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南寧市司法局就《南寧市獻血條例(修改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開展專家論證。為鼓勵獻血並保障用血,南寧市對2004年起實施的獻血條例再次啟動修改程序。與現行條例相比,徵求意見稿給予獻血者更多激勵和回報,擬增加對獻血者的關愛措施,鼓勵更多人參與無償獻血。
獻血年齡擬放寬至60歲
現行條例規定,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目前,國家放寬了獻血年齡的標準,徵求意見稿因此增加規定: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以延長至60周歲。
7月15日上午,參與「青年文明號」獻血月活動的市民在採血車上獻血。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羅暘攝
近年來,醫務人員和教職工逐漸成為南寧無償獻血的主力。這次修改,在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年滿18周歲的高等院校在校學生這幾類人群率先獻血的基礎上,增加了醫務人員和教職工的表述,充分體現他們在推進無償獻血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可發放營養品紀念品
無償獻血是自願奉獻愛心、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社會一直呼籲給予獻血者更多的人文關愛和褒獎。此次修改,擬增加獻血者權益。
現行條例規定,公民獻血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提供方便,並可以給予適當獎勵;血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誤餐、交通補貼。
南寧血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對血站給獻血者發放的午餐和交通補貼,獻血者的認同度不高,認為直接發補貼的方式與無償獻血的理念不合。為儘量滿足不同獻血人群的需求,體現對獻血者的關愛,徵求意見稿在原有發放誤餐、交通補貼的基礎上,增加了「發放必要的營養品、紀念品」。
在論證中,有觀點提出,對於單位給予獻血者的適當獎勵,現行條例沒有具體明確,這次修改應該明確,避免和血站給予獻血者的權益重複。專家認為,單位和血站給予的權益應有所區別。
「三免政策」有望入法
2018年出臺的《南寧市無償獻血獎勵辦法》,明確對獻血者實行「三免獎勵」。「三免」指的是免政府投資的市管公園、A級旅遊景區等場所的首道門票,免交南寧市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就診診查費,免費乘坐城市公共運輸工具。
這次修改,擬將政府規範性文件上升至地方性法規,並固定下來。同時,徵求意見稿將享受「三免政策」的範圍進一步修改完善:南寧市無償獻血累計達到4000毫升或者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時間達到1500小時的志願者。
「對獻血者的獎勵不應該分等級。」有專家在論證中提出,對獻血者的免費遊景區獎勵,不應該以景區等級區分,而是涵蓋所有政府投資的旅遊景區。
優先用血權惠及近親屬
這次修訂,擬新增優先用血的條款,擴大優先用血、用血費用報銷人群範圍。
南寧血站工作人員介紹,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目前獻血者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血站曾接到不少這類獻血者反映,他們希望配偶、父母以外的近親也能享受優先用血的權益。
為鼓勵更多人獻血,保障獻血者的權益,徵求意見稿將現行條例中明確的獻血「受益人」,由原來的「直系親屬」統一修改為「近親屬」,增加了在本市獻血的獻血者及其近親屬享有優先用血權利的規定,擴大優先用血、用血費用報銷人群範圍。
近親包括哪些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擬設立公益性基金
2015年,福建一名5歲女童在醫院手術輸血感染愛滋病,讓家庭陷入困境。經專家組調查,懷疑是輸入「窗口期」血液所致。公開資料顯示,愛滋病毒進入人體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在此期間抗體檢測呈陰性,這段時間即「窗口期」。
據介紹,輸血傳播疾病檢測存在「窗口期」現象,目前也無法杜絕類似風險。對於輸入了窗口期血液導致感染的患者,目前我國並未明確如何承擔責任,各地的司法裁判結果也不相同。
此外,截至目前,南寧已有近200萬人參與無償獻血。隨著獻血者群體不斷壯大,部分獻血者因家庭變故、突患重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個例也不斷增多。
此次修改獻血條例,擬增加設立獻血關愛公益性基金的規定,主要用於對獻血者的關愛,並為因無過錯用血受感染人員提供人道主義救助。
新增用血安全規定
為保護獻血者的隱私,徵求意見稿對獻血者的個人資料、獻血信息、血液檢測結果,以及相應的血液使用信息等作出規定,防止未授權接觸和對外洩露。
目前,獻血前的健康徵詢體檢,主要來自血站醫務人員的詢問,這依賴於獻血者的誠實守信。如果獻血者未如實報告個人身體狀況,甚至惡意隱瞞不適宜獻血的高危行為或病史,將嚴重影響血液安全和獻血安全。對此,徵求意見稿增加了建立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通過系統屏蔽不適宜獻血的人員,保障血液安全。
編輯丨劉冬妮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