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年前彩色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遙遠又親切!
拍攝於1955年,由法國紀錄片大師克裡斯·馬克所拍攝的彩色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 Dimanche à Pekin》,2013年法國國家電影中心重新修復版本。
-
「北平電影院」1955年北京什麼樣?看這部法國人拍攝的紀錄片
做最好看的北京視覺歷史平臺「北平電影院」旨在收集整理與北京歷史文化相關的老電影、紀錄片、視頻片段等,這些素材再現了北京曾經的歷史事件、景觀建築、風土民情,是我們今天研究與回顧帝都雲煙過往最直觀而難得的資料。
-
中國開國大典紀錄片——1950年中蘇合拍的彩色紀錄片
中國與蘇聯合拍的大型彩色紀錄片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1951年獲史達林獎金 北京電影製片廠和蘇聯中央文獻電影製片廠在1950年聯合攝製了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想必不少人都看過了。
-
思政課 | 彩色紀錄片《中國的重生》(1-2)
>《中國的重生》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這樣一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時間,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製作了一部紀錄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日至29日在「俄羅斯-24」和「俄羅斯-1」電視頻道節目中播出,這也是俄羅斯首次播放新中國成立的彩色紀錄片,是蘇聯偉大紀錄片攝影師的具有代表性的豐碑
-
紀錄片《大上海》《代號「221」》《彩色新中國》,用鏡頭講述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
這些紀錄片攫取祖國的不同側面,用獨特的畫面語言將眾多難以忘懷的瞬間譜成組曲,共同匯聚成有關70年的敘事。紀錄片《彩色新中國》珍貴素材9月19日,《大上海》率先舉行了開播儀式。「大上海一說,早已有之。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就不斷敘述上海,記述上海,詮釋上海。一個大上海,可以有100種詮釋。」
-
「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啟動,修復新中國首部彩色紀錄片
最值得一提的是,好看視頻還攜手中國電影資料館,共同啟動了「紀錄片守護者」計劃,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會上,百度·好看視頻總經理曹曉冬認為,除了泛娛樂內容外,短視頻同樣也可以承載更多優質內容及文化傳承,將優秀的紀錄片內容通過年輕用戶更容易接受的短視頻形式傳遞出去。
-
「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啟動 修復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12月12日上午,在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中國電影資料館與百度·好看視頻合作啟動了「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宣布將共同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
除了《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這些關於中國的外國紀錄片你應該看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外國人開始熱衷於關注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國紀錄片的中國選題也越來越多,這些紀錄片一定程度上真實記錄了中國社會的改革和巨變,而拍攝的角度和立意則反映了外國人對中國印象的變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年外國人眼裡的中國到底長啥樣?
-
俄首播彩色紀錄片《中國的重生》 大量珍貴歷史影像首次公開!
影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日起在俄羅斯當地電視臺中播出,該片是由1949年蘇聯派出的17名紀錄片工作者用彩色膠捲拍攝的,紀錄片導演表示,這部影片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蘇中建交70周年之際獻給觀眾、中國人民的禮物,片中大量從未公開過的影像將成為其最大的亮點。
-
開國大典彩色畫面!俄羅斯首播新中國成立彩色紀錄片,太珍貴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17人攝影團隊,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使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當時的重要事件和珍貴的民俗風景畫面。近日,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禮物,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將其製作成系列紀錄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29日在俄羅斯24頻道和1頻道播出。
-
【迎國慶】俄羅斯珍貴紀錄片:彩色畫面的開國大典 政治局會議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17人攝影團隊,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使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當時的重要事件和珍貴的民俗風景畫面。
-
薇薇安·邁爾彩色照片之謎
芝加哥的那次展覽,迅速將薇薇安的作品滲透到藝術界和主流文化的意識中,甚至包括2014年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馬洛夫點燃了薇薇安的名聲,並擁有了她的大部分資料。
-
1942年奧斯卡獲獎彩色紀錄片《苦幹》看過沒有? 新書《〈苦幹〉與...
2020年重慶市金秋書展為市民帶來一年一度的圖書盛宴最讓市民感興趣的是《〈苦幹〉與戰時重慶——影像史學視野下的戰時首都》這本剛剛發行上市的新書,它全面揭開了奧斯卡獲獎彩色紀錄片《苦幹》這部記錄中國大後方抗戰的偉大電影的神秘面紗
-
究竟誰才是中國第一部彩色手繪動畫片?
——傅廣超續議我國的第一部彩色動畫片文|李保傳一般認為,我國的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為1955年由錢家駿先生執導的《烏鴉為什麼是黑的》。這個說法不僅屢見於各類報導以及書籍文章當中,還作為我國動畫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廣為學界傳誦和引用。
-
新中國第一次升國旗的高清彩色畫面你見過嗎?
>19:35播出1949年9月,開國大典前夕,蘇聯派出了一支攝影隊來到中國,幫助中國拍攝彩色紀錄片。紀錄片《彩色新中國》從這批彩色素材中,挑選了五座最具特色的城市,重返故地,尋訪親歷者。用生動的彩色影像,溫暖的故事喚起70年前的記憶,讓觀眾感受到新中國的勃勃生機,獲得感動和力量。
-
《中國的重生》紀錄片中,蘇聯首任駐華大使抵京彩色畫面首次公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最近,一部名為《中國的重生》的紀錄片在俄羅斯播出。除之前被熱議的「開國大典」,蘇聯首任駐華大使抵京的彩色畫面也首次公開。這可謂是一份十分珍貴的禮物。 昨天是新中國70華誕,舉世矚目。今天是中俄建交70周年,同樣舉世矚目。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中國發來賀電錶示,可以肯定地指出,俄中關係成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
開國將帥授勳1955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70周年,獻禮建黨100周年,《開國將帥授勳1955》啟動新聞發布會,什麼時候上映?9月9日下午,我國國際文明交流中心聯合東海旭日影業有限公司、上海沅禾影視文明有限公司、山東慈恩源文明傳媒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了嚴重革命前史體裁電影《開國將帥授勳1955》發動新聞發布會。
-
百度發起「紀錄片守護者計劃」,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影片
2016年,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關閉,膠片紀錄片逐漸地離我們遠去……
-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被修復,竟比大片還震撼!
2016年,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的關閉,膠片紀錄片正在逐漸地離我們遠去。數百年來,人們通過一卷卷膠片真實的記錄了這個世界,留下出數以萬計的經典作品,這些具有特殊價值的優質內容,由於時間久遠和保存技術等問題,面臨消逝,如何挽留這些經典,讓曾經的光影藝術永久保存成為目前最大的挑戰。
-
大國工匠·近代中國天文學家拍攝首部日食彩色電影全紀錄老照片
1936年6月19日日全食之際,中國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日食觀測委員會,金陵大學理學院院長魏學仁帶隊,赴日本北海道拍攝了紀錄片《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使用了1935年剛剛發明的彩色柯達膠片。這部由老一輩中國科學家拍攝的日食觀測紀錄片,是世界上第一部記錄日食的彩色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