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觀後感(一)《英雄兒女》

2020-09-11 佐羅zgz

《英雄兒女》是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部電影,也是全國人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百看不厭。

它是1964年長影廠攝製的,編劇是時任總政副主任傅鍾秘書的毛烽,導演武兆堤,副導演張其,插曲的詞作者公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詞作者,作曲劉熾是《我的祖國》的曲作者。演員有田方、劉尚嫻、劉世龍、周文彬、郭振清、浦克、褚大章、任頤、趙文瑜、柏瑞桐、王延盛、劉效國、李萬城。客串演員有金迪、張輝、邵萬林、馬世達、達奇、張勤箴、王春英。

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每次看都讓我感動,讓我激動,都是流著眼淚看完的。之所以激動和感動,一個原因是影片充滿了英雄主義精神,而我是有英雄情結的人,當今中國很缺乏這種精神,我渴望英雄的回歸,而這部電影就是對英雄主義的召喚。影片不只塑造了王成一個英雄,還有其他許多英雄人物,比如王芳,金大爺父女,趙國瑞乃至小劉,他們都是英雄,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英雄才創造了新中國的輝煌。另一個原因是影片精湛的藝術感染力,歷經半個多世紀依然栩栩如生。儘管我熟悉影片每一個情節,但每到那幾處震撼人心的場景時,仍然被深深的感染,每次看到親人重逢的場景我都激動加感動,眼淚自然而然就下來了。

片中催我淚下的幾個場景:

1、王成王芳兄妹在戰場上相逢的時候。

2、王文清和王成相認的時候。

3、王成看到敵人圍了過來,喊著「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時

4、王芳聽到哥哥犧牲時

5、張團長得知王芳是英雄的妹妹並向戰士們介紹時

6、王芳為戰士們演唱時

7、小劉介紹王復標是王成的爸爸時

8、王復標和王東重逢時

9、王成排向祖國人民宣誓時

10、王文清和王芳父女相認時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全方位的優秀,包括編劇、導演、攝影、音樂各方面。影片不僅展示了戰場血與火的殘酷,還展示出朝鮮三千裡江山的壯美景色,顯示了和平的美好。

本片的演員也非常出色。

劉尚嫻長得非常漂亮,清純靚麗,像一個鄰家女孩。這部電影她演的非常好,很可愛,應該是人見人愛吧。這種五六十年代年輕姑娘的氣質現在應該看不到了。如果說有什麼美中不足的話,那就是哥哥犧牲後她難過了一陣,再往後就一直是笑容滿面了,再沒有悲傷的表現。當然這不能怪她,跟那時的大環境有關,可能是編導要求的,不能過於悲戚,要化悲痛為力量。其實,如果有一個她背著人痛哭大哭的鏡頭就更好了。

劉世龍演的王成在巴金原著中只是一筆帶過的背景人物,電影給他增加了大量情節,成為了他的經典形象,這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田方解放後演的電影不多,這是最能展示他演技的一部,他深邃的目光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幾個配角演的也好。郭振清、浦克、周文彬都不愧是老戲骨,尤其是周文彬,是個正反派都能演的演技派,他演的角色幾乎都無懈可擊。而褚大章,我感覺這是他唯一一個讓人能記住的角色。

張映哲演唱的主題歌很不錯,但似乎稍顯奔放了一些,如果有一些輕柔的表現可能更好,比如郭蘭英唱的《我的祖國》就非常完美。

其他感受:

影片開始時看到美國飛機扔下的炸彈炸出那麼大的彈坑,令人觸目驚心,中美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太大了。但在這種情況下,我軍還能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我認為這就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勝利,優秀的政治工作是我軍唯一超過美軍的實力。

朝鮮人很喜歡使用頭,用頭頂東西,用頭甩長帶子跳舞。朝鮮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用頭呢?不明覺厲。

