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世間傳奇都是寫戲人的臆想,然而任白卻成了不朽。
即便不是粵劇迷,從上世紀中葉到哪怕今天,在香港幾乎也沒有人不知道任白的名字。作為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粵劇名伶,任劍輝與白雪仙締造的《帝女花》、《紫釵記》、《穿金寶扇》、《李後主》等舞臺形象,深入人心。
而同樣與她們的作品流傳的,還有兩人之間五十年的故事。港人常有感慨娛樂圈內分分離離,然最可稱道的,還是任白情。
本文整理|浪都張小哥 註:本文僅概述任白二人故事,引用廣州圖書館《[名伶篇·任白]》、百度百科「任白「「任劍輝「「白雪仙「詞條等多方資料。
浪都投稿|LONDO_LES@163.COM
「虎度門內外
戲夢五十載「
任劍輝與白雪仙,一是小生一是花衫,1937年澳門相遇,1956年共組「仙鳳鳴」,幾經波折,終成香港粵劇第一大班,代表作《帝女花》、《李後主》、《紫釵記》等。1968年公映 《 李後主 》 ,創下粵語片最大製作,最長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紀錄。
然同樣令人稱道的是,二人近五十年相廝相守的情誼。
圖|《李後主》劇照
任劍輝出生於1912年,白雪仙出生於1926年,兩人相差14歲。初見時,任劍輝已經是一方名角,由於她聲、色、藝俱全,扮相演出特別風流瀟灑,極為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喜愛,故有「戲迷情人」之稱。不僅如此,任劍輝也是一方霸道總裁,在澳門創辦「新聲劇團「便名躁一時,抗戰勝利後轉移香港。當時的女粉絲為看她一戲,更是一擲千金。
任劍輝的粉絲多是女學生、俏梳傭甚至尼姑:
這些俏梳傭和尼姑,看任劍輝演出,必然是「大位客」。當時的「大位」票價是八元九,以當時的幣值衡量,實在很貴,俏梳傭的每月薪金,無非是三十元左右,這樣看一晚戲是去了她們月薪的三分一了。尼姑的入息如何雖不可知,但出家人卻和大戶的太太一樣消費,都是難得的。
圖|霸道總裁任劍輝
白雪仙則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粵劇名伶白駒榮第九女,千嬌百貴,自小熱愛粵劇。因戰事家道中落時一度上街賣唱。16歲時便為正印花旦,在戲臺上遇見任劍輝,後加入任劍輝的「新聲劇團「,自此開啟了一段50年的淵緣。
在白雪仙自傳裡寫道,初見任劍輝時的情景:
有一晚,我正在臺上演戲,偶然向臺下一望,這一望使我 精神為之一振,因為我發現了坐在最前一行裡有一個紅老倌在靜心地看我演戲, 當我望一下她的時候,她竟向我微笑,我心裡好像吃了蜜糖甜,我知道這位吃香的老倌是誰,因為在我年幼的時候也曾看過她演戲,同時還常常聽到行內人讚她的工夫,因此我對這位女文武生就有一種深刻的印象,有時還會妙想天開的希望有機會跟她合作哩!到底我所佩服的偶像是誰呢?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 她就是坐在我前面的任劍輝!
圖|白富美白雪仙
註:「虎度門」指粵劇裡演員出場的臺口,由蕭芳芳、袁詠儀主演的電影《虎度門》也曾暗喻了這段任白情。
圖|電影《虎度門》截圖
「出必一對 入必一雙「
香港光復後,任劍輝在香港組織新聲劇團,其時白雪仙為「二幫花旦」。
1956年,任劍輝與白雪仙組成「仙鳳鳴劇團」,從此達到了一個藝術生涯的頂峰,演過的名劇多不勝數,《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等令戲迷百看不厭,津津樂道。不過,在創建初期,仙鳳鳴票房慘澹,直到《紫釵記》大收旺場,仙鳳鳴劇團才最終成為香港最紅的戲班。
「仙鳳鳴劇團」的壽命來格來講只有十三年(1956-1969),可卻是香港粵劇史最燦爛的回憶之一,其中人更是個個聲名大躁,白雪仙在回顧「仙鳳鳴劇團」時所說:
「任姐、波叔(梁醒波)、四叔(靚次伯)、唐哥(唐滌生)和許多不同行當的專才,竟能在一段不短的日子裡,聚在一起。而他們的藝術造詣,又剛好到達頂峰……在『仙鳳鳴』的演出中,他們仍能努力不懈地互相配合,在整個演出前後,他們更會提出無數寶貴意見,目的是為了使戲演得更好。」
同時,1963年任白成立「雛鳳鳴」劇團,其臺柱有後來陳寶珠、龍劍笙等。1969年任劍輝正式退休居於幕後,但仍身體力行督教劇團,「雛鳳鳴「亦成為香港粵劇史上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出團體。
從組建仙鳳鳴劇團,到1972年參加「六一八」水災義唱後徹底告別舞臺雙雙息影,任白二人再沒有找過其他合作者,只要是公開場合亮相,從來都是寸步不離,二人演出粵劇和電影幾百部,半數以上為二人搭檔。
臺上臺下,出必一雙,入必一對。舞臺上的合作組合無數,合久必分差不多是個規律,像任白這樣生死與共的組合實屬罕見。
圖|1972年義唱後雙雙息影,《帝女花·香夭》成絕響
白雪仙自16歲時遇見任劍輝,30歲與其同居,其後一生相伴,一生未婚。而任劍輝早年其實有段名存實亡的婚姻:
「任姐的身邊出現了密友黃蘇、好友白雪仙,兩個人都是性格硬朗者。黃蘇叔出名惡,仙姐也不弱,男的稱女的為『辣椒仔』(這是我在戲班聽來的一則小點滴),女的對男的,自有其軟硬輕柔的性格表現」。
當時「黃蘇「便是任劍輝的名義丈夫,「出名惡「是對他的形容。後來任劍輝得了腸胃病要動手術,白雪仙日夜操勞,黃蘇終於做出了退步,讓任搬到白家中休養。這一養便是幾十年。
如何讓一個「出名惡「的男人做出此決擇,「辣椒仔「背後的鬥智鬥勇,也足以讓觀眾們腦補一段戲。
圖|眉目裡都是情的二人舞臺照
「如可贖兮 人其百身「
1989年11月29日凌晨3點50分,因肺癌惡化,任劍輝在香港跑馬地寓所[逸廬]病逝,享年77歲。
在給任劍輝的輓聯中,白雪仙寫道: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意思是,如果能夠代替你,我願意死一百次。此後粵劇界多方邀請白雪仙復出,但她一一回絕,她答:「沒有任劍輝,舞臺沒有顏色」。帝女花終成絕響。
圖|出席活動,白雪仙撫摸離世的任照
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給白雪仙,白雪仙致答謝辭時說:「世事是很奇妙的,我今日領獎一半為自己,另一半是為另一個人,得到這個不遲又不早的終身成就獎,成就了另一個人的成就。」
2004年,紀念任劍輝逝世十五周年,白雪仙召集雛鳳鳴舉辦了《重按霓裳歌遍徹》粵劇演出紀念活動。謝幕時,白雪仙與所有演員向觀眾鞠躬,在她的身邊,她給任劍輝留了一張椅子,上面放了一朵紅玫瑰。
圖|任劍輝
那個聲色年代,兩個女人五十年,已極幸。
最後獻上一曲林夕作詞,許志安演唱的《任白》
(騰訊連《任白》的mv都沒有大家將就一下吧)
▼
唯願終此生所建立成就
全部是你相關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