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提琴界的薩拉薩特」丨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

2021-03-01 每晚古典音樂會

聞思飛演繹David. Popper, Dance of the Elves



從大提琴說到波佩爾的狂想曲

每種器樂都是一個奇妙無窮的世界,器樂是時空共造又演義時空的萬能寶物,所有的神奇之物都沒有樂器神奇。在弦樂界,無論內在外在都非常端莊、穩重的樂器,就是大提琴。 

大提琴原名「Violoncello」意指「小六弦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管怎麼數,它都只有四根弦! 

著名大提琴家羅斯託波維奇的大提琴被動過一些手腳,仔細看,琴腹中央的支柱是彎曲的,原因是這樣做能使音色更為有力,共鳴效果也會特別好。羅斯託波維奇的這把琴可能傳承自另一位大師杜波特的手裡,杜波特使用的這把琴可能傳承自另一位大師杜波的手裡,杜波特使用的這把琴名字叫做「史特拉瓦底裡大擔琴」,這是現存最好的大提琴之一。據說拿破崙曾從琴主的手中奪過這把琴,用馬刺刺穿琴身,企圖割毀它,幸虧這個舉動絲毫沒有損害這把琴美妙的聲音。 

David Popper 安魂曲 op. 66

瀰漫著沉穩低音大提琴樂曲的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描述英國提琴家庫普蘭姐妹的感人故事,無情的疾病奪去了賈姬・庫普蘭的生命和演奏生涯,卻奪不走她的琴聲。 

大提琴家大衛・波佩爾來自中歐國家捷克有著猶太血統,其作為一名大提琴家和作曲家,大衛・波佩爾的大提琴獨奏曲作品可算相當多產,他的作品包括今天仍然被演奏的四首大提琴協奏曲,一首三大提琴和管弦樂安魂曲,以及其他的小作品, 包括曾經流行的大提琴獨奏曲《精靈之舞》、Tarantella 。他還創作了大提琴練習曲。波佩爾的《高等大提琴教程》練習曲是難以置信地困難, 但為世界上大提琴高手普遍地用來提高演奏技術。19世紀時大提琴家波佩爾以高難度的技巧,有「大提琴之王」、「大提琴之尼可羅・帕格尼尼」之稱。據《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評論,「波佩爾音色飽滿,富於感情,技巧嫻熟,風格典雅。捷克音樂家波佩爾的25歲和一般人的25歲一樣,總共只有365天,不多也不少。但那年的他卻接了超過225場的音樂會,攜帶著一把大提琴,像拼命三郎般的到處趕場登臺,更別提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鐘的固定排練,以及其他的零星排演時間了!從25歲起,波佩爾進入維也納宮廷歌劇院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首席,是該團最年輕的大提琴家,足以擔負如此不可思議的工作量,他的才華和造詣必然不在話下。 

歐陽娜娜演繹Popper: Concert Polonaise, Op.14

波佩爾與大提琴結緣,起於12歲的時候。在布拉格出生的他,從小就是個難得的音樂天才。3歲時能將父親唱聖詩的樣子模仿得惟妙惟肖,5歲學會即興彈鋼琴,6歲就有模有樣地拉起了小提琴……到處博得驚嘆的童年音樂家,到了12歲有了更大的飛躍,那年他得到了一個進布拉格音樂院就讀的機會,但必須改學大提琴。從此,波佩爾的一生就琴不離「腳」了。年輕時,波佩爾以大提琴家的身份不停演奏,精彩的演出獲得觀眾等值的回饋,漸漸在樂壇中平步青雲,並且深受幾位不易討好的指揮大師們親口稱讚。 

波佩爾創作了四首大提琴協奏曲,一首三把大提琴與鋼琴的安魂曲,以及大量深受歡迎的大提琴小品。其《精靈之舞》是經常加演的曲目。他的48首大提琴練習曲,被稱為可以與蕭邦的鋼琴練習曲相提並論的重要教程。在波佩爾之前,很多大提琴曲需要從小提琴作品改編,在至波佩爾時代,則有許多小提琴家改編他的大提琴作品來演奏 

