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2020-12-26 騰訊網

編者按:照相機的出現,對繪畫的影響,尤其對寫實繪畫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它迫使畫家重新思考繪畫的本質和價值。

繪畫的本質是什麼?以「像」為衡量標尺顯然已不是繪畫的終級目標。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認為,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繪畫表達形式,儘管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不僅不能與生活一模一樣,而且還要使畫面與生活保持距離,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價值,畫家要做的工作實際上是視覺重構。繪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

視覺藝術的一切表現都來源於觀察,有什麼樣的觀察方式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方式,觀察方式是我們研究繪畫的必由之路。這些突破再現事物表象的藝術形式,不再因滿足表象的唯美,而遮蔽識見引領創造的價值,也加深了我們對藝術本質的認識。

中國油畫界出了冷軍的肖像作品,許多人讚不絕口:「畫得太逼真了,像照片一樣」。在我看來,這是一句批評話,既然與照片一樣,還要畫畫幹什麼?

許多年了,我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繪者何為?大凡習畫者都從模仿開始:或對實物描摹——追求物理上的逼真;或臨摹前人——傳承程式畫法。一句話,往往以「像」為衡量標尺。尤其中國各大美術學院的西式寫實性訓練,試圖讓學子們有照相機般的功能。

畢卡索 在安提比斯夜釣 1939年 油畫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但繪畫藝術的本質和終極目標就是這樣嗎?

我認為,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繪畫表達形式,儘管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不僅不能與生活一模一樣,而且還要使畫面與生活保持距離,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價值。畫家要做的工作實際上是視覺重構:根據美學規則進行畫面的組織和整理,創造出心目中另一個自我的小宇宙。我的觀點是,在繪畫語言的表現尤其是在創作中,並不僅是如實描繪眼中所見,而是發現其藝術趣味所在,挖掘並強化其形式特點。比如,平面感、混沌感、虛實感、外形等;裝飾的、肌理的、誇張的、甚至於是點、線、面、色、形、體、質的純粹組合。並在造型、色彩、材質等用相應的手法進行處理,使畫面散發出獨特的形式意味,顛覆我們的視覺印象,升華了的那部分就是藝術性。

當人類發明了照相機,迫使畫家重新思考繪畫的本質和價值。藝術趣味至上,這就是繪畫從寫實發展到抽象的根源。素材人人見之得之,如何提煉升華是畫家的能耐。一幅畫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不是畫得如何像對象,而是要設計出一些與生活中不一樣的地方。畫家要努力讓畫面變得有回味、有嚼頭、有生動感,要讓觀者有聽詩歌般的享受,給人以更大的想像空間,也使自己的作品看起來與眾不同,當然做到這一點這並不容易。我認為,畫家水平的高低之別就在於其處理和控制畫面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繪畫並不簡單,要比不動腦子的抄照片複雜多了。吳冠中一生都在繪畫的形式感上下功夫,其作品在市場上能夠賣出高價,或許也是一種佐證吧?

馬奈 女神遊樂廳酒吧 油畫 1882年

英國倫敦大學科陶德美術學院藏

因為,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審美儘管有變化,但根本性的視覺美感和規律是不變的。在繪畫技術的表現上也要遵循這些「遊戲」規則——一方面在學理上要懂得如何「有趣味」,東西方哲學都講究平衡、邏輯、結構,繪畫的秩序整理就是形式感的表現,是形式要素之間的特定聯繫方式;另一方面,繪畫過程中造就的生動性,寫實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方法是真實與意象結合,虛實相生,如同畫面的音樂性,升華為節奏韻律之美。

因此,我認為繪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這種形式美感集中體現在有意味和有趣味,實際上就是滿足人們審美的愉悅性。反觀今天中國的高等美術教學,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逼真」畫對象,並沒有將形式美學規律、法則等放在首要位置上,導致其審美能力和修養的欠缺。

黃新波 賣血後 33.5×21.9cm 黑白木刻 1948年 中國美術館藏

當然,繪畫就是繪畫,不能有更多的負荷。當代繪畫那些強加在它身上的思想性、哲學性、觀念性,我覺得也是不可取的。當繪畫從架上走下來時,繪畫已經不再是繪畫了,沒有必要裝腔作勢。要減負,讓其回歸單純,繪畫所有的技巧,只為營造目標服務,而不僅僅是為了完善技巧本身。所以,解開各種枷鎖,藉助畫面形式,傳達自己的情感與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要把自己的眼光和內心表達出來,表達的形式越有趣味,表達形式的技巧能力越強,表達的方法越獨特,藝術效果越精彩。從這個角度而言,繪畫又是簡單的。

