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幸福的黃手帕》幕後的故事

2021-02-08 播音指導王喆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背後的故事

   《回家》是報紙專欄作家皮特・哈米爾的一篇短篇小說,在1971年10月刊登於《紐約郵報》的副刊上。1972年6月,美國《讀者文摘》轉載了這個故事。同月,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ABC-TV)將其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播放。此後,東尼奧蘭多與黎明(Tony Orlando&Dawn)合唱團根據這個故事改編成了一首歌曲——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1973年,這首歌開始流行,曾在1973年躍上美國排行榜,蟬聯了四周的冠軍,並獲該年度排行榜總冠軍。伴隨著歌聲,這個故事也傳遍了全世界。1977年,日本松竹公司拍攝了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此影片是由著名導演山田洋次與朝間義隆對《回家》這部作品進行改編而成的。

    影片由山田洋次執導,著名影星高倉健與倍賞千惠子主演。影片公演後在日本和中國掀起熱潮,被評為1977年日本十大佳片之首,榮獲編劇獎、導演獎、男主角獎、男配角獎、女配角獎共五項獎。2007年,美國好萊塢一家電影公司拍攝美國版《黃手帕》,此影片與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一樣,均改編自皮特・哈米爾的作品《回家》,故事以路易斯安那州為背景,重新解讀人物的煩惱與哀愁。《回家》自發表之日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之久,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忘懷,而是被不斷改編賦予新意,這充分證明了此篇作品的巨大魅力。
  

小說講述了發生在從紐約開往勞德代爾堡的長途汽車上的感人故事。車上一位沉默不語的男子引起了同車的六位年輕乘客的注意。他身著一套不太合身的樸素衣服,一動不動地坐在汽車上。年輕人們猜想他或許是一個船長,也許是一個離開妻子出走的人,也可能是一個正要回家去的老兵。在他們中的一個女孩的再三追問下,男子說出了自己的故事:他名叫溫格(Vingo),是個剛剛假釋出獄的囚犯,在獄中曾給妻子寫信說他將離開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她難以忍受這一切,那麼她可以將他忘記,另嫁他人。

   在獄中的三年半時間裡,他的妻子杳無音信。假釋出獄前,他寫信告訴妻子他即將回家,如果她還愛著他,願意重新接納他,就在鎮口的老橡樹上系一根黃絲帶;如果看不到黃絲帶,他便會隨車繼續前行,永遠不再去打擾她。汽車駛近溫格的家鄉,年輕人們趕忙移到右邊窗口的座位去,等待那棵大橡樹的出現,而溫格沒有勇氣看向窗外。突然,所有的年輕人都從座位上站起來了,歡呼雀躍:遠遠望去,鎮口的老橡樹上掛了上百條黃絲帶。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溫格踏上了幸福的回家之路。 

  皮特・哈米爾的《回家》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創作出來的。20世紀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他們漠視社會職責和義務,不顧及法律約束,任意追求自我,逐漸形成了「垮掉的一代」。進入60年代之後,黑人運動、反戰民主運動和學生運動此起彼伏。這對於美國人而言是一段艱難的時期,傳統價值觀念崩潰、家庭解體、道德淪喪。本文通過對假釋囚犯溫格和同行的一群年輕人旅程經歷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對「回家」的強烈渴望,對家庭和愛情的渴望,同時也是對傳統價值回歸的渴望。 

  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源自作品的風格、語言和主題。本文將從情節、人物、主題、寫作技巧幾個不同方面對短篇小說《回家》進行分析,解讀電影《幸福的黃手帕》背後的故事。
  
  一、情節分析
  
  《回家》在開篇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故事發生在春天一輛從紐約開往勞德代爾堡的長途汽車上,人物是溫格和六位年輕人。隨著情節的發展,作者設計出一個個懸念,懸念之間環環相扣,把全文巧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溫格一動不動地坐在汽車上,不停地咬著下嘴唇,陷入沉思中,這與旅行途中的六個年輕人們的興奮、好動、對佛羅裡達州金色海灘的嚮往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後,汽車停在一家霍華德・詹森連鎖餐館門前,所有人都下了車,除了溫格。作者以溫格與眾不同的表情和行為設置懸念,突出體現了溫格的神秘。讀者欲找出溫格鬱鬱寡歡、與眾不同的原因,而作者卻遲遲不給出答案。

