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維度解讀小眾老片《幸福的黃手帕》的魅力、價值與思考

2021-01-11 暖暖地觀影

《幸福的黃手帕》是一部1977年的日本公路電影,由山田洋次執導、高倉健及倍賞千惠子攜手主演。 影片上映以後,深受觀眾和電影界的好評,被選為1977年第51屆《電影旬報》日本十大佳片的首位,並連獲五項獎編劇獎、導演獎、男主角獎、男配角獎、女配角獎以及第一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電影講述的是煤礦工人勇作失手打死流氓後入獄,在監獄時為不耽誤妻子,主動提出離婚並勸其改嫁。而在刑滿釋放後,內心有所依戀的勇作給妻子光枝發了一張明信片,說假若光枝沒有再婚仍等著他,就在家門前的旗杆掛上一塊黃手帕。

在歸家途中,既糾結又矛盾的勇作碰到一對駕車出行的年輕男女,在與他們一同搭車的期間,勇作一邊像是無意的搭理著一邊又是近鄉情怯,最後他在這對活寶的鼓勵下回到了家鄉,看到了那一掛掛迎風飄揚的黃手帕。

導演山田洋次非常擅長拍攝小人物的生活形態,最為人樂道的就是那部史上最長系列的喜劇電影《寅次郎的故事》,連續拍了四十九部,直到主角離世才停止。他一貫主張:

「電影應該使人們感到歡快」,「一個人生活在世上應該獲得溫暖,雖有煩惱之時也難免會有做錯之時,但不應要求那些悔改之人總得卑躬屈膝」。

而《幸福的黃手帕》正是體現了他著這樣的信念,並獲得許多的讚譽成為經典之作。今天我想從「影片的結構、角色的塑造、道具的隱喻、男女主角之間的含蓄情感表達」這四個維度來解讀此片的魅力所在。

01、影片的結構:通過雙線敘事呈現兩個旅途形態,一邊是新愛情的誕生之旅,另一邊是舊愛情的複合之旅

《幸福的黃手帕》是一部公路電影,取材於美國作家彼得·哈米爾在《紐約郵報》上發表的一篇小品文。電影通過正敘描述了這段公路上的旅途,而在同時用倒敘的方式亦穿插男主人公勇作的回憶,主線與次線在戲中不斷交疊,從而引發觀眾的好奇心和投入感,而公路兩旁的風景也使得整部電影有著清新氣息。

第一,主線部分:三個陌生人,一段公路旅程,一次認識彼此的機遇

剛出監獄的勇作、因失戀而決意暴走又渴求豔遇的欽也、生活壓抑要趁旅遊解悶的朱美,三個本無交集的人,卻在北海道相遇了,並開始一段沒有明確目的地的旅程。從起初的各懷心事到後面漸漸了解彼此,一邊扶持一邊前行,三個陌生人既是旅伴也是影響對方人生的幫助者。

原本帶著一身痞子氣的欽也,想藉著那輛汽車抬高自己的身份,成為那個行走中的荷爾蒙,因此兜搭上了從東京到北海道旅遊的朱美。而想釋放自我的朱美為了住旅館更方便,不但上了陌生男人的車,還同住一室,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

兩個人略帶瘋狂的舉動都源於現實生活的不滿,在北海道寬廣的路上馳聘,窗外的風景和那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治癒著他們的孤獨。

勇作以「第三者」的身份進入了兩人的曖昧關係中,途中不斷地發生一樁樁的傻事與破事,而當勇作曾是殺人犯的身份被戳破後,勇作也開始了講述自已故事,三人間的心防開始逐漸卸下。

本以為性格浪蕩、小氣算計的欽也,其實是個熱心腸,而表面大大咧咧沒有主張的朱美,在勸導勇作時也表現出女性的細膩與溫柔。而看著一身硬朗的勇作,在面對是否回家的事上卻顯得扭扭怩怩。

欽也與朱美這對活寶在旅程裡,從開始的自我到後來被勇作與妻子的忠貞愛情所感動,齊心合力地幫助勇作達成心願,在你來我往中產生了感情,最終走到了一起。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性格上都是多面的,如果沒有更多的了解,往往都是會被外表或第一印象所蒙蔽,相識並不等於相知。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應當更客觀地看待彼此。