繪畫藝術的發展從說教功能、紀實功能,逐漸發展到獨立的形式美感。就畫家而言,畫得像並不是繪畫追求的終極目標,繪畫的本質是形式美感的表達。因此,如何使繪畫作品更純粹,達到一定的爐火純青,就是走向個人語言明確的方向,稱之為獨特性。畫家用什麼樣的修養去看世界,用什麼樣的視角去看世界,能夠看到什麼,用什麼方法表達,表達到什麼程度,同時又在繪畫中突破前人和同時代人所未到達的高度,這才是畫家們真正要追求和實現的。

美育初心、美育使命、美育責任、美育擔當。

- END -

統籌:張帆 | 編輯:只談美

素質教育,美育先行。歡迎關注《美育新視點》唯一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攝影漫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特點,米利《走下樓梯》對繪畫的啟示
    談起攝影藝術的本質和特點,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繪畫藝術。繪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成熟後才出現的攝影,攝影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同樣作為圖像藝術一視覺藝術的繪畫與攝影,都是由靜止的兩維空間平面形式,以客觀具體實實在在的、直觀形象的瞬間畫面,再現在人們面前的視覺表現,並且都是以光線、色彩(影調)、構圖為基本造型語言,以具體可視的畫面再現客觀現實。
  • 教育的本質(六):教育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求真求善求美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十四、柯領的《生命教育學》「我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之後的第二個教育思想家,是人類教育史上繼孔子、柏拉圖、盧梭、赫爾巴特、杜威之後的第六個思想家。」
  • 繪畫的語言——藝術教育VR系列展
    近日,由億達時代美術館主辦的「繪畫的語言——藝術教育VR系列展」即將拉開帷幕,代表著19至20世紀藝術發展史的八位傑出藝術大家的作品將在展覽亮相。通過重新解讀八位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進一步探索每位藝術家的獨立語言,從而帶領大眾認知藝術、剖析藝術的本質。
  • 德勒茲論音樂、繪畫和藝術
    至於音樂和繪畫,他在《千高原》中曾論及,並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1981)中,通過對培根藝術的細緻考察,概述了繪畫的一般理論與歷史。 雖然文學和電影是德勒茲用最多篇幅談論的藝術,但是音樂和繪畫在他的思想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在論及藝術的不同領域時,他通常以音樂和繪畫為重點,時常對比音樂和繪畫各自的優勢和局限。在《什麼是哲學?》
  • 被稱為繪畫的「姊妹藝術」,攝影藝術的魅力在哪裡?
    攝影被稱為繪畫的「姊妹藝術」,也被視為造型藝術的一種。如果單單是從還原生活或捕捉最精彩瞬間的表現來看,攝影藝術憑藉飛速發展的設備轟鳴和技術,在強大的圖像處理技術的輔助下,其藝術魅力完全可與繪畫藝術分庭抗禮。
  • 繪畫普及:什麼是素描(附頂尖藝術大師作品)
    一、什麼是素描:1.素描( DRAWING )、 速寫( SKETCH )、素描( DESSEIN )。2.由木炭,鉛筆, 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做素描。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是唐代以後中國繪畫史上喲一燦爛的輝煌的鼎盛時期,雖然上承唐代的五代與下啟元代的南宋都在繪畫發展中具有繼往開來的特點,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繪畫領域許多變化是前所未有的,皇家畫院的創立,學畫的興辦,文人士大夫繪畫興起以適應民間需要的商品性繪畫的興盛,都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美術現象
  • 藝術家Tiny Thanh——數碼繪畫藝術人物肖像
    數碼繪畫這一畫種將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因為她可以完成你所想要的一切。。。我表妹的肖像-Portrait of my cousin什麼是數碼繪畫藝術?《數碼繪畫藝術研究與實踐》是這樣簡述的:數碼繪畫藝術(Digital Fine Arts)就是一門藉助於數碼技術手段從事繪畫形式創作的藝術形式,俗稱「電腦繪畫」,是「數碼藝術」的一部分(數碼藝術是一門以藝術思想為主導,藉助數碼技術的手段來從事藝術創作或藝術設計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主要分為「商業數碼藝術」和「純數碼藝術」)。
  • 關於藝術本質的討論,極品越南美女人體彩繪藝術欣賞,美的像朵花
    這就使得藝術創作過程中必然會摻入許多自發性和無意識性。因此,在藝術創作與欣賞之中無意識表現出的東西實際上都有著深刻的意識根源。藝術創作是人類的自由的一種表現,這其中無法排除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產生才使得美與藝術有可能成為對象化了的人的本質。在今天,關於藝術的定論尚無明確結論;藝術的定義被不斷豐富,成為一個開放性的概念,我們在給出答案的同時,另一個回答又迅速出現。
  • 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在這樣疆域遼闊的土地上,即使羅馬帝國主題上承襲了希臘文明,但勢必摻雜了其他地區的文化,使羅馬的藝術形式與原有的希臘藝術有明顯的差異。羅馬藝術除了傳承自希臘藝術的部分之外,原來產生於義大利北部的伊特魯斯坎藝術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源流。