作者借年輕人們對溫格身份的猜測讓讀者展開聯想。六位年輕人中的一個女孩開始了和溫格的攀談。讀者本想從這個女孩的問題中找到答案,但是溫格沒聊幾句便又陷入沉默。讀者又一次陷入懸念之中,愈發迷惑。終於等到溫格開始講自己的故事,而他對結婚與否這個問題的回答Idon’tknow使讀者墜入另一個謎團。―個人的婚姻狀況是確定的,要麼單身,要麼已婚,而一句「我不知道」使讀者原本已經懸起的心越吊越高,然而作者卻一再拖延,沒有立刻揭曉答案。溫格在假釋出獄前給妻子寫的信讓讀者了解了溫格不確定自己婚姻狀況的真實原因,但是另一個懸念又展現在讀者面前:溫格和妻子已經三年半沒有任何聯繫,妻子是否能接受他,他是否能夠回家團圓還仍然是個謎。

在文章高潮部分,作者繼續運用設置懸念的手法,將矛盾漸漸地推向高潮,通過對人物言行、神態的描寫渲染緊張的氣氛。直到掛滿了上百條黃絲帶的老橡樹出現時,讀者懸著的心才最終放了下來。作者精心設計的多個懸念勾起了讀者極大的好奇心,使讀者不知不覺地沉浸於故事之中,關注溫格的命運,與主人公同悲同喜。
  
  二、人物分析
  
  小說的主要人物是溫格,他靦腆、孤獨、內向、沉默寡言、焦慮不安、心情緊張。文章沒有告訴我們溫格是因何原因被捕入獄,但從他在獄中服刑的時間來看,讀者們可以斷定溫格犯的並非重罪;從他提前獲得假釋出獄來看,可以斷定他在監獄裡表現得不錯,並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了悔過之心。出獄後,他一定期盼著開始的全新生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與妻子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小說的次要人物是六位年輕人。他們善良、充滿活力、興奮、好動、健談。六位年輕人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是那個充滿好奇心、善良、執著的女孩。作者沒有賦予這個女孩姓名,全文只是使用she或是the girl來指代她。然而如果沒有這個女孩,故事情節將無法展開。出於好奇心,女孩和溫格開始攀談,而溫格對她的問題只是幾個字的簡單回答。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因為交流對象的冷漠而終止對話。但面對溫格的冷淡和刻意迴避,女孩並沒有放棄努力。在旅行第二天的早晨,女孩極力邀請他加入他們的團體,並且在回到車上時,又坐到溫格的身邊。憑著這份執著,女孩揭開了溫格內心的秘密。     

   文章對溫格的妻子沒有過多的描寫,但讀者從溫格的話語以及系滿黃絲帶的老橡樹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溫柔善良、寬宏大量的妻子。她沒有給溫格寫信可能因為她想給丈夫一個驚喜,也可能是她需要時間考慮如何抉擇。最終她選擇了原諒與接納。老橡樹上上百條黃絲帶代表了妻子對丈夫的諒解、期盼與愛戀。

三、主題分析 

  溫格心中充滿了對回家的渴望,從陰冷的紐約趕往溫暖的佛羅裡達,這是他的回家之路,是從「灰暗、寒冷(the gray cold)」邁向幸福溫暖的旅程。然而,如果沒有妻子的寬容和原諒,他無法與家人團圓,無法感受到愛和幸福。文章強調了寬容原諒的重要性,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寬容、原諒尤為重要。老橡樹上的黃絲帶是對久別歸來的親人的歡迎。對溫格而言,黃絲帶象徵著寬恕,象徵著新生活的開始,它給了出獄後的溫格重新去愛的機會,也堅定了他翻開人生嶄新一頁的信心。
  

六位同行的年輕人和溫格素不相識,但是他們為人熱情,處處關心溫格,與他同喜同憂。作者以此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重要性。年輕人們從溫格的經歷中體會到了人生並不總是一帆剛頃的,挫折和失敗在所難免,然而只要心懷再試一次的勇氣,總能有機會獲得成功。

四、寫作技巧
  在句法方面,作者在對年輕人們進行描述時多使用現在分詞,體現出他們的歡快與活力,如…all of the young people…screaming and shouting and crying,doing small dances,shaking clenched fists in triumph;在對溫格進行描述時,作者多使用過去分詞,以體現他對自己情感的控制和緊張憂傷的心情,如Vingo sat there stunned。
  

