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天盡頭」 幸福無盡頭——黃河岸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2021-01-10 湘湘帶你看社會

編者按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因此,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剛剛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今天,本報推出的這篇反映黃河岸邊一個小村莊20多年發展變化的通訊,講述了孫永山、王勤學等農民走出農村「討生活」,返回鄉村「闖富路」的故事,展示了我省「三農」工作取得的成就,鼓舞我們以更有力的舉措、更強大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出走20多年後,孫永山在52歲的年紀,又回到了天盡頭。

2020年12月22日,吃過早飯,孫永山揣上果樹剪,沿著拓寬不久、還未及硬化的生產路,不緊不慢地踱進了自家的花椒地。

凜冽的寒風掠過,指頭粗的花椒枝不時搖曳著,孫永山左手穩住樹枝,右手摸出剪刀,「咔嚓」一聲,一根枯枝應聲落地。2020年4月,孫永山好好拾掇了這塊閒置多年的花椒地,準備當作試驗田練手藝。

2畝地、50棵花椒樹,孫永山繞著花椒樹,或蹲或躬,疏枝格外細緻。幹了一會兒,孫永山直身四望,不遠處的山腳下,裹挾著冰凌而來的黃河低聲沉吟著,似乎在講述岸邊黃土人家生生不息的往事。

天盡頭,是延長縣羅子山鎮寨石村的自然村。這個黃河岸邊的貧困村,曾像它的名字一樣令人絕望。

延長縣曾是延安市的國家級貧困縣之一,而離縣城80公裡、離鎮政府20公裡的天盡頭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全村47戶中,有7戶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

孫永山的前半生,都在努力走出天盡頭。

延安電視臺1995年攝製的紀錄片《家住天盡頭》,記錄了20多年前天盡頭恓惶的模樣:村裡人天不明就趕著毛驢去山下搶水,怕去晚了沒水吃。那個半乾涸的泉眼一天一夜只能蓄大概20桶水,刮壞瓢、累倒驢是常有的事。為了打柴,孫永山一家要渡過黃河到對岸的山西大寧縣,一來一回,一整天的時間都耗在了路上……

枯泉汲水,瘠土刨食,老孫家一家老小竭盡所能,僅換得全家溫飽。紀錄片拍完不久,孫永山收拾起行囊,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天盡頭。

打小工、當小販、做小生意……孫永山腦子活泛,辦事靠譜,在縣城站穩腳跟後,他租了房子,把妻子和孩子接了過去。2009年,父親去世、母親進城,除了二哥孫永明,老孫家一家老小先後走出了天盡頭。

但孫永山割捨不下那片生養他的土地。

隔上幾個月,他都要帶著妻子回去收拾老窯洞。在這來來回回之間,孫永山眼裡的天盡頭一步步在改變:村裡通電了!通村路拓寬了、硬化了!修了集雨窖、通上自來水了!村裡來第一書記了!紅薯有客商上門收購了!

天盡頭,脫貧了!

不僅僅天盡頭,2014年到2018年,延長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萬人減少至0.06萬人。2018年9月30日,延長縣在延安貧困縣中率先摘帽。

2020年農曆正月二十,安頓好妻兒,孫永山打著鋪蓋卷重新住進了老窯洞,緊鑼密鼓地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建棚種紅薯,再拾掇起幾年前種下的50棵花椒樹。

「5萬株紅薯苗子賣了2萬多元,紅薯收了1500斤,花椒頭一年掛果,產量不高,但品質不錯。」孫永山小試牛刀,相當滿意。

與孫永山的謹慎相比,50歲的王勤學步子要大得多。

2020年秋天,王勤學揣著賣了10頭牛掙來的15萬元趕到東北,花了4萬多元買回2頭新品種公牛,準備通過雜交改良自家牛群品種。在他家那孔比他年紀還大的舊窯洞裡,王勤學侃侃而談:「新品種價好,咱搞養殖還是得跟著市場走咧!」

