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滿漢全席」你吃過嗎?

2020-12-25 騰訊網

出國留學需要花多少錢?點我算一下~

如果提到韓國,你腦中首先出現的是首爾、釜山、濟州島這些地方,那你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吃貨」。在韓國,有一個公認的美食最多的地方—全州,韓國還有句「吃在全州」的俗語,可見全州在韓國的美食地位。

全州(전주)位於韓國西南部,距首爾三小時車程,是全羅北道政府(전라북도)的所在地(相當於我國某個省的省會),韓國第七大城市,曾是後百濟的首都和朝鮮王朝的發源地,著名的歷史名城。

全羅北道全州自古就以「味道之鄉」之名聞名於世。全州美食不僅在韓國遠近聞名,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得到了認可。2012年,全州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的美食之都,是韓國首個美食之都,也是繼波帕揚(Popayan,哥倫比亞,2005年指定)、成都(中國,2010年指定)和厄德特松德(Ostersund,瑞典,2010年指定)之後的全球第四個創意飲食城市。

下面跟著前途君一起感受美食之都的魅力吧。

全州拌飯(전주비빔밥)

經常看韓劇的小夥伴應該對韓國拌飯不陌生,拌飯是韓國最傳統的飲食之一,但你知道嗎,韓國拌飯的發源地就是全州,全州拌飯與「平壤冷麵」、「開城湯飯」一起,是朝鮮族三大飲食,而且,全州拌飯是首位。

全州黃豆芽是全韓第一,在全州拌飯中,黃豆芽最重要。特點是用在林室(音譯)出產的鼠眼豆和好的水泡成,即使煮很長時間質感也很好。用肉湯煮飯,在上面放牛肉、黃豆芽、菠菜、茼蒿、蕨菜、桔梗、水芹、香菇等,再加辣醬拌吃,就是色香味俱全的全羅道鄉土飲食——全州拌飯。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全州拌飯在全州不僅是一個飯名,還是全州韓屋村一個著名的傳統節日。全州拌飯節一般為每年10月第二周的周末,這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最有趣的是萬人大拌飯,全州市30多個洞各色各樣的主題拌飯都會在慶典上製作,請所有的遊客免費品嘗。全州拌飯節不僅有吃的,還有各種和韓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演,以及全州飲食文化相關介紹,喜歡的小夥伴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感受一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黃豆芽湯飯(콩나물 국밥)

用韓國全州黃豆芽做成的另一種美食就是全州黃豆芽湯飯。黃豆芽是全州人民最喜愛的傳統蔬菜之一,傳說,全州從前的府使以黃豆芽治癒了全州的風土病,從此,黃豆芽從未離桌。

黃豆芽湯飯是利用大隻去頭的黃豆芽和煮到湯汁發白的鰣魚湯一起二次加工的一道湯,出鍋前放上醬蝦、芝麻、蒜、胡椒等香料,配上米飯一起食用,非常鮮美,既有濃鬱的豆芽香味,吃起來還有魚的清香,讓人忍不住多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韓國是一個酒文化特別發達的國家,工作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喝酒,但是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傷身子,而全州黃豆芽湯飯既清淡,醒酒功能又好,所以就成了很多喜歡喝酒的人最喜歡的美食。特別是前一晚喝酒之後第二天頭暈暈的,吃一碗黃豆芽湯飯暖暖胃會特別舒服。

韓定食(한정식)

全州韓定食是韓國傳統飲食的代表,也是全州的「第三大寶」。

韓定食又稱韓國式客飯、韓式套餐。「定食」,即全席,韓定食即韓國的「滿漢全席」。韓定食是由韓國人經常吃的各種菜餚組成的套餐。因此,它不是一種菜,而是指將各種韓國菜餚組在一起的一種形式,味道絕佳的韓定食是韓國美食中的登峰造極之作。

韓定食繼承了朝鮮時代的宮廷料理,各式小菜擺滿桌面,除了泡菜外,不加辣椒粉是其區別與普通韓國飲食的特徵。全州韓定食一般由泡菜等18味小菜、6種海鮮、肉類食品以及6種蔬菜、水果等組成,由於韓國料理講究視覺的美感,因此,當全套的韓定食上桌後,光是用看的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了。通過品嘗韓定食,可以體驗到真正的韓國菜的精髓。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如今的韓定食雖然已經平民化了,但還保留了精緻的傳統。中國的滿漢全席講的是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奢華氣派;而韓定食則講究養生保健、營養均衡。韓定食中有一道常菜叫五色炙肉串,食料有牛肉、幹香菇、桔梗、紅蘿蔔等,其中桔梗對氣管、肺具有保健功能。飯與藥一起吃,也是韓國宮廷料理的一種特色。

