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2020-12-24 文人之家

關於伊特魯斯坎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籠統的把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

羅馬後來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羅馬帝國以地中海為中心,將勢力擴大到西部亞洲的敘利亞、小亞細亞一帶,也統治了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北邊的高盧(即今法國),甚至遠徵到了今天英國所統屬的不列顛,連古代的埃及也被合併在羅馬帝國之內。

在這樣疆域遼闊的土地上,即使羅馬帝國主題上承襲了希臘文明,但勢必摻雜了其他地區的文化,使羅馬的藝術形式與原有的希臘藝術有明顯的差異。

羅馬藝術除了傳承自希臘藝術的部分之外,原來產生於義大利北部的伊特魯斯坎藝術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源流。

吹笛與持豎琴的男子

吹笛與持豎琴的男子 ,現藏於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 伊特魯斯坎地區留下許多彩繪陶器,墓葬中也保存有大量壁畫。在一處貴族的家族墓葬裡,壁畫上彩繪著吹笛的少年,身披長袍,一面吹奏笛管,一面大步向前邁進,神態瀟灑愉悅,人物四周還彩繪了扶疏的花木,以優美流暢的線條書寫,加上鮮明溫暖的色彩,仿佛吹笛者行走於春天的林木之間,樹枝隨風搖擺,花朵盛放,傳達著生活的喜悅興奮之情。

舞蹈者 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

同樣收藏在羅馬塔爾奎尼亞國家博物館的另一件壁畫,風格十分類似,描繪一名少年舉手投足,正在舞蹈,他的左腳蹺起,左手向後擺動,一面回首,一面向前舞蹈,白色的衣袍也隨動作搖擺。

母狼和羅慕洛及瑞穆斯

伊特魯斯坎的人像彩繪不能說和希臘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似乎表現得更為自由活潑,希臘重視人物的崇高理想,伊特魯斯坎地區卻更熱烈地表現生活的富裕美好。伊特魯斯坎的赤陶泥塑,青銅塑造的人像或怪獸頭像,石棺上的雕刻,也都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尤其是棺槨上的死者肖像,因為具有肖像性格,必須逼真於死者形貌,所以發展出特別傾向寫實的風格,對此後羅馬的人像雕刻發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羅馬雕塑的寫實性

傳說中羅馬是有羅慕洛和瑞穆斯兩名兄弟建立。傳說中這兩兄弟幼年時吸食母狼的奶長大,在伊特魯斯坎的藝術中還存留下了這樣一匹母狼的青銅雕塑。

羅馬的建國似乎隱含著狼的野性與機敏,隱含的狼的嗜殺、迅捷與彪悍。

在這樣血性的基礎上,羅馬雖然極度仰慕希臘文化,努力學習希臘城邦文化的優雅與崇高,但是本質上仍保有自己特有的務實、粗獷、實事求是的人格特徵。

想到希臘,常常想到神話、史詩、哲學;想到羅馬,也許更多浮現的是軍人、政治家,是建立國家秩序紀律的法制精神,羅馬法是西方律法的基礎。

這種務實的個性反映在雕塑上,就形成了強烈的寫實風格。

羅馬人像 羅馬託洛尼亞博物館

這是一尊羅馬的男子頭像,不知道他是誰,但確定不是希臘美學的產物。他年歲已大,禿頭,額頭上一道一道皺紋,雙眼凌厲有威嚴,應該是一名掌有權柄的貴族或政要。他的嘴角向下傾斜,顯現出自信而獨斷的個性,雙頰的肌肉鬆弛,但仍表現著堅毅的神情。

羅馬的雕塑可以如此細細閱讀。希臘為了追求藝術的崇高理想,常常放棄一些細節的精準,以達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羅馬絕不放棄任何細節,這些細節——皺紋、眉骨、嘴角、眼袋,正是羅馬人認為構成一件肖像真實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臘人塑造著完美的理想,使每一尊雕塑都顯現崇高的姿態。羅馬使人還原至人真實的面貌,在羅馬的雕塑中看到衰老,看到肥胖,看到豔俗或殘疾,這些希臘人認為不美的生命現象,羅馬的雕塑一一包容了,使我們有機會更真實地逼視人生。