身為大提琴演奏者,他的作品自然集中於大提琴曲的領域。說來有趣,波佩爾以前大提琴的曲子並不多,許多大提琴家必須改編小提琴曲給自己演奏,而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了。完成於1894年的這首《D大調匈牙利狂想曲》,由7首小巧的舞曲穿插而成,旋律中帶著濃重的東歐民族色彩,是波佩爾的代表之作。波佩爾的匈牙利狂想曲彩彩之處,是在曲子結尾的部分,挪用了李斯特在《第6號匈牙利狂想曲》中使用過的吉普賽旋律來創造高潮。這大概是為了向心儀的樂界前輩致意吧。而就在兩年後的1896年,在布達佩爾斯主持匈牙利皇家音樂學院的李斯特,也特地邀請波佩爾駐校擔任創校以來第一個大提琴教授。這間學校當時人才濟濟,年輕的巴託克、科達伊等人也在其中。與此同時,波佩爾和幾位同事組成「布達佩爾斯弦樂四重奏」,更加活躍於大提琴界,這個四人樂團還曾與布拉姆斯合作演出呢。 

波佩爾一生對大提琴教育貢獻良多,1901年整理出版《大提琴教本》,1913年不小心滑倒而傷了右手之後,他就不得不放棄摯愛的演奏生涯,而將音樂生命轉向教學了。被封為「大提琴之王」、「提琴界的薩拉薩特」(與浪漫曲風和鋼琴界的大師薩拉薩特神似)的波佩爾,留給後世的珍寶,除了可謂心得之作的演奏教本,就是如《D大調匈牙利狂想曲》一般魅力無窮的大提琴小品了。無論大提琴大師及其波佩爾的狂想曲也罷,展示大提琴無窮魅力的,還是那些具有無窮魅力的大提琴藝術大師。

往期大提琴:1、每一個沐浴在愛河中的人都是詩人丨王健演奏埃爾加《愛的致意》;2、王健做客《大風車》丨「你為何拉大提琴時總閉著眼睛? 」 3、王健丨我們耳中的巴赫,已經是我們眼中的巴赫!4、當被問及有沒有被自己的演奏感動到流淚時,大提琴家王健這樣說……5、王健丨談巴赫大提琴組曲丨它們成為我靈魂的避難所丨中國表演者已與西方最偉大的名字並列;6、敏銳的音樂直覺,深厚的藝術學養丨觀王健大提琴公開大師課有感;7、父親是我的大提琴丨身教是一首最美好的樂曲,深情寬廣,親切舒暢!8、技巧在大提琴演奏中的作用丨卡薩爾斯曾說:「音準是個責任心的問題」;9、「我每天的生活是從巴赫開始的」丨畢斯馬(Anner Bylsma)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10、巴赫是最能創造奇蹟的作曲家丨羅斯特羅波維奇解說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文字幕);11、三代巴赫大師帶給我無限歡樂丨聆聽《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12、弟子回憶羅斯特羅波維奇丨鋼琴家神經質,小提琴家自負,而大提琴家則和藹、坦率;13、大提琴家麥斯基說:「音樂的樂趣就在於體會微妙的差異! 」

