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來蘇州感受它承載過的榮辱

2020-12-23 彭友旅遊社

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來蘇州感受它承載過的榮辱,顧頡剛說:「蘇州城的古老程度居全國第一,還是春秋產物,」 所以必須為蘇州城門安排特別的時間, 蘇州城門比不上皇城北京的華貴、六朝古都南京的雄偉,但經過2500餘年的漫長歲月,它們經歷過滄桑的變遷,受到過毀譽榮辱, 「颳風一座城堡也不動」,戰爭和災害都不能使舊蘇州城沒落,但剩下的門已經不多了。

說到蘇州,水鄉澤國、人家盡枕河、東方威尼斯等詞語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些詞語都比不上清逸, 在蘇州市內行走是一種緩慢的行走方式,狹窄的小巷、綠樹、白牆,還有悄悄地從牆的另一邊延伸出來的樹枝藤蔓,走在這樣的意境的街道上,帶著風可以震驚周圍的一切。

最蘇州市的老胡同,磨得有點乾淨的青石,輕微的木質味道,還有門口斑青苔的石獅子,這些才是蘇州市最深的夢想, 山塘街、桃花塢、平江路……無論如何也無法模仿町名中出現的悠然和平, 作為時代生活代表的招牌也進入了這座古鎮的建築物,但最終沒能破壞這種感覺,我最羨慕,找茶館,喝好碧螺春,聽伊依的蘇州評彈,是很多人對蘇州的想像, 其實,不是所有蘇州人都唱評彈, 這是外國人對蘇州的誤讀, 蘇州的評彈非常專業,相當於美聲唱法和歌劇詠嘆調, 像《茉莉花》、《太湖美》這樣的吳語小調,很多蘇州女性會揮手,但可能不會唱一兩句評彈, 這也是現代生活中美聲唱法和流行歌曲的關係。

陽春三月是蘇州一年中最美的時候, 但是,一年中,蘇州有很多傳統節日,其間的民俗表演值得一看, 虎丘廟會、菊花展、拙政園荷花展、盆栽展、寒山寺除夕鐘聲等特別的園林活動很有風味, 節慶:四月十四:軋制神仙,六月初六:暴露本反經,六月二十四:雷齋素,七月初七乞七節,八月十八:石湖串月。