  • 徜徉在美的繪畫藝術海洋——生命裡傳來的聲音(散文詩)
    這就像老師講課,有的老師講課有滋有味,特別生動,他是雜家、學問家,海闊天空什麼都懂。所以,我認為,畫家的繪畫技法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心裡有東西,能出新東西。」第二篇章:生活是畫家創作的源泉徜徉在中國美術館的繪畫藝術海洋,觀賞一幅幅宏大的繪畫作品,我們發現真正的畫家總是從生活中提煉素材,生活是畫家創作的源泉,是創作的根基。
  • 藝術及繪畫治療國際認證工作坊
    共同發表.中美託育機構中兒童福利專業人員的養成之比較,兒童福利論叢發表論文,共同發表.經國學院期刊家庭託育保母創業百寶箱手冊發表多篇論文 ■ 從業經歷1.童玉娟教授是首位將藝術與繪畫療育技術技術引入臺灣心理諮詢工作的創始者,也是首位將心理輔導概念帶進國內的引航者。
  • 什麼是「中國繪畫」?誰定義了「中國繪畫」?
    如果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繪畫屬於中國畫,那龜背上的甲骨文又是否屬於中國畫呢?在《誰在看中國畫》一書中,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教授的作者柯律格提出,正是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觀看者塑造了「中國繪畫」這一概念,而中國境內的觀看者更是影響了「中國繪畫」內容與形式的演變。「中國畫」這一藝術類別,是由作為創作者的藝術家本人和作為觀看者的士紳、帝王、商賈等人共同定義的。
  • 歷史:聖誕天使的圖片,繪畫和藝術中的天使形象!
    歷史:聖誕天使的圖片,繪畫和藝術中的天使形象!突然間天使有許多天上的主人在讚美上帝,並且在最高的地上榮耀上帝,在地上平安,對人有善意。我相信天使。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並不過分虔誠,但是這些親切的生命與我們一起走過的想法,看不見,對我們的努力微笑,照亮我們的道路,並在需要的時候引導我們回家,在最深層次上產生共鳴。
  • 「藝術中國」——馬小龍繪畫作品鑑賞
    馬小龍的山水畫只有一種,博取諸家,畫得很有味道,也有時代氣象,將繪畫與文學思想、哲學思想有機結合,畫面立意深遠,令觀者神情颯然。他的山水畫繁簡自如,刻服凝,生動靈活,畫出了境界,畫出了性情,形成了渾厚華滋而飄渺超逸的獨特風貌。
  • 是值得拓展繪畫種類和繪畫形式的
    他運用獨特的語言繪畫專業以花卉為主題的水彩作品。Katya.rozz通過長期刻苦的藝術學習,將繪畫技能深化,為我們展現了藝術作品的獨具匠心,擁有無比真實的色彩美感。他以水彩花卉的藝術特點為題材,展現出大批形態迥異的水色花卉作品。
  • 馮驥才:「藝術的本質是在任何地方都讓美成為勝利者」
    讓文藝成為一種生活訪作家馮驥才:「藝術的本質是在任何地方都讓美成為勝利者」■教鶴然 李英俊文藝報:您的新作另外,我又是個畫畫的,深知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留白」的重要性。所以我覺得好的小說、散文,務必要把一些空白留給讀者,讓讀者發揮他的想像,在這些空白處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部分,這時讀者就參與了作家的文學創作。傳統戲曲表演裡面就有很多種空白,比如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選段《十八相送》中幾乎沒有實景,扮演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兩人通過歌唱、對話、神態和動作等虛擬表演形式,唱過橋就是過橋,唱進門就是進門。
  • 女性之美——繪畫藝術亙古不變的主題
    布格羅作品一、女性繪畫題材的興起是社會和藝術的發展的結果在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成為藝術創作的核心思想,開始強調和尊重人性與科學,注重創新,打破了中世紀封建神學的思想禁錮,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關懷,繪畫中的女性形象就成為繪畫藝術取材和表現的重要主題,這是歐洲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思想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 黃慎繪畫藝術研究:石濤、「揚州八怪」對黃慎繪畫風格形成的影響
    他的繪畫理論,如師法自然,「搜盡奇峰打草稿」等都使八怪受益,他的山水風格獨具,借物抒情言志,構圖新穎,造型奇特,筆墨多變化等特點都直接影響到後來的「八怪」。受到石濤的影響,「八怪」的藝術觀點和創作態度上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精,這兩點主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繼承和發展傳統文人畫,風格多樣。
  • 中西方繪畫的藝術審美研究,世界油畫史大神筆下的8個絕代佳人!
    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不同的社會文化知識、人文文化背景以及繪畫技法上的差異等這些因素造就了兩種具有不同風格的世界文化藝術瑰寶。無論是注重寫意的中國畫還是著重寫實的西方油畫,兩者由於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都具有的自己獨特的藝術審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