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行必需上師?上師是陽光,永遠照耀你

2021-01-10 意識的宇宙

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護自己的言行舉止

你問,我答;看我表演,我知誰在演,看的人又是誰?

我的心得是:自己的言行舉止要護持和運行必須有五:信心、直心、戒、親近善友、多聞。

你動念對別人微笑,換來的也是別人善意的微笑,如此就是順境界,自己也要清楚地覺照到這一切的發生。

佛法除了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還教給我們如何去把握心態,守好當下,安自心非他心。收心內照,善護相續。正心正念正行,心行合一!

修行的要訣:善護念,清淨心,常覺無住。

只有護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只有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自淨其意。

二、上師就如太陽,他的光芒會永遠照耀著弟子

只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不夠,你沒明白修行的真正內涵、佛法的真意,這樣你也接受不了耀眼的陽光。光明不照二貨,你識得真麼既不二,我說真,你當真還是二!

無明只有光明才能照破,又要加上自性的開示,才能悟入。而光明、開示都要上師,故上師的光永遠照耀著弟子。

上師放的是不生不滅的光,所以才能永遠照耀其弟子。

上師是太陽,上師的弟子永遠都需要上師的照耀,上師一定很悲哀?也是弟子的愚痴吧!因為上師都希望自己的弟子都能成為太陽,這樣才能與上師光光相應啊!我該演什麼戲,才能配合好呢?一切存在都有存在的道理,決定的只是你的心。

宇宙空間遍布,自成規則,需要陽光光耀時空,其實你也可以成為的。

用光明點亮心燈;用能量滋養萬物;用無私奉獻永恆。

明師道化身,尊師重道行。

三、為何很多學佛人都沒有正知正見?

因為這些人學的都不是「佛」,而是自己的欲望之魔。當然,我在看來「佛魔不二」,魔其實也是來度你成佛的,心不魔即是佛了。

因為心不正,心正的人修邪法也能成正法;心不正的人修正法也能修成邪法。一切都只因無明。沒有深入經典,沒有上師指點,沒懂「佛」的含義。所以需要上師,所以要去明心,有了上師的照耀、真明心了才能究竟解脫。

因為青蛙從來都沒有爬出過那口井,有人站在了井邊,不斷地喊,你上來吧!那不是你待的地兒。因為它也是個眾生,只是暫時迷了,只要在陽光的照耀下,就會下雨,只要下雨,終有把井水灌滿的一天,它就能夠爬出來的!上師就是陽光和雨露。