第二,次線部分:兩個陌生人,一段段的相會,一生一世的緣份

在電影裡,勇作與妻子光枝的交往都是通過閃回及倒敘的手法呈現。前半部分的閃回都是勇作睹物思人的回憶,導演運用這些鏡頭流露出勇作對妻子的想念,也鋪墊著他內心對於過往錯誤的悔恨。

在後半部分的倒敘則是通過勇作的陳述來呈現,原來勇作年輕時是個好勇鬥狠的混混,頻繁出入監獄還從不為恥,但就在三十歲那年他突然頓悟改過自新,並於夕張礦場工作時遇到了在百貨店工作的光枝。

對於當時的勇作而言,光枝是讓他可以重生的救命稻草,即使她是有婚史的女人,他也完全不介意,光枝不但給了他家的溫暖,也使漂泊無序的心找到了港灣。

然而勇作對於光枝隱瞞了曾經流產的事實反應過激,以致於在被小流氓挑釁時錯殺對方,成為階下囚,而考慮到妻子的前景,他還是決定與她離婚。然而在出獄後,子然一身的他仍是心存僥倖地盼望著妻子會等候自己。

最後,導演用一個遠景放在了那飄黃手帕的旗杆上,而在杆下勇作與光枝默然相對。光枝隱忍的拿著圍裙埋頭輕哭,沒有過多的詞藻,沒有激動的擁抱,卻讓人回味無限。

02、角色的塑造:用不經意的小細節塑造每個角色的人物性格與特色,藉以烘託出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溫暖感。

除了男主角高倉健以外,兩位戲份很重的配角武田鐵矢和桃井薰,把一對無知無畏的小年輕演得很出彩。而如彩蛋般存在的警察科長,則由「寅次郎」渥美清飾演,雖只有幾個鏡頭,但對於主角而言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

①島勇作:雖不善言辭但有男子氣概,高倉健本人的氣質也完全符合這個角色的定位,導演通過從幾個場景刻畫出他的內斂深沉與善良質樸的品性。

出獄後在餐廳,將滿滿的啤酒猛然盡幹後極力地抑制身體的顫抖,眼眶還深含著淚水,這一飲而盡的暢快使勇作6年牢獄的憋悶得著釋放,也表現出他歷經風霜後的隱忍與沉穩。在家門外支好了旗杆,與妻子約定生孩子要放鯉魚旗後,回頭向著妻子咧嘴而笑,那種安心幸福的笑臉下藏著他硬朗外表下的溫柔。這也是我看高倉健先生的電影裡,第一次見到他的滿牙,沒想到他笑起來很好看也很暖。在農民家裡,教訓欽也不應輕薄朱美,要懂得愛護女生,有男人的樣子,勇作雖外表粗獷但內心卻是善良質樸。

②花田欽也:這個矮窮銼的角色看著是百無一用的人,既斤斤計較又可愛逗笑,是個很接地氣的人物。

欽也對於自己的評價很客觀,無錢無腦也無貌,只是想通過旅程尋找豔遇對象,對朱美雖不算滿意,但也沒安好心,在旅館投宿時登記為夫妻,幻想奸計能得逞。在被朱美與勇作辭別後,自己去買了一袋子螃蟹,美曰其名是該吃午飯了,實則是為了與大家和好而想的小法子。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小人物特有的滑稽,雖不高大上但卻感到親切,不但不討厭還能會心一笑。

③小川朱美:一個沒有什麼自我主張的女生。

遇到同事的損名玩笑無力反駁只會哭坐車時想撒尿卻不敢提出被欽也半哄半騙差點失去貞操,感覺就是一個不帶腦子出門的傻白甜。但就是這樣一個直性、簡單的人,卻用女生特有的敏感與共情力,在勇作糾結時勸導他不要放棄,並且聯合欽也將勇作送回家。

④渡邊科長:出場很短的人物,但在勇作被帶到警察局時,願意伸手解救。雖然勇作曾是犯人,他卻只把他看著普通公民,一邊清簡的生活一邊正義的行事,是個給了勇作許多的體諒與溫暖的角色。

