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奧斯卡獲獎彩色紀錄片《苦幹》看過沒有? 新書《〈苦幹〉與...

2020-11-20 上遊新聞

2020年重慶市金秋書展為市民帶來一年一度的圖書盛宴,適逢周末,書展吸引了大批市民來到解放碑步行街遨遊書海,享受「愛書嘉年華」。10月17日下午,在金秋書展圖書分享會的現場,重慶大學出版社為廣大市民帶來了《〈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解碼智能時代:從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瞭望全球智能產業》等3本新近出版的優秀圖書,並邀請作者、編輯和相關專家來到分享會現場,和市民一起分享書中的精彩。

最讓市民感興趣的是《〈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這本剛剛發行上市的新書,它全面揭開了奧斯卡獲獎彩色紀錄片《苦幹》這部記錄中國大後方抗戰的偉大電影的神秘面紗,並對其開展系統的影響史學研究。

在解放碑圖書分享會現場,儘管天空飄著零零落落的小雨,但仍然難阻讀者和市民們的熱情,現場的座位坐滿了,大家就站著聽本書領銜作者周勇教授的精彩講述,加上鮮活的歷史圖片、身臨其境的電影視頻節選,這一切都把現場聽眾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熱血燃燒的年代...... 

周勇教授介紹:《苦幹》是由美籍華人李靈愛於1939—1940年策劃、出資,美國記者雷伊·斯科特赴中國重慶等地拍攝,片長90分鐘。1942年,該片獲得奧斯卡獎紀錄片特別獎,是一部全景反映中國大後方抗戰的電影紀錄片。 

《〈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是周勇教授和他的團隊歷時五年研究的新作。這部著作是從影像史學視角出發,不局限於靜態的文字性史料,而主要關注動態的影像史料,對影片《苦幹》的意蘊進行深度挖掘,這在當前對抗戰史的研究中獨樹一幟。這本書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及大後方城市生活景象,以第一手的生動鐵證,揭露了日軍無差別大轟炸的暴行。

周勇教授和他的團隊與現場聽眾進行了互動交流。周勇表示:正如電影的片名所簡單、直白表達的那樣,「苦幹」這種堅強不屈的英雄氣魄是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為城市存史,為市民立言,為後代續傳統,為國史添篇章」就是我的理念,也是我的初心。

此外,另外兩本書《解碼智能時代:從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瞭望全球智能產業》和《解碼智能時代:刷新未來認知》的作者,也來到圖書分享會現場,和熱心讀者作了分享。據悉本屆金秋書展吸引了500多家知名出版社、10萬餘種圖書在1500餘平方米的展場集結。