應該特別重視羅馬雕塑的肖像性格,這種務實求真的精神是西方美術此後發展的重要基礎。

逼真的羅馬繪畫

有桃的靜物

除了雕塑的肖像性格以外,羅馬的繪畫也發展出了逼真的寫實風格。在龐貝出土的遺址中,有許多壁畫保留了對當時生活真切的描繪,不但是美術作品,也幾乎兼具社會生活的史料價值。從這些壁畫的一些靜物描繪的局部來看,對器皿、水果、家具的描寫,具備強烈的體量的真實性,用到光影的描繪來凸顯體積的立體性,這些,都足以作為羅馬藝術對西方後世繪畫重大的貢獻。

羅馬的城市規劃與公共性建築藝術

羅馬繼承了希臘的城邦民主,但很快就遞變成為帝國的政治。為了統治疆域遼闊的領土,顯然希臘適應小城邦的民主共和體制已不夠用。希臘的城邦常常人口都局限在數千人或一萬人上下,但是,羅馬一個城市已是擁有百萬人左右的大都會。城邦文明雖然理想美好,但無法應付人口繁多、種族複雜的大帝國。希臘的城邦文明重視哲學、道德,講求人與人溝通的和諧;而羅馬在巨大的城市中,只有以法律維持秩序,中央集權性的城市規劃與大型公共建築的空間,也因此成為羅馬獨特的藝術形式。

圖拉真記功柱

現在仍矗立在羅馬市中心的圖拉真記功柱,以及君士坦丁凱旋門,都還標誌著昔日羅馬不可一世的帝國精神。這些建築,並沒有真正的實用性,而是為了炫耀帝國的偉大,為了炫耀帝國的豐功偉業,為了鞏固政治的中央集權而存在的,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公共藝術。

圖拉真記功柱是一根圓形的大理石柱,上面以螺旋盤升的方式浮雕著圖拉真皇帝戰勝外番的戰爭紀念圖,像一張敘事的長卷畫,浮雕著帝王的功業。這是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極盛時代的作品。到了君士坦丁時代,4世紀以後,羅馬帝國面臨新興基督教的挑戰,君士坦丁仍然為自己修建了莊嚴宏偉的凱旋門,類似中國古代的牌坊,並無實際建築功能,也純粹是為了記錄帝王的戰功而存在。

君士坦丁凱旋門

圖拉真記功柱和君士坦丁凱旋門後來都被一千多年後的拿破崙模仿,尺度放大,修建於巴黎,可以從此見到羅馬紀念性建築在西方造型歷史上長遠的影響。

除了與帝國權力象徵相結合的紀念性建築外,在羅馬帝國許多公共使用的大型空間也大量出現,具備實用功能,與羅馬務實的城市規劃有關,獨具時代的特色。

希臘的城邦建築大多為神殿,尺度都比較小,講求比例的和諧。

羅馬城市人口眾多,必須要有嚴密的規劃,例如飲水、衛生,都可能發生問題。至今仍可看到羅馬帝國時代修建的引水道,以拱梁引山泉到城市,長達數十公裡,這種引水道的遺蹟仍存在於羅馬帝國留下的領土各地,見證著羅馬公共工程的浩大氣魄。泉水引進城市,地下也修建著規模巨大的水道和貯水空間,成為羅馬城市地下看不見的另一種壯觀景象。

