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開示於香港
分段連載:5-道的根本就是上師-親近上師的功德
道的根本就是上師,你拜的上師,你要選好上師。選好了生生世世都有受用,很容易成就,很容易離苦得樂。那選沒條件的上師,他給你講的呀,引導的都是誤解的東西,你跟著他誤解,兩個都是墮入了三惡道。然後他在排斥各個法門,你也跟著他排斥,就是墮入三惡道。他罵這個菩薩那個菩薩,你也跟著罵。
現在有啊,有些人就是罵大乘的菩薩,罵密宗的菩薩,那某些師父就這樣說了,那你跟著罵,罵一個菩薩有多大的罪過啊。你跟著他就下了地獄。所以選師父就是萬世大計。不能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有這個條件的上師,你選好了以後,你拜了他,然後信仰他,你就信仰了諸佛如來,你能得到諸佛如來身口意的加持。
諸佛如來的加持像一個太陽的陽光一樣,陽光再強也不能燒東西啊,燒一個棉花,陽光再強也燒不了。那上師的加持就像這個放大鏡,你把這個陽光融入一起在這個鏡子裡面放進去,然後照在棉花上面,棉花馬上會燒掉。那我們的煩惱就像棉花,諸佛如來的加持就像陽光。上師的加持就像一個鏡子。諸佛如來的陽光融入在鏡子裡面在下面照,可以燒掉這個煩惱的棉花。
那我們也要拜了一個,有條件的上師拜了,你對上師的信仰不變,諸佛如來的加持通過上師可以消滅掉你的煩惱,可以斷掉你的煩惱。
那拜上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那拜上師首先要明白一下,你要拜上師就是說幾個方面要明白。親近上師的功德,違背上師的罪過,你首先要明白這兩個,多多想這兩個方面,然後你再想一下怎麼親近上師。
現在你上師的條件全部明白了,然後拜上師這個也要知道,拜上師就是說你看好了以後,你就心裡認為我要拜他為師父,我要皈依他,我要拜他為師父,有這種心態來拜三拜,他給你講經傳法,講四句法門,講四句以上的法給你講,你聽了以後他就是你的上師。如果沒有這個心態不算上師,你聽法了也不是你的上師,你參加他的灌頂也不算你的上師。這個是非常重要,拜上師的意思是這個。有一個心態,這個上師對我有緣分,我要拜他,拜他做我的師父,用這種心態來拜。那沒這種心態,你聽他的經不算上師。
我們不是辯經的時候,辯經的時候就是你辯我辯,你講的都是釋迦牟尼佛講的經,我也在聽,但是你不是我的上師,我給你說的都是經,但是這個都是不算這個上師。只能算法友。
那親近上師的功德分幾個:供養侍奉的功德,虔誠尊敬的功德,思念祈禱的功德,當佛禮敬的功德。
首先我們要知道供養上師的功德,你供養了上師就供養了諸佛如來,《勝樂金剛主續》中說(密宗有四續,勝樂金剛是無上瑜伽部的密宗)住在師身中,接受信士供,是什麼意思呢,勝樂金剛等四部本尊,諸佛如來住在上師的身體裡面接受這些弟子的供養。那你就供養了上師,供養了四部本尊,供養了諸佛如來有這個功德。上師接受了你的供養,就是諸佛如來接受了你的供養,所以供養上師就是積福報的大法門。你供勝樂金剛就是供養一個本尊的功德啊,供養釋迦牟尼佛就是供養一尊佛的功德,供養阿彌陀佛也是供養一尊佛的功德,供養上師是供養諸佛如來的功德。《桑布扎續》(桑布扎是密宗無上瑜伽部的一個根本續)裡面怎麼說,上師身上一毛孔,福德勝過供十方諸佛菩薩之功德。你要供養上師身上的一個毛孔,這個功德勝過供養十方佛跟菩薩的功德,給上師的身上一毛孔擦一點油,都是供養功德非常非常大。在密宗的法門來說成佛非常快。就是快的有很多原因,有很多因緣,這個是其中一個,密宗主要是供養上師,供養了諸佛如來有這樣的功德。小乘主要供養的就是佛菩薩,也是福報。但是你供養佛菩薩,供一個菩薩就是一個功德,供養一尊佛就是供養一尊佛的功德,沒有諸佛如來的功德,這個是供養上師的功德。
第二侍奉上師的功德,就是說伺候上師,上師要做什麼你去幫忙做事,這個功德也是非常非常的大,以前薩迦班智達他小時候在他師父面前求一個上師瑜伽,他的師父說(他的師父是他的叔叔),我不傳。他問為什麼不傳,他說因為你只能看我是你的叔叔,沒有看到佛菩薩的這種信念,我不給你傳上師瑜伽,傳也沒用。那有一次他師父生病了,就是扎巴尖參,上師生病了以後,上師生病得非常非常嚴重,上師生病的時候他自己也感冒了,得了很大的感冒,然後上師一直躺在床上,沒辦法起來,病得很嚴重。這個時候上師說,你幫我好好做飯啊,好好按摩啊就是這樣,他就盡心盡力地用心地侍奉了三個月。侍奉了三個月以後上師說,你現在消了很多業障。我不是病了,我是為了消你的業障。現在你的業障消夠了,我給你傳上師瑜伽。上師瑜伽傳了以後,他就修這個上師瑜伽,不久很快就精通了十眀大法,然後就親眼看見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給他親自加持,他也親眼看見了文殊菩薩。這個是侍奉上師的功德,佛菩薩通常到處在,無處不在,那我們看不見,為什麼呢,我們的業障很重,那侍奉上師供養上師很快就消掉了很多業障,業障消掉了就可以親眼看見佛菩薩。那侍奉上師的時候用「九心」來侍奉上師。《華嚴經》裡面講的時候有敬師九心,