「全羅道女性比其他地區的女性更擅長料理,而這其中最值得稱讚的是全州女性的料理方法了。除了味道之外,餐桌的擺放和食物的色彩都很出眾。首爾的女性去了全州後,都會流著眼淚乘坐湖南線的特快火車趕緊逃離全州」。這是1928年月刊《別乾坤》12月刊上刊登的文章《八道女性家務活評判記》的部分內容。

除了以美食徵服全世界,全州還是韓國傳統氣息最濃鬱的城市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板索裡藝術就發源於這裡,韓屋、韓餐、韓紙等最經典的韓國傳統文化代表也大量集中在這裡。全州市的中心區,700多間韓屋擁簇在一起,形成了古色古香的韓屋村,2011年被評為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這座安靜的慢城裡,慶基殿、梧木臺、鄉校等重要的文化財產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設施,將韓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全州韓屋村,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總之,全州是一個為了吃和文化都值得一去的地方,有計劃去韓國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滿漢全席烏有宴
    與此同時,清宮元素在電影中反覆出現,頻頻暗示且印證著我們對於「滿漢全席」的零星概念——它是清廷御宴,象徵著奢靡精緻,是最高規格筵席的不二之選。然而,日本知名學者田中靜一卻一再聲稱「滿漢全席」為「虛幻的飲食」,遍尋卷帙浩繁的《清宮膳檔》,也未見「滿漢全席」的字樣。事實上,深宮高牆裡的皇帝太后們從未吃過所謂的「滿漢全席」。追根溯源,掩埋於歷史魍魍巨翳之下的「滿漢全席」真容為何?
  • 你知道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嗎
    滿漢全席多少道菜?滿漢全席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在滿漢全席中,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也有地方風味的精華,更能突出滿和漢族菜色的特殊風味,那麼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呢?,那麼滿漢全席真的是只有108道菜嗎?一般在清朝滿漢全席的時候,先吃滿菜,後吃漢菜,因為菜比較多,所以在中間需要翻臺,整個滿漢全席間,要換四次桌面,調換滿、漢菜式。並且在滿漢全席中的器具也多有講究,大件的瓷器就是仿照著雞、鴨、魚、豬等造型做的。後來到了民國後,滿漢全席就沒有那麼盛大了,還分為兩種,一種是小滿漢,一種是大滿漢。
  • 滿漢全席,108道菜,你吃過多少?
    一、簡介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流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滿漢全席以北京、山東、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龍江地區特產(或出產):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
  • 韓國的「滿漢全席」韓定食你了解多少
    說到韓國美食,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紅彤彤的韓國泡菜,還有就是那包裹生菜大口吃的烤五花,要麼就是海苔、菠菜、泡菜一鍋拌的韓國拌飯了。總覺得韓國的飲食好吃歸好吃,總是難登大雅之堂。直到十多年前的一部韓國宮廷劇《大長今》的風靡,那些色彩豐富,菜品精緻的宮廷料理改變了多少國人對韓國飲食粗陋寡聞的看法。
  • 康熙年間的滿漢全席,放到今天要花多少人民幣,你肯花嗎?
    滿漢全席,顧名思義,滿就是指滿人,漢就是指漢人,滿漢全席就是指在清朝的宮廷盛宴中,由滿人和漢人一起合作的一桌菜品。菜品至少108種,各種口味都有,燒菜、滷菜、火鍋,辣菜、甜品、點心,葷菜、素菜,山珍海味、珍奇異果,可以說應有盡有。
  • 一頓「滿漢全席」滿足你的想像
    二十多年前的一部香港電影《滿漢全席》讓大家在熒幕上第一次見識了「滿漢全席」。電影《滿漢全席》想像的清宮「滿漢全席」場景而後周星馳的《食神》作又為滿漢全席打了個特大號的電影版廣告。此後,每當提到「滿漢全席」四個字,大家都會條件反射般想到連成排的山珍海味,並且感嘆清朝皇帝真是奢侈……可事實是:清宮壓根兒就沒什麼滿漢全席,是大家想多了!
  • 清朝「滿漢全席」的政治寓意
    本文摘自《書屋》2011年第9期,作者:吳正格,原題:《清王朝從勃興到寙敗的斑跡》由「滿漢席」演變成「滿漢全席」是在清末,先是謂為「滿漢大席」。任過光緒朝內閣中書的徐柯說:清末京師宴會,有「燒烤席,俗謂滿漢大席」。
  • 你被騙了!歷史上根本沒有「滿漢全席」!