為了解決人口眾多的聚居問題,羅馬的公共浴池,城市廣場空間都為西方現代大都會的形成樹立了最早的範本。

羅馬競技場局部立體剖面圖

羅馬最著名的公共性建築當然就是競技場,這個巨大的圓形空間,可以同時容納五萬人眾。可以說是現代城市必備的巨蛋建築的鼻祖。

競技場修建於公元1世紀,以巨石砌建,依據希臘按山坡修建的扇形劇場形式,擴大為以拱形結構完成的圓形建築。

羅馬競技場俯瞰圖

圓形的空間可以適應同時湧入或疏散的眾多觀眾,五萬人同時進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競技場以分散在圓形各邊的拱門,依據編號,使觀眾被分流從不同的方向進出,解決了人多擁擠的難題。

競技場莊嚴雄偉,這裡留下野獸和人搏鬥的斑斑血跡,羅馬的輝煌、不朽,仿佛仍在這巨大的圓形空間中迴響。

萬神殿內部

圓形,似乎是羅馬建築形式上新的符號。

希臘的空間大多為方形,結構上也以垂直和水平的梁柱為主,跨距不大,空間也受到限制。在西方建築形式上起決定性的影響。拱,利用拋物的弧線使跨距加大,可以免除掉柱子的分割,達到內部空間完整的效果。

2世紀在哈德裡安皇帝時代修建的萬神殿,是西方圓拱巨型建築最早的典範。

萬神殿剖面圖

萬神殿外觀仍保留希臘的三角形門楣以及柱廊的形式。但一進到內部,立刻發現一個巨大完整的圓形穹隆,從上而下,使人仿佛被包容在一個無限的宇宙空間中。

萬神殿
聖索菲亞大教堂

穹隆的空間,以拱的結構加上採自火山灰泥的黏性混凝土來完成,形成羅馬巨大公共性建築的最大特徵。從西羅馬的萬神殿,發展成為東羅馬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羅馬建築藝術的雄偉形式是希臘城邦建築格局遠遠望塵莫及的。

古羅馬龐貝古城壁畫

龐貝古城從公元前82年起成為羅馬的領地,公元79年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埋沒,在火山灰下長達1700多年,18世紀40年代開始發掘。其中大量壁畫的出土,多以古希臘神話為題材。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 》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 》,出土於龐貝城,據考證,該發現是從公元前4世紀尼基壁畫複製下來的 。現歸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收藏。

《珀耳修斯與安德洛墨達》出自希臘神話:衣索比亞國王的女兒安德洛墨達,被吃人的海怪挾持,並說這是執行神的指示。英雄珀耳修斯在歸途中經過巨巖上空,發現巨巖上鎖著安德洛墨達,便下去殺死了海怪,救出了美人,並娶安德洛墨達為妻。壁畫描寫的正是英雄救出美人的時刻。珀耳修斯一手提著海怪的首級,一手扶起美人要離開巨巖。

《夫妻像》

這是在龐貝一家麵包鋪牆壁上發現的,因此又稱《麵包房夫妻像》,這是一幅重要的肖像畫。這標示著公元1世紀前後羅馬肖像畫達到的成就。 畫中人物的神態生動、自然,藝術手法質樸,人物形象既形神兼備又立體感很強,是古羅馬優秀的現實主義肖像畫。

