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鄭東賢
PLAT ASIA聯合創始人,總裁
師從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曾就職於日本磯崎新工作室
鄭東賢,韓國人,東京大學博士
師從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建築理論大師鈴木博之
更曾與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共事
這樣一位東亞文化背景的設計師
他眼中,有著全新視角的「東方」
當我們都在談論空間的儀式感時
並不知道,中國傳統建築語言中
早已懂得用路徑創造儀式感
當我們都在讚美西方自然主義的純粹時
卻並不了解
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虛亭」
才是真正讓大自然來擔任設計師
在中國已工作15年的鄭東賢,將與大家分享
他潛心研究多年後所發現的
真正的東方精神原型
眼界會員已上線
掃碼觀看 50位講者 完整版演講視頻·圖文
「我們往往說的「自然」,實際上是nature的翻譯詞。
100多年前西方的哲學、科學,傳到東方的時候需要翻譯詞,比如說nature 、science、philosophy 、space,這些都是,但是在我們語言裡面,是不存在的。然後需要翻譯的時候,就形成了自然、科學、哲學、空間、社會等等的這些詞。
美是之前就有,但是我們的祖先用的這個「美」,是善良的善,不是表面的美。所以自然也好,美也好,在我們東方的思維裡面,這兩個狀態是混在一起的。
西方的哲學、歷史,從柏拉圖開始都是二元化的,現實和理想、黑和白都是這種對立的關係,我和你、主體和客體,都是二元化的一個狀態。
所以他們看到自然的時候,也同樣,我是人,你是自然,我要徵服你,我要克服你,是一種對象的狀態。
01傳統東方建築的核心模型:虛亭和路徑
02槐樹林餐飲會所:簡潔樸素的曖昧狀態
03金山嶺馬術中心:路徑設計,創造儀式感的過程
04河北某美術館:設計師不是我,是大自然
05成都某會所:在「一朵雲」裡就餐
06河北某酒店:從《陰翳禮讚》看東西方區別
眼界會員已上線
掃碼觀看 50位講者 完整版演講視頻·圖文
PLAT ASIA聯合創始人,總裁
美國綠色建築認證專家
韓國籍建築師,中日韓文化背景
精通漢語,韓語,日語,英語四門語言
2002 年授日本政府邀請獎學金
師從日本建築理論大師
鈴木博之與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獲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
期間就職於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所創工作室
眼界會員已上線
掃碼觀看 50位講者 完整版演講視頻·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