    每當提到「滿漢全席」四個字,人們都會條件反射般想到連成排的山珍海味,一邊咽口水,一邊暗暗感嘆清朝皇帝真是奢侈……#電影《滿漢全席》想像的清宮「滿漢全席」場景#可是,今天要告訴各位一個殘酷的事實:清宮壓根兒就沒什麼滿漢全席!
  • 滿漢全席最全菜譜,你吃過幾個?
    說法一   「滿漢全席」這一名稱來源於一段相聲。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獻藝的著名相聲演員萬人迷編了一段「貫口」詞,羅列大量菜名,名為「報菜名」,頗受聽眾歡迎。30年代在北京與張傻子。高德名,緒德貴,湯瞎子一同登臺表演的著名相聲演員戴少埔擅長這個段子(戴少埔於40年代初逝世於天津),當時仍稱這段貫口為「報菜名」。
  • 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
  • 傳統民俗:你知道「滿漢全席」的來歷嗎?
    熟悉清朝歷史或者喜歡看清宮劇的人一定知道,清朝時期宮廷有一個很隆重的宴席叫做滿漢全席,它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又有各地菜色的風味,這個來自宮廷的菜餚是很多人眼中的人間美味,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這樣美味又極具講究的宴席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就讓小編帶你探索一下吧!
  • 來臨武,嘗嘗與「滿漢全席」比肩的特產
    滿漢全席,世人稱其為天下第一宴。這道宴席在江南地區盛行,興起於蘇州城郊的木櫝鎮。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每每微服私訪,都必須要去木櫝鎮逛一逛,不僅是為了賞那蘇州園林——庭院深深的美景的,更是為了品嘗那滿漢全席。
  • 你廢除了本膳料理,我滅絕了滿漢全席
    我們不熟悉它,是因為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真正吃過全套的滿漢全席了,它更像是一種藏於神話傳說中的珍饈……滿漢全席到底是個什麼來頭?據說清康熙年間,皇帝為了化解滿漢兩族人民的不和,在他66歲大壽的宴席上玩了一個大的。
  • 滿漢全席長什麼樣?今天總算開眼界了!
    你知道嗎?「滿漢全席」總共有180道精品菜!你知道嗎?
  • 滿漢全席,中國味道
    原文來源:故宮書店 ,原文發布於2018年12月28日原文標題:滿漢全席 · 中國味道不管你是否喜歡美食,最近肯定被一部叫做《風味人間》的紀錄片刷屏。除去「舌尖」原班人馬,不可或缺的誘人食物,此次亦放眼全球,展現中國食材之獨特,加深「飲食無國界」的概念。來自片中的口水暴擊回想兒時一直嚮往的美食宴,非滿漢全席莫屬。
  • 並不存在的「滿漢全席」,清朝皇帝一日三餐都吃啥?
    據說滿漢全席是當年清朝皇帝才能享用的美食,體現了中國最頂級的廚藝水平,據說有上百道菜,能讓人連吃三天不帶重樣的。但實際上,我們翻遍清朝的記載,都沒有找到「滿漢全席」這一說。那麼,「滿漢全席」的說法究竟是怎麼來的?清朝的宮廷宴會,其實一開始不太講究。努爾哈赤還在滿洲經營的時候,當時的宴會也就是努爾哈赤自己和親戚子孫坐在一起喝酒吃肉,有養的雞鴨,也有打獵的收穫。
  • 給你看一桌最真實的滿漢全席!(開眼界了)
    茲見,這種「三撤席」中還有燒乳豬(掛爐豬)被特別提出,當為滿族的固有食俗,也是後來滿漢全席予以傳承的重饌之一。自清定都北京,隨著滿官前往各地任職,滿式宴風就開始廣泛地流布了,「三撤席」已經見於當時的市肆酒樓。清中葉,時在江南的袁枚就吃過此席。他說:「餘嘗過一商家,上菜三撤席,點心十六道,其算食品將至四十餘品。」
  • 滿漢全席-中國人心中的白月光
    在普通百姓和美食家心中,滿漢全席絕對稱得上中國宴席之巔。
  • 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種菜品?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相聲演員經典的那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據說報的就是滿漢全席菜名。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1.什麼時候有「滿漢全席」?當初,宮廷內滿漢席是分開的。康熙年間,曾兩次舉辦「千叟宴」,聲勢浩大,都是分滿漢兩次入宴。乾隆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不過也有存疑,說其中所提為「滿漢席」,與「滿漢全席」一字之差,大有不同。由此衍生出不同的說法。
  • 清朝宮廷根本沒有滿漢全席,全是百姓想像的,結果還真做出來了
    「滿漢全席」四個字居然從未在《清史稿》、《清實錄》等皇家檔案中出現過,而最早記錄「滿漢全席」的是民間筆記讀物《揚州畫舫錄》,連皇家正規的文稿都沒有出現,那是不是可以懷疑,宮廷壓根就沒有「滿漢全席」這回事,只是民間老百姓自己臆想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