投稿郵箱:syxw@vip.163.com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影報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首部奧斯卡抗戰紀錄片 周勇新書揭秘《苦幹》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10)日下午,「《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城市、報刊與現代性——以晚清重慶報業(1897—1911)為中心的觀察」新書發布研討會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兩本書的作者分別為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蔡斐和副教授劉大明。研討會上,周勇談到了他與《苦幹》的緣分以及《苦幹》背後的故事。
  • 這部紀錄片曾影響美國對華政策,冒死拍下的畫面卻神秘失蹤……
    1941年,紀錄片《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在紐約上映。這部記錄中國抗戰的影片不僅影響了美國的對華政策,還獲得第14屆奧斯卡紀錄片特別榮譽獎。二戰結束後,這部影片卻神秘失蹤,成了唯一一部「遺失」的奧斯卡獲獎片。直到2009年,華裔女電影製片人羅賓龍才從攝影師雷伊·斯科特家的地下室找到唯一存世的完整拷貝。
  • 80年前一部獲得奧斯卡的抗戰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於是她找到會攝影的夜班編輯雷·斯科特,想讓他參與拍攝一部反映中國人民抗戰精神面貌的紀錄片。在她資助下,從1937年到1940年,斯科特扛著一臺16毫米攝影機,歷經千難萬險,四赴中國。 在那段戰火漫天的年代,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行程長達三萬多裡,拍了一部叫做《苦幹:中國不可戰勝的秘密》的紀錄片,用電影膠片記錄了戰火籠罩下的中國,轟動美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沒日沒夜的「苦幹家」
    「林下溜達鵝」這些年,赤峰餐飲市場上「鐵鍋燉大鵝」久盛不衰,利用養牛場的一塊林地,王鈺書還飼養了260多隻「林下溜達鵝」。「不能跑車了,我想要不養牛吧!」「現在每天跟著牛滿山跑,日均不少於兩萬步!腰沒毛病了!」
  • 值得推薦的國外人文社科類紀錄片
    想一想,1922年,電影工業剛剛起步,在極端的環境裡如何完成這樣一部偉大的裡程碑式的紀錄片?紀錄片之父親自趕赴北極,耗時16個月,與哈裡森港的愛斯基摩人納努克一家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攝影機再現了用梭標獵殺北極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場景。雖然有「擺拍」爭議,但是毫不影響它對後人的深遠影響。
  • 她在1940年變賣遺產為抗戰拍攝紀錄片,僅用16毫米的攝影機為中國吶喊
    日本侵華於1940年用200噸炸藥地毯式轟炸重慶主城,而這一切全被一位華裔女子所資助的攝影師拍下,並拍攝成紀錄片,名叫《苦幹》,也是該紀錄片為中國在國際挽回正面形象(當時的美國對於中國面孔均是負面形象居多)。
  • 三義:實幹苦幹加巧幹,窮山鄉摘下貧困帽
    2017年8月,市發展改革委扶貧集團正式成立了三義鄉脫貧攻堅工作指揮部,會同鄉黨委政府,通過實幹、苦幹、巧幹,抓建設、興產業、建機制、強組織、樹新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出列,高質量通過了脫貧攻堅驗收。實幹基礎設施完善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五豐村村民劉春秀在村裡的中藥材加工廠上班:「我的工作是搞瓜蔞加工,每天有100多元的工資。」
  • 大作沿海文章苦幹實幹三年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
    大作沿海文章苦幹實幹三年 跑出「滄州號列車」加速度 梅世彤調研我縣規上企業培育 新高地雙競賽活動及… 2020-12-23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歷屆奧斯卡獲獎名單(一)
    米高梅電影公司 小聰明特別獎 授予從事喜劇電影多年,發掘許多大明星並且在喜劇電影表演上大有貢獻的笑匠馬克·塞內特授予創造著名喜劇木偶查利·麥卡錫的埃德加·拍根授予對搜集1895年以來電影資料有貢獻的現代藝術博物院電影圖書館授予拍攝優秀的彩色影片《一個明星的誕生》的電影攝影師霍華德·格林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達尼爾·柴納克(製片家)科學技術一等獎(金獎座
  • 創業達人黃俊傑:創業不是悶頭苦幹
    然而,困難並沒有將他擊倒,幾次受挫之後,黃俊傑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商場心得,四個字:信任、真誠。    有了第一次創業的鋪墊,逐漸成長起來的黃俊傑大膽了許多,憑藉著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發現商機的慧眼,他和同伴又將目光集中在了吉大70周年校慶上。「原來的紀念品比較單調,外形也不算美觀,我們想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
  • 中國夢 黃河情|延川貧困戶變身小老闆 沒日沒夜地苦幹日子還是很恓惶
    沒日沒夜地苦幹日子還是很恓惶郝世斌今年51歲,8月27日,回憶起以前的光景,他直言沒錢的日子真的太難過了。「那時候就靠種紅棗為生,一年到頭來也沒有什麼收入,家裡有四個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顧和贍養,還要供兩個孩子讀書。」雖然兩口子沒日沒夜地苦幹,可家裡負擔太重了,日子還是窮。
  • 80年前一部獲得奧斯卡的抗戰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她在家人支持下變賣家產,購買了當時最好的設備,打算拍攝一部反映中國抗戰的紀錄片。 李靈愛擔任製片人的角色,她邀請了美國記者雷伊·斯科特,跨越萬水千山,來實現這個危險又高尚的目標。 然而,這個廣東農村,似乎與和平時期,並沒有什麼兩樣: 女人們背著孩子,下田勞作; 一些男人坐在村口,專心地叼著煙、打著牌; 沒活兒幹的村民三兩結隊,在大樹下乘涼…
  • 聖丹斯-CNEX紀錄片論壇來襲 奧斯卡聖丹斯獲獎影片主創等你來! 5.15@北京
    CNEX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經完成近八十部紀錄片,並在國際國內影展迭創佳績。她曾參與監製的影片包括獲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的《1428》,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英國雪菲爾紀錄片影展獲獎影片《媽媽的村莊》,以及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大獎《少年*小趙》等。
  • 1955年彩色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
    1955年彩色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 法國紀錄片大師 克裡斯·馬克所 彩色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 Dimanche à Pekin》由法國紀錄片大師克裡斯·馬克拍攝於1955年,2013年法國國家電影中心重新修復版本。
  • 歷屆奧斯卡獲獎名單(1—20屆)
    這是部新聞片,從1934年開始,每月一部二本,專輯形式,它由時代志社拍攝,20世紀福斯公司發行,一直到1951年為止。該片的製作者路易斯.德洛什蒙特在戰後成為半紀實風格電影的核心人物。  第二項特別獎則頒給霍華德.格林和哈羅德.羅森。他倆一起在影片《樂園思凡》擔任彩色攝影,對以後的彩色片發展起了開拓者的作用。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2018奧斯卡獲獎名單(完整版)
    廢話不多說,君君這就給大家送上本屆奧斯卡最全獲獎名單本片以13項提名領跑,最終拿下4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有人說這是2017年最美的電影,君君是服氣的。相信去影院看過的小夥伴們一定也有這種感覺吧?不止奧斯卡,在其他動畫類大獎中《尋夢環遊記》也是收穫頗豐。
  • 實幹、苦幹,默默奉獻青春的央企好員工——記中國二冶集團甘肅分...
    2015年,呂佳豪畢業於蘭州文理學院(原甘肅聯合大學)新聞採編專業。先後在國企甘肅路橋建設集團萬泰公司項目辦公室,山東華達建設集團宣傳部工作。2018年加入中國二冶集團甘肅分公司;2019年,榮獲中國二冶集團甘肅分公司、中國二冶集團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短短的時間履歷卻寫滿了他在工作崗位上的不平凡。
  • 騰訊新聞出品、奧斯卡獲獎團隊協制,紀錄片《明天之前》探索未來
    這一系列探討人類未來生活變化,看似遙遠又現實的前沿話題都是由一部名為《明天之前》的紀錄片引發的。《明天之前》由騰訊新聞出品聯合英國奧斯卡獲獎團隊Grain Media共同製作,於6月13日上線騰訊新聞。騰訊新聞出品此前曾推出過《十三邀》《和陌生人說話》《@所有人》《財約你》等欄目,一直專注展現文化、社會、經濟、民生等領域的時代變遷。
  • 奧斯卡風向標ACE獎揭曉:紀錄片《第四公民》、《羅斯福家族百年史》獲獎
    美國剪輯工會獎又稱艾迪獎,它創建於1950年,今年已經是第65屆,是頒獎季最重要的行業工會獎之一,由於此獎項與奧斯卡獎吻合度極高,被譽為神話級風向標。最近十多年來,剪輯工會獎與奧斯卡最佳剪輯獎提名重合率高達80%以上,命中率近100%。而自1981年的《普通人》以來,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均在剪輯工會上獲得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