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背書是困擾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有的人死記硬背,事倍功半。關於記憶,沒有最好的技巧,但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記憶力的辦法其實是很多的,重要的是你要做個提高自己記憶能力的有心人,在任何場合都形成習慣。
我們可以從以下7個方法著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完善,提升自己的背書能力。這些方法不僅可以用在日語學習中,其他學科亦同樣適用!
1、填寫記憶法
此法適用於時間充裕的同學,每天有時間,想起就讀一讀,一次讀三遍,但是要讀流利,然後自己將內容編輯成文檔,做成填空題,自己填空;過幾天交換填空的位置;
2、理解記憶法
抓關鍵詞背誦,記住文章主要脈絡,記住注釋和翻譯,加強理解,按照理解內容背書;
理解記憶的效果優於機械記憶。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做記憶的實驗中發現:為了記憶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複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複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複8次!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真是費力不討好。
理解記憶是以理解材料內容為前提的。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繫,以及該材料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係。
3、多回想(艾賓浩斯記憶法)
一般在路上,在不用腦的時候,晚上睡覺前,回想文章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及時/定期複習+隨時測驗(隨時隨地測驗自己)。
信息輸入大腦後,遺忘也就隨之開始了。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後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裡,遺忘最快。
艾賓浩斯記憶法也是遺忘曲線,一個小時後就會遺忘,在一個小時內回想就可以記住那個東西;最好一天之後再回想;三天之後再回想就可以了。
4、快速朗讀法
多個感官並用,手上寫一寫畫一畫,嘴上朗讀。
背誦大段文字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文字材料的結果。首先我們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反覆朗讀,繼而反覆默讀。只有熟讀,才能熟記,才能加深理解,最後成誦。
實踐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5、抓住關鍵字
用誰在做什麼,這樣的方式去理出提綱,然後照著提綱多重複。
背誦時,一定要根據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6、聽錄音(協同記憶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記憶,要比單用視覺、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也叫協同記憶法。每天聽,重複聽。
單憑聽覺每5分鐘僅能傳達100個單詞,而視覺傳達的速度則是聽覺的一倍,視覺和聽覺同時起作用則是聽覺的十倍。
因為各種感官都以同一個對象接收信號,會使大腦皮層各個相應區域同時興奮起來,建立多通道的信息聯繫。這樣多通道的聯繫在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也就深刻,記憶也就非常牢固、持久。
7、聲情並茂法
找一個人聽,你聲情並茂一字不漏地朗誦一遍,一邊看書、一邊看人,多讀幾遍,背誦就易如反掌了。此法不僅能鍛鍊記憶能力,還能鍛鍊心理素質與臨場表現。
所以同學們,你們在學習過程中,傾向於怎樣記憶背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