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關注嫦娥二號發射 稱中國誇示高超技術

2021-01-13 騰訊網

人民網東京10月2日電 昨天18時59分57秒,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大約5天後衛星將進入距離月球100公裡的繞月軌道,進行對月球表面的立體攝影等。日本《朝日新聞》網站昨天晚上很快做出了如上報導。報導稱,10月1日是中國的建國紀念日,這次衛星的發射是向國內外誇示中國高超的宇宙開發技術,加強國家的威信。

日本《讀賣新聞》網站昨天晚上也對「嫦娥2號」的發射進行了報導,並指出,中國的探月計劃分為「繞」、「落」、「回」三步,本次發射是該計劃中第二步「落」的準本階段。計劃於2013年發射的「嫦娥3號」將搭載月球車,在月球表面著陸,進行土壤樣本收集和分析。而這次將完成對著陸的預定地點進行攝影等任務。

《日本經濟新聞》、《每日新聞》等主要媒體都對「嫦娥2號」衛星的發射作了。

相關焦點

  • 美國曾強力封殺中國,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腆著臉要求分享技術
    24日一大早,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就在網絡刷屏。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次空間活動,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美國曾強力封殺中國,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腆著臉要求分享技術成果
    24日一大早,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就在網絡刷屏。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次空間活動,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發射已經二十多天,嫦娥四號為何還未著陸?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018年12月6日,中國航天拉開了年末一場重頭戲的序幕:嫦娥四號探測器從我國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的軟著陸探測。目前,距離發射成功已經過去二十多天,卻始終沒有傳來嫦娥四號成功著陸的消息。在這段時間裡,嫦娥四號究竟在做什麼呢?
  • 嫦娥二號衛星於10月1日18時59分57秒發射,網易新聞邀請中國航天...
    網易新聞:這一次的長三丙火箭在技術上會有哪些創新?韓峰:長三丙火箭這一次為了嫦娥的任務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它從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發,進行了一些完善性的設計。火箭的各大系統都有一些完善性設計,一個是為了滿足嫦娥2號的發射要求,另外一個也是為長三丙系列火箭後續的發展和確保成功的目標做了一些改進。
  • 嫦娥5號發射的一個彩蛋,讓臺灣「高潮」了?
    遠得不說,就說今年9月15日。當時我們在黃海海域以德渤3號抬浮力打撈工程船為平臺,使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的9顆衛星。1986年,「長徵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中國首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送入預定轉移軌道,中國人從此能夠收看衛星電視、收聽廣播。
  •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踏上月球之旅!或將摘下「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的金牌
    2 時 23 分,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按照計劃,「嫦娥四號」經過 26 天的飛行,將軟著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從而完成「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中國航天也將因此摘下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發射後,引各國關注,全世界科學家請求中國辦一件事
    比如科技領域,中國現在的5G技術就已經領先全球,同時中國在太空領域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近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成功發射,引來各國強烈關注,全世界科學家都在請求中國辦一件事,那就是分享科研數據甚至贈送月球土壤。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嫦娥四...
    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 10月12日零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 嫦娥四號任務獲國際航天最高獎 嫦娥四號飛行任務由著陸器和漫遊車組成,於2019年1月3日在月球的另一端進行了首次觸地(登錄到月球)。648天後,探測器返回馮·卡爾曼火山口的科學數據和圖像,隨後開始了14天的休眠。
  • 中國嫦娥5號成功挖土!美國航天卻停滯51年?中美差距正逐漸縮小
    據悉,「喜」指的是12月1日中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在隨後的2天裡,其還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勘測並完成了收集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和巖石的「挖寶」任務。據悉,若嫦娥5號圓滿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蘇聯、美國後第三個將月球土壤送回地球研究的國家。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最近嫦娥五號的消息一直都沸沸揚揚,而嫦娥四號我們幾乎都快忘記了,今日 消息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又一次帶我們看到了嫦娥四號,那麼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是什麼呢?玉兔二號還在   原標題:新裡程碑!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指揮室發出數聲號令:3、2、1、點火!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當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後,在世界上都引起不少震動,各方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美國NASA網站播放是當年的阿波羅登月,好漢還提當年勇,還雄心勃勃提出2024年要再次登月。印度新聞報導更是有意思,大概意思就是說: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所以才讓中國搶在印度前面成為世界第三個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揭秘嫦娥二號的"七種武器"|衛星有三種可能結局
    聚焦嫦娥二號任務五大關節點    新華社四川西昌10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嫦娥二號任務是我國實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測,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測。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術的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擔負著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任務實施過程有五大關節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月球挖土有啥用,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作為二期工程先導任務發射成功,為嫦娥三號勘測了落月區域,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獲得了世界上首幅7米解析度全月圖;拓展任務實現飛赴日地L2點開展探測,與圖塔蒂斯小行星近距離交會。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我國首次開啟地外採樣;網絡直播新規公布...
    【鈦媒體綜合】11月24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