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網紅餐廳」漸變記

2020-12-22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步入海底撈的智慧餐廳,右手邊是一塊巨幕,對面則是階梯狀的座位,看起來像是一個影院,門口接待的服務員不厭其煩地對每個消費者解釋說這是等候區,等候的時候可以在大屏玩互動遊戲。透過餐廳的玻璃向內看去,白色的機器臂有序揮舞,完成取菜的動作。

這樣的場景,讓2018年底開業的海底撈智慧餐廳一下衝進必吃「網紅餐廳」系列。這家海底撈門店位於北京中駿世界城,周邊的餐飲競爭激烈,品牌更替頻繁,幾乎「換了一遍」。

但在兩年時間中,這家餐廳在數位化設想、落地以及運營中不斷演變,其數位化理想在遇到現實需求後,被打碎、重塑再進一步融合,形成了一個更為切實的樣貌。這些調整和試錯涉及切菜、傳菜、上菜、鍋底和服務等多個環節,調整的進程有快有慢,有的至今仍在尋求一個平衡。

這間「網紅餐廳」也是海底撈數位化和自動化的試驗田,在這塊試驗田背後的是海底撈整個數位化的進程推進,海底撈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周兆呈介紹,對於數位化的探索已經成為一些高層的工作重心之一。

數位化理想遇上現實

中央廚房預先把菜品備好送到餐廳,在顧客點單後,機器臂會把指定的菜品通過履帶傳到窗口,傳菜機器人再把菜品送到指定位置即可完成上菜。

在很多人心中,這就是一家充滿智慧的餐廳應該有的樣子,這也曾經是周兆呈心中的嚮往。周兆呈是海底撈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12月7日,與本報記者再度談到最初的想法時,他直言:「這只是理想情況」。

然而,此後的運行的過程中,這一理想狀況反覆被打破,並重塑。這間「網紅餐廳」受到的第一個挑戰是:「所有的菜品都適合預切好裝盤嗎?」

「比如切開後容易氧化的土豆、蓮藕以及羊肉卷等,羊肉在冰凍中切成卷,即便存放在0-4℃冷庫裡也不能保持羊肉卷不會變形。」周兆呈介紹,受限於這一點,最初的設想需要一些調整,智慧餐廳無法全部智慧化,還得保留切羊肉卷、水菜的師傅。

目前這間「網紅餐廳」的85%菜是央廚直配,剩餘15%的菜還需要人工在後廚切好擺盤。

切完菜,就是上菜了。智慧餐廳出餐口有一塊大屏,顯示每桌的訂單有哪些菜品以及這些菜品的傳送情況,切好的菜放在貨架上,由機器臂從自動出菜機取下來,通過履帶傳送到出餐口,但出餐口仍需要有一位員工把餐放在傳菜機器人上,傳菜機器人再送菜。

問題來了,傳菜機器人可以自助拿菜並送到指定位置——這在技術上並不難實現的,為什麼出餐口還需要一個人?

周兆呈介紹,這個環節加人有兩個作用,因為從機械臂取下來傳送的過程中,菜品會有移動,有移動就影響到擺盤的美觀,給消費者的餐必須擺好擺正,「不能夠為了完全實現自動化就犧牲產品的美觀,顧客體驗也會受影響」。

在周兆呈看來,出餐口的員工實際上擔任著質量控制的責任,這個人的工作看似機械地把盤菜從出餐口放在傳菜機器人上,其實是在把產品到顧客的最後一道關。

在這間智慧餐廳的早期設想中,傳菜的工作都計劃用機器人來代替,因為傳菜員工作量巨大,一個傳菜服務員每天在門店需要走3萬步,海底撈希望能夠降低傳菜員的勞動量,但在運營中發現機器人並不是越多越好。

傳菜機器人較多的時候,要設計動線保證機器人之間不撞車、高效運行的難度極高,儘管傳菜機器人在技術上最終可以實現把菜放在餐桌上,但消費者的體驗就會很差。如果添加部分人工傳菜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難度,員工還可以幫助清理臺面,並將菜擺放到消費者順手的位置。

智慧餐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調整傳菜機器人和人力的配備比例,以尋求最高效率的搭配方式,最開始十臺傳菜機器人需要搭配兩名員工,後來又調整成六至七臺即要搭配兩名員工,這個比例目前仍然在探索之中,而且一店一議,每家餐廳的配備比例均有所不同。