相關焦點

  • 美女大提琴演奏家《匈牙利狂想曲》難得的好音樂,不要錯過.
    今天小編給各位帶來了大衛·波帕爾:《匈牙利狂想曲》,大衛·波帕爾身為大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亦留下為數不少的大提琴作品,只可惜現在除了少數較知名一些小品之外,其它作品已經很少人演奏。對於沒有聽過他的作品的朋友不妨可以從他創作的這首《匈牙利狂想曲》聽起,這部完成於1894年的作品《D大調句牙利狂想曲》,是由7首小巧的舞曲穿插而成,旋律中帶著濃重歐民族色彩,是大衛·波帕爾的代表之作。波佩爾的匈牙利狂想曲精彩之處,是在曲子結尾的部分,大衛·波帕爾挪用了李斯特在的《第6號匈牙利狂想曲》中所使用過的吉普賽旋律來創造高潮。這應該就是再向前輩致敬吧!
  • 歐陽娜娜的大提琴專輯《15》將於12月18日正式發行.
    歐陽娜娜想對大家說,希望朋友們看到這支MV,可以看到古典音樂的力量,不要覺得古典音樂離我們那麼遙遠,古典音樂就在我們身邊。波佩爾出生在布拉格一個猶太裔家庭,父親是猶太教堂祈禱文領頌者。1855年波佩爾12歲,入布拉格音樂學院從德國漢堡大提琴家尤利烏斯·戈爾特曼(Julius Goltermann)學習大提琴。1863年波佩爾隨交響樂指揮漢斯·馮·彪羅首次到德國、瑞士、荷蘭和英國巡迴演出,備受彪羅讚揚。1867年波佩爾到維也納演出,隨後出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首席大提琴手。
  • 致敬帕格尼尼丨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鋼琴演奏分析    導讀:拉赫瑪尼諾夫是俄羅斯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他的一生在音樂的道路上獲得讓人矚目的成就。四、《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演奏分析  作為鋼琴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拉赫瑪尼諾夫在其華麗的音樂、純熟的技巧、高水平的創造力之下,徵服了世界音樂界和所有的觀眾。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將近一甲子的大提琴演奏生涯,對馬友友來說,巴赫無伴奏的魅力絲毫未減,就像六個小宇宙,影響力一直都在。 「經過了三百年,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到底擁有怎樣不斷進化的魔力,即便到了今天,當我們在困頓,或是悲傷的時候,仍然能夠帶給我們療愈的力量?」馬友友這麼問,「卡薩爾斯在音樂裡面找到什麼?
  • 11首優美大提琴曲,優雅你的生活
    他被公認為法國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有聲樂套曲大師、鍵盤詩人等美譽。他建立在傳統和聲基礎上的細膩優美的音樂,總是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活力,作有歌劇、戲劇配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合唱等大量作品流傳後世。 《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
  • 大提琴&低音提琴專輯淘碟指南
    將近一甲子的大提琴演奏生涯,對馬友友來說,巴赫無伴奏的魅力絲毫未減,就像六個小宇宙,影響力一直都在。 「經過了三百年,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到底擁有怎樣不斷進化的魔力,即便到了今天,當我們在困頓,或是悲傷的時候,仍然能夠帶給我們療愈的力量?」馬友友這麼問,「卡薩爾斯在音樂裡面找到什麼?
  • 15首優美的大提琴曲,優雅你的生活!
    改編成小提琴或大提琴獨奏曲,旋律極為優美動聽,溫馨感人,廣為流傳,而其聲樂曲的出處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波帕爾:匈牙利狂想曲Popper: Hungarian Rhapsody他創作有百餘首大提琴樂曲,其中包括協奏曲、組曲和大量獨奏曲,廣為流傳的有《匈牙利狂想曲》、《精靈之舞》、《大提琴協奏曲》4首、為3把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安魂曲》等。波帕爾最重要的貢獻是創作了多部構思縝密嚴謹的大提琴練習曲教程,至今被全世界專業音樂院校作為規定教材普遍使用。這首《匈牙利狂想曲》是大提琴演奏者最為廣泛演奏的樂曲之一,其結構龐大,技巧運用全面。
  • 知識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不同
    專業  純正  高品質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的不同之處
  • 【今日演出】《藍色狂想曲》鋼琴獨奏音樂會
    整個樂隊以雷鳴般的氣勢再現了樂曲的主要主題後,就以一個漸強的和弦輝煌地結束了全曲。配器未完成配器的原因由于格什溫創作《藍色狂想曲》的時間十分緊迫,他對配器沒有把握,所以這首樂曲最初的配器是由美國著名作曲家格羅菲完成的。後來格什溫又為這首曲子重新配器,這也就是現在演出的管弦樂隊版本。
  • 李斯特及其《匈牙利狂想曲》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鋼琴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將鋼琴技巧發揮到了極致,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他的創作和演奏將鋼琴音樂推入一個黃金時期,對後世鋼琴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匈牙利狂想曲》是他創作的鋼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體裁,也是流行最廣的作品,取材於匈牙利民間音樂,反映了匈牙利的民族精神和氣質,其中主要是以民間舞曲為主要素材,以及與民歌小調的結合。