山田洋次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同情的態度去描寫小人物的生活。電影中的這幾個人,他們雖有各自的算計,但也有對弱者的憐恤,他們雖然陌生,但又在彼此的善良裡逐漸熟悉,成為好友。人與人之間的迥異在這裡被放大,又被細微的融合於一。

03、道具的象徵意義:貫穿電影線索的黃手帕,每次的出現都給勇作帶來「希望」與「幸福感」。

影片中的黃手帕兩次出現運用了反覆蒙太奇與象徵蒙太奇的手法,藉以突出它的象徵意義。作為勇作與妻子共同對「好消息」的約定,同時也是劇情的懸念:

第①次:作為妻子光枝成功懷孕的信號

當勇作重新架起了旗杆時就與妻子說,假如以後生了孩子,就掛鯉魚旗。而在光枝估計是有孕時,他就與妻子約定掛一塊黃手帕以作信號。當光枝確認懷孕掛上黃手帕時,勇作從遠處看到興奮不已,這種幸福的感覺如此深刻,以致於他無法忘懷。這也是解釋了他為什麼讓光枝掛上黃手帕的原因,同時也為後面的劇情作出了輔墊。

第②次:作為妻子沒有再婚仍等待著他的歸回的信號

勇作本以為旗杆上可能是一張黃手帕,但不料光枝竟掛了兩排,這一塊塊飄揚如旗幟的黃手帕是光枝對勇作熱情的回應。而苦苦等待的觀眾也不禁鬆了口氣,這個場景成功地把電影帶到了高潮之處,使人既感動又讚嘆。

除了手帕外,他們在回家的路上總能看到黃色的標誌物,如路牌、勇作手上撥弄的小花、唱歌女生穿的衣服,這種不斷在強調黃色的處理,實是在加強勇作那種既期待又慌張的心理感受。

黃手帕只是一個物件,但它承載了勇作與光枝的情感,將一切無法言表的深情都注入到這塊黃手帕之中,同時它也給勇作帶來重生的希望和真實的幸福感。

04、含蓄的感情表達:若我歸時你未嫁,可否旗杆飄黃帕,以物訴情是導演表達藝術的精妙之處。

勇作與光枝都是生活在底層的人物,他們之間的愛情既樸素又真摯,在面對人生考驗時,他們用真情化解了時間的磋磨與內心深處的誤解。

導演並沒有將這段感情以纏綿的情話表達,而是通過一些情景含蓄的傳遞出夫妻間的恩愛。

木納的勇作,在與光枝約會時,笨拙地吃著豬排惹得光枝一臉的笑。在礦難時,光枝焦急地等著勇作,在見到他時即撲入懷內。在勇作看到那一掛掛黃手帕緩步走進光枝時,兩人的相視仿佛停止了時間,沒有激動的擁抱,但卻感到濃濃深情。勇作是個不善言辭的男人,對妻子光枝一見鍾情,用了半年才有了首次交談,但他對於妻子的愛,全部都是放置於心。就像他教訓欽也時所說的,女人像盛開的花一樣脆弱容易毀掉,男人應該保護與珍愛她們。雖然他曾是個狂暴之人,但對妻子卻有著有口難言的深情。

而同時光枝也透過那兩排黃手帕表達自己對勇作的愛,她並沒有因為勇作的錯誤而離棄他,而是在美好的青春裡獨守一人。兩人都沒有柔情蜜語,但卻在行動中表達了彼此的忠貞與深情。

最後他倆在旗杆下雖相對無言,但其實內心已是千言萬語。這種克制的情感表達,有種欲言又止的感覺,猶如定格般深入人心,也加強了觀眾的記憶,使它成為經典畫面。

總結一下:

《幸福黃手帕》是一部輕喜劇,它雖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但卻能通過妻子是否會掛黃手帕這個懸念緊緊抓住觀眾的心。整部片子都是在北海道寬廣的公路上馳聘,也仿佛預示著主人公勇作從監獄出來後,可以獲得重生奔走向敞亮的前路。