潛藏在「網紅店」之後的

目前海底撈已經把智慧餐廳的模塊分步分批的推廣。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達到935家,已有23家門店採用了私人定製配鍋機。同時,海底撈還在全球餐廳中運用了958臺傳菜機、389部小美電話機器人、3家安裝智慧機械臂;IKMS智能廚房管理系統,門店要貨系統也不斷更新迭代。「網紅店」呈現的是海底撈數位化、自動化的一角,在這一角背後的是海底撈的整個數字平臺,目前在選址、採購等多方面,這一平臺已經開始支持海底撈在各地的運營。

「以前選址需要拓展員到處跑,他們憑藉自己的經驗來選址,現在他們坐在辦公室裡,點出數據分析屏,智能算法會結合人口密度、人群消費層次、門店分布、周圍餐飲和購物設施、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綜合評估,提高選址成功的概率,」周兆呈說。

食材的備貨和配比是餐飲業競爭的關鍵點之一,在這方面數位化正在發揮作用。數位化系統可以通過日期、天氣等外部環境的變化,提前測算出各類食材的備貨量。周兆呈介紹,冬季是火鍋門店的高峰期,翻臺率較高,門店對食材的需求量較大;而夏季人流相對較少,但暑假、開學、雨天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採購數量的變化。以前進多少貨主要是靠有經驗的店長,現在「智能要貨系統」可以根據食材消耗的頻次、數量、周期測算出進貨量並自動下單。

數位化還體現在員工管理方面。在餐飲這種重人力的行業中,員工的管理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海底撈智慧餐廳的大堂經理餘哥向記者介紹,數位化後管理工作也輕鬆了許多。

餘哥以撈麵師舉例,之前多臺消費者下單撈麵時,需要人工告知撈麵師,並排出順序,數位化之後,顧客點撈麵後,就會有信息推送到撈麵師的智能手錶上,並自動按照時間分配次序,省去了通知調配的時間。

周兆呈介紹,海底撈追求恰如其分的服務。恰如其分的意思是,服務員多不一定好辦事,有效的規劃、設置流程和安排更重要,現在在海底撈,一些服務工作安排會被推送到智能手錶上,這可以提高效率,讓服務員和顧客進行更好互動。

回歸吃飯本身上,數位化也正在發揮作用。智能自動配鍋機以及千人千味的私人定製鍋底,被用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自動配鍋機經歷了多幾個版本的改造,起初海底撈計劃是針對麻、辣、油、鹽這幾個重要的指標來進行調配,滿足顧客的特定需求。但實際上,有些消費者對多加或少加0.5g花椒、1g辣椒等指標是沒有概念的,甚至消費者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消費者肯定有個性化的追求,但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也會有選擇困難症,他們希望被提供直接的選擇而不是完全的自己選擇」,周兆呈說,

基於此,海底撈個性化鍋底系統加上了地區化成分和分享功能,系統可以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口味共性,形成一些口味選擇組合供消費者挑選,系統還支持美食達人、親朋好友將依據自身口味配置好的鍋底與更多消費者進行分享。

海底撈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有23家海底撈餐廳支持千人千味的私人定製鍋底,後臺可記錄消費者的配比選擇,下次再來消費時只需登錄會員帳號就可以按照上一次的口味來進行配置和服務。

數位化影響了餐廳的運營流程,還影響了海底撈管理層的戰略規劃——周兆呈介紹,海底撈高層目前的一部分工作重心也已經偏移到數位化有關的創新內容上——而其最深層次的目的在於改善消費者的體驗。

例如會員系統可以幫助記錄消費習慣。當顧客藉助海底撈APP點餐時,海底撈從技術上就可以知道來了一個什麼樣的顧客,表現在消費者剛坐下,服務員就已經檸檬水端上桌,因為系統顯示這個消費者每次都點檸檬水,這些也減少了服務員和顧客之間的無效溝通。

排隊問題也被希望通過線上來解決,在海底撈的超級App上,可以提前預訂或當日排號,而且可以選擇「靠窗」「靠遊樂園」「相對安靜的位置」等落座選項,生日聚會還是同學聚會的場景選項,還可以備註「準備寶寶椅、兒童餐具」等特殊需求。