相關焦點

  • 上師原音講法 | 三士道5-道的根本就是上師-親近上師的功德(香港開示)
    -親近上師的功德    道的根本就是上師,你拜的上師,你要選好上師。你有這個條件的上師,你選好了以後,你拜了他,然後信仰他,你就信仰了諸佛如來,你能得到諸佛如來身口意的加持。        諸佛如來的加持像一個太陽的陽光一樣,陽光再強也不能燒東西啊,燒一個棉花,陽光再強也燒不了。那上師的加持就像這個放大鏡,你把這個陽光融入一起在這個鏡子裡面放進去,然後照在棉花上面,棉花馬上會燒掉。那我們的煩惱就像棉花,諸佛如來的加持就像陽光。
  • 上師原音講法 | 三士道40-三士道日常修行(香港開示)
    多思惟親近上師的功德,同時也思惟違背上師的罪業和業障,然後以後好好祈請上師加持,加持自己能夠信受三士道的全部含義,能夠成就三士道裡面講的道。        接下來觀想上師在自己的前面,上師不斷給你加持,然後你再修這個暇滿人生難得觀。每修完一個法門,如果你自己覺得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觀想上師滿面笑容地對你說:你修得非常好!
  • 我執,遮蔽了上師慈悲的面龐--大日明王上師慈悲開示
    有很多人說,上師我對您有信心,但是都是由自我知見定義的,就是一個泡沫,他覺得很完美,因為他覺得認可,但是一旦接觸到自己不認可的呢,這個泡沫就會啪一下,一無所有。任何一點點你看到都會覺得,這不是上師,不具足法相,這個不慈悲,為什麼?
  • 上師教言:經常把蓮師像戴在身上,很重要!
    你看密法的很多成就者,哪一個不是蓮花生大士的加持而顯現的?沒有呀!全都是蓮花生大士的加持。如果我們對祖師蓮花生大士有不共的信心的話,那認識自心就非常非常容易。還有一些閉關者、修行者,將蓮花生大士的咒語或者蓮花生大士的身相,做一些經旗放在門上、房屋的頂上,遣除一些違緣。我們藏地一些牧民,把蓮師咒語的經旗放在帳篷上。
  • 趁著上師在,我們一定要如此……
    找到了可以依止的真正的、有功德的上師之後,也進行了依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將是對自己的今生、後世都有著重要意義的事情。那就是----依教奉行。四個字很簡單,可是真正能做起來的人不多。也許你能看到很多人匍匐於上師的法座前,頭觸地於上師的足前。
  • 金剛乘,為何要隱秘的修行
    從密意上也就是三身來說,他以蓮花生大士的身形化現,這是化身;他的語是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報身;他的心意是無量光阿彌陀佛,這是法身。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上蓮師是諸佛的精華,而我們也清晰地看見他廣大的佛行事業。像我們這樣無明的眾生,蓮師賜予我們珍貴的法教,讓我們明白在修行道上應如何取捨,這將可以引領我們直到解脫。
  • 上師相應法的精華
    」,如果我們認為上師是一位有著血肉的凡夫,就很難生起修行所需的強烈虔誠心,因此我們應當看待上師如蓮師不變智慧的化身,他的全知智慧遍滿三界,就算同一時刻百萬眾生向他祈請,蓮師也能準確地知道是誰在祈請。  修行道上的核心就是虔誠心,如果我們心中只有上師,同時心中除了強烈的虔誠外別無其他,那麼一切事情都可以被視為上師的加持。如果我們能單純的帶著此虔誠心修行,這就是祈請本身。  當一切念頭都浸潤著對上師的虔誠心,自然就會有信心來面對所發生的一切事。一切形象都是上師,一切聲音都是咒語,一切所生起的粗糙及微細念頭都是虔誠心。
  • 阿松上師 : 觀想上師和自然顯現上師兩者的區別
    觀想上師和自然顯現上師兩者的區別阿松上師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曾說:「上師和老師不一樣,學生一旦畢業,就與老師天各一方,幾乎再無交集;而上師即使離開了,也會時時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在修行的道路上,沒有一個比正確地依止上師更重要的事情。上師的鼓勵、批評與扶持,都會讓我們感到無限的幸福、安全和溫暖。
  • 【上師開示】修行中最難的坎兒
    當然,我想除非業障非常沉重、業際顛倒的人,否則這種散著的修法(盡力做做善事、念誦各種心咒等等)還是比較容易的——今天做、明天不做、後天又做……一輩子就像一個病怏怏、要死不活的人一樣,斷斷續續直到臨終。但是,難就難在靜下心,如理如法精進、持續地修行,這樣的人最少。很多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找出各種藉口——這個好像不是這樣的,那個好像不是那樣的而退轉。
  • 上師劫 (上)