相關焦點

  • 老電影觀後感(四)《五朵金花》
    2007年的觀後感《五朵金花》是我最喜歡的三部國產愛情電影之一,(另外兩部是《劉三姐》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部電影塑造了一個桃花源般的世界,一個充滿美好人性、充滿陽光、讓人無限憧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真善美無處不在,愛情如夢似幻,環境優美迷人,社會風氣友善質樸,這個世界讓人陶醉其間,難以自拔。
  • 經典老電影《英雄兒女》的幕前幕後
    >片場工作照之一,是老演員周文彬在給青年演員劉尚嫻講解分析角色的關係把握定位。田方是位老演員,上世紀30年代就從影活躍在上海灘,演技成熟。而在《英雄兒女》的劇組中,他又是職位最高的「大官兒」,身任國家電影局副局長,從延安走過來的老幹部。
  • 老電影觀後感(十)《偵察兵》
    這部電影當年上映時曾轟動一時,因為它是文革期間拍攝的第一部驚險戰爭片,看時覺得情節緊張,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加上主演是大帥哥王心剛、大美女楊雅琴,再加上國軍制服穿上去帥氣漂亮,看著特別過癮。那時電影少,一部優秀電影總能衍生出一些經典臺詞,比如「繼續操練」,就是我們小時候常用的口頭禪。今天重看這部電影,雖然還覺得很好看,但也發現很多毛病,主要是把敵人寫的太蠢了。
  • 老電影觀後感(十四)《打擊侵略者》
    最近又看了一遍抗美援朝老電影《打擊侵略者》,八一廠1965年攝製。這是一部非常經典非常熟悉的老電影,當年看過n多遍。這次重看,那熟悉的情節、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臺詞,還有那感人的場面,讓我一邊看一邊眼淚撲簌撲簌往下掉,仿佛又回到了難忘的少年時代,重溫了年輕時的美好。
  • 影片《英雄兒女》奮不顧身的精神 當下還需大力發揚 (一)
    由長春電影製片廠,一九六四拍攝電影《英雄兒女》,雖然描寫的是戰爭年代場面,但今天看來仍然鼓舞著當下快將麻木的人心。筆者近日一連看了N多遍,次次都能被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所感動。沉思默想發現了影片中,從始至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主題,那就是人人都具有大公的思想、和一種大無畏的犧牲奉獻精神在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看王文清政委的扮演者田方,凌晨時間頂著潮溼的暮色。
  • 重看抗美援朝老電影《英雄兒女》,最經典的英雄形象-王成
    電影《八佰》正在熱播,電影通過「八百將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敢於犧牲的精神。電影上映後,很多軍迷表示很多情節嚴重脫離史實,例如最後的衝橋撤退戰,電影中拍攝的極為慘烈,而真實的戰史中,這次撤退犧牲5人,傷20餘人,犧牲不小,但遠不及電影中表現的那麼慘烈,算是井然有序的撤離。但電影畢竟需要有藝術加工成分,只要不過於偏離事實,太過荒唐(抗日神劇),不必過於苛求。
  • 老電影觀後感(三)《南徵北戰》
    就拿華東我軍來說吧,宿北戰役之前,華中野戰軍連打勝仗,七戰七捷,而山東野戰軍就老打敗仗。孟良崮戰役之後,華野實施七月分兵,又打了幾次敗仗,比如南麻戰役。所以,歷史不是像我們小時候看這部電影時想的那樣簡單,消滅了張軍長部隊後就一帆風順了,歷史是複雜的。影片強調的另一個就是要打運動戰,認為只有靠運動戰才能打勝仗。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 老電影觀後感(七)《地道戰》
    它本是一部故事片形式的軍教片,但由於拍的太精彩,遂成為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老電影。影片導演任旭東,作曲傅庚辰,演唱鄧玉華(煤礦文工團),演員有:朱龍廣(工程兵文工團),劉秀傑(鐵路文工團),王炳彧(北影),張勇手,朱啟,王孝忠,劉江,謝萬和,龍套演員有劉季雲,張亨利,張懷志。
  • 老電影觀後感(十三)《知音》
    但小鳳仙哪有那麼高的政治覺悟啊,她不過是一個年僅15歲的小姑娘,從小顛沛流離,無法餬口,不得已進入妓院以出賣肉體為生,你可以說她生性聰慧,才藝俱佳,你可以說她愛慕蔡鍔英雄氣概,甘願以身相許,這都沒問題,但要把她拔到如此高的政治覺悟和愛國熱情,就過於離譜了。蔡鍔死後,小鳳仙離開妓院嫁給了一個東北軍旅長,抗戰勝利後因為這個旅長當過漢奸而被槍斃,她又嫁給了一個工人。
  • 老電影觀後感(五)《紅日》
    我是讀完鍾子麟寫的《蔣介石王牌悍將張靈甫》後特意又看了一遍這部電影的,邊看邊對照書,印象更深刻。第二場是萊蕪戰役(《南徵北戰》中的鳳凰山戰役),此戰我軍大獲全勝,六縱也繳獲甚多,不過此役74師沒參加。最後是本片的重點孟良崮戰役,經過一場殊死血拼,我軍終於在孟良崮殲滅了國民黨五大王牌軍之首整編74師,驕橫高傲的張靈甫也被我軍擊斃,王必成終於報了漣水的一箭之仇。其實,第二次漣水保衛戰我軍雖然失敗,但就傷亡而言雙方損失差不多,我軍的失敗主要是丟了漣水城。