餐飲數位化帳本

海底撈的智慧餐廳成本較高,僅門口的數字大屏成本就達到幾十萬。當談及數位化的投入產出比時,周兆呈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據其介紹目前海底撈沒有直接用一個簡單的財務數據來進行評估,是因為海底撈整體數位化不是割裂的,而是把數位化融入到了所有的環節裡面。「把菜品端到餐桌上面之後,海底撈是服務業,但是在菜品沒有端到餐桌上之前,它其實是製造業」,周兆呈說。從採購、食材的加工生產,然後到中央廚房的加工生產配送、物流運輸,再到門店的儲備的儲藏和加工,海底撈將數位化投入每個環節的運營之中。

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碎片化是周兆呈概括的三個餐飲業的特點,數位化並沒有讓餐飲業的人力成本更低,甚至海底撈的人工成本佔比在不斷提高,從2019年財報中可以看到,海底撈的員工成本從2018年的50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79.93億元,增長了59.3%,主要是因為業務擴張和員工薪資的提高。周兆呈介紹,儘管數位化讓人員有些減少,海底撈對員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服務員要學會操作傳菜機器人、使用智能後廚的管理系統,單人成本會提高,員工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這也與海底撈希望給員工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幫助其改善生活條件的平臺理念,以及倡導」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相一致。

海底撈是餐飲業中較早開始數位化探索的企業,2016年上雲前,海底撈模塊化地嘗試點餐收銀、排號訂餐系統、會員管理系統、產品平臺管理系統的數位化等,上雲後搭建了業務中臺,用中臺來統一管理之前零碎的模塊。

目前海底撈已經把智慧餐廳的模塊分步分批的推廣。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達到935家,已有23家門店採用了私人定製配鍋機。「同時,海底撈還在全球餐廳中運用了958臺傳菜機、389部小美電話機器人、3家安裝智慧機械臂;IKMS智能廚房管理系統,門店要貨系統也不斷更新迭代。

儘管海底撈起步較早,但中國餐飲業整體的數位化進程較慢。奧琦瑋集團董事長孔令博向記者介紹,中國餐飲企業有兩個特點,第一在前端創收管理方面,一直以來,主要依賴於店面周邊客流作為收入主要來源,所以從業者更多思考的是選址、菜品、服務、裝修等消費者直接感知到的經營要素,而對於多元化的營銷渠道普遍關注不夠;第二在後端成本管理方面,餐飲企業在過去高度依賴於廚師長,所以很難從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角度來思考、實踐全鏈條的食材成本管理理念;同時,從過去十幾年的大環境來看,相對於工業、快消等領域,餐飲行業的毛利依然是非常高的,企業規模普遍也比較小,所以對於核心在提高運營效率、管理效率的數位化系統來說,從業者的關注積極性普遍不高。

