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他們心中的「國風」音樂

2020-09-03 海綿學堂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同樣,一千個聽者心中,有一千個「國風」音樂。

今天,我只想說說野孩子心中的「國風」音樂。

01

在《樂隊的夏天2》最新一期節目中,比賽性質是一場改編賽。

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斬樂隊選擇的改編主題是「國風」音樂。

在最後兩個樂隊精彩的表演完自己的曲目後,票數高的野孩子樂隊卻「淘汰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當野孩子樂隊開始選歌時,節目組給了11首「國風」歌曲,野孩子只能在11首「國風」歌曲選擇一首進行演唱。

當把這11首歌曲聽完後,野孩子樂隊的主唱張佺表示自己選不出來,想要棄權。

張佺說,

它那個上面寫的國風,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就是它跟我理解的國風是,完全兩回事。」


後來,到了節目錄製當天,當節目組詢問野孩子樂隊準備選擇哪一首歌時。

《竹枝詞》——這是野孩子樂隊選擇的歌詞,這也是野孩子所理解的「國風」音樂。

野孩子認為這首歌是有傳承、有歷史,符合他們心中對「國風」音樂的標準。

節目組說,這樣就意味著違背規則了。野孩子的回答直接就是一個字「是」。

緊接著,野孩子樂隊的手風琴郭龍說的一段話,直擊每個人的心靈。

「就是我們不會為了晉級,做一個不想做的事。我們去選擇一個,我們認為好的,非常認真的改編,唱給大家。但是同時,我們做好了違反規則,承擔後果。這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做到的。」

是啊,選擇一個自己不想改編的歌曲,草草了事。這對於觀眾和自己來說,就是遵守「規則」了嗎?

相反,野孩子樂隊選擇這種,又對得起自己,又對得起觀眾,同樣對得起「國風」音樂的行為。才是遵守了他們自己內心的「規則」。

當野孩子樂隊的《竹枝詞》響起,每一個音符都如此溫柔,沁人心脾。

《竹枝詞》是改編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中的《竹枝詞二首》,傳世作品中有竹枝詞十一首,分開成兩組。《竹枝詞兩首》就是其中一組。

最早的竹枝詞是四川東部一帶的民歌,其中歌詞的內容多為「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後被劉禹錫創作新詞。

演唱完這首歌的之後,野孩子樂隊尊重了自己,尊重了對手,也尊重了節目組。

他們選擇了退賽。

同時,全場的人也尊重了野孩子樂隊的選擇。尊重這幾位藝術家的選擇。

用馬東的話來說,

「這就是藝術家,一生都會面臨的那個困境。就是既要遵守規則,又要保持自由和自我。」


野孩子樂隊也用他們的「退賽」,真正的捍衛了他們心中「國風」音樂。

我們也再來認識一下野孩子樂隊。

02

野孩子樂隊在1995年2月的杭州組建,當時的成員只有張佺和小索。

他們為了自己的音樂創作,回到自己的家鄉蘭州,通過一年的時間對西北地區的民間音樂進行了考察。

他們還從延安出發,沿著黃河的路線步行到了內蒙古。

完成初步構思的他們,回到北京開始排練和演出。

直到2001年時,野孩子樂隊在北京創辦了「河」酒吧,他們也就每周在這個酒吧裡演出。

但是兩年後,他們的酒吧就轉讓了。酒吧沒了,小索也「沒了」。

2004年10月30日,噩耗來臨,小索因癌症去世了。

小索去世了之後,張佺就把野孩子樂隊暫時解散了。

在之後6年的時間裡,張佺也沒有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直到2010年,張佺在北京結識了張瑋瑋和郭龍,志氣相投的三人又重新組建了野孩子樂隊,並籤約了「樹」音樂。

之後,作為吉他手的馬雪松也加入了野孩子樂隊,如虎添翼的野孩子樂隊就開始了自己的巡演之路。

直到2015年的時候,野孩子樂隊決定停止自己的巡演,離開大眾的視野。將自己全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並在大自然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音樂。

在離開大眾視野的第五年,也就是今年,野孩子樂隊參加了《樂隊的夏天2》。這才重新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並在節目中一次又一次重擊我們的內心。

結語

「當音樂跨越時空,它本來的意義就不重要了。」

——喬治 賽爾登《時代廣場的蟋蟀》

當這首野孩子的《竹枝詞》響起,原曲想要表達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野孩子把這首民族音樂,帶到我們面前。

