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是國內最具有藝術家氣質的樂隊,他們就是藝術家,關於這些我不想多說,能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不需要我多說這些。
樂夏2的新一輪比賽中,野孩子和超級斬都需要選擇改編一首「國風」歌曲,樂夏節目組提供的「國風」歌包裡十一首歌如下。
超級斬選擇《芒種》這首歌,並且用自己樂隊一貫的「宅核」風格重新改編了這首歌,現場的效果是炸裂的。
但是野孩子樂隊在這十一首歌的歌包裡聽來聽去都沒有調到合適的歌曲,在他們的概念裡「國風」不是那樣的,郭龍其實覺得《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笑紅塵》是還不錯的,或者說郭龍大哥說話相對委婉,但是野孩子樂隊的發起人張佺老師不認同,也只是覺得這三首比其他幾首歌好一些,並不是他所願意改編的,就像節目裡跟多音樂人面對改編歌曲的時候的狀態,五條人仁科說的話:「最起碼要喜歡這首歌,才能去改編它」。而現在的情況就是野孩子樂隊不願意違心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下面就要說到野孩子參加樂夏2的初衷了,他們在比賽中多次提到過,來參加節目是為了來學習來看一看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玩什麼樣的音樂,他們在獨立音樂圈的地位完全可以當超級樂迷或者嘉賓,但是可能出於各種原因選擇了參賽,也許這樣更能和比賽的其他樂隊有深一些的交流,但是在參賽之前他們就已經商量好了,如果比賽過程中遇到一些違心的賽制或者無法接受的形式都會選擇退賽,因為他們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衝擊年度Hot5。
在藝術層面上,他們確實和在場的其他樂隊不在一個層面上,精神追求大過於物質追求的野孩子終於還是做出了這個不盡如人意的決定,他們改編了一首自己認為的國風歌曲《竹枝詞》,演出很完美,就是野孩子的感覺,是一種傳承的感覺。演出完畢棄權,選擇退賽。
這一個事件的發生也把野孩子樂隊推向了風口浪尖,有人誇說:「這是藝術家的內心決定」,也有人說:「既然是比賽,那就要遵守規則,否則就是耍流氓」。
超級大樂迷張亞東也不太理解這個行為,覺得沒有必要,但是有的時候就是不能違心,其實這裡延伸出張亞東自身的一個個性(這是我下期要說的事情,藝術創造往往帶有一種「破壞性」,張亞東自述自己並不具備這種瘋狂的破壞力。)
我個人在這裡姑且不論對錯,因為我也是一個音樂人,但是我也是一個普通公民,我需要靠遵守這個世界的某些規則來獲取更優越的物質條件,也無法完全不管自己內在的精神追求,所以大多數時候是選擇不得已的妥協,其實會羨慕野孩子的隨心,因為這樣才是真正對得起自己,但是對得起自己就容易對不起其他人,或者對不起規則。
野孩子是完全的藝術家,他們完全隨著自己的心走,這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事件之中,個人認為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超級斬受到了不太公正的對待,節目組完全可以不把野孩子的票數統計並且顯示出來,這樣既滿足了野孩子的表達也滿足了觀眾的期待,同時也照顧了超級斬樂隊的心態,並且堅持了節目組的遊戲規則。
當然最終還算比較圓滿的結局,就像大張偉最後說的,他常年錄節目,大家靠的都是所謂的「情商」兩個字,咱們終於有一個不用靠情商而是靠心來解決問題的節目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野孩子和超級斬樂隊是一種接力,野孩子將手中的那一棒交到了年輕的超級斬手裡,也是另一種傳承。
我選擇和丁太升一樣,尊重野孩子的選擇。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樂隊我做東》中野孩子和超級斬以及馬東和臧鴻飛有更多面對面的交流,相信會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