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報 佘欣
互助獻血,顧名思義,就是相互幫助獻血,但是這個獻血卻有實無名,而真正的無償獻血是否能真正用到血,似乎正詮釋著互助獻血可能存在的原因……
互助獻血為何有實無名?是否不互助獻血就沒血用?為什麼會存在要用血先獻血的情況?
近日,有外地患者反映,來西安看病時被告知用血需要先獻血,「如果只能通過互助獻血才能用血,這是不是獻血的『套路』?」對此,記者走訪西安市9家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大多表示,血量充足時不用互助獻血,最近天氣冷而且學校放假,學生群體獻血人少所以用血緊張,如果入院治療或手術需要輸血,需要患者一方去血站互助獻血。
但據了解,互助獻血會引發賣血、用血安全等社會問題,北京等全國多地已叫停。西安市中心血站採血部門負責人說,目前只有無償獻血的說法,沒有互助獻血的說法。
那麼,互助獻血有實無名,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市民疑惑:要做手術需先找人獻血?2019年12月18日,鹹陽已退休的郭女士獨自到西安一家醫院辦住院手續,被告知血庫告急,需找人獻血才能進行次日的手術。
郭女士說,因事發突然,她女兒等親屬大多在甘肅,無法短時間趕到醫院。她怕來不及,就到路邊求助保潔員、保安、行人等10餘人,但只有2人願意獻血,且都因不符合標準沒獻成。最後,還是電梯內偶遇的一位渭南張姓小夥無償為她獻血300毫升。1月2日,西安市民陳先生說,父母家在西鹹新區,「我媽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她每隔一兩個月就需要輸血小板。」陳先生說,每次不管在西安還是鹹陽看病,輸血前醫生都會讓家屬先去互助獻血,需要用多少血就獻多少血,獻血後和義務獻血一樣,會有一個義務獻血證。
陳先生說,在他的無償獻血證上有一個二維碼,但這個二維碼掃不出任何信息來,「我想知道我獻的血有沒有幫助到別人,我的獻血信息應該怎麼查詢呢?」
和陳先生一樣有著疑問的,還有市民劉先生。劉先生2014年無償獻血400ml,他的獻血證上有一個條碼,但是掃碼顯示信息未錄入,「而且我的獻血證上連身份證號都沒有,只有名字,是不是說我的血就白獻了?」
對此,西安市中心血站一採血點工作人員說,早年獻血證都是手寫的,有的證上沒有填寫身份證號,但其實身份證號獻血時就已登記錄入在血站系統內。獻血證上條碼掃不出信息,可能是制證太早,「只要是西安的獻血信息,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電話、血站官網、微信公眾號上都可以通過身份證號查到,這些信息已經錄入上網了,但各地之間還未聯網,只能在當地查詢。」
走訪醫院——入院後能否輸上血,用血需要獻血嗎?記者走訪了西京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交大二附院、交大一附院、陝西省腫瘤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陝西省人民醫院、紅會醫院等9家醫院。
多家醫院均表示用血前需要先獻血,冬夏庫存緊張,醫院門口有獻血車,辦理入院後先獻血,需要用多少就獻多少,什麼血型都可以獻,獻血了就可以保證能用上血,沒有獻血就要根據庫存量來看,但目前庫存緊張。
9家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均表示,患者互助獻血需要跟血站協商,如果獻血了,血站會優先照顧,肯定會給血。血液不緊張的情況下,可能沒獻血也能用。目前,全西安市除了西京醫院是自己的血站,其他醫院都是從西安市中心血站調血。血站每天都會配送,但送的多少就不一定了。
西京醫院:用血量無法估計,做手術需要先獻血
1月1日,西京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說,讓患者獻血主要是獻手術用血,因為上了手術臺後血液無法估量,如果是不需要手術、僅治療的慢性病,會根據庫存量給一些血,「我們有自己的血站,但血只供西京醫院和口腔醫院使用。」