這種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名族音樂,貌似更能代表中國的國風音樂。

最後,我只想謝謝這幾位藝術家。

相關焦點

  • 野孩子樂隊:用退賽捍衛藝術的自由
    在《樂隊的夏天第2季》1V1改編晉級賽中,因為改編歌單中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國風」標準的歌曲,而選擇了演唱不在改編歌單內的《竹枝詞》並因此而退賽。,這是「樂隊」的夏天,不是「合唱團」的夏天,不玩樂器算什麼樂隊?
  • 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真正的「國風」
    所有人都知道,讓一支樂隊去改編這些隔路的曲目——從廣場舞神曲到偶像歌曲——跟音樂本身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為了綜藝節目的節目效果。但大概誰都沒想到,那麼多看起來秒天秒地的樂隊沒出來反抗,倒是看起來佛系的民謠樂隊野孩子退賽了。但野孩子沒有選擇歌包裡面的那些歌,大概也不是什麼喜歡不喜歡,而是說到底,他們不認同那些歌曲符合他們心目中「國風」兩個字。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因「國風」退賽,到底誰的問題?是多贏嗎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因「國風」退賽,在勵人看來,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很值得思考的,因為這有關於一些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或顛覆,這有助於我們對國風、規則、堅守等這些重要詞語的重新認識和理解。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因「國風」退賽,到底誰的問題?是多贏嗎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因「國風」退賽,在勵人看來,到底是誰的問題,是很值得思考的,因為這有關於一些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或顛覆,這有助於我們對國風、規則、堅守等這些重要詞語的重新認識和理解。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一場綜藝和音樂人的雙贏
    在最新一期的《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斬樂隊1V2捉對PK,所選歌包是「國風」。然而,隨著歌包揭開,《滄海一聲笑》、《琵琶行》、《牽絲戲》、《無羈》、《倩女幽魂》、《涼涼》等,顯然跟年紀比較大的野孩子樂隊心目中的國風相去甚遠。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能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因為「國風」主題歌包裡的歌,沒有能讓野孩子樂隊相中的,於是乎他們選擇另外一首作品,已經打定主意要退賽了,不過為了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詮釋他們心中的國風,即使沒能晉級下一輪,他們也要在演繹《竹枝詞》這首歌,而就作品的分數來看,他們確實打動了不少樂迷!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退賽可以理解,但我更佩服HAYA樂團的做法!
    《樂隊的夏天2》來到第8期,依舊是第二輪的1V1改編賽,這一期跟上一期有些類似,除了白皮書樂隊跟椅子樂團的加賽外,依舊是4組1V1的比賽。4組比賽可以說各有看點,但是這裡面比較戲劇化的一場,我想應該就是超級斬跟野孩子樂隊之間的比賽了!
  • 野孩子樂隊從「樂夏」退賽,音樂情懷能否逃過商業運作?
    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2》播出後,野孩子樂隊退賽在網上引發熱議。因不滿節目組給定的《芒種》《涼涼》等改編歌單,野孩子演唱規定外曲目並宣布退賽,《愛情買賣》《套馬杆》等備選歌曲的出現也讓觀眾大呼違和,綜藝節目和音樂人之間的矛盾又一次被擺在眼前。
  • 對於野孩子的退賽,人們有著許多的不解和困惑
    《樂隊的夏天第2季》1V1改編晉級賽中,因為改編歌單中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國風」標準的歌曲,而選擇了演唱不在改編歌單內的《竹枝詞》並因此而退賽。,這是「樂隊」的夏天,不是「合唱團」的夏天,不玩樂器算什麼樂隊?
  • 野孩子《樂隊的夏天》退賽 張佺飯局上吐露心聲 原因令人唏噓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更像是《樂隊我做東》的下酒菜。野孩子退賽引起爭議,有人說是不遵守遊戲規則,有人說是藝術家的選擇,還有人說這是綜藝節目和音樂人的雙贏。對於「國風」,目前能找到的唯一明確解釋的是《國風》是《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期間各諸侯國華夏族的民間詩歌。野孩子唱《竹枝詞》倒是在時間的序列上延續了《詩經》裡「國風」的概念。但,在我看來,「國風」之爭只是表象,不必在這個層次過多糾結。
