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系列暫時就更到這裡,明天繼續品西遊。最近的廣告點擊有點少,懇請新老朋友幫忙。每天1次就好!非常感謝!
哪吒為何一定要殺死父親李靖?
原著中哪吒曾說:「我與你無幹了,骨肉還你父母,你如何打我金身,燒毀行官,令我無處棲身。」
原來,哪吒接受師父命令,回到陳塘關,給母親託夢,請求建造行宮。母親殷夫人一開始不答應,可是哪吒攪擾不休,殷夫人只能在距離陳塘關外四十裡的翠屏山上修建了一座哪吒行宮。
因哪吒行宮距離陳塘關較遠,李靖平常忙於操練軍馬,對修建行宮一事,並不知情。半年後,李靖偶然路過翠屏山,見昔日荒涼的翠屏山竟然人來人往,很是熱鬧。他詢問中軍官,中軍官告訴他,那是因為此間有一個神仙,非常靈驗。李靖本就是修道之人,一聽有神仙臨凡,很感興趣,就追問神仙是誰。中軍官說,神仙之名,叫做哪吒。
李靖一聽大怒,衝上前去驅散民眾,打碎哪吒神像,一把火燒了哪吒行宮。
在哪吒看來,自己已經把血肉還給了李靖、殷夫人,自然和李靖一家已經沒有了關係。可如今李靖再打碎金身,燒毀行宮,害得哪吒魂魄無處棲身,這就是李靖的不對了。
那麼,李靖為何要打碎哪吒金身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李靖始終放不下對哪吒的恨。
在哪吒行宮前,李靖大罵:「畜生!你生前擾害父母,死後愚弄百姓。」
哪吒出生時,就能跑能跳,開口能言。這種不同尋常的現象,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神仙下凡,也可以理解成妖怪作祟。所謂「事若反常即為妖」。因見到兒子活潑可愛,李靖也放下疑慮,與夫人歡喜慶祝。之後七年,李靖一直對哪吒嚴加管教,生怕哪吒闖禍。可是,千防萬防,哪吒還是殺死了巡海夜叉,龍王三太子,之後更戲弄東海龍王敖廣,藐視天庭律法。那敖廣畢竟是天帝任命的正神,龍王想要告狀,卻在南天門外受辱,你說天帝會不會生氣?
正因為天帝生氣了,才會派出四海龍王同時來到陳塘關,向李靖討要說法。雖說最終因哪吒自殺,勉強了解了此事,但從此之後,李靖與龍族交惡已經成為定局。
並且,哪吒死後,在沒有高層的允許下,擅自修建神廟,是不符合規矩的。
李靖回到家中,大罵老婆殷夫人:「你生的好兒子,還遺害我不少,今又替他造行宮,煽惑良民,你要把我這條玉帶送了才罷!如今權臣當道,況我不與費仲、尤渾二人交接,倘有人傳至朝歌,奸臣參我恨降邪神,白白的斷送我數載之功。這樣事俱是你婦人所為,今日我已燒毀廟宇。」
在這段話中,李靖把擅自修建廟宇害處說得很明白。
自古以來,只有兩種人可以修建神廟。其一,人家本就是天庭正神。其二,朝廷特批,允許祭祀的帝王、名臣。
蜀漢時期的諸葛亮,他去世之後,蜀漢百姓私下祭祀者極多。諸葛亮掌權多年,劉禪心中有些怨恨,不許民間祭祀諸葛亮。後來,因為朝野反對聲音太大,劉禪才改口,特批官府修建廟宇,予以祭祀,但民間依然不許私下祭祀。
像諸葛亮這種有大功於天下的名臣尚且不能私下祭祀,更何況毫無功績的哪吒?
像哪吒這種私自建造行宮的神,就叫做邪神。祭祀邪神,那可是一樁大罪。李靖久在官場自然知道其中利害。若朝廷糾察官員得知此事,李靖極有可能會被貶官流放。
李靖砸毀哪吒神像後,哪吒是不是就恨死了李靖呢?
沒有。當時哪吒的反應是「心上甚是不快」,雖然心裡很不高興,但在哪吒看來,父親就是父親,雖然這父親霸道蠻橫了一些,可依然是父親!
真正讓哪吒對李靖產生不死不休仇恨的,是其師太乙真人。
聽聞哪吒哭訴,太乙真人本該調和父子讎隙,可是他卻說:「這就是李靖的不是,他既然還了父母骨肉,他在翠屏山上與你無幹,今使他不受香火,如何成得身體?」太乙真人絲毫不提哪吒闖下的大禍,而把一切罪過都歸之於李靖身上。哪吒一聽,心中那仇恨的火苗頓時飆漲。是啊,我沒錯,一切都怪李靖!