儘管還住著當年那孔破窯洞,但如今的王勤學挺直了腰板兒。

王勤學早年也走出了天盡頭。1999年,王勤學跨過黃河到山西下礦,長年的井下生活,不僅沒掙下錢,還拖垮了身體。2010年,心灰意冷的王勤學悻悻而歸,又過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刨食」日子。2013年,經過精準識別,王勤學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幹部的建議下,他養牛羊、種紅薯,2017年底順利脫貧。目前,王勤學家還有10頭牛、8隻羊,2020年毛收入超過了10萬元。

好日子還在後頭。

距離王勤學的舊窯洞不遠,3排黛瓦白牆的新房已經完工。2020年3月,徵求全體村民意見後,延安市和延長縣兩級政府部門共同啟動了天盡頭村新村建設,投資1200萬元,修建了74間安置房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王勤學交了5萬多元,買了一套三室的安置房。「水電都通到家裡,裝修完就能搬進去了。」王勤學非常期待。

「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天盡頭人的夢想,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變得不再遙遠。

29歲的寨石村第一書記薛朵朵,還記得第一次走進天盡頭的情形:「村民們還住在老窯洞裡,感覺跟外頭有幾十年的差距。」薛朵朵挨家挨戶走訪,坐在炕頭跟村民們拉家常,想對策:有勞動能力的,幫忙出謀劃策,發展產業;沒有勞動能力的,幫忙落實政策,做好兜底。在她的鼓勵下,鄉親們種紅薯、種花椒、養牛羊,戶戶都有點兒小產業。如今走到哪裡,村民都要誇她一句「好女子!」

2020年春天,延長縣農業部門上門徵求意見,計劃在天盡頭建立一個170畝花椒產業園。孫永山和王勤學早早報了名。孫永山打算把家裡的30畝地都種上花椒,掛果前先租地種紅薯;王勤學決定等搬進新房,把家裡的6孔老窯洞都用來養牛羊,「跟著黨的政策走,肯定錯不了!」

