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2020-12-25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2020-11-1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增強時代性、針對性、實用性

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了「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要求。鄉規民約是基層群眾自治規範的一種形式,在鄉村治理中具有獨特作用。進一步完善鄉規民約,提升其針對性、可操作性,使其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更好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對於提升我國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協調鄉村社會關係、約束村民社會行為、保障基層群眾利益、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等方面。通過鄉規民約助推形成鄉村社會公序良俗,是我國傳統社會治理智慧的重要體現。傳統社會中的鄉規民約形式多樣、內容具體,與鄉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主要包括鄉村生產生活資源的分配、生態保護、育幼助殘養老、社會治安、婚喪嫁娶、教育教化、互助互利等方面,其中蘊含的孝親尊老、相助相恤、和睦和合、勤勞敬業、誠信善良等精神,在今天仍有積極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鄉規民約既屬於基層群眾自治規範,也蘊含著鄉村基層社會的道德要求,是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有效抓手。目前,我國不少鄉村都制定了鄉規民約,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這些鄉規民約大多包括美麗家園、鄉風文明、文明村民、婚姻家庭、鄰裡關係、平安建設、民主參與、土地管理以及獎懲措施等內容,明確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樹立良好村風民風等基本原則。這些鄉規民約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展現了新時代的治理要求和文明風尚。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完善鄉規民約,培育文明鄉風。

豐富形式。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綜合性鄉規民約有利於樹立鄉村新風,倡導守法尚德行為,從整體上促進鄉村社會關係和諧。在綜合性鄉規民約之外,還有保護生態、維護治安、移風易俗、保護地方安全等專約。可以針對各地不同情況,建設適合解決鄉村具體問題的綜合類與專約類相結合的鄉規民約體系。

細化條文。鄉規民約要在一定範圍內發揮規範、約束人們言行的功能,就要對鄉村社會事務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傳承、風俗習慣,充分考慮不同鄉村的經濟社會狀況、村民文化素養等因素,針對需要破解難題,細化鄉規民約的範圍、條文,避免泛泛規定,增強鄉規民約的針對性、可操作性。

回應問題。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對廣大鄉村來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著力解決鄉村發展不平衡、生態環保、農村養老、文明提升等問題。完善鄉規民約,應注重回應這些問題,為鄉村持續健康發展探索有效路徑,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增添動力。

(胡仁智 張理想 作者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解讀網信工作政策法規,

發布網際網路行業權威資訊,

弘揚景縣文化,傳遞景縣聲音。

中共景縣縣委網信辦官方微信公眾號——網信景縣

歡迎關注!