1月4日,記者再次來到西京醫院輸血科,對於該院血站每天的採血量及用血量,醫護人員表示「說不來」,並表示現在已沒有「互助獻血」的提法,但在無法保證用量的情況下,如果患者家屬獻了血,患者則可以優先使用,但只有全血可以通過獻血優先給患者使用,血小板獻血者必須與用血者血型相同,患者方可優先使用。
西安市中心醫院:獻血後不管用沒用血,下次用血都要再獻血
西安市中心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介紹,辦理入院後,用血須獻等量的血,不做手術的也要獻血,「如果這次獻血了,但家屬沒有用血,下次再住院如果還要輸血,就要重新獻血,這次的義務獻血證就不能再用。」工作人員說,獻血後在輸血科進行登記,最快當天下午、最遲第二天就可以輸到血。
交大二附院:緊著病情嚴重的給血,不強求獻血
輸血科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用血量還沒有嚴峻到必須獻血才能用血的形勢,醫院的血先緊著病情嚴重的人給,不嚴重的往後拖,「不強制要求獻血,如果需要住院可以先入院,關於這些用血問題,血庫和臨床可以協商。」
西安市第一醫院:少量用血夠用,長期用血就得獻血
西安市第一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說,這幾天B型血比較緊張。別的血型少量用血夠用,但如果是一兩個月以上長期用血就得獻血。工作人員說,目前入院治療不需要獻血,血源統一是西安市中心血站的血源。
外地或之前的獻血證能用嗎?「這需要跟血站商量,因為互助獻血也是患者一方直接去聯繫血站獻血。」該工作人員說。
陝西省人民醫院:手術病人優先用血
陝西省人民醫院心外科一名醫護人員介紹,該院用血通常是手術病人優先,其他的慢性病或血液病患者用血時,需要科室主治醫生向輸血科開具一張輸血單,由輸血科根據血型、用量和庫存情況安排,這些科室的病人用血一般排在手術患者之後,「但即便是在用血緊張的時候,患者最多等一天也能輸上血。」
交大一附院:獻不獻不強求
1月1日,交大一附院輸血科工作人員說,目前該院A型血最缺,每天醫院向血站約血,「約幾十袋會給你幾袋。」
遇到用血量大的患者是不是必須要互助獻血?「獻不獻不強求,我們是按送來的血上的名字發血。獻的時候要說清楚給哪個醫院哪個科哪個病人獻的,直接去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獻血點就可以。」
陝西省腫瘤醫院:用之前的獻血證難要血
1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陝西省腫瘤醫院,諮詢目前入院能不能輸上血?輸血科工作人員說,1月1日當天各型各要了40袋血,各型只給了兩袋。前些天還有血,要多少都能滿足,從2019年12月31日開始,就要不來了。每年該院各個科室也要出人帶頭義務獻血。
如果急需用血有沒有什麼辦法?「互助獻血是最快的方法,如果病人一方條件所限,無法互助獻血,送來的血不多就只能等,等多久誰都保證不了,以往臨床上等得久的一個星期都有。」患者用之前的無償獻血證也只能等嗎?「對,要不來。」工作人員說。
西安市第四醫院:保證手術用血,慢性病用血需要獻血
1月2日,西安市第四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說,如果患者是慢性病,家屬需要獻一些血。工作人員說,如果是手術的話,比如孕產婦一定全力搶救。手術的會先讓患者用血,用完後再讓家屬去獻血;慢性病的會先讓用一點兒血,但具體要看情況,如果血庫存充足時入院就可以隨便用,「血量緊張時就要動員患者家屬去獻血。目前血站每天給醫院配送的血量並不固定,有時候一個孕產婦搶救就把血庫的血用空了。」
西安紅會醫院:鼓勵獻血不會影響患者用血
1月2日,西安紅會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有血,患者一方如果條件允許,鼓勵可以去獻血,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不影響患者用血,不強求獻血,但如果到用血緊張的情況下就得獻血才有血。
血站調查——互助獻血是最快的用血方法陝西省血液中心(暨西安市中心血站)官網顯示,該單位成立於1954年,年均採供血量50噸,供應西安地區近200餘家醫院的臨床用血,是西部省會城市中採供血量最大的一家省級採供血機構,下設多個獻血點。近日,記者走訪了鼓樓獻血屋、紅會獻血屋、小寨百盛獻血點、西華門獻血點、鐘樓郵電大樓獻血點、西安市中心血站。