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美景,感悟不同的人生,跟著小編一起旅行吧,下期你想要看哪個城市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路過無數次蘇州相門城牆的你,可曾發現這個地方?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曾說過:「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在蘇州,若說什麼最能讓人生出懷古之情,古城牆當為其一。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闔閭大城,並設八座水陸城門。
  • 和蘇州相比,中國其他地方的生活,都是湊合
    攝影/陶源看似低眉婉約,蘇州的骨子裡卻有股狠勁兒,做什麼都能做到極致——最古老: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時物。用個網際網路思維的比喻,蘇州這個地方的人,都像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品控做得好,不管造城、造園、為官、為學、經商還是手工,各種要求高到有些偏執,絕不含糊,所以,蘇式生活,才成為中國人理想生活的樣板。蘇州城最早的產品經理,是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 蘇州城外有八道門,每一道門都是回家之路,出門在外的說看到閶門就...
    我是一個地道的北方人,蘇州之行是多年的夙願,今天是舟車之勞抵達蘇州,從北閶門入蘇,也算是完了一個水鄉之夢 ,說了結水鄉之夢還有點不起確切,單純玩水鄉,可能我也不會來蘇州,直抒其意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蘇州:古代吳國的都城,至今有西施的足跡
    從公元前514年初期,在太湖之濱出現了一座城市,它最早是吳國的都會叫姑蘇。直到公元589年,姑蘇作為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才取得蘇州這個名稱。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近這個起源於吳國的古城,不過吳國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紀,國土範圍在長江下遊。當時吳國下令擴建都城,這也為蘇州兩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蘇州這個文藝聖地,過個生日竟然驚動了整座蘇州城!
    文藝青年來蘇州必打卡之地非誠品莫屬吧?作為一座人文閱讀、創意探索的美學生活博物館即將迎來它的兩周歲生日啦!誠品自打入駐蘇州以來一直備受大家歡迎,它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給予小夥伴們藝術生活美的感受,在微博上給誠品生活蘇州瘋狂打call的小夥伴也是一抓一大把!
  • 蘇州超上海深圳成第一大工業城市,厲害之處在哪裡?
    京杭運河、古護城河,攜兩萬多條河道(!)在全蘇州帶來座座石橋、黑瓦人家、木舟搖蕩。同裡古鎮,這被五湖環繞、15條小河交錯的小鎮,就足有49座橋。蘇州的橋梁密度,雖不及「橋鄉」紹興,卻也傲視其他城市。關於蘇州的水鄉模樣,再說兩點,來供你感受:1. 蘇州有一種巴士,叫做古城水上巴士。2.
  • 看完《都挺好》,我被蘇州這座城市圈粉了!
    忍不住把電視中切到的蘇州城縮影和印象比較深的拍攝地截屏了一些,分享給大家,如果你來了蘇州城,一定不要忘了去這些地方轉轉哦!1、東方之門——秋褲大廈秋褲大廈東臨金雞湖,西近國際大廈和世紀金融大廈,它不僅是蘇州的新大門,也被譽為是世界看向中國的新大門。這座擁有「門」字形造型的蘇州最高樓,就是大名鼎鼎的秋褲大廈了!
  • 蘇州古城八座城門唯一的水陸城門,始建於春秋時期
    古時的蘇州共有八座城門,唐代《吳地記》記載:「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盤門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存的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 安徽省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全國文明縣城
    鳳臺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古稱州來,又謂下蔡,總面積1100平方千米,總人口63.4243萬人。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花鼓燈之鄉、中國民族民間歌舞之鄉、全國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 盤門,蘇州最古老的城門,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水陸並聯城門
    1986年,在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國家郵電部特意發行了一張面值4分錢的郵資明信片,這是中國郵政史上第一次為紀念一座城的建立發行的明信片,而上面選用的圖片,既不是虎丘塔,也不是拙政園,而是盤門。一直以來,蘇州人眼中的「冷水盤門」,為何會成為蘇州城市的logo呢?
  • 這十年,蘇州有你!
    這十年間,承載了幾代蘇州人記憶的蘇州樂園與蘇州動物園依次被拆除。未來十年,蘇州軌交遠景規劃更多線路,將蘇州各區緊密連接,無論你身在蘇州哪個區,總有一條線路適合你,出門坐地鐵遊遍蘇州城,將不再是夢。蘇州北站、蘇州南站、盛澤站……蘇州多座新增高鐵站開建運行,從長三角區域到全國,蘇州小夥伴們可以說走就走。
  • 徒步蘇州古城看城門,據說:蘇州有八個城門,你看過幾個?
    上次寫了徒步徽杭古道,這次來聊下徒步蘇州古城。蘇州古城沿著護城河有一條健身步道,徒步一圈是15.5公裡,時長大概3個小時左右。下面讓我們正式開始。廣場上有一個大大的伍子胥的石像,邊上還有一個照壁,寫的是「象天法地,相土嘗水」,概括了伍子胥當年建造蘇州城的過程。從胥門往北走,下一個城門就是閶門,閶門也叫破楚門,以前閶門這一片是商業區,非常的繁榮,有金閶銀胥之說。閶門邊上的主要景點有山塘街、五龍匯閶以及民國風情街。最有名的還是山塘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山塘街走一走,感受下蘇州古時候商業的繁榮。
  • 流連江南水鄉,尋找蘇州記憶,體會園林魅力,一起感受一下
    流經江南水鄉,尋找蘇州的記憶,體會園林的魅力,蘇州具備江南水鄉的美景,我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就像來到蘇州的雨路一樣,曾經的蘇州眺望著青瓦和白牆,現在蘇州到處燈火通明,金雞湖的夜景最迷人,縱觀蘇州美景,用相機留下最美的景色。
  • 自帶BGM的《老九門》撞上蘇州的「九大門」,原來竟是如此的相似?!
    也被人尊為二爺、紅爺。在老九門中人緣最好,重情義、性格溫和。他財如山海,廣交天下文豪戲子,所以耳目眾多。他也是《盜墓筆記》中解語花(解雨臣)的師傅,用戲臺上的功夫盜起墓來如行雲流水。聽名字與優雅的蘇州城似乎並不相配。其實,如果你用溫文爾雅來形容蘇州,那一定是不太了解歷史上的蘇州。「北夷南蠻東狄西戎」,春秋時的蘇州,以尚武著稱。
  • 愛上蘇州,從這味「頭道菜」開始!
    冬宴以「淺唱、初見、漸入、迎賓、尚匯、冬韻、意深、賞味、本意、暖心、雅點、主食、甜潤、時果」這14個主題為牽引,以14道絲絲入扣的菜品銜接為設計理念。古法荷香白切羊選用蘇州東山放養湖羊,燒煮之時放入少量荷葉,成品酥爛,油而不膩,鹹味適中。羊肉特別適合冬季使食用,有補氣養血去寒暖身功效,可以做為營養食療來使用。
  • 歷史揭秘之「濤神」伍子胥與端午節的由來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親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殺,而避難逃奔吳國。後結識吳公子光,並幫助公子光奪得王位,是為吳王闔閭。為使吳國能內可守御,外可應敵,他建議吳王闔閭「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革」,並受命親自選擇吳國都城城址。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最後選定城址,合理規劃,建造了闔閭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城。
  • 蘇州的文藝範兒都「藏」在詩裡|古城新韻
    蘇州在撰寫歌詞時,《姑蘇人間》詞作者蘇展一邊看著蘇州城的地圖,一邊琢磨如何才能在短短幾百字內展現出這座古城的歷史特色。「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幼時書上的這句詩是蘇展對蘇州的第一印象。寫詞時,蘇展決定以寒山寺為起點用文字帶著聽眾「乘船」遊蘇州,沿運河而行,深入古城的毛細血管,探尋過去的故事。
  • 寰宇城環||探訪蘇州山塘街
    亦古亦今的蘇州城,有世界為之傾倒的園林藝術,有被世人詬病的大秋褲摩天樓,有中國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還有濃縮了姑蘇城古今歷史文化民俗的山塘古街、平江路。蘇州城中山塘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被譽為「神州第一古街」。時光閃回明清時,山塘街是中華大地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至今日,山塘街因其形似神似古蘇州城被稱之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
  • 溢彩蘇州 | 全國中國畫名家筆下的蘇州齊亮相
    徐琳 蘇州寫生之四 37cm×48cm「寫生」一詞來源於五代騰昌祐的「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的繪畫主張,這一主張開啟了整個宋代以現實主義風格為主導的創作巔峰。張健 寫生四 50cm×50cm莦  凡  藝圃 50cm×50cm「請寫生團來蘇州交流,是希望更多的全國的畫家來了解蘇州,表現蘇州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