當哪吒重獲新生後,太乙真人開口第一句話說:「李靖毀打泥身之事,其實傷心!」既然哪吒已經獲得新身,過去的事情本該就此揭過,不再計較。太乙真人沒有。他在挑唆哪吒,去找父親李靖報仇。
哪吒一聽,有師父撐腰,立刻說:「師父在上,此仇絕難幹休!」
為了幫助哪吒打李靖,太乙真人特意傳哪吒火尖槍槍法,之後又給哪吒一個豹皮囊(儲物袋),裡面除了裝有乾坤圈、混天綾外,還有一件新法寶——金磚。
太乙真人為何要挑唆哪吒,定要殺死李靖呢?
只因李靖、哪吒父子成仇,不少大仙可以從中獲利。
首先,獲利最大的自然是太乙真人。
哪吒的前世是靈珠子,靈珠子本就是太乙真人的弟子。靈珠子轉世成為哪吒,太乙真人很不放心——師徒之情再怎麼深厚,也比不過父子之情啊。太乙真人為了牢牢掌控哪吒,不斷地挑唆哪吒闖禍。闖出大禍後,哪吒親眼見證父親如何窩囊,如何冷漠,為了保全自身,完全不在乎哪吒死活。唯有師父,時刻把自己放在心上。一次次的失望,讓哪吒恨透了李靖,同時,也對師父太乙真人更加尊崇。
哪吒明白,其他任誰都靠不住,只有師父是他最大的靠山。
其次,因哪吒要殺李靖,太乙真人與普賢、文殊緊密團結。
哪吒要殺李靖的消息一傳開,金吒、木吒自然坐不住。李靖逃跑,恰遇木吒。哪吒見到木吒,把過往經歷說了一遍。他本想爭取二哥站在自己這邊,可是,木吒卻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李靖既然是父親,那做什麼都是對的。哪吒強調,自己已經還了骨肉,從此兩不相欠了。木吒聽了大怒,連罵哪吒是逆子、孽障。
哪吒無奈,只能開打。兩人武藝也相當,木吒空有武藝,沒有法寶,最後被哪吒的新法寶金磚,一磚頭打了一個跌,受傷逃走。
追了一段路,估計是知道金吒出手無用,其師文殊天尊親自出馬,以遁龍樁困住了哪吒。金吒上前,用扁拐打了哪吒幾百杖,把哪吒打得三昧真火噴出。
再後來,太乙真人到來。文殊一見,笑說:「你的徒弟,我來教訓。」太乙真人忙說:「貧道因他殺戒重了,故送他來磨其殺性,孰知果獲罪於天尊。」
此後多處,太乙真人反覆提到,因哪吒殺戒太重,於是派他來磨殺性。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事實是哪吒這種暴躁性情以及對李靖的仇恨,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嚴重!
不過,太乙真人這番話給了文殊天尊一個很好的臺階。你打了我徒弟,我一點不生氣,我還要感謝你。因為你是在幫我,磨去哪吒的殺性。
因哪吒要殺李靖,金吒、木吒要保護李靖,所以,太乙真人與文殊、普賢的聯繫更加緊密了。
第三,太乙真人將一份大人情送給了燃燈,把燃燈也拉入團夥。
文殊天尊讓李靖離開,不久,太乙真人也放哪吒離開。
太乙真人的原話是讓哪吒不要鬧事,直接回乾元山金光洞去。可是,誰都知道,哪吒一離開,必然找李靖麻煩。
李靖心道:「這道者可為失言,既先著我來,就不該放他下山方是。我今去沒多時,便放來趕我,這正是為人不終,怎生奈何?」太乙真人這麼快就放哪吒下山,明顯不安好心。
就在李靖膽寒之時,一個道人出現,救了李靖。哪吒大怒,掄起火尖槍就刺道人。道人拋出一座玲瓏寶塔,一下把哪吒罩住。塔中生出無窮烈火,把哪吒燒得哇哇大叫。
那道人就是燃燈,燃燈把寶塔送給李靖。從此之後,李靖無時無刻不託著寶塔,哪吒雖然心有怨恨,可是也不敢下手了。
表面看起來,燃燈損失了一座寶塔,其實,卻收穫了李靖的尊重。保護好了李靖,金吒、木吒自然就感謝,文殊、普賢也同樣感謝。
這燃燈為何會出現在此處呢?原文有交待——道人原是太乙真人請到此間,磨哪吒之性,以後父子重圓。
原來,燃燈是太乙真人請來,但是,太乙真人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李靖父子團圓,而是保證父子之間永遠不會團圓。
若李靖沒有寶塔,那必然會被哪吒殺死。殺死了李靖,金吒、木吒就會與哪吒不死不休,文殊、普賢、太乙三位大仙的聯盟就會失去基礎。
此刻李靖有了寶塔,哪吒與李靖之間成了均衡之勢。哪吒要想復仇,就必須緊緊追隨太乙真人。李靖想要保命,就必須和燃燈、文殊、普賢更加親近。
大家看到沒,這父子成仇,反倒把四位大仙團結到了一起。
可憐哪吒,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是太乙真人隨意操弄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