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
由蘇州國畫院主辦的「溢彩蘇州」中國畫·畫蘇州全國名家採風寫生作品展12月18日在蘇州圖書館南廣場三樓展廳開幕。展覽共展出全國56位中國畫名家的寫生作品160餘幅。首場展出持續至12月27日結束後,全部作品將移師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12月29日起開啟第二場展覽。
劉大為 平江路 25cm×37cm
徐裡 水村暮色 90cm×46cm
李寶林 曲徑 40cmx65cm
苗重安 雲林逸韻 50cmx50cm
劉國輝 緙絲女 136cmx68cm
杜滋齡 蘇州太湖岸畔 68cm×138cm
謝志高 繡娘 68cm×136cm
孫君良 墨潤石含雨 80cmx45cm
劉懋善 同裡寫生 60cmx48cm
李偉 滄浪亭65cm×39cm
此次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徐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長李寶林,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苗重安,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劉國輝,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杜滋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謝志高,以及著名畫家孫君良,劉懋善,李偉,杜松儒,宋雅麗,詹志峰,唐允明,周矩敏,董繼寧,馮豪,覃志強,姚思敏,陳輝,郭金服,楊越,孫劍,蔡智,曠小津,夏回,姚大伍,張龍新,馬靜,李文絢,孫海峰,李亞光,桂行創,劉佳,陳芳桂,方向軍,唐輝,王偉平,李冬,徐琳,張健,賈俊春,李明,李強,高薦,楊連升,杜森,李九紅,孫寬,肖凡,王乘,謝巖,蘇銳,王劍武,華彬,趙若辰等,名家匯聚的寫生作品展將帶給蘇城市民一場視覺盛宴,一次在中國畫層面上最高學術高度的蘇州文化與現代狀態的集中亮相。
杜松儒 蘇州水鄉之二 40.5cm×32cm
宋雅麗 明月灣即景 65cm×39cm
詹志峰 耦園聽楓圖 40cmx65cm
唐允明 怡園寫生 50cmx50cm
周矩敏 小園穿深樹 68cmx34cm
董繼寧 耦園寫生 50cmx50cm
馮 豪 聽楓園聞到冬至 65cmx40cm
覃志強 姑蘇印象 67cm×34cm
姚思敏 怡園初秋 50cmx50cm
陳 輝 蘇州園林寫生之一 扇面
據蘇州國畫院院長劉佳介紹,2017年蘇州國畫院推出「『溢彩蘇州』中國畫畫蘇州」寫生藝術創作品牌,將目光聚集在這一片孕育、滋養「新吳門畫派」的富庶土地上。計劃每兩年在蘇州大市範圍內開展「『溢彩蘇州』中國畫畫蘇州」寫生活動。通過對家鄉鮮活而生動的山水、花鳥、人物直觀性的描繪,創作出反映江南水鄉特色,反映百姓日常精神風貌的作品,創作出反映蘇州近年來在改革創新過程中的建設新貌。
郭金服 獅子林 69cm×50cm
楊越 園林寫生(三) 68cm×68cm
孫劍 太湖漁港 34cm×57cm
蔡智 太湖石 65cm×39cm
曠小津 耦園寫生(一) 50cmx50cm
夏 回 花卉寫生系列(四) 50cm×50cm
姚大伍 雨中清涼 50cm×50cm
張龍新 溢彩秋香 48cmx70cm
馬 靜 秋山圖 32cm×32cm
李文絢 園林之一 65cm×38cm
一年來,近百名全國中國畫名家先後來到蘇州進行採風寫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和一行藝術家因採風寫生活動來到蘇州,藝術家們被蘇州的古街小巷吸引,寫意小橋流水的江南;由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帶隊的寫生團在蘇州展開了為期四天的寫生交流活動,採風寫生的地點分別是怡園、蘇州國畫院、滄浪亭、網師園、太湖漁港寫生基地和獅子林,每一處都蘊含著說不完的故事;中國水墨畫院院長滿維起和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