  • 老電影觀後感(二)《渡江偵察記》
    最近又看了一遍經典老電影《渡江偵察記》。這部電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54年拍的老版,一個是74年拍的新版,我這次看的是老版,記不清是第幾次看了。當年第一次看老版時,因為先入為主的緣故,覺得不如新版拍的好,覺得老版裡孫道臨演的李連長過於文弱,不如新版裡王惠威武,還覺得老版裡演劉四姐的李玲君不如新版的張金玲漂亮。
  • 老電影觀後感(十六)《地下尖兵》
    《地下尖兵》是長影廠1957年攝製的一部諜戰片,導演武兆堤,副導演尹一青,演員有浦克、張園、陳汝斌、安震江、夏佩傑、李林、張巨光、蒙納、李孟堯、吳必克、張鳳翔、孟憲英(武兆堤夫人),客串王楓、周文彬、孫敖。這部影片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就是影片開頭,專門標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1947年、北平。本來是一個虛構的文藝作品,為什麼要標明時間地點呢?
  • 老電影觀後感(十二)《奇襲》
    《奇襲》是我小時候看過很多遍的電影,那時正值文革,大部分國產電影都禁放了,只有寥寥幾部還能公映,其中就有《奇襲》。所以,這部電影的情節我熟透了,很多臺詞都能正背如流。最近又看了一遍《奇襲》,和小時候看個熱鬧不同,這次了解了一些歷史背景,於是有一些新感受。
  • 老電影觀後感(十五)《廬山戀》
    這部電影當年曾轟動一時,主要是緣於它的「美」。一個是景美,影片把廬山風光拍得非常美,介紹了廬山許多著名景點,展示了廬山迷人的風光,讓觀眾大飽眼福。這部影片等於為廬山免費做了一次廣告。如果現在再拍這部電影,肯定不會這麼做了,除非廬山景區出錢邀請電影製作商拍攝。
  • 《英雄兒女》觀後感——鵝城是黃四郎建立的?
    《英雄兒女》拍攝於1964年,可以說,這部講述抗美援朝的電影反映了六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 《英雄兒女》中的犧牲的戰鬥英雄王成,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僅僅是千千萬萬被解放的在舊社會受壓迫的普通老百姓之一,並無其他特殊身份。而當下的國產影視劇中(除卻紀實向的影視劇作品) 主角往往是在舊社會家境殷實、生活無憂且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少爺小姐,亦或是佔山為王的,有著江湖意氣的綠林好漢。
  •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2020-10-26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雄兒女》《祝福》等經典電影,以新面孔登上島城大銀幕
    《上甘嶺》《英雄兒女》《五朵金花》《龍鬚溝》等十部年代久遠的老電影以鮮亮的新面孔登上屏幕目前正在島城一家影院上映       在利群華藝國際影院金鼎廣場店,4K巨幕廳正在放映由夏衍編劇、桑弧導演的影片《祝福》。
  • 老電影觀後感(八)《從奴隸到將軍》
    《從奴隸到將軍》是一部很著名的老電影,拍攝於1979年,片中主人公羅霄是以我黨36位軍事家之一的羅炳輝將軍為主要原型,劇中大的情節基本都與羅炳輝生平相符,包括他1915年參加滇軍,參加護國討袁和北伐戰爭,率部起義參加紅軍,參加長徵到陝北,抗戰時期在新四軍工作,1946年病故等等。
  • 《烈火英雄》觀後感
    《烈火英雄》觀後感 三實小 二(12)班 唐瀚宇指導教師:韓燕《烈火英雄》是一部消防題材的電影,電影原型事件是大連「7.16」事故。這部紀實電影場面很震撼,湧現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電影敘述了消防戰士不畏犧牲、勇敢向前,誓死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種種英雄事跡:楓林中隊班長徐小斌在提供遠程供水時,為了清理河裡的垃圾被絲網纏住了腳,溺水犧牲了。之前,他的婚紗照還沒有拍完,就趕去救火現場。東山中隊班長江立偉為了避免事故擴大而不得不手動關閥門,他與大火奮勇抗爭。一個閥門需要轉八千圈,他被熊熊烈火燒得有多痛苦,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是英雄。「江立偉同志,犧牲了!」。
  • 《金剛川》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老電影值得重溫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