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上師在,我們一定要如此……

2021-01-10 佛系女的修行之路

找到了可以依止的真正的、有功德的上師之後,也進行了依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將是對自己的今生、後世都有著重要意義的事情。那就是----依教奉行。

四個字很簡單,可是真正能做起來的人不多。也許你能看到很多人匍匐於上師的法座前,頭觸地於上師的足前。但是內心的這份恭敬有多少成份是純淨的?又能維持多久?這些都是未知數。打從心裡依教奉行於上師的弟子,都會希望上師能長久駐世,這樣才能廣轉法輪,利益廣大的眾生,也包括自己,從中才能儘可能長久的依止上師,得到上師的所有功德以及法義。這種心情與希望父母能夠長命百歲無異。父母能給你的身體、血脈或者是一些資具,但是真正能夠利益自己生生世世的人卻是上師,因為他能引導自己走上解脫之路,能夠讓自己的今生、後世都能與法在一起、與佛在一起。上師是人生中真正的明燈,不僅僅能夠告訴世間的學問,還能教會自己出世間的道理。明白今生來人間走一回,到底是來幹什麼來了?

依止上師所傳的教法而奉行。上師傳的是佛陀的法,是無尚、無謬的真正的法。上師有著不共的功德。此生做為一個引導者,引導著有緣眾生走向解脫之路。也許有時在凡夫的眼裡,上師的有些行為不如法,甚至是不對的,那麼對此行為如何才能視為是功德呢?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當這樣想:看起來是個過患,看起來不如法,但是上師可能是為了調化某一類這樣問題的眾生,在他面前示現同類問題,比如說,有些人喜歡說綺語,上師為了調伏他也跟他說很多綺語。不理解的人會認為:這個上師怎麼說這麼多綺語呢?是不是過患?這時怎麼把綺語看成功德呢?因為這類弟子,很喜歡說綺語,如果直接讓他不要說,可能不一定能調伏他,所以上師為了調伏弟子的緣故,顯現上給他說一些綺語,讓他生起歡喜心,之後進一步親近上師,願意依止,上師再給他講法,就可以調伏了。

同樣的,上師發火、嗔恨等行為,也要同樣觀清淨心。不能將上師看成是與凡夫一樣的行為,否則永遠也無法得到上師的功德。

上師是再來人,上師在的時候,會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做才如法。不能在上師身邊的弟子,無論是通過視頻還是音頻也能感受到上師的慈悲、廣大的菩提心,能夠攝持我們的心。但是顯現上上師也會離開我們的,一但離世,再口口聲聲的修習實相等,如果既不具備使上師斷證功德融入自相續的誠信恭敬,也不進行祈禱等,這就與上師「能修所修相違」,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成就的。所以在上師住世期間,全力以赴的依教奉行,通過三種承事,令自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這樣才有機會被上師所攝持。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說的是:子女想要贍養父母,但父母卻已等不到這一天。孝順父母都是需要「時效性」的。依止上師也是一樣的,上師在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儘快的依教奉行,等到上師不在的時候,除了依照教言繼續修行之外,還要不斷的祈禱才行。相比之下,上師在總好過不在。另外,對於這個「時效性」,針對自身也是同樣的道理,無常時時在,也許上師還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可是自己卻沒有機會繼續向上師學習,繼續依教奉行了。

有人說等我有時間了我再修行;

有人說等我歲數大了我再修行;

有人說等我閒下來的時候再去修行。

等,再等、再再等。時光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流走了,等有時間了,時間總是別人的;等歲數大了,精力就會不濟了;等閒下的時候,活著的人哪一個能閒下來?

別再等了,依止上師和自己修行都不能再等!