但隨著疫情的影響,餐飲業也開始積極的數位化。孔令博建議餐飲企業做數位化時要下定決心,結合企業規模、現狀以及預算條件,進行經營層面上的數位化改造,而不是單獨考慮要買個什麼系統,避免重複投入;第二要想清楚希望數位化帶來的目標是什麼,至少和團隊要討論情況,數位化的核心目標就是降本增效,要進行量化,然後依次來進行選擇,並規劃實施周期,不要試圖一口吃下;第三數位化做好的前提是業務流程要清晰,在真正的開始實施數位化之前,一定要梳理對應場景的業務流程,這樣才能真正的把數位化的價值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東報君探店」第九站:海底撈網紅火鍋店菜品多服務佳
    如今,東陽首家海底撈已入駐東陽銀泰城4樓,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營業,將於9月25日正式開業。近日,東報君探店小組提前探店海底撈,率先體驗了一次「海底撈式」服務。 走進海底撈,店內寬敞明亮,整體裝修以金色調為主。雖然當天食客眾多,但並沒有擁擠嘈雜之感,服務員態度非常親切,一進門就微笑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作為網紅火鍋店,排隊是常有的事。
  • 知道這幾步,開一家爆火的網紅餐廳指日可待
    一家餐廳達到何種標準才配稱得上網紅餐廳?
  • 我吃了100家網紅餐廳,總結了8條必紅法則
    網紅餐廳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時代餐飲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他們的走紅也成為當代餐飲業發展中最值得研究的商業現象之一。2020年,雖然年初的新冠疫情給各行業帶來了沉重打擊,但到5月份,餐飲業復甦跡象明顯,網紅餐廳更是率先回暖。受報復性消費的影響,眾多網紅餐飲門店6、7月營業額甚至超過了往年最高點。有很多餐館即使需要排隊1-2小時,也沒能阻止食客的熱情。
  • 吃遍了海底撈網紅美食,我只推薦這幾種
    之前小編立下過flag,等哪天老闆不在的時候,一定翹班去海底撈get網紅同款。 這不,剛剛說完沒幾天,就正好趕上了老闆不在公司,於是你們親愛的眾小編們就集體翹班偷偷前往了海底撈!網紅鍋底  推薦程度:★★★★ 網紅蘸料
  • 海底撈花式吃法!網紅奶茶……分分鐘帶你解鎖美食新技能!
    技巧 二√無敵配方的網紅奶茶看了這份海底撈的網紅菜單,小編深深懷疑以前怕是吃了假的海底撈。 技巧二   無敵配方的網紅奶茶 無奶茶不成活的熱心網友們,已經開始發掘隱藏菜單了,繼星巴克花式隱藏菜單之後,又一美食神作——網紅CoCo奶茶橫空出世。
  • 海底撈!讓你驚到爆的日本餐廳~
    所有海底撈都常年定有襪管和棉襪!」這裡的貼心服務,是你絕對想像不到的餐飲服務,業內最熟悉的榜樣就是海底撈但想必常在國外的小夥伴都知道可以媲美海底撈服務的餐廳為數不少特別是在服務行業號稱全球頂級的日本卡西塔餐廳位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於2001年開業,由於特色服務而聲名遠揚被稱為「奇蹟餐廳」,來過的顧客很多表示感動到哭!
  • 餐飲設計丨盤點那些與眾不同的網紅餐廳
    如今,城市街頭巷尾的餐廳數不勝數,所謂的網紅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所謂的網紅餐廳,就是區別於普通的餐廳更好玩,更有記憶點。就算你不是一個愛下館子的人,也至少見過不少設計感爆棚,風格獨特,帥哥美女紛紛前來打卡的店,可謂是點燃了無數年輕人生活的熱情。
  • 繼吃窮「海底撈」後,麥當勞、coco網紅吃法,江門人快get!
    前陣子一直流傳著吃窮「海底撈」的說法!最近發現抖x已經快被吃貨們攻陷了流傳著最新的海底撈、麥當勞網紅吃法//海底撈網紅鍋底//25元搞定DIY鍋底只需要點一個番茄,一個牛油另外兩個都選清水//海底撈網紅蘸料//一勺海椒乾粉,一勺小米椒,一勺蒜末,一勺花生碎,半夾子蔥,一勺調和油
  • 火鍋網紅海底撈的「破圈」故事
    2.99元一碗特色涼麵、9.9元一碗炸醬麵、10元一杯水果茶、一份小吃賣4塊錢……對於海底撈粉絲而言,這些似乎都不是菜單上能見到的菜品,2元吃海底撈,多少有些標題黨之嫌,實際上,2元解決一頓飯的故事源於海底撈旗下一家麵館。
  • 海底撈敗了?這家餐廳從不打廣告,竟然一年能怒賺 15 億!
    不過,海底撈排隊的隊伍,每次都能刷新泡泡的記錄。如果說,海底撈的服務「有毒」,那麼這家日本餐廳西餐廳 Casita(カシータ)只能叫「變態」了!貼心的餐廳員工們為他們準備了不一樣的用餐環境。得知木山女友喜歡夜景和花瓣,餐廳就安排了靠近窗戶的座位,並在餐桌上撒滿了花瓣。