於文江、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副院長賈廣健以及李乃宙、姚大伍等多位著名畫家一起用筆描繪蘇州園林;來自全國的中國畫名家一行12人在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杜滋齡教授的帶領下,對蘇州的風土人情展開為期一周的採風寫生活動;上個月,以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長李寶林教授帶領的寫生活動結束後,今年的「溢彩蘇州」中國畫畫蘇州採風寫生活動圓滿結束。
孫海峰 古村明月照古今 65cm×39cm
李亞光 清奇古怪 65cmx40cm
桂行創 怡園 65cm×39cm
劉佳 司徒廟前50cm×50cm
陳芳桂 怡園秋色 48cmx40cm
方向軍 蘇州藝圃之一 55cm×81cm
唐 輝 古村幽情 36cm×47cm
王偉平 柳蔭書屋(三) 90cmx34cm
李冬 漁港村 39cm×65cm-1
徐琳 蘇州寫生之四 37cm×48cm
「寫生」一詞來源於五代騰昌祐的「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的繪畫主張,這一主張開啟了整個宋代以現實主義風格為主導的創作巔峰。「寫生」的妙處在於「生」,這裡可以得到生動的物象,更能激活自己新生的繪畫風格,既可以成為收集素材的手段,也可以促發成為創作本身,可謂是產生繪畫和改變繪畫的主要途徑。「寫生」又可以稱為「寫真」,如果說繪畫的真諦「其命惟新」,那麼它的唯一方式途徑「其法為真」,寫生可謂出彩出新的不二法門,是繪畫藝術的根本和源泉。
張健 寫生四 50cm×50cm
賈俊春 春暉 扇面
李 明 獅子林寫生(三) 50cmx50cm
李強 尹山湖美術館外景寫意 65cm×39cm
高 薦 聽楓園寫生 40cmx65cm
楊連升 逍遙遊(一) 50cmx50cm
杜 森 耦園秋景 40cmx65cm
李九紅 園林寫生(一)65cmx40cm
孫 寬 楊灣小景 50cm×50cm
莦 凡 藝圃 50cm×50cm
「請寫生團來蘇州交流,是希望更多的全國的畫家來了解蘇州,表現蘇州的風土人情。」蘇州國畫院院長劉佳告訴記者,蘇州的園林、水鄉、太湖風光,在大美術上來講是小眾題材,全國的畫家尤其是北方的畫家涉獵得比較少,希望通過「溢彩蘇州」中國畫畫蘇州採風寫生活動作為一個平臺,請全國畫家到蘇州來採風寫生,用他們的表現手法來描繪蘇州,表現蘇州這種特別的題材,也讓他們感受到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在當代的變化。而把寫生的作品通過兩場展覽在蘇州展示出來,希望能夠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也給蘇州市民展示了全國的畫家以各自的方式描繪園林所呈現的不同畫面。
王 乘 清秋怡園寫生 50cmx50cm
謝巖 水靜舟閒不需系 65cm×39cm
蘇 銳 湖石圖 50cm×50cm
王劍武 蘇州園林之二 65cm×38cm
華 彬 鏡花水月系列(一) 45cmx45cm
趙若辰 東山 50cm×50cm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蘇州國畫院本身就帶有極其悠久的吳門底蘊和濃厚的吳地風致。蘇州國畫院坐落於蘇州城南慶元坊的聽楓園,這處宅邸原是清代金石書畫收藏大家,蘇州知府吳雲的故居,現在國畫院使用的部分屬於原來宅子的花園部分。在這座不起眼的園林內,花木繁茂,古楓婆娑,四季在這裡靜靜流轉,吳昌碩等一批近代名家曾流連於園中。聽楓園不僅見證過近代吳門與海派間的交流和興衰,更承載了當今蘇州國畫的發展主脈。張辛稼、柳君然、吳石漁、劉叔華、吳䍩木、孫君良等蘇州老一輩藝術家見證了聽楓園的花開柿落,八哥遊魚,更增添了新吳門畫派的墨暈傳承,成為蘇州文化的傲人明珠。蘇州國畫院一貫堅持老院長張辛稼定下的「德厚藝精」的院訓,延續吳門畫派注重人品、精研筆墨的傳統,在傳承吳門畫派藝術特色的同時,高揚「新吳門畫派」的旗幟,立足蘇州,走向全國、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