互助獻血流程是什麼?多家獻血點工作人員說,互助獻血需要提供病人住院信息,包括住院號、血型等,同時問清楚需要哪種血,獻血者須攜帶身份證,沒得過大病或做過手術即可,首次獻血18~55周歲,女性沒有來例假即可,在每個獻血點都可互助獻血。互助獻血後,血源就會發往患者所在醫院。這是最快的用血方法,早上互助獻血,最快下午能用到,最晚第二天。
鼓樓獻血屋:無償獻血保證報銷,互助獻血保證用血
1月2日,在陝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西大街上的鼓樓獻血屋,當記者問到互助獻血後,如果患者因恢復良好、手術順利等原因並未用血,多長時間內還能再次用血時,工作人員表示:「這需要和醫院商量,患者一方不管獻多少、不管用沒用,只要獻了我們第二天就會將血源發往醫院,至於醫院用沒用、給誰用,後續我們不知道,跟我們就沒關係了。」
互助獻血和普通的無償獻血一樣嗎?工作人員說:「『義務獻血後5年內直系親屬可以免費用血』指的是報銷,不保證能用上血,這壓根沒人能給你保證,就是沒有血才需要互助獻血。互助獻血讓患者有了優先用血的指標,無償獻血讓患者有一個報銷的途徑。互助獻血是解決供應,義務獻血是解決費用問題。」
工作人員說,如果家裡沒有合適的獻血者,可以找親戚朋友,親友獻血只能保證患者用血,不能報銷,獻血的報銷僅限於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親屬。
工作人員說,最近血比較緊張,再過上一段時間到過年更緊張,在西安80%的用血量都是外地人,甘肅、寧夏居多。實在是沒有人能互助獻血的情況下,可以看身邊有沒有直系親屬累計獻血超過1000ml,或五年內義務獻血過,這種情況可以優先發血,但僅限於西安。
如果一家醫院沒有患者去互助獻血,血站是否還會給這家醫院發血?工作人員說,會,但僅限於急診。
紅會獻血屋:用血量超過獻血量還需再獻血
西安市中心血站紅會獻血屋的工作人員說,互助獻血就是指定獻血,在庫存不夠時會動員家屬來獻血,如果患者本人或直系親屬之前在西安獻過血,血站也可以把之前的量加上,給患者用。如果之前義務獻血量已經用過,就無法再給患者用。如果用血超過此前獻血量,還需再獻血補齊差距。除了直系親屬外,朋友、同事也可以幫忙互助獻血。
工作人員說,互助這個詞在北京已經停掉了,現在互助獻血一般都說是動員,「因為找人獻血才有血用,很多人找到血販子,本來是無償自願的事情,最後大家都拿錢買,一袋血從幾百元漲到2000元,結果就是嚴重擾亂獻血秩序。另外,有的人為了賺錢,一兩個月獻一次,這樣血液質量也無法保證,最後就成了惡性循環。其實獻血是每個人在健康、年輕時該做的事。」工作人員說,血庫的血也是每個人自願來獻的,而不是強制性的,獻血的人多了,大家都能用上血,如果血量緊張,肯定是獻過血的人優先用血。
工作人員說:「叫停了互助獻血,也會有新的問題。這個問題源頭在於觀望中的大眾,如果大家都覺得我不用血我就不用獻血,那獻血的人就越來越少,血量庫存也會越來越少。目前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大眾認識度提高,更多人來參與。」
小寨百盛獻血點:指定獻血能讓病人以最快速度用到血
工作人員說,最近每天義務獻血的不到30人,這裡可以互助獻血,這是以最快的速度讓病人用到血,如果到醫院去排隊用血,啥時候能用上血不能保證。指定獻血就是互助獻血,無償獻血給的是隨機的病人。
鐘樓郵電大樓獻血點:互助獻血本身並不違法
1月2日,在鐘樓郵電大樓獻血點,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進入冬季後行人減少,獻血者數量顯著下降,該獻血點每天獻血人數約40人。
1月4日,該獻血點另一名工作人員稱,西安的互助獻血目前還在進行,並未受到其他地區叫停互助獻血的影響,患者家屬獻血可以等量優先給患者使用。雖然互助獻血在北京等地已經被叫停,「但互助獻血本身並不違法,不存在法律不允許」,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按獻血規定,肆意拉人頭湊獻血指標,造成血液的安全性降低,所以部分地區才對互助獻血叫停。
西華門獻血點:血源緊張時保證獻血者指定患者有血用
1月4日,西華門獻血點一名醫護人員說,互助獻血是為了在血源緊張的情況下,保證獻血者指定的某一個住院患者有血可以用,「別的病人我們不管」。
