人士也在豆瓣上作出了自己的見解。面對當前不少的爭論聲音,董越似乎早有預料。

 

「拍電影實在是太難了,我雖然是北電研究生畢業,一直學的卻是影像方面的技術知識,關於電影敘事創作,實際上,從來沒有進行系統化的學習。」,說到這,董越導演略顯遺憾。

 

《暴雪將至》作為他的長篇處女作,董越用了兩年時間打磨劇本,又用了幾年時間才碰到這麼好的機遇,「其實很不容易」,感嘆之中又帶有點無奈。作為新人導演,他給自己樹立的目標是「在第一部電影中拍出自己的獨特性以便讓這個市場記住他」。

 

目前來看,這個願望董越算是初步達成了。而心願達成的結果自然就是「有下一部電影可拍「,這對於像董越這樣的新人導演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11月16日晚,我們在浙江青年電影節上還偶遇了《心迷宮》導演忻鈺坤,他正帶著他的新作《爆裂無聲》趕往影節現場,相比起前作,《爆裂無聲》同樣也面臨著不少爭議。支持聲表示,這是比前作更為「大氣」、「成熟」的影片;反對者則認為,他的電影形式遠遠大於內容。

 

可這一切在董越看來,顯得尤為正常。

 

相比起忻鈺坤的電影作品質量,他更加肯定的是他的「出道之路」。從影片類型和創作手法來看,《心迷宮》顯然是一部小眾類型片,雖題材為近幾年市場追捧的犯罪懸疑片,不過憑藉著導演鮮明的個人風格,很快便從市場脫穎而出;而《爆裂無聲》雖同為犯罪懸疑片,可從表達形式來看,它遠比《心迷宮》更具市場號召力、也帶有了絲絲商業氣息。

 

但事實上,《爆裂無聲》才是忻鈺坤的第一個編劇作品。之所以作出如此取捨,主要原因就在於董越導演口中的「先樹立個人品牌,再向大眾市場靠攏」,因此,他給自己制定的職業路徑是先讓市場「記住他」,然後拍有品質的商業片。

 

「成熟作品可能會在第三部吧,第二部還在爬坡階段「,董越導演如是說。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應聘簡歷發送郵件:yldjs001@126.com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可掃我