  • 「你必須帶巴赫到我們的時代,而不是回到巴赫的時代」丨 對話大提琴家古特曼
    第一站的廣州和第三站的北京是演奏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第二站上海是獨奏會,演奏了布拉姆斯、普羅科菲耶夫的大提琴奏鳴曲、舒曼的浪漫曲小品和博凱裡尼雙大提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她的演奏,贏得中國的聽眾最熱烈的掌聲。很多樂迷想了解她的音樂理念,這篇在1999年8月10日由Tim Janof與古特曼的對話,是她音樂理念比較全面和深入的展現。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鋼琴:王羽佳】這首作品由兩組對比的形象構成,一個是陰暗的色彩佔優勢,它的一系列變奏]描繪出越來越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象,特別是當《末日經》的主題進入時更是如此。Variation V: Tempo Precedente第5變奏 如前速,鋼琴強有力變奏,弦樂與木管斷奏伴奏Variation VI: L'istesso tempo第6變奏 速度相同,鋼琴以華彩技巧奏主題變奏,英國管優美的加入兩次主題片斷
  • 聖誕狂想曲丨終章:終於見到你了,希兒
    階段二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完成階段一後,都會進入到這裡。     本層結束,漫長的冬活終於到這裡畫上了句號,感謝各位的觀看。冬活往期攻略:聖誕狂想曲丨代幣獲取指南:布洛妮婭皮膚4天肝到!聖誕狂想曲丨冬活最速主線路線、全支線寶箱獲取攻略聖誕狂想曲丨瘋狂茶會區域最速主線、全支線寶箱攻略王后花園丨終於找到濃姬的解藥酒,隱藏地圖眼淚池塘開啟!聖誕狂想曲丨黑桃與紅方:開局一把刀竟能砍爆9層複合防盜門?
  • 6月20日安源大劇院上演《藍色狂想曲》鋼琴獨奏音樂會
    整個樂隊以雷鳴般的氣勢再現了樂曲的主要主題後,就以一個漸強的和弦輝煌地結束了全曲。配器未完成配器的原因由于格什溫創作《藍色狂想曲》的時間十分緊迫,他對配器沒有把握,所以這首樂曲最初的配器是由美國著名作曲家格羅菲完成的。後來格什溫又為這首曲子重新配器,這也就是現在演出的管弦樂隊版本。
  • 微信節目單丨盧森堡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音樂會
    大提琴丨班傑明·克魯斯託夫 Benjamin Kruithof  cello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A大調奏鳴曲(為鋼琴與大提琴而作),Op.69 No. 3其時大提琴作為獨奏樂器,在演奏技巧方面還很有限,僅僅把它作為一種低音樂器的觀念在人們頭腦中還根深蒂固。因此,在貝多芬早期的這兩部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中,大提琴還只是充當配角,鋼琴則是主角。雖然作品中大提琴主奏旋律的段落很多,但統攝全曲鋪陳展開的重擔,卻主要落在鋼琴身上。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小曲又來了!隨著我們時代的發展,現在學習小提琴好和大提琴的越來越多。走在街上,看見孩子或是青年背著大提琴小提琴行走,變得越來越普通。它們的聲音也是真的柔美動人,好聽的。其實還有中提琴的存在。那麼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小提琴屬於擦奏弦鳴樂器。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這首曲子的感覺也產生了變化。大提琴的音色低緩而深沉,像暗夜裡向你傾述的老友,慢慢舒展,娓娓道來,所有的哀愁與悲傷都隨低沉顫動的琴弦順流而下,觸動人心。歲月清淺,情意連綿。馬友友使用的是1733年義大利產的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價值250萬美元,琴聲深邃,回音悠長,適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優美迷人、色調溫暖,向來是大提琴曲中試金石之作。此輯中皮亞蒂戈爾斯基以其詮釋浪漫派作品的深厚功力,將大提琴豐潤迷人的音色發揮到極至,被認為是作品與演奏的天合之作!他並非只有巴赫的「大無」。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以浪漫、抒情和至難的技巧,被譽稱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協奏曲。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也蘊藏了高度的演奏技巧,與他的鋼琴協奏曲互相輝映。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指南
    是她拉大提琴,還是大提琴拉她?第二階段是1717-1723年間的柯登時期,雖然僅有短短的六年,但卻是他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階段,包括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組曲與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創意曲、十二平均率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第三階段是1723-1750年間的萊比錫時期,此時主要創作為合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