勇作雖是曾經服刑的人,但通過深刻的自省及反思後,願意改過自新重頭開始。而影片中不管是妻子光枝、渡過科長還是那對年輕人,對他都表現出全然的接納。這也是導演想要告訴觀眾的主題,即使曾犯錯,也當有被包容重啟的空間。

那一掛掛的黃手帕,除了幸福以外,還有愛與盼望。

相關焦點

  • 《幸福的黃手帕》老電影的魅力
    印象中我記得小時候《棒球英豪》裡達也的配音和《三個火槍手》達達尼亞的配音等都是一個人。老一輩觀眾對畢克老師的感情,大概跟我小時候差不多,聽到一個聲音的時候,就想起那個人。從1952年開始,畢克用聲音塑造了無數銀幕形象,著名配音演員、導演蘇秀這樣評價:作為配音演員,他這一生是輝煌的,他和老一輩譯製工作者一起,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積累,逐漸把譯製片事業推上了輝煌的頂峰。
  •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幕後的故事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背後的故事   《回家》是報紙專欄作家皮特・哈米爾的一篇短篇小說,在1971年10月刊登於《紐約郵報》的副刊上。
  • 看電影合集:日本經典公路喜劇片《幸福的黃手帕》完整版
    豆瓣評分8.2如果說美國人拍的公路片是豪放癲狂的。那麼日本導演手中的公路片定是與之截然相反 假設給日本的公路電影做一個界定 那便是在眼淚與溫情中成長並且得到幸福的過程。《幸福的黃手絹》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即使過去了40年,仍讓人感覺到那份暖。
  • 《幸福的黃手帕》奠定影壇地位
    臨出獄前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如果你還沒有與他人結婚,如果你還在等待著我,就在家門前的旗杆上掛上一塊黃手帕。如果我回家時沒有看到那黃手帕,我就遠走他鄉。」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改編自美國小說,它從日本人的角度著力演繹回歸與親情。勇作在回家的路上搭了順風車,車上有一對男女青年,其實他們也認識不久,倆人一路上磕磕絆絆的矛盾不斷。
  •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
    勇作原是個煤礦工人,有一位美貌賢慧的妻子光枝。他逞強好鬥,一天碰上兩個流氓糾纏,他失手打死了其中一個,以致被判六年徒刑。為了不牽累妻子,他在監獄裡主動向妻子提出離婚,但他知道妻子是個好心腸,也許還會等著他。這次,他刑滿出獄後,寄了一張明信片給妻子,告許她,如果還是單身一人,仍舊在等著他的話,就請在家門前那根高高的旗杆上掛一塊黃手帕。如果不掛,也就難以重圓。他在遠處便能知道究竟。
  •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日文原版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日文原版
  • 《幸福的黃手帕》幸福的男人
    三位的演出,入木三分又好,為演而演也好,劇情需要也罷,簡單而幸福。而且70年代的日本都市就跟現在的二三線沒啥差別,主要是高樓大廈沒那麼高而已,道路規劃,綠化,車輛,無差,有點想像那時的中國的馬路。最後那一幕,還是很棒的。
  • 《導演說》之《幸福的黃手帕》
    本片導演山田洋次是著名的喜劇系列片《男人辛苦》的導演。他的少年時代是在我國東北度過的。他對故鄉充滿了懷念和熱愛。在他從事導演工作以後,始終以描寫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作為主題,除《男人辛苦》已拍了40多集之外,還拍了《同胞》、《故鄉》、《家族》、《遠山的呼喚》等。
  • 高倉健名作《幸福黃手帕》夕張電影節追悼上映
    《幸福的黃手帕》劇照    1905電影網訊 因患惡性淋巴瘤於2014年11月10日去世的日本著名影星高倉健(享年83歲)的經典代表作《幸福的黃手帕》(1977)確定將於2015年2月20日在北海道開幕的「第25屆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上進行追悼上映。
