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底,嗶哩嗶哩迎來十周年慶,除了各中慶典活動,B 站還放出了中國科幻巨作《三體》動畫化的消息,引起一陣轟動。
在 B 站搜「三體」,還能進入三體動畫的專屬頁面。
「三體主頁」非常炫,頁面中部有一個顯示著 3000 多個小時的倒計時器,倒計時結束時就能看到三體動畫 PV(正式預告片)了。
這個顯示方式源自於小說中三體人與地球人聯繫的技術,看過《三體》的讀者,對這種將信息列印在視網膜上的技術肯定不陌生。從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製作方的用心。
《三體》動畫化絕對是科幻圈和動畫圈的大事,為了讓觀眾有所期待,B 站釋放了這部三體動畫的概念宣傳片。
宣傳片中,一個又一個在讀者腦海中出現過的畫面在熒幕上一一重現。
聯合國大會宣布啟動面壁者計劃
巴拿馬運河上的古箏計劃
破壁人的出現
「水滴」毀滅地球艦隊
太空電梯
面壁者羅輯的反擊
宣傳片可以說非常忠於原著了,所有的畫面幾乎都能將文字所描述的呈現出來,滿屏的彈幕也說明了這部宣傳片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但是如《三體》這般,本身就已經如此成功的作品,動畫化能否將其推上另一座高峰?
這個答案在動畫正式播出前,所有人都不知道,不過以下幾點,我們倒是可以討論討論。
一
《三體》動畫化到底靠不靠譜?
在影像技術發達的時代裡,如果一個偉大的故事,僅以文字的形式留在書本中,難免是一種遺憾。
《哈利波特》拍成電影後風靡全球,成為魔幻經典;漫威宇宙系列電影,不僅把「漫威漫畫」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更是創造了新時代超級英雄電影的巔峰傳奇。
除了這兩個系列,文字或漫畫影像化後的大獲成功作品還有很多,早就證明了這條路行之有效。
雖然哈利波特小說和漫威漫畫原本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但不可否認,大多數人沒有閱讀小說和漫畫的習慣。
如果沒有影像化的加持,這些偉大的故事和作品,恐怕就無法走進普羅大眾的視線裡,產生今天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了。
可見,小說故事和漫畫,只要能突破紙質限制走上熒幕,迎合現代大眾的需求和習慣,都能得到更好的傳播,特別是在未來,5G 的普及使我們的生活更大面積被影像化,這也必定推動影視作品的發展。
但戲劇化的是,《三體》的影像化一直以來都極具爭議,畢竟很少有小說還沒被拍成電影電視劇,就提前遭到讀者強烈反對的。
鑑於《三體》所描述的恢弘壯闊的宇宙觀,以及超前的科技,大眾認為在當前國內的影視技術之下,這故事根本不可能拍好。
於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壓住了自己的渴望,寧願不拍也不希望看到被拍爛的下場,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劇作。
這種因愛生恨的情感,正是體現了粉絲們對原著的狂熱忠誠。
但是動畫製作與真人電影電視劇有著根本性區別,動畫的呈現方式比真人更加靈活,對於某些特定場景的展現,動畫甚至能到達更好的效果。
暫不說動畫能否達到滿意效果吧,目前國內的影視製作水平,的確無法企及好萊塢的高度,從這方面看,也許用動畫化的形式會比電影電視劇更加靠譜。
二
製作方功力能撐起三體宇宙嗎?
《三體》這個 IP 很大,而且燙,一般的製作公司還不太敢碰,即便原著已經很精彩,但是要改編成動畫,是另外一回事。
《三體》動畫由 B 站出品,製作方是藝畫開天,其實也是 B 站投資的一家動畫製作公司,2015 年成立,非常年輕。
雖然年輕,但是卻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關鍵是作品挺成功。
2017 年 5 月 3 日,藝畫開天黑馬級作品《幻鏡諾德琳》登陸騰訊視頻和 bilibili。
口碑的一路發酵,其在豆瓣的評分一度飆升至 9.6 分,上映一個月後依舊維持在 8.5 分的高水準。
今年 7 月 13 日,同是出自藝畫開天的作品,萬眾期待的《靈籠》終於開播。
這部耗時三年,每一幀畫面都在燃燒經費的動畫作品一開播就引起了巨大反響,才上線半周,目前的總播放量超過 2300 萬,彈幕總數也超過了 50 萬條。
這個成績絕不是吹出來的,動畫的背景設定宏大,情節吸引,無論是人物的細節刻畫、環境的渲染、髮絲的波動都表現非常出色,一度被稱作國漫巔峰之作。
高質量的動畫作品,代表了高成本,從《靈籠》的效果來看,每個畫面都有一種經費燃燒的感覺,起碼可以說,藝畫開天在資金方面不存在太大問題。
所以,藝畫開天能否讓《三體》再次吹爆?不好說,但是很接近了。
三
時隔十三年
《三體》依然火到不行
大劉憑藉《三體》獲得雨果獎,這個被譽為科幻文學界諾貝爾獎的殊榮,是對科幻作品的最高肯定,而且大劉是第一個獲得此榮譽的中國人,作品的偉大毋庸置疑。
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是大劉的粉絲,曾經還專門派人到中國催更,這也足以說明《三體》在全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三體》第一部於 2006 年 5 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至今時隔十三年,今年 7 月 4 日日文版首次登陸日本,依然火爆到不行。
而且沒想到一來就賣到脫銷,還加印 10 次!日本作家們也紛紛站臺支持,成為最近臺灣珍珠奶茶之後又一個刷爆日本朋友圈的國產熱點。
國內的粉絲對於《三體》在日本暢銷表示欣慰:
作為二次元文化的起源地,日本在動畫技術和科幻的想像力絕對不輸中國,如果這次《三體》動畫化能在日本再次引起轟動,也算是國漫的一次重要裡程碑了。
▼
《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勢頭,而今《三體》動畫也許是個讓世界看到國漫和科幻小說新高度的機會,中國的觀眾真是得好好感謝大劉了。
還有 3000 小時就能看見三體 PV 降臨了,你期待嗎?
超感人菲律賓廣告,比泰國腦洞廣告好看三千倍!
坎城創意節2019平面出版精選案例
看完漢堡王和麥當勞的「勞堡戀」,我頭都笑掉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