回想著村裡這些年的變化,孫永山心裡無比踏實:雖然回到了天盡頭,但幸福從此沒有盡頭。記者 劉印

【來源:西部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戳心:時間有盡頭,但「我愛你」沒有盡頭
    看了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被深深觸動。「我愛你」這三個字,若隨口說出來,仿佛總帶著一點不誠懇。 所以我們喜歡給「我愛你」加上一個期限:我愛你一輩子、我愛你一萬年、我愛你到時間的盡頭。 一.重回童年時期 那一年,我10歲,他15歲。距離我們第一次見面還有15年。 我家搬到了大城市,雖然我的父母開了個小店很辛苦,我們在那也沒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收入還是不錯的,相比在小城市來說。
  • 央視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導演常世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奔騰的河流
    鬥轉星移,時間到了2015年,10年過後,我還是忘不掉黃河岸邊延川縣土崗鄉破舊窯洞裡讀書的孩子和當地的村民們。此時我萌發了一個想法,何不拍攝一部反映黃河流域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巨大變革與百姓真實生存、生活狀態的紀錄片,這一想法得到頻道主要領導的支持,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得以立項。
  • 天天講故事||《彩虹的盡頭》
    《彩虹的盡頭》講述了獾和狐狸前往彩虹的盡頭尋找寶貝的故事,以獾和狐狸尋找「寶貝」為線索展開,通過依次遇見松鼠、鴨媽媽、兔爺爺,理解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寶貝,且寶貝也是多樣的,逐步了解寶貝的含義。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又有一定的懸念,很吸引幼兒,滿足幼兒「尋寶」的心理。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一個人的時間終有盡頭,愛卻永無止期!
    圖源姚婷婷執導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那麼,當至親至愛辭世時,若你能以十幾二十年的光陰換他們重回意外發生之時,重返那個健康活潑的歲月,你又是否願意?不過一瞬,林格,從一個高中生變成了一個衣衫襤褸、滿臉鬍子的滄桑大叔。
  • 黃河岸邊龍灣村.石林如劍盡奇觀.原創.潭影
    我們想著在酒足飯飽後,心想早點睡覺準備第二天明開始正式遊玩;農家樂老闆問我們你們不去黃河對岸玩嗎?我有點好奇的問如何過黃河,他高速我們有碼頭輪渡,十多分鐘就到對岸靖遠縣域了,黃河岸邊都有很多篝火晚會,我們幾個一時興起,穿過村路來到了黃河碼頭上,原來整個村莊住了很多遊客,晚上都出門了準備去對岸,以至於給人很擁擠的感覺。
  • 在時間的盡頭等你——童話世界裡的愛情
    故事不難理解,林格(反過來正好是格林童話)為了拯救愛人的生命,利用一個魔法手錶,犧牲自己的時間去換女友的生命,代價不僅是自己瞬間蒼老二十歲,還要被抹去在這個時空裡的記憶,也就是說救活女友後,女友也不記得他了。
  • 黃河故事——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松巴峽東北側,坐落著貴德縣海拔最低的一個村——松巴村。  松巴村四面環山,面朝黃河。碧綠的黃河從群山峽谷間蜿蜒而來,在松巴村形成了一個河灣小湖,哺育著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  松巴村緊挨著黃河,曾經,每年七八月份黃河漲潮,村民便受洪澇之苦。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三次遺忘,三次相愛,時間的盡頭有愛人無遺憾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三次遺忘,三次相愛,時間的盡頭有愛人無遺憾 由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通過對兩個青梅竹馬的青年男女的講述。
  • 東灣鎮瓜園村:黃河岸邊一枝花 風景如畫醉人心
    位於白銀市靖遠縣城以東約10公裡的東灣鎮瓜園村魚塘連片,稻穀飄香,小橋流水,古樹參差,是遠近聞名的黃河岸邊一枝花。今年以來,隨著美麗鄉村的深入打造,這裡更加綻放出了無盡的魅力,美得讓人心醉。初秋時節,行走在瓜園村,田園風光優美、鄉土氣息濃鬱,稻浪滾滾,流水潺潺,村莊寧靜,空氣清新,花卉連片,展現出一幅純樸的田園風景畫。
  • 「你笑起來真好看」黃河岸邊「德吉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導)德吉:藏語中是「幸福」的意思,藏族貧困群眾為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將這裡起名為「德吉村」。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出發,順著黃河沿岸的213省道行駛10餘公裡就到了此行採訪的目的地——德吉村。一提到德吉,當地人都會這樣說:「前幾年,這裡連名字都沒有,就是一片黃河岸邊的荒灘。」
  • 雨:落下了,落在心裡,落在世界的盡頭