微信號:yldjskf

相關焦點

  • 《暴雪將至》:當人生擱淺在一樁殺人案裡
    《暴雪將至》是導演董越的第一部電影,39歲迎來自己的處女作,期間一定經歷過漫長的等待和煎熬。但時間賦予這部電影更高的完成度和視聽品質,作為導演的處女作,《暴雪將至》有少見的成熟。雨是兩部電影重要的視覺符號,《殺人回憶》的雨預示著危險,《暴雪將至》的雨賦予全片陰鬱、蕭條的氣質。宋康昊飾演的樸警官和段奕宏飾演的餘國偉也有相似之處,一個是專業素質堪憂的鄉村警察,一個是業餘神探,用的都是野路子。兩人都曾接近真兇,但都在偵破過程中錯失過良機。乍看起來,兩部片子真的有些像。但《殺人回憶》是我看過的最沒有缺點的犯罪類型片,在案件本身和人物設計上都堪稱完美。
  • 《暴雪將至》只能算三分之二部好電影
    他得獎的這部《暴雪將至》這兩天正在熱映之中。社長試毒之後感覺:這部電影只能算三分之二部好電影。《暴雪將至》講的是1997年的故事,那個時代,『鐵飯碗』正在逐個破碎。——那時大多企業都是國有企業, 只要身在其中,就能夠工作穩定、收入無憂,吃喝養老都不愁,這樣的工作被人稱為『鐵飯碗』。
  • 段奕宏、江一燕主演電影《暴雪將至》在衡陽開機,他們會去這些地方……
    昨晚由著名演員段奕宏、江一燕、杜源等領銜主演的院線電影《暴雪將至
  • 《暴雪將至》東京爆紅,85後製片人炮製出「史上最冷犯罪片」
    收穫第一部大熒幕作品的導演董越,在獲獎感言時感謝了很多人,甚至沒有忘記「衡陽那塊風水寶地」,但最讓他動容的還是與他一起攜手編織夢想的青年製片人——肖乾操。不急不躁不浮不漂,麻辣魚從他身上看到了同齡人中少有的那一份成熟。作為一名新銳製片人,肖乾操強調說,自己不會做導演的「保姆」,也在警惕成為資本的「奴隸」。
  • 因《暴雪將至》獲封東京電影節「雙A」影帝,段奕宏卻依然有「不安全感」 | 專訪
    今年是段奕宏收穫頗豐的一年,除了榮膺「東京影帝」,主演的四部作品也都在今年交出了答卷,上半年的《非凡任務》和《記憶大師》,下半年的《暴雪將至》和《引爆者》。  下半年段奕宏參演的《暴雪將至》和《引爆者》,兩部作品的導演都是新人,首次執導劇情長片。 段奕宏對「新導演」這個稱謂不以為然,就如同他能夠放心地將自己交給新人導演去用、去「折磨」一樣,段奕宏強調他選擇作品主要看故事和通過此想要傳達的東西,他並不在乎將故事影像化過程中的執行者,結果和過程才是他看重的。
  • 39歲的張靜初:焦慮不再,從容向前
    上海國際電影節如火如荼進行的第三天,芭姐在後臺見到了帶著《冰峰暴》、《六個兇手》兩部作品來參加上影節的張靜初
  • 雪暴、暴裂無聲、暴雪將至……三部電影誰「暴」得更有味兒?
    於是想起這三部片名都帶「暴」字的國產犯罪片來——2017年的《暴雪將至》,2018年的《暴裂無聲》,2019年的《雪暴》……三部電影雖然都是犯罪片,但從本質上來說,沒啥關係,導演和編劇不一樣,演員不一樣,除了片名裡有個「暴」字。哦,三部電影都是導演自己寫的劇本。先說《雪暴》吧。這個電影的劇情,簡單到令人髮指。
  • 電影《暴雪將至》校園點映暨主創見面會
    ▲《暴雪將至》劇照▐  由董越導演執導的處女作電影《暴雪將至》,主要講述了在1997年的一座即將遭遇暴雪侵襲的小城裡,國企改制下,人心惶惶。一件詭異的連環殺人案將鋼鐵廠保衛科幹事餘國偉(段奕宏飾)捲入,餘國偉想著通過「探案」破格進入體制內成為真正的警察及模範。不料,在面對「探案」欲望與燕子(江一燕飾)的感情的糾葛上,深陷其中的他,走向命運歧路的故事。
  • 電影《暴雪將至》:大雪、小人物與命運
    第一種是偵探視角,敘事著重破案過程,常見於經典偵探小說的改編的電影作品;例如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裡經典的《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和《四籤名》,以及阿加莎·克裡斯蒂兩部已經不知被改編過多少遍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
  • 拿影帝,得口碑,《暴雪將至》做到了許多人想做的|訪談48期
    董越在兩年前還稱自己是電影這行的局外人,不知道《暴雪將至》這個項目會是什麼境況,「有機會將它拍出來就可以了,有多少錢拍多少錢」。抱著這個心態,董越參加了FIRST青年電影節,他的導演處女作《暴雪將至》才終於有機會「面世」。而段奕宏在眾多新導演裡能看中董越,可謂眼光毒辣。
  • 電影《暴雪將至》今日首映
    由新銳導演董越執導,段奕宏﹑江一燕領銜主演的犯罪電影《暴雪將至》已於今日(11月17日)零點首映。
  • 十一月影市:《追捕》《暴雪將至》國產影佳片多
    十一月影市:《追捕》《暴雪將至》國產影佳片多 時間:2017.11.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YY 分享到:
  • 在衡陽拍攝的首部院線電影《暴雪將至》火爆上映
    由新銳導演董越執導,段奕宏、江一燕領銜主演的犯罪電影《暴雪將至》已於今日(11月17日)零點首映。
  • 《暴雪將至》:全面解析影調風格(史上最冷色調)
    《暴雪將至》海報《暴雪將至》東京國際電影節獲最佳藝術貢獻獎和最佳男主兩項大獎
  • 如果沒有段奕宏,《暴雪將至》算是廢了!
    (後臺回復「日曆」獲取今天的電影日籤)11月初,段奕宏憑藉《暴雪將至》拿到了東京電影節的影帝。可謂實至名歸。除此之外,《暴雪將至》還在東京電影節上拿到了最佳藝術貢獻獎。有人說《暴雪將至》是中國版的《殺人回憶》。
  • 段奕宏《烈日灼心》《暴雪將至》後再拍追兇片,搭檔「少年嚴良」
    雖然段奕宏是從軍旅題材慢慢火起來,但是翻看他的作品履歷就會發現,他非常偏愛犯罪片,尤其是近幾年,接拍過很多這一類型的電影,並且口碑都還不錯。比如讓他拿下上海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大獎的《烈日灼心》,以及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的《暴雪將至》。
  • 《暴雪將至》|消散在大雪裡的那個「多餘的人」
    2017年的犯罪懸疑片《暴雪將至》,在一個破案的主體事件中鋪設一條小人物身份認同的暗線,用高抽象化的鏡頭語言、冷峻至極的敘事手法表現小人物的生命樣態。電影從片名就傳遞出了這是一個離不開「雪」的故事。以「暴雪」為題,似乎已經暗示著酷寒而冷漠的冬天即將來臨。滂沱大雨與寂寥的荒野、蕭瑟的冬天,三者在時空上融為一體,從開篇就奠定了《暴雪將至》壓抑的基調。
  • 段奕宏、江一燕主演電影《暴雪將至》在衡陽開機!拍攝現場搶先曝光(視頻)
    最近衡陽人的朋友圈幾乎被同一條消息刷屏了,原來,著名演員段奕宏、江一燕、杜源等領銜主演的院線電影《暴雪將至》將在衡陽拍攝
  • 趙薇:我到現在都有容貌焦慮丨獨家專訪
    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困境還有哪些?她們能在這個節目中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嗎? 帶著這些問題,新周刊APP記者對《聽見她說》的發起人趙薇進行了獨家專訪。但一開始他們擔心拍出來會很悶,覺得會沒有人看,所以一直沒有人願意投資這個項目。
  • 鄭曉龍導演談中年女演員焦慮現象,可發揮的劇本太少,大家如何看
    近日,鄭曉龍導演在一檔訪談節目中,提到中年女演員焦慮現象,稱現在給中年女演員這個年齡段發揮的劇本太少了,大家是怎麼看的呢?這點,確實是需要改進的,我們的人生不只是少女階段,30歲,40歲,50歲,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美。我還記得《大小謊言》裡,50來歲的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女主角,看似是過著完美生活的漂亮女人,實際上她一直在忍受著丈夫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