在修辭方面,作者用到了明喻、頭韻和象徵三種修辭手法。明喻是一種把兩種基本不相像的東西進行比較,用like、as或用其他詞語指出兩個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的修辭手法。頭韻是英語中利用發音製造特殊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通常是在連續的幾個詞中,開頭的輔音重複,有時開頭的元音重複也可以叫頭韻。如…a tree that stood like a banner of welcome,blowing and billowing in the wind一句中用到了明喻和頭韻兩種修辭方法。象徵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文中的黃絲帶象徵著寬恕和對久別歸來的親人的歡迎。
  

  《回家》全文懸念迭出,結構緊湊,語言精練生動,主題引人深思。文章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樸實的對話形式卻展現了作品特有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幸福的黃手帕》奠定影壇地位
    臨出獄前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如果你還沒有與他人結婚,如果你還在等待著我,就在家門前的旗杆上掛上一塊黃手帕。如果我回家時沒有看到那黃手帕,我就遠走他鄉。」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改編自美國小說,它從日本人的角度著力演繹回歸與親情。勇作在回家的路上搭了順風車,車上有一對男女青年,其實他們也認識不久,倆人一路上磕磕絆絆的矛盾不斷。
  • 【經典文學+經典電影】《幸福的黃手帕》
  •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日文原版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日文原版
  • 《幸福的黃手帕》老電影的魅力
    關於高倉健,我不算是鐵桿粉絲,但是我也看過他的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鐵道員》高倉健塑造的人物永遠是那種有責任的男子漢的形象,很靠譜很值得信任,同時似乎現在看來也很不近人情,很軸。有時候我想,是不是因為身高的原因,在日本像高倉健這個身高的男人不多,就算後來的福山雅治,感覺也缺少了高倉健的粗獷的氣質。通過這個電影的交流學習,我也明白了張藝謀的《千裡走單騎》可能也是一部致敬或者是追星的作品。
  • 日本電影《幸福的黃手帕》
    這次,他刑滿出獄後,寄了一張明信片給妻子,告許她,如果還是單身一人,仍舊在等著他的話,就請在家門前那根高高的旗杆上掛一塊黃手帕。如果不掛,也就難以重圓。他在遠處便能知道究竟。假如他看不見黃手帕,便不再踏進家門……勇作的話深深打動了這一對青年,欽也決定開車送他回家。勇作的家——夕張礦區到了。這時,不僅是勇作,欽也和朱美的心好似也懸掛著,掛沒掛黃手帕呢?當他們在走近勇作家門時,呵!
  • 高倉健名作《幸福黃手帕》夕張電影節追悼上映
    《幸福的黃手帕》劇照    1905電影網訊 因患惡性淋巴瘤於2014年11月10日去世的日本著名影星高倉健(享年83歲)的經典代表作《幸福的黃手帕》(1977)確定將於2015年2月20日在北海道開幕的「第25屆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上進行追悼上映。
  • 美版《幸福的黃手帕》上映 山田洋次表「不滿」
    美版《幸福的黃手帕》上映 山田洋次表「不滿」 時間:2010.03.01 來源: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看電影合集:日本經典公路喜劇片《幸福的黃手帕》完整版
    那麼日本導演手中的公路片定是與之截然相反 假設給日本的公路電影做一個界定 那便是在眼淚與溫情中成長並且得到幸福的過程。《幸福的黃手絹》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即使過去了40年,仍讓人感覺到那份暖。最後掛滿黃手帕的鏡頭傳說已久,想像中是一棵亭亭如蓋的大樹,上面掛滿了黃手帕,就好像是開了滿樹的花,每一條手帕都是一朵花,一條手帕代表了情切的企盼,一棵開花的樹,而你終於來了。
  • 《幸福的黃手帕》幸福的男人
    很美的電影。而且從路上遇到的一對男女,還有高倉健本人對愛情,對兩個人的感情的態度,都有所不同。富家子是無所謂而且吊兒郎當,女孩是躍躍欲試又保守起見的,高倉健則是白馬王子的男子漢,責任,為他人著想。三位的演出,入木三分又好,為演而演也好,劇情需要也罷,簡單而幸福。