人生短暫,及時修行。

相關焦點

  • 阿松活佛的故事:上師,上師
    而上師們給予我所示現的這一切確是如此之不可思議和神奇。尤其是阿松上師,對於我而言有特別的一番味道,上師對於我的加持和示現完全是超乎意料和想像的。 在未見到阿松上師以前,我只是通過大恩上師的傳記《普遍勝利》看到阿松上師的法相。知道阿松上師長得很帥,而且是亞青寺的法主,經常向別人炫耀阿松上師的帥。但內心只是恭敬而並未產生很不一樣的信心。
  • 再見索達吉上師
    終於見到了圓智師,終於可以嗚嗷叫著要吃當天的早飯、中飯和晚飯了!「快去見上師,下課剛好可以拜見!」匆忙備了哈達,去見上師。擠進經堂,獻上哈達!上師一臉的木然:過於疲憊,都疲憊得沒表情了:「你是誰?」「我是某某。」上師不一定聽清了我的回答,但開頭的「圓」字可能聽見了。我對上師請了安,狼狽地溜出了經堂。實在也不知該說什麼!
  • 上師、三昧耶與四種魔
    凡是行者,不論是屬於哪一個教派,目的都是證悟解脫,不同的僅止於跟隨不同的傳承法門而已;修學佛法後,一定要把佛法的功效表現出來,佛法的功效如何表 現?會直接反應在我們的身語意上,換句話說就是「貪嗔痴有沒有減少?」如果佛法的徵兆沒有顯現,那麼不管修的是大圓滿、大手印或僅是念誦最普通的咒語,只 要身語意沒有改善,就沒有什麼分別。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世間師,包含了家中的父母、學校的師長、職場的前輩,乃至每一個有意無意教會我們人生道理的人。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老師,他了解萬法真相,傳授我們出世間的智慧,教導我們不僅要對此生負責,更要著眼來生。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 帶安來上師超度法事摘錄(二)
    此文接續本公眾號2017年11月20日《帶安來上師超度法事摘錄(一)》的內容,在第一期中我們講述了兩則超度的真實事例,一則是錢某在抽筋地獄受大苦報的事例,另一則是範某在中陰身時由親人為其做大功德的因緣而得以避免去劍樹地獄受報。今天繼續為大家摘錄編輯了另兩則帶安來上師超度事例。
  • 我執,遮蔽了上師慈悲的面龐--大日明王上師慈悲開示
    因為他沒有依止處,他的依止標準全都是靠自我凡夫心的我執,而並不是靠著上師三寶的加持,儀軌戒律,慈悲菩提來得以相應的,所以說我們修行佛法,能夠見到上師,咱們叫沒有菩提不見上師,沒有上師證不到聖義諦的菩提心。
  • 【竹慶本樂仁波切】上師與弟子的關係
    基本上,我們只要對自己的世界和周遭的世界心懷感激與讚嘆即可。 我們如何與傳承和傳承上師相應聯繫?我們要與某個傳承上師保持個人聯繫,我們必須跟上師有個人化的、真正的聯繫,而非只是一般的知識交流,我們要透過個人的體悟跟修持道與現存的傳承建立起關係。上師與弟子的關係是相當人性化的,要跟上師維持一種真摯的關係便要坦誠和老實,這種上師弟子的心靈關係是非常直接的,當中沒有任何隱藏或保留。
  • 上師也有上師自己的業
    機場送行,有徒弟要幫我背背包,還有的要幫我提箱子,都被我拒絕。
  • 我的上師久美昂江仁波切-圓寂周年
    11月23號您作為我們婚禮的證婚人,您當時特別帥,給所有人都驚呆了,為我們唱了藏文祝福歌,我們是特別殊勝的婚禮。我們旅遊去了泰國,佛國之旅特別震撼,江永說今後一定要帶您去泰國轉一轉。您一年來2次攝受很多弟子,您讓所有的師兄都留您的電話,生怕造成傳話不正確的困擾,卻不知這樣您是多麼辛苦。師兄們總是有各種煩惱,感情,婚姻,工作,死亡。無論求您做什麼,您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 略述智敏上師
    對大陸佛教界略有了解的人,想來對於近當代大德能海上師與其傳人清定上師一定是熟悉的。據我所知,直至1999年定公上師圓寂,生平並未將所傳承的能海上師之上師位傳出。然而,昔日海公上師入藏求法所得康薩仁波卿之格魯清淨傳承中,現還有一位漢人上師,即是我這裡所要介紹的智敏上師(以下稱敏公上師)。
  • 寶藏 上師傳承
    圓滿具足許多續部寶典所講一切法相的金剛上師尤其難得,世人尊稱「如意寶」。(圖:1994年希阿榮博尊者和上師法王如意寶在德格玉龍拉措聖湖邊的合影)上師傳承在密宗的修行中,沒有不依靠金剛上師而成就的行者。他們正是憑藉這樣代代相傳的清淨傳承而獲得利益眾生的能力。
  • 上師是陽光,永遠照耀你