  • 美版《幸福的黃手帕》上映 山田洋次表「不滿」
    美版《幸福的黃手帕》上映 山田洋次表「不滿」 時間:2010.03.01 來源: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看電影合集:日本經典公路愛情喜劇片《幸福的黃手帕》配音完整版
    豆瓣評分8.2如果說美國人拍的公路片是豪放癲狂的。那麼日本導演手中的公路片定是與之截然相反 假設給日本的公路電影做一個界定 那便是在眼淚與溫情中成長並且得到幸福的過程。《幸福的黃手絹》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即使過去了40年,仍讓人感覺到那份暖。
  • 【經典文學+經典電影】《幸福的黃手帕》
  • 從三個角度解讀《飛屋環遊記》的藝術魅力與創新及對真善美的思考
    對於這部豆瓣9.0的影片,收到的讚譽很多,但更多的解讀都是從故事情節出發,這遠遠不夠體現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換個思路,從多個角度多維度對這部影片進行深度解讀。但在我看來,僅從表面劇情去解讀很難深入領略影片的精彩和魅力之處。在故事情節之外,我更想探討這部影片的藝術內涵和和現實意義。
  • 《幸福的黃手帕》悲喜交集的回家之路 山田洋次探討愛的意義
    此外,由他執導的《男人真命苦之寅次郎/男はつらいよ》系列、《遠山的呼喚/遙かなる山の呼び聲》(1980)、《黃昏清兵衛/たそがれ清兵衛》(2002)等片也曾在中國風靡一時。《幸福的黃手帕》曾在1977年獲得了第一屆日本奧斯卡電影獎的最佳作品獎等獎項。影片改編自旅日美國作家彼得·亨米爾Pete Hamill的公路小說,片中幽默輕鬆的調子,與化不開的中年愁緒互相交替,叫人看得悲喜交集。
  • 《幸福的黃手帕》彼岸.幸福
    ;                              ——題記 《幸福的黃手帕
  • 《幸福的黃手帕》幸福的黃手帕
    一種痛的深愛 是無私者的無奈 誰不曾年輕過 誰不曾在年輕時犯過錯 可又有誰有那麼多的年輕 去承受 你過錯帶來的苦果吶 勇作選擇失去 把重塑生活的權利交給了光枝 此後 光枝 杳無音信 或許心已灰冷 嫁作他人 也或許獨自一人守候著舊時的庭院 企足而待浪子歸途 患得患失的勇作 寄出了一張明日便可到達的約定 光枝 若是等待 就在家門前的旗杆掛上一條黃手帕吧
  • 新文科:四個維度的解讀
    內容提要:作出立足於中國立場的意義解讀,是推進新文科建設的重要前提。新的歷史時期,應從多個維度對新文科進行觀察。這四個維度可以較好地展演新文科的時代景觀。對新文科進行多重維度的觀察和思考,就顯得尤為必要。
  • 《幸福的黃手帕》:愛是堅貞等待,迎風飄揚的黃手帕恰如幸福花開
    不論是《寅次郎的故事》中四處流浪卻滿懷鄉愁的寅次郎,還是《遠山的呼喚》裡始終尋求家的溫暖,最後和民子默默相愛的耕作,儘管每個小人物一生都歷經坎坷,卻都不約而同地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作為早於《遠山的呼喚》三年拍攝完成的姊妹篇,《幸福的黃手帕》改編自美國小說《黃手帕》,但在導演山田洋次的打磨下,故事更加細膩,人物愈發溫情,可謂是一部非典型的東方公路電影。
  • 《幸福的黃手帕》短評就不能多給二三十字嗎...
    70年代末的片、看著像中國九十年代...中文配音挺無奈啊、尤其是混子花田簡直成了呱噪的青蛙。不過誠然這樣,一些情節還是挺可樂的。高倉訓斥花田要對女性呵護保護那段,讓人想感嘆現今少有男士這般了...飄揚的黃手帕莫名地讓我想到經幡,孤地的那種經幡...忽然間連帶對經幡也有了另一種印象...
  •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助人幸福?在於四個維度、四條路徑、四次轉身
    不經意間,幸福造訪我們,而我們還沒來得及盡情享受它時,它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作為助力孩子獲得一生幸福的教育人,我們必須打開幸福的每個層面,找到它與人類的關係,培育孩子創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今天,我想圍繞三個維度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