  • 如果你的婚姻是深沉的,一定要看下這部電影《幸福的黃手帕》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簡介《幸福的黃手帕
  • 《幸福的黃手帕》悲喜交集的回家之路 山田洋次探討愛的意義
    《幸福的黃手帕》曾在1977年獲得了第一屆日本奧斯卡電影獎的最佳作品獎等獎項。影片改編自旅日美國作家彼得·亨米爾Pete Hamill的公路小說,片中幽默輕鬆的調子,與化不開的中年愁緒互相交替,叫人看得悲喜交集。結尾處對於男主角矛盾心理的刻畫,更充滿了仿若「希區柯克式」的懸疑味道,堪稱「雅俗共賞」的典範。
  • 看電影合集:日本經典公路愛情喜劇片《幸福的黃手帕》配音完整版
    那麼日本導演手中的公路片定是與之截然相反 假設給日本的公路電影做一個界定 那便是在眼淚與溫情中成長並且得到幸福的過程。《幸福的黃手絹》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即使過去了40年,仍讓人感覺到那份暖。最後掛滿黃手帕的鏡頭傳說已久,想像中是一棵亭亭如蓋的大樹,上面掛滿了黃手帕,就好像是開了滿樹的花,每一條手帕都是一朵花,一條手帕代表了情切的企盼,一棵開花的樹,而你終於來了。
  • 《導演說》之《幸福的黃手帕》
    《幸福的黃手帕》是山田洋次根據美國的短篇小說《黃手帕》改編而成,以描寫普通人對愛情的忠貞為主題將原著的情節稍加改動,把人物和背景移到了日本。山田洋次一貫主張:「電影應該使人們感到歡快」,「人們應該擁有幸福,包括那些改正了自己錯誤的人。」《幸福的黃手帕》正是遵循著這樣的信念,從內容上和藝術上都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品。
  • 《幸福的黃手帕》彼岸.幸福
    ;                              ——題記 《幸福的黃手帕
  • 從四個維度解讀小眾老片《幸福的黃手帕》的魅力、價值與思考
    《幸福的黃手帕》是一部1977年的日本公路電影,由山田洋次執導、高倉健及倍賞千惠子攜手主演。 影片上映以後,深受觀眾和電影界的好評,被選為1977年第51屆《電影旬報》日本十大佳片的首位,並連獲五項獎編劇獎、導演獎、男主角獎、男配角獎、女配角獎以及第一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幸福的黃手帕》:愛是堅貞等待,迎風飄揚的黃手帕恰如幸福花開
    幸福是什麼?這似乎是每個人畢生都在探討追求的永恆話題。而在「道盡日本人心事」的電影大師山田洋次眼中,幸福是堅貞地等待,是做好正確人生抉擇之後,水到渠成的團圓式大結局。童年時期,山田洋次跟隨父母輾轉到滿洲(今東北)生活,在瀋陽、大連求學。地緣優勢的作用下,他的作品也夾帶著一股濃鬱的真實和質樸。
  • 《幸福的黃手帕》幸福的黃手帕
    一種痛的深愛 是無私者的無奈 誰不曾年輕過 誰不曾在年輕時犯過錯 可又有誰有那麼多的年輕 去承受 你過錯帶來的苦果吶 勇作選擇失去 把重塑生活的權利交給了光枝 此後 光枝 杳無音信 或許心已灰冷 嫁作他人 也或許獨自一人守候著舊時的庭院 企足而待浪子歸途 患得患失的勇作 寄出了一張明日便可到達的約定 光枝 若是等待 就在家門前的旗杆掛上一條黃手帕吧
  • 《幸福的黃手帕》電影劇本
    《幸福的黃手帕》電影劇本文/[日本]山田洋次、朝間義隆譯/陳篤忱日本影片《幸福的黃手帕》描寫一個倔強的中年人因失手殺死一個阿飛式青年而被判刑六年。他在獄中勸他妻子另嫁別人。出獄後,他寫信給妻子說,如果她尚未結婚,就請她在家門前的旗竿上掛出點東西,表示還在等他;如果什麼也沒掛,他就不再同她見面。
  • 盤點高倉健作品:《幸福的黃手帕》奠定影壇地位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無可爭議的第一「男神」,高倉健一生拍過200多部電影。在他眾多的經典銀幕形象中,你知道的有幾個,最喜歡的又是哪一個?  上映時間:1977年  ★  《幸福的黃手帕》  這部愛情喜劇片讓高倉健收穫了日本影壇的四項大獎,也奠定了他不可動搖的影壇地位。  故事梗概:勇作(高倉健飾)失手打死流氓被判刑,他在獄中與妻子光枝離婚。
  • 觀影《幸福的黃手帕》:你不是說就親一下的嗎?你這個流氓
    《幸福的黃手帕》是山田洋次拍攝於1977年的日本公路電影,由高倉健、倍賞千惠子、桃井薰、武田鐵矢主演。  這部影片是根據美國作家彼得·哈米爾在《紐約郵報》上發表的一篇小品文改編。影片的故事情節據說與小品文基本上一樣,只是地點和劇中人物完全日本化,這也是日本在改編外國作品時慣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