相關焦點

  • 傳統與革新,權力與榮耀的代表,古羅馬建築藝術的時代發展特點
    羅馬城市講究系統化的產業和城市整體的功能性,紀念性的廣場上建起宏大的巴西利卡和神廟,寬闊的街道連接著公寓大樓、商鋪以及各大公署;城市內還建立了完善的交通。排水設施。羅馬的建築吸收了來自希臘文化和伊特魯斯坎等文化的內涵,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 陳平:歌德與建築藝術
    [1] 歌德一生酷愛藝術與建築,他關於建築的文字雖然不多,但卻貫穿於一生的各個時期。從撰寫時間的先後來看,這些文獻主要包括:早期斯特拉斯堡的論文《論德意志建築》(1772);從義大利歸來寫的兩篇題為「建築」的未刊文章(1788、1795);自傳《詩與真》(1809-1813)中的若干有關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篇章;《義大利遊記》(1816-1829)中關於文藝復興及古典建築的記述;最後是1823年發表於《藝術與古蹟》上的《論德意志建築》。
  • 全面介紹浮華壯麗的巴洛克建築—《巴洛克風格建築、雕塑、繪畫》
    對這四個概念的寓言式表述充斥著整個巴洛克時期,並為這個時期最感人的藝術作品提供了思想源泉。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和教皇利奧十世策劃的「重建羅馬」,是指一系列主要關於聖彼得大教堂的規劃,聖彼得大教堂的修建有力激發了宗教改革運動。
  •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
    五代兩宋的繪畫藝術是唐代以後中國繪畫史上喲一燦爛的輝煌的鼎盛時期,雖然上承唐代的五代與下啟元代的南宋都在繪畫發展中具有繼往開來的特點,但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繪畫領域許多變化是前所未有的,皇家畫院的創立,學畫的興辦,文人士大夫繪畫興起以適應民間需要的商品性繪畫的興盛,都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美術現象
  • 玩轉馬賽克,當代建築中進擊的藝術
    從遠處看,馬賽克藝術往往閃爍著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顏色和圖案。而當近距離觀摩時,這些錯綜複雜的細節就被揭示開來,映入眼帘的則是設計者在創造藝術品上花費了時間和精力。那麼如何將這種馬賽克藝術充分體現到建築設計中去呢?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創新藝術表達與呈現
    剛剛播出的「美術雕塑」系列,隨著文化學者於鍾華的腳步,開啟了一場藝術奧秘的探尋之旅。  羅馬美術學院院長安東諾德阿奇裡表示,「幾十年來,中國藝術和繪畫受到了復興和與西方對話的推動,在這種對話中,分歧和許多共同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和富有成效。來自不同國籍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們都說著通用的語言。
  • 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認為,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繪畫表達形式,儘管源於生活,但必須高於生活。不僅不能與生活一模一樣,而且還要使畫面與生活保持距離,甚至反其道行之才有價值,畫家要做的工作實際上是視覺重構。繪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最主要的是追求形式美感。
  • 德勒茲論音樂、繪畫和藝術
    至於音樂和繪畫,他在《千高原》中曾論及,並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1981)中,通過對培根藝術的細緻考察,概述了繪畫的一般理論與歷史。 雖然文學和電影是德勒茲用最多篇幅談論的藝術,但是音樂和繪畫在他的思想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在論及藝術的不同領域時,他通常以音樂和繪畫為重點,時常對比音樂和繪畫各自的優勢和局限。在《什麼是哲學?》
  • 攝影漫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特點,米利《走下樓梯》對繪畫的啟示
    談起攝影藝術的本質和特點,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繪畫藝術。繪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成熟後才出現的攝影,攝影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同樣作為圖像藝術一視覺藝術的繪畫與攝影,都是由靜止的兩維空間平面形式,以客觀具體實實在在的、直觀形象的瞬間畫面,再現在人們面前的視覺表現,並且都是以光線、色彩(影調)、構圖為基本造型語言,以具體可視的畫面再現客觀現實。
  • 繪畫藝術不可逾越的偶像和典範——天賦異稟的「畫聖」拉斐爾
    西方繪畫史最燦爛輝煌的一個篇章就是文藝復興,在這個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三位偉大的藝術家最讓世人所仰慕,被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這其中最年輕的就是拉斐爾,另兩位大師可以算得上他的前輩,但是,拉斐爾在藝術上的造詣並不在二人之下,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