西安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後是否被使用要在血站內部系統查詢
1月2日下午,記者陪同市民陳先生來到西安市中心血站,查詢自己在2017年獻的血小板是否發往臨床?採血部門一負責人說,從2018年起,採血後、血液經過檢測之後、血液發出送往臨床救治病人時,分別會發送三條簡訊給獻血者。截至目前,所獻的血小板還沒有被報廢過,都被病人使用了。從血站系統內部可以查到血液何時發往哪個醫院。「血站現在跟醫院都已聯網,醫院可以查到用在哪個病人身上,但具體誰獻血、誰用血都是保密的。」
重點關注——「並不是不互助獻血就沒血用」只有「無償獻血」 沒有「互助獻血」的提法西安市中心血站採集部門負責人說,西安市中心血站對除西京醫院之外的西安市180多家醫院供血,供血緊張時血站會優先保證急診病人用血,對擇期手術的患者會適當調配。「持續一周降溫,庫存很快就會下降。目前在沒有團體獻血的情況下,每天能採1000多袋血,街頭每天能採六七百袋血。西安市臨床每天需要1300袋血,如果採不到這麼多血,發血時會適當限制。」
關於互助獻血,該負責人說,現在主要是倡導一種理念,每天都有不相識的人義務獻血,作為患者家屬來說,家人住院難道都沒有獻血救治家人的意識嗎?對於此前在西安義務獻血過的人本人或直系親屬用血,血站會優先供血,本人是獻1還3,對親屬是等量返還。對於沒有獻過血的人,在用血緊張時,通過倡導的方式,讓大家都有獻血意識,這樣庫裡的血才會越來越多,「本人之前義務獻血過,後面只能本人或直系親屬用血,不能給同事朋友用,因為那樣會產生賣血等問題。並不是不互助獻血就沒血用,可能有誤解。」該負責人說,只有無償獻血者優先用血,才能促進無償獻血健康發展,血站是想通過各種宣傳方式讓獻血者更多,為了讓大家都能用上血。
那為什麼還會存在要用血先獻血的情況出現?「這裡可能存在誤解,醫院是動員無償獻血,他們有動員的義務,有血的情況下醫院會直接發血,血緊張的情況下,有無償獻血證的人可以來血站登記解決用血,不存在沒血的情況。」該負責人說。
關於互助獻血,該負責人強調,現在只有無償獻血一個概念,沒有互助獻血或指定獻血的提法,其實是指醫院有動員病人家屬獻血的義務,「就算患者直系親屬來獻血,獻的血也不是用在患者身上,是用給了陌生人。有的患者著急用血,不能排隊所以來獻血,給患者爭取了優先用血的權利,如果是直系親屬,費用也可以報銷,對於獻血者來說這也是無償獻血,只有無償獻血一個說法。」
政策解讀——取消管理辦法中關於互助獻血內容記者從中國政府網上了解到,《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2012年6月7日原衛生部令第58號公布,根據2019年2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修改〈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等4件部門規章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國務院關於保障臨床用血的要求,各地加大無償獻血工作力度,逐年降低互助獻血率,目前大部分地區已經停止開展互助獻血。停止開展互助獻血以來,全國無償獻血人次數和採血量繼續保持增長趨勢。為做好政策銜接,決定取消《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有關互助獻血的內容,通過發揮醫療機構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優勢,強化無償獻血和臨床合理用血宣傳教育等方式,進一步增強血液保障能力。
2019年3月15日公布,《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將第二十四條修改為:「醫療機構應當將無償獻血納入健康教育內容,積極主動向患者、家屬及社會廣泛宣傳,鼓勵健康適齡公民自願參加無償獻血,提升群眾對無償獻血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據了解,此前,南寧、上海、天津、武漢等地已取消了互助獻血政策。廣西欽州、四川省等地則明確2018年3月31日起暫停開展互助獻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