來源:景縣新聞網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了「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要求。鄉規民約是基層群眾自治規範的一種形式,在鄉村治理中具有獨特作用。進一步完善鄉規民約,提升其針對性、可操作性,使其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更好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對於提升我國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協調鄉村社會關係、約束村民社會行為、保障基層群眾利益、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等方面。通過鄉規民約助推形成鄉村社會公序良俗,是我國傳統社會治理智慧的重要體現。
  • 發揮鄉規民約在脫貧攻堅中的獨特作用
    鞏固來之不易的工作成果,確保如期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要注意發揮鄉規民約的特殊作用。發揮鄉規民約的規範作用源遠流長的鄉規民約,發軔自春秋戰國,成型於秦漢時期,歷久不衰,至今依然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獨到的規範作用。
  • 讓鄉規民約「活」起來(代表之聲)
    充分挖掘優秀鄉規民約、家風家訓的內涵魅力,有效發揮其在家庭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城市社區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鄉規民約、家風家訓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既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有廣泛的社會認同,成為法律之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 鎮遠縣:「民約」變「歌約」 治理有良方
    在鎮遠,隨著農村、社區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但山鄉巨變之餘,也出現了少數「賴皮」,他們脫離組織、脫離群眾,不參與村級公益事業,不支持農村社區自治工作,給農村社會治理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為此,鎮遠以金盆村為試點,推出「黨建+民約歌」模式,探索農村社會治理新路徑。
  • 福建石獅:檢察建議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重質量 重落實 重效果福建石獅:檢察建議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日前,石窟附近村莊的村民對回訪的檢察官感慨道。2019年初,石獅市檢察院接到線索,一名網友發微博稱,「石獅市蚶江鎮蓮塘前頭村山頭上倒了幾十萬立方生活垃圾及汙土,嚴重影響山下基本農田保護區及石獅市自來水備用水庫。」檢察官迅速前往現場開展實地調查,核實相關情況。
  • 「約」出時代新風——韶山市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新探
    韶山市最年輕的「居規民約」誕生在幾天前,韶山市銀田寺社區的「草根名嘴」編成了順口溜,廣而宣之……20多年裡,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以下簡稱「兩約」)所發揮的作用是一致的——「移舊俗、美家園、倡節儉、樹新風、合時宜、顯威力」。同時,「兩約」雖短,但印證了鄉村振興的任重道遠;「兩約」雖小,卻折射了時代新風的大不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從南京上空俯瞰,奔騰的長江旁是蜿蜒的綠道,長江二橋至三橋間的主城濱江風光帶,勾勒出山水城林的生態之美;魚嘴公園、綠博園、萬景園等景點,如同一枚枚綠寶石鑲嵌其間。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
  • 央企扶貧助農在行動 大唐延安熱電廠以鄉規民約助力農村社會協同共...
    6月19日,大唐延安熱電廠組織黨團員志願者7人前往姚店鎮楊家砭村村委會開展了以鄉規民約助力農村社會協同共治活動,幫助該村制定了一套鄉規民約制度,更好地服務農村基層,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據介紹,活動開展前,大唐延安熱電廠黨群工作部提前與楊家砭村委會取得聯繫,前往該村了解實際情況後,組織開展了鄉規民約制度制定討論會。
  •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2021-01-08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④|天府之國 更添富饒!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全面小康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全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區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持續進行中第四站我們來到四川圖為佛山市援建的越西縣南箐鎮佛山達布新村一隅。
  • 姜曉萍: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徑
    原來分散、封閉且以「鄉土生活」為主的自然村落共同體遭到解構,鄉村社會逐漸由熟人社會轉向半熟人社會,鄉村社會整體呈現出「原子化」「空心化」與「邊緣化」等現象。此時,鄉村社會關係既無法再現傳統社會的「因熟悉而信任」,又難以實現現代社會的「因契約而信任」。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鄉村社會的急劇轉型也致使鄉村治理陷入窘境。
  • 國社浙一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特輯
    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美麗鄉村到美麗城鎮,從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到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富民、惠民、安民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協奏曲響徹之江大地。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看浙江如何一步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邏輯
    總之,要使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發揮基礎性作用,首先,必須建構完備的制度體系;其次,要引導人們對制度的認同,強化制度權威;再次,要保證制度執行,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最後,要提升制度自信,形成「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之間的良性互動。
  • 張政總編輯:將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將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作者:張政(光明日報社總編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局,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興和縣鄂爾棟鎮螞蚱養殖有「錢」途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興和縣鄂爾棟鎮螞蚱養殖有「錢」途 2020-07-18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酒泉:金塔縣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戶長制實踐」
    從過去村民辦事門難進、臉難看、流程多、人難見、事難辦,到現在以村民需求為導向,著力提升服務水平,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付出一份真心,收穫十分點讚「積分制」按下「快捷鍵」凸顯出社會治理「三大效能」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千頭萬緒理不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廢棄礦坑上崛起的賽道城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記者朱宏源 郭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遼寧省阜新市,曾經是資源豐富的「煤電之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產業轉型、生態環境修復的迫切性日益凸顯。近年來,一條條在廢棄礦坑上建起的賽車道,見證了當地積極探索廢棄礦山治理與體育產業的融合之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8月4日播出:《廢棄礦坑上崛起的賽道城》。2020-08-0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今年33歲的馬強是地道的阜新人,在當地經營著豬肉生意。
  • 「加減乘除」並用,巧答基層治理「考題」
    在基層治理過程中,這個「火車頭」在於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如何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跑出「加速度」?就是要把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通過系列「黨建+基層治理」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服務群眾職責,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基層治理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鞏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為基層治理增添「活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蒼山洱海入畫來
    2018年底,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響洱海保護治理八大攻堅戰,全力推進環湖截汙、生態搬遷等,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新徵程。環湖生態廊道建設作為其中一項重大工程,涉及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裡汙水管網完善、5個帶有溼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建設等。生態廊道全長129公裡,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