  • 《藝術的力量》藝術的力量...留點痕跡
    流亡期間聽到羅馬特赦他,他返回羅馬的一路上也是受盡折磨,最後在1610年為了追回自己原本送給別人的作品經過不非之地死於熱病。卡拉瓦喬是激進的自然主義。對他來說藝術的力量來源於真相,作品追求呈現當下,反應真相,將神凡人化,妥妥的現實主義。如《捧果籃的男孩》《病中的酒神》《紙牌作弊者》《被斬首的聖施洗者約翰》《大衛與哥利亞的頭顱》。
  • 宋春巖參加義大利羅馬「國際藝術精品展」授予"國際藝術形象大使...
    宋春巖參加義大利羅馬「國際藝術精品展」授予"國際藝術形象大使"榮譽稱號
  • 佛蘭德斯藝術的發展與繪畫家魯本斯的關係,你有多少了解和認知?
    17世紀的佛蘭德斯藝術是以彼得.保羅.魯本斯為代表的。魯本斯不僅使佛蘭德斯——實際上是安特衛普——享譽國際,也把西方世界的藝術介紹到了佛蘭德斯。他做到這一切主要是通過旅行、接受訂單和其業務廣泛的畫坊實現的。佛蘭德斯的巴洛克藝術是以訂件製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歐洲繪畫中為何會出現「隆腹女」?這對當代繪畫藝術有何影響?
    任何藝術現象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隆腹女形象在歐洲繪畫作品中的演變經歷了萌芽、集中和衰退三個階段。一、15 世紀之前歐洲繪畫中隆腹女性形象的萌芽人類本身的形象,很早就出現在人類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中,不過由於客觀創作條件的限制,在 15 世紀之前,歐洲美術對於人像的表現主要存在於雕塑和壁畫兩個領域,尤其以古典時期希臘和羅馬的雕塑以及中世紀的教堂壁畫為主。一直到中世紀後期,藝術對於人類自身形象的直接呈現才重點轉移至繪畫領域。
  • 弗拉明戈、高迪建築、鬥牛士進行曲……帶你領略藝術之國西班牙
    Despacito2017 Billboard Masters - Despacito - Tribute to Luis Fonsi And Daddy Yankee and Justin Bieber作為歷史上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擁有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在文學、繪畫、建築方面大放異彩,更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 趙博士藝術課堂第三季之二:羅馬的奇蹟
    又到了兩周一次的「趙博士藝術課堂」時間,今天是平昌冬奧會開幕,那咱們說說和體育有點關係的話題。上次說了普契尼和他的歌劇,我的心也還在陽光明媚的義大利。說義大利還得說羅馬,古人云: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羅馬不是堆的!今天我和大家說說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兩個古羅馬奇蹟。第一個就是鬥獸場,也叫競技場。它是所有鬥獸場中規模最大的,是古羅馬的建築奇蹟,也是現代羅馬的標誌。
  • 王偉均:天主東來與西畫印傳——莫臥兒王朝時期的印度基督教繪畫藝術
    印度基督教繪畫藝術是西方基督教繪畫藝術與印度繪畫藝術結合發展出的最為獨特的基督教藝術形式之一。它誕生於印度基督教的第二個時期,即16-17世紀葡萄牙天主教傳入印度次大陸時期。這一時期,東傳而來的歐洲基督教繪畫藝術與北印度莫斯林王朝宮廷繪畫藝術發生了首次交集。
  • 邀請您參加巴黎首屆國際藝術博覽會,推廣中國文化藝術理念,開闢藝術絲綢之路
    、工藝美術品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形式:根據展品不同特色布展6、建築藝術展現形式:①以場館形式展示②國際建築藝術座談③巴黎藝術建築及精品酒店參觀(二)評獎各類巴黎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館展示主要項目均由活動組委會及各行業頂級專家評審團評出各類獎項。
  • 人性與自由:「藝術三傑」突破教會文化枷鎖,催生人文思想發展
    前言 義大利地區具備了文藝復興運動爆發的諸多因素和特點,這也就使得義大利地區成為了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地帶。他創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一直影響到今天世界的繪畫藝術領域,裡面對於耶穌及其諸多弟子的神態、舉止的繪畫可以說細緻入微。另外達文西最為著名的傳世之作就是《蒙娜麗莎》了,一位婦女端莊典雅,平易近人,展現了達文西對於人性的呼喚與憧憬。
  • 拉斐爾油畫藝術作品欣賞
    拉斐爾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鍊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分,幻化出柔和、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他的聖母系列作品,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