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著扁擔在景區賣地方小吃謀生,到有了固定的門面和超市收入可觀,對於延川縣乾坤灣鎮小程村的郝世斌、程秋燕夫婦來說,生長於黃河岸邊,全家是依靠乾坤灣的旅遊脫貧致富的。
沒日沒夜地苦幹
日子還是很恓惶
郝世斌今年51歲,8月27日,回憶起以前的光景,他直言沒錢的日子真的太難過了。「那時候就靠種紅棗為生,一年到頭來也沒有什麼收入,家裡有四個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顧和贍養,還要供兩個孩子讀書。」雖然兩口子沒日沒夜地苦幹,可家裡負擔太重了,日子還是窮。
程秋燕自小就在黃河邊長大,乾坤灣景區剛起步那幾年,她和丈夫在景區擔著擔子賣起涼粉、麵皮。「大概是在2010年我們兩口子就開始在景區裡賣小吃了,一開始收入並不多,一天有個百八十的就不錯了。」郝世斌說。
因為家庭負擔沉重,2015年,郝世斌一家被評定為貧困戶。2016年5月,在乾坤灣景區管理委員會的幫助下,郝世斌夫婦不僅拿到8000元的產業扶貧資金,還在景區廣場有了自己的固定攤位。
他們用這筆錢給新店裡配上桌子、凳子、遮陽傘,還買了輛小三輪,方便每天出攤收攤。再也不用頂著太陽讓遊客坐在石條凳上吃麵皮了。當年9月,景區管委會又找到郝世斌兩口子,讓他們經營景區的超市,主要售賣陝北土特產和手工藝品等。
主動退出貧困戶
把扶貧政策讓給更需要的人
伴隨著伏羲碼頭、紅軍東徵紀念館、碾畔村民俗博物館等景點的建設完善,景區人氣一日比一日旺。2017年,郝世斌和程秋燕兩口子一合計,帶著兩個孩子開了一家烤吧。夫妻倆白天開超市、賣涼粉,晚上就幫兒子招呼烤肉店。2016年全家純利潤收入近三十萬元,買了車,還在縣城全款買了房。
「2016年收入穩定後,我就主動提出要退出貧困戶,把國家的扶貧好政策讓給更需要的人。」郝世斌告訴華商報記者。
「我們可以說是小程村富起來的第一家,別看我們店不大,一年下來差不多能有個20萬元左右的收入,和以前比起來,日子可強多了!」過去的一年,開店賣小吃,讓郝世斌轉眼變成小老闆。郝世斌說,以前50塊錢都拿不出來,過年連2斤肉都捨不得吃,現在村上人有困難,還跟自己借錢呢。
如今,郝世斌和程秋燕的生意越做越紅火,還讓貧困戶幫忙務工。「我們一家真的可以說是靠著旅遊脫貧致富的,今後還會跟著乾坤灣的旅遊繼續發展。」提到未來的打算,郝世斌這樣說。 華商報記者 賀秋平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