  • 草根網紅餐廳簡史
    2003年的時候,北京坊間並無「網紅餐廳」的概念,有的是「牛逼餐廳」,當年的網際網路江湖上流傳著「北京最牛逼的五大餐廳」,名列其中的包括:新紅資、紫藤廬、東華門95號四合院、後海老白酒吧、羊房胡同11號的厲家菜。
  • 江門這些火到2017年的「網紅」餐廳,吃過5家你就犀利啦!
    今日小編放出這些爆人氣的「網紅📍要說江門爆人氣的網紅店,小編首先想到的就是喜茶。這是一杯現象級的茶飲,不止在江門爆人氣,還爆到了妖都魔都去了!排隊並不算什麼!♥新推出的草莓芝士飲品很贊。❤味道上,小編個人喜歡海底撈的麻辣湯底還有牛肉湯底。豬腦這種好東西加上麻辣湯底,有種再吃麻辣豆腐腦的感覺。還有蝦滑也是吃海底撈必點的一道火鍋菜。海底撈最人性的一點我個人認為是可以點半份。不會浪費食物,還可以品嘗到更多款食物。地 址
  • 廈門一餐廳吃出蛆?!大批網紅餐廳被抽查,後廚曝光!
    奈雪の茶、太二、小龍坎、姚酸菜魚…一大波廈門網紅店後廚被曝光了!開業當天就大排長龍!這家爆火新店,到底值不值得愛?檢查人員使用ATP螢光檢測儀檢測餐具菌落總數太二酸菜魚,也是近期廈門人常去的網紅餐廳了。一盆老罈子酸菜魚,讓很多廈門人慾罷不能!
  • 海底撈變態服務又刷新!你的餐廳服務如何?
    文丨唔哩唔哩  社社(有改動)餐飲同行都知道海底撈的服務無微不至呀,傳言海底撈除了不給你錢,其它都幹得出來!
  • 海底撈砸1.5億開「無人餐廳」,網友炸了!
    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就在上個月 28 號海底撈斥資 1.5 億在北京開了家「無人餐廳」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務員等位區 人性化的等位區一直是海底撈的服務招牌美甲、擦鞋、按摩椅俘獲了不少顧客的心
  • 草根網紅餐廳的前世今生
    前網紅餐廳的草莽時代2003年的時候,北京坊間並無「網紅餐廳」的概念,有的是「牛逼餐廳」,當年的網際網路江湖上流傳著有一些餐廳屬於「牆外開花牆內香」,先是在國際媒體上被報導,被選入各種類型的「北京旅行攻略」,比如甘家口的柴記牛肉麵,最早被日本記者發現,採訪的文章刊發在日本報紙上,在很長一段時間,甘家口牛肉麵的牆上貼著當年日本記者採訪時的照片。柴記牛肉麵的老太太身體硬朗,經常在店裡走來走去,一碗牛肉麵,加一小碗牛肉是標配,多少個匆忙的飯點兒,這碗味道濃鬱偏鹹的牛肉麵慰藉著我外省青年的胃口。
  • 前四代網紅餐廳覆滅,全因為不踏踏實實開個好餐廳
    從趙小姐不等位,到黃太吉,再到喜茶,三四代網紅餐廳的不斷迭代,或許會給出答案。 上海長樂路上一家裝修精緻的店—趙小姐不等位,開始走紅。最火爆時,排隊相當誇張,隊伍總能繞上幾圈,吃頓飯起碼要等倆小時。趙小姐不等位開啟了中國網紅餐廳的發展序幕,在營銷思路還不成熟的2013年,走紅原因依舊值得探究的:1)小清新的餐廳環境(現在在環境方面下功夫依舊是造網紅店的一個方向)2)故事加持:這家餐廳是丈夫給妻子的生日禮物,因為兩人都愛吃,好餐廳都要排隊等位,所以丈夫就在長樂路上開了這家餐廳,讓妻子趙小姐從此吃飯不等位。
  • 上市之際,海底撈在北京籌建了一家秘密餐廳! |【勺子探訪】
    而現在,智慧餐廳就快上線了。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還未開業的門店中,海底撈正在對新的智能設備進行內測。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這是海底撈聯合松下做出的,與以往的海底撈完全不同,由機械臂、送餐機器人組成的全自動門店。從備餐到傳菜,都會是機器人來完成。
  •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早在9月份海底撈上市時,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記者會上就透露,今年底會推出智慧餐廳,是海底撈聯合松下研發出來的,從備餐到傳菜,整個流程都是機器人來完成……此後,吃貨和業內人士便都翹首以盼。不過,這也並不是海底撈第一次試水智慧餐廳。2016年,海底撈推出號稱全國首家智能餐廳,客人在智能無人餐桌上自助點餐,可支持智能推薦,多人同時點菜,定製口味等多項功能。
  • 女網紅8元吃垮海底撈,迷惑行為引熱議:遠離你身邊的「聰明人」
    近些日子,海底撈迷惑行為的話題又衝上熱搜,也給觀眾獻上了一場挑戰人類想像力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