    我的心得是:自己的言行舉止要護持和運行必須有五:信心、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你動念對別人微笑,換來的也是別人善意的微笑,如此就是順境界,自己也要清楚地覺照到這一切的發生。佛法除了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還教給我們如何去把握心態,守好當下,安自心非他心。收心內照,善護相續。正心正念正行,心行合一!修行的要訣:善護念,清淨心,常覺無住。
  • 什麼叫根本上師?怎樣才稱得上是佛教密宗的上師?
    什麼叫根本上師?自己有控制不住的、特別的信心出現,以這樣的信心依靠這位上師,這位上師關注弟子,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一直關注這個弟子,這就是根本上師。知道嗎?這樣才是根本上師。
  • 上師原音講法 | 三士道8-不尊敬上師的罪業-上​(香港開示)
    -上    那現在要知道不尊敬上師的罪業:    第一,詆毀上師的罪業,罵上師的罪過就是佛經中說對於其救星,弟子若詆毀,詆毀眾佛故,其人受重苦。就是說你要罵上師,等於罵諸佛如來,有這個罪過。供養上師供養諸佛如來,罵上師也是罵諸佛如來。很大的罪過啊,這個要知道。有些人就是參加了灌頂,拜了上師,灌頂灌完了回來的路上就罵上師,罪孽很重。你乾脆不要拜這個上師,拜了上師你不能罵。詆毀上師的時候,哎這個上師脾氣很大啊,天天發火啊,他的貪心很重啊,然後相貌不莊嚴啊,做事不公平啊,很多很多,用這些來詆毀上師就不行。
  • 法王如意寶對自己依止的每一位上師都是恭恭敬敬、謹遵師教
    法王如意寶對上師全知麥彭仁波切極其恭敬,每當提到上師時,都敬稱「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曾說過:「凡是我的傳承弟子,乃至得到點滴之成就,如於三寶生起剎那信心,皆來自於全知上師麥彭尊者的加持與恩賜。」法王如意寶說:「我自己相續中乃至剎那頃的慈悲心與信心,皆是由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加持入於心間的結果,我們這些弟子,即使以尊者開個玩笑,亦會對獲得意傳加持產生障礙。」
  • 噶千仁波切:認出覺性,即是真正的上師!
    能否如此達到成就,端看我們各自的努力,怙主龍欽冉江於《竅訣寶藏論》(藏文:Mem-ngag: The Treasure of Pith)中講到,在了證無造作的心性之後,毋須再研讀諸多經典。在認出自心本性之後,毋須再到他處尋找佛陀,因為此心即是佛。我們都曾獲得自心本性的引介,諸位其中或許就有一些人已然見到那能認出所有念頭的覺性。
  • (六)不敬上師的罪業有哪些
    按照小乘《俱舍論》的說法,一彈指的時間是六十五個「剎那」,因此,假如對上師生嗔心有一彈指的時間,來世就會在地獄中待上六十五個劫。這還是按小乘說法計算的時間,按大乘說法時間比這還要長,我們要想想有多可怕!對上師生嗔心還會消掉很多福報。除了回向過的福報、發菩提心的福報、空性的福報不會消掉之外,其他的福報都會消掉。所以,對上師不能動氣。
  • 宗薩欽哲仁波切:我們與上師意見相左時,如何處理?
    我們與上師意見相左等,如何處理?這實在要看狀況以及兩人的關係而定。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弟子與上師之間心靈相契很關鍵,很多道友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與上師相應。那麼,使自己與上師心靈相契的方法是什麼呢?對上師要有無偽的敬信心,要經常憶念和祈禱上師。恭敬心和信心是依止上師的非常關鍵的要素。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在上師身邊,甚至在地球的那一邊,因為離得太遠了,所以上師的加持到不了我這裡。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
  • 宗薩欽哲仁波切:如果上師不在身邊怎麼辦?
    上師不在身邊,就是一種要忍耐的狀況。什麼是「上師」?上師就是告訴你本來面目的人。 上師與弟子的關係和結婚不一樣,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上師和弟子間該如何如何,上師和弟子間有宿世業力的牽引。如密勒日巴尊者在跟隨馬爾巴之前,向卓千喇嘛學習,他是一個教大圓滿的上師。他說「這是最殊勝的法,如果你早上聽聞,就可以早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