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李伯利,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上士,現任「楊根思班」第33任班長。榮立三等功1次,被評為優秀士官2次,2016年被授予「維和之星」獎章。
在第83集團軍某旅,許多戰士把能到「楊根思連」當兵看作是一種榮耀,誰若當上「楊根思班」班長,更是會成為大家欽佩的對象。提起「楊根思班」現任班長李伯利,全旅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身形瘦削、皮膚黝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這個英雄集體裡「尖刀上的刀尖」。
打仗要憑真本事。入伍11年,李伯利一直都在盡全力往前闖。從全軍比武到國際軍演,從普通戰士到沙場尖兵,李伯利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把自己錘鍊成一名響噹噹的英雄班班長。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10年前,還在上學的李伯利第一次看了電影《英雄兒女》。熒幕中,王成抱起炸藥包撲向敵群的壯舉讓他熱血沸騰,報國參軍的志向也在他的心裡悄悄扎了根。
高考結束後,李伯利報名參軍。也許是機緣巧合,他來到特級英雄楊根思生前所在部隊。得知王成的原型之一就是楊根思時,他激動得一夜無眠。「我要去『楊根思班』,我也要當英雄。」憑藉優異表現,李伯利如願成為「楊根思班」的一名戰士。
第一次來到「楊根思班」,他認真閱讀了《特級英雄楊根思》,很快學會了唱那首《我們的連長楊根思》。在英雄事跡感召下,李伯利就像一枚「鋼釘」,牢牢地扎在戰位上。李伯利說,「當兵就要像這釘子,必須有股子鑽勁。」
憑著這股鑽勁,他先後8次奪取裝甲通信專業比武第一名,並成為該旅該專業唯一一名特級能手,所帶領車組也多次受到表彰。
2015年8月,連隊接到命令,將派人赴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得到消息後,李伯利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在請戰書上按下了紅手印。「即使我不在了,家裡還有哥哥,但這次為國增光的機會沒了,我會抱憾終生。」
當李伯利真正站到戰場上,他才感受到現實的殘酷。當地時間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政府軍與反政府軍在聯南蘇團總部北側發生激烈交火。混亂間,一發火箭彈突然擊中正在執行1號難民營保護任務的105號步戰車。現場頓時火光沖天,戰車裡湧出滾滾濃煙,堅守戰位的炮手楊樹朋壯烈犧牲。
相隔不到百米,李伯利目睹了這一慘烈瞬間,心像刀割一樣疼,一股熱血從胸腔直衝大腦。「人在陣地在!」李伯利強忍心中痛苦,迅速組織全班封控難民營東門,遏制武裝人員再度發起襲擊。
幾天後,李伯利母親看到新聞報導,才輾轉聯繫上兒子。電話那頭,母親泣不成聲。李伯利輕聲安慰母親:「軍人的榮耀在戰場,請您和爸爸為我驕傲。」回國後,李伯利因個人表現突出,被聯合國頒授「維和之星」獎章。
楊根思廣場上,剛剛被連隊任命為第33任「楊根思班」班長的李伯利,仰著頭大聲向老連長的雕塑報告……陽光下,《英雄讚歌》的旋律久久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