    文/作者老那滴答滴答,淅淅瀝瀝的雨聲,從日暮到清晨,這麼無休止的敲打著天空的盡頭亮起絲絲光亮,陰暗的、淺灰色的,帶著薄霧輕紗的清晨,提醒終日奔波忙碌的人們,儘早走上這雨中的路。形形色色的人群,從亮起綠燈的斑馬線魚貫而過,紅的、黃的、藍的、白色透明的傘,阻隔滴落的雨。
  • 濱州地標黃河岸邊唐賽兒: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在山東濱州城南,黃河大橋的北段,交通要道四通八達,寬闊的十字路口中間,高高的白色柱子上,有一座黑色的威風凜凜的騎馬戎裝像,身披鬥篷,手持兩把長劍,一隻長劍直指前方,似乎指揮千軍萬馬衝鋒一般。這個雕像是濱州這座城市的一個標誌,這個巾幗英雄叫唐賽兒。濱州是她的家鄉,這是家鄉人民紀念她的一種方式。
  • 西蒙佩吉的經典之作數不勝數,其中《世界盡頭》講述一個悲傷故事
    西蒙佩吉的經典之作數不勝數,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部他參演地作品吧,其中《世界盡頭》講述一個悲傷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如果看過的話又有哪些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世界盡頭其實大家都在選擇性記憶。西蒙只記得周五的夜晚,尼克只記得周一的早晨。而觀眾只記得殭屍肖恩和熱血警探。除去科幻的外衣,其實這個故事就比較常見了,無非是所有人都在變,只有他一直沉溺過去,拒絕變得世俗,拒絕所謂的成人化,通過兒時未完成的約定找回昔日的友情,順便嘴炮毀滅世界。血與冰激凌三部曲之最後一部。殭屍肖恩應該是最好的吧,熱血警探比較差,世界盡頭還不錯。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黃河主題電影展聚焦黃河岸邊的故事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黃河主題電影展聚焦黃河岸邊的故事
  • 何小河:輕盈起來,讓靈氣抵達天盡頭
    多年以後再聽到《愛是懷疑》這首歌時,我還是會忍不住想起當年何小河的那版翻唱,她那種發聲的語氣和腔調,像一個沒來由跌落在你眼前的暗夜幽靈,卻又完全忽視你存在式的,將一腔氣息都含在自己的口腔裡從唇齒間砥礪而出,自怨自艾卻又帶點自我陶醉式的演唱,也許你說不出這樣唱有多好,但就是覺得特別,特別能夠引誘出一些內心靈犀的小火花倏然而過的感覺。
  • 時間真的有盡頭嗎?
    原創 紫微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今天,解封不久的各大影院正新鮮上映一部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海報上的宣傳語寫著「2020第一場愛情電影,一定要和最愛的人一起看」。這在作為中國傳統七夕節的今天可謂相當應景。電影講述了男主林格一次次重啟時空,只為與戀人邱倩再次相遇的故事。
  • 旅程的盡頭,唯有死亡
    了解了這些大的與小的的背景,然後再看《旅程盡頭》,就會更好理解一些。 本片就圍繞在「春季攻勢」發生時最初的6天之內。駐守的英國士兵(電影是英國片,所以就人為把法國戰士過濾了,只剩下英國人)在上級指導下,一個連隊在每一個月中都要有6天時間頂在最前方,過了6天再撤下來,然後換成另外一個連隊上去換防。這6天的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畢竟誰也不願意戰死,很多戰士都害怕戰爭會在自己駐守的6天內打響。但是,戰爭總是要打響,而且也終於打響了。
  • 何小河:輕盈起來,讓靈氣抵達天盡頭
    多年以後再聽到《愛是懷疑》這首歌時,我還是會忍不住想起當年何小河的那版翻唱,她那種發聲的語氣和腔調,像一個沒來由跌落在你眼前的暗夜幽靈,卻又完全忽視你存在式的,將一腔氣息都含在自己的口腔裡從唇齒間砥礪而出,自怨自艾卻又帶點自我陶醉式的演唱,也許你說不出這樣唱有多好,但就是覺得特別,特別能夠引誘出一些內心靈犀的小火花倏然而過的感覺。這種能力,通常我們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叫做「靈氣」。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到底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愛可深情,不可偏執,心裡有故事的人才能看懂《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本可以在情人節那天上映的一部新劇,因為一場疫情推遲,而現在正式定檔與八月二十五日上映,期待它的人都是非常希望能夠一睹這部愛情電影的真容。那這部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呢?
  • 最近熱映的西班牙語電影《隧道盡頭》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近期火爆上映的西班牙語電影《隧道盡頭》到底講了一個怎麼樣的懸疑故事呢?由於電影正在熱映中,小編暫時不能在這裡給大家劇透,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獲取資源。話不多說,本部影片劇情屬于洋蔥結構,一層一層剝離,逐漸揭開謎底,最終將所有線索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什麼樣的故事呢?這裡小編給大家劇透一下,是一個關於智商與犯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