敬師九心:
第一個,視若父母的孝子心,就是師父如父母親,但那你作為弟子就是一個孝子,孝子的心態就是侍奉師父;
第二個,誠心不變的金剛心,對上師的誠心啊,永遠不變的就是金剛心;
第三個,負載重任的大地心,這個大地上有什麼東西它都可以承擔,有高樓大廈他也可以承擔,有多少個人它也可以承擔,有多少個樹木他也可以承擔,上師有什麼事情作為弟子的都要承擔,這個是負載重任的大地心。
第四個,風雨不動搖的山心,吹風啊下雨啊都不能動,不動的就是山心,山一樣的心,就是說你要侍奉上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磨難,遇到了什麼麻煩的事情,困難都不怕的意思。
第五個,忠誠服務的僕人心,很忠心的服務上師就是僕人心。
第六個,謙虛恭敬的下人心,用這種心態來侍奉自己的上師。
第七個,承受上師負擔的車承心,就是上師有什麼事情要做,你要負擔這個責任。
第八個,能忍辱而不違背的義犬心。
第九個,為上師而風裡來浪裡去從不厭煩的航船心,就是說對上師做什麼事情不討厭,不麻煩就是一個航船心。這個航船在大海裡面波浪再大,他也不會麻煩,他也不會想到麻煩,風雨再大,他也不會想到那個厭煩的心。
所以這個九心就是大乘《華嚴經》裡面講的。你要侍奉上師的時候用這個九心來侍奉是非常好的侍奉上師的一個方法。
造上師像的功德,這個功德也是塑造一個上師的像跟塑造諸佛如來的像一樣有這個功德,很神奇。在宗喀巴大師他在的時候,宗喀巴大師噶丹寺建好了以後,噶丹寺裡面的佛像啊,壇城啊全部大部分都做好了,然後最中間的那個,最重要的佛像還沒建好,最主要的佛像宗喀巴大師說你們弟子們選擇一個佛像你們來建,我就建好了其他的佛像,壇城啊這些全部建好了,最重要的這個佛像你們來建,然後大家商量這個最重要的佛像建什麼好,大家商量建一尊釋迦牟尼佛的佛像,然後色拉寺跟哲蚌寺也建好了。色拉寺的主持就是炫仟切吉,炫仟切吉說最主要的佛像建一尊宗喀巴,他們色拉寺建了一尊宗喀巴。哲蚌寺是嘉央切吉建的,最主要的佛像建了一尊宗喀巴。那噶丹寺他們選了釋迦牟尼佛。建好了以後宗喀巴大師說是緣起的問題,建釋迦牟尼佛的佛像是非常好的,但是噶丹寺沒建宗喀巴大師,色拉寺跟哲蚌寺建了宗喀巴大師將來緣起的問題,噶丹寺不如色拉寺跟哲蚌寺。以後真的噶丹塞次宗喀巴大師的寶座上以後三大寺院出來的時候,色拉寺跟哲蚌寺是最多的,噶丹寺裡面能出這個寶座上坐的這個很少很少的。這是一個緣起,那做上師的佛像緣起上面也是緣起非常好,第二造了上師的佛像就是造了諸佛如來的佛像,所以陀樂寺的大經堂裡面我也造了雍增法王的佛像,然後也造了嘉央切巴的佛像,就是塑了很多上師的佛像。這些都是一個緣起,非常好的緣起。阿底峽尊者有一個《阿底峽形相續》,有這樣的一本書,這裡面就這樣講,修造上師像功德遠勝於為給無數佛製作無數像,塑一個上師像的功德超過造無數佛像的功德。那供奉上師的這個照片也好,佛像也好,也是這樣的。
往期連載:
1-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傳承
2-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五種殊勝
3-上師條件與大乘上師條件(香港開示)
4-密宗灌頂上師條件(香港開示)
相關連結:
《三士道》全篇(音頻連聽版)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剛上師在香港講的三士道光碟。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在《法海寶藏(一)》「陀樂共修中心修行次第」中開示:「有兩種三士道的光碟,一種是在香港講的三士道,另一種是在浙江麗水講的三士道。兩種都看,因為兩種有一點點區別。看三士道的光碟和《法海寶藏》中三士道的相關內容非常重要。看完了一遍三士道的光碟和相關法本,就知道怎麼修行,如何成就,就明白修行道路要怎麼走。這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