  • 降維打擊,無視《樂隊的夏天》的比賽規則,為了初心野孩子退賽
    去年馬東用他的膽量和創意,打造了《樂隊的夏天》這個音樂類節目的超級IP。第一季的成功,讓第二季請來了更多的超級樂隊,比如野孩子、後海大鯊魚、joyside、聲音玩具、重塑雕像的權利、達達、水木年華等。其實正是對藝術的追求讓他們用嚴肅的態度去面對音樂,野孩子也是一樣。
  • 野孩子樂隊退賽《樂隊的夏天》引熱議,除了話題與熱度,國風音樂還需要什麼?
    「國風(音樂),我們的理解應該是能代表咱們傳統內斂的、美的表達方式,能體現我們文化精髓的。」最新一期播出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中,野孩子樂隊抽中「國風歌曲」後,在對國風音樂的理解上與節目組提供的歌單有所分歧,選擇演唱一首自選的《竹枝詞》後退賽,引發觀眾對國風音樂的大量關注和討論。
  • 破壞規則後,野孩子退賽惹爭議,丁太升把他們稱為「英雄」
    野孩子沒有從節目組規定的10首「國風」歌曲中選擇,因為他們覺得這10首歌都不夠「國風」,他們真的不喜歡。他們特立獨行地選了一首他們心目中的「國風」歌曲《竹枝詞》。《哈姆雷特》,那麼,對待野孩子破壞《樂隊的夏天》規則這件事,不同的人絕對有不同的見解。
  • 野孩子,他們真的在裝清高嗎?
    相比去年,今年《樂隊的夏天》節目的爭議似乎來的更多。最新一期,野孩子樂隊退賽則在網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一時間登上了微博熱搜。野孩子沒有按照規則在歌包中選擇歌曲,而是在選了一首他們自己想改編的作品,演繹過後直接退賽,超級斬晉級。野孩子這番做法引起了網友們的多角度探討。
  • 我雙手支持野孩子退賽
    一開始在選歌環節,野孩子就透露出不滿意的情緒。從第一首《滄海一聲笑》到《笑紅塵》,挑到最後也沒選到一首自己滿意的歌曲,更直言對「國風」這個詞產生了新的異議。,他們心中的國風《竹枝詞》。最早野孩子幾個人都在酒吧幹過活,也跑過場子,也唱過流行音樂,但那也僅限於生存。後來他們經歷過掙扎,放棄了這些工作,選擇了組樂隊,唱自己想唱的歌,這是野孩子做樂隊的初衷。
  • 《樂夏》|野孩子退賽惹爭議?他們堅持的背後是要對得起另一個人
    ——《竹枝詞》《樂隊的夏天》1v1改編歌曲的舞臺上,野孩子唱了這首他們理解中真正意義上的國風,舞臺幕布上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野孩子含蓄內斂、流水般的歌聲仿佛讓我們置身於江面中,劃著槳領略了兩岸青山、輕輕流水的風景,一首用聲音搭建出詞的畫面和意境,清淨雅致!
  • 《樂夏2》野孩子退賽惹爭議?野孩子固執與堅持的背後是什麼?
    ——《竹枝詞》《樂隊的夏天》1v1改編歌曲的舞臺上,野孩子唱了這首他們理解中真正意義上的國風,舞臺幕布上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野孩子含蓄內斂、流水般的歌聲仿佛讓我們置身於江面中,劃著槳領略了兩岸青山、輕輕流水的風景,一首用聲音搭建出詞的畫面和意境,清淨雅致!
  • 野孩子違規退賽,到底是對還是錯?
    如果不是樂隊的夏天節目的播出,很多人都不知道野孩子是誰?野孩子是一支成立於1995年的樂隊,他們參加節目的第一首歌,唱了經典的《黃河謠》,在場很多人感動的熱淚盈眶,包括周迅。黃河謠的歌詞和編曲鏗鏘有力,有歷史厚重感,聽他們唱,仿佛就是站在母親河面前,對著母親低聲訴說,離家在外的孩子聽到這首歌一定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而且畫面感特別強。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堅持自我選擇退賽,一首竹枝詞引起觀眾共鳴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自打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很多觀眾都說他沒有第一季那麼純粹,那麼好看了,其實觀眾的吐槽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節目組的騷操作讓人看完感覺不知所以,再加上所謂的專業樂迷更是讓觀眾對這檔節目的好感逐漸降低到了極點不過節目中每支樂隊的表現都十分出彩,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讓我印象畢竟深刻的幾支樂隊
  • 《樂隊的夏天2》野孩子退賽讓丁太升淚灑現場,歌曲上線酷狗
    8月22日,《樂隊的夏天2》第八期精彩上線,1V1改編賽不斷打開。本輪改編賽中仍舊是神仙打架,下半場中更有樂隊由於規則選擇退出,讓丁太升委屈落淚,究竟是哪支樂隊這樣&34;?節目錄音已及時播出官方音樂配合平臺酷狗音樂,一起來見證這些感謝的音樂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