    某女士拜一對漢族密宗上師為師,修學密法。五年來她給上師的供養,有數十萬。某年,上師身邊來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士,從此,上師變了,和原先的妻子關係也不好了。原先,上師的妻子是空行母,現在,被上師貶成凡夫。後來的事情,就是上師和妻子的不和公開化了,有的弟子追隨上師,有的弟子追隨師母,兩邊的弟子都陷入了矛盾中。
  • 法王特輯 | 遙喚上師 · 悉地藏流
    尤其是我們作為修行人,在修行過程中經常祈禱上師,在修行過程中的很多違緣就會消失。現在末法時代,五濁猖狂的時候,自己想當一個很好的出家人或者修行人,如果沒有這樣祈禱的話,到了一定的時候,你自己的心也變了。雖然你的心沒有變,但是外緣已經變了。自己沒有辦法對付,到了一定的時候,實在無能為力。
  • 當祈禱上師時,你會祈禱得到些什麼
    以下是希阿榮博堪布的一段開示內容,話語句句戳心,有沒有說中你呢?堪布: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上師只擅長教授佛法,而對其他一些事,比如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工作、家庭、身體等出了狀況,恐怕祈禱上師不會管用吧。這麼想是不對的,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祈禱上師。
  • 與上師相遇是一種緣分
    大多時候是師父找弟子,有時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門來,但師父心中自然明了,當師父一眼認出了弟子時,而你卻全然不知。師父會以特殊的方式來點化你,他也許會責罵你、擺布你、冷落你、抬舉你、寵愛你、放任你,經過不斷地熱炒冷拌,讓你高山谷底。因為不打你不醒,不棄你不安,不傷你不懂,不折你不乖,不痛你不歇,不壓你不服……師父像烈焰,太近會被燒灼得遍體鱗傷,太遠又感覺到寒冷,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太難。
  • 阿旺上師:看了宗喀巴大師的十九本著作,你就能明白宗喀巴大師就是佛
    念完了以後,觀想自己身體的中間有一條粗一點的中脈,宗喀巴大師兩大弟子融入宗喀巴大師的身體裡面,宗喀巴大師變得越來越小,變成一寸大小時從頭頂沿著中脈降下,觀想自己的心變成八瓣蓮花,蓮花上平鋪著一個月輪,宗喀巴大師端坐在月輪上,八瓣蓮花收合,師佛心合為一體,無二無別。
  • 寶藏 上師傳承
    圓滿具足許多續部寶典所講一切法相的金剛上師尤其難得,世人尊稱「如意寶」。(圖:1994年希阿榮博尊者和上師法王如意寶在德格玉龍拉措聖湖邊的合影)上師傳承在密宗的修行中,沒有不依靠金剛上師而成就的行者。他們正是憑藉這樣代代相傳的清淨傳承而獲得利益眾生的能力。
  • 上師原音講法 | 三士道8-不尊敬上師的罪業-上​(香港開示)
    就是說你要罵上師,等於罵諸佛如來,有這個罪過。供養上師供養諸佛如來,罵上師也是罵諸佛如來。很大的罪過啊,這個要知道。有些人就是參加了灌頂,拜了上師,灌頂灌完了回來的路上就罵上師,罪孽很重。你乾脆不要拜這個上師,拜了上師你不能罵。詆毀上師的時候,哎這個上師脾氣很大啊,天天發火啊,他的貪心很重啊,然後相貌不莊嚴啊,做事不公平啊,很多很多,用這些來詆毀上師就不行。
  • 【竹慶本樂仁波切】上師與弟子的關係
    我們如何與傳承和傳承上師相應聯繫?我們要與某個傳承上師保持個人聯繫,我們必須跟上師有個人化的、真正的聯繫,而非只是一般的知識交流,我們要透過個人的體悟跟修持道與現存的傳承建立起關係。上師與弟子的關係是相當人性化的,要跟上師維持一種真摯的關係便要坦誠和老實,這種上師弟子的心靈關係是非常直接的,當中沒有任何隱藏或保留。
  • 龍欽寧提上師相應法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究竟的快樂是從依止上師而來,在最終成佛時所得快樂是究竟的快樂,此究竟的快樂是從依止上師而來,因此對上師的恩德要時時念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阿底峽尊者說法中依止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依止上師修上師相應法,是我們與上師相應的主要修行方法。所以在阿底峽尊者說法中依止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依止上師修上師相應法,是我們與上師相應的主要修行方法。依止上師包含如何親近上師?
  • 上師、三昧耶與四種魔
    首先我們談上師,上師有三種:上師、根本上師與傳承上師,上師的藏語為「喇嘛」,喇是「最上、尊貴、至高」,嘛是「無有」,所以喇嘛就是指沒有人高於他 的尊貴者,現今我們有時會誤用,但是對我們傳授佛法者,即是「上師」,例如今晚大家從我這獲得三言兩語的教授,我即是傳授法教的上師,但這不表示大家要跟 隨我或我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