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滿漢全席」韓定食你了解多少

2021-02-16 餘味全球美食


說到韓國美食,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紅彤彤的韓國泡菜,還有就是那包裹生菜大口吃的烤五花,要麼就是海苔、菠菜、泡菜一鍋拌的韓國拌飯了。總覺得韓國的飲食好吃歸好吃,總是難登大雅之堂。直到十多年前的一部韓國宮廷劇《大長今》的風靡,那些色彩豐富,菜品精緻的宮廷料理改變了多少國人對韓國飲食粗陋寡聞的看法。


何為韓定食

韓定食從朝鮮時代的宮廷御膳開始,後被士大夫配合各地特有的鄉土飲食,模仿成班家料理。定食在韓國的意思為全席,屬於韓餐中比較正式的餐席,簡單來說韓定食就有些類似中國的滿漢全席了,以簡單的開胃前菜,以穀物為主的主食和副食,在加上餐後水果甜點組成,各式精緻小蝶擺滿餐桌,食材之豐富,色彩之斑斕。雖然每個小蝶菜品看似很少,不過三十多碟過後就會有飽腹感了。


重五色的韓定食

在韓國無論是宮廷料理韓定食還是平民料理的泡菜,五彩的拌飯,豐富的顏色不僅可以引起人們的食慾,也可以保持營養的均衡。同時不難發現韓餐在做法上是極其講究色彩搭配。韓國飲食追求五色俱全和中國陰陽學說有著密切關係,韓餐中通常用綠色、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去裝飾菜品,其中被應用最廣的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紅色,紅色為陰陽五行中火的代表色,紅色是生命力的代表,按五行中陽可克陰的法則,紅色素來就有驅鬼闢邪之作用,比如在魑魅魍魎最為猖獗的冬季,韓國人都會有喝紅豆粥的習慣,再比如婚宴壽宴之時贈送紅色食物也是取驅鬼闢邪之意。色彩更加豐富宮廷料理韓定食更是陰陽五色說的一種體現了。


不可不知的韓國食禮

韓國和中國一樣是個注重禮儀的國家,而餐桌禮儀更是韓國飲食文化的直接體現。雖然在中國,人們習慣用手端著碗吃飯,那麼在韓國這樣的習慣就不可以有了,因為他們會認為這是非常不規矩的行為,餐桌上的碗切記不可用手碰,更不用說拿手端著吃,除了拿筷子的右手,左手還是老老實實的藏在餐桌下為好,韓國人吃飯之前會先用右手拿勺盛上一口湯,再用勺子吃上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上一口湯再吃上一口飯才可隨意吃任何東西。既然韓定食被譽為是韓國飲食文化精髓體現,那麼就要遵循著韓國人的餐桌禮儀,這樣才不失一次完美的韓餐文化體驗了。


 掃描二維碼下載 

   餘味全球美食APP



相關焦點

  • 宮廷韓定食?韓國的滿漢全席?
    宮廷韓定食是一種由數十種韓國傳統美食中組合而成的美食套餐。它是融入了宮廷傳統美食的現代風味料理,也是與地方特色土菜融合的獨特口味美食。
  • 韓國的「滿漢全席」你吃過嗎?
    出國留學需要花多少錢?點我算一下~ 如果提到韓國,你腦中首先出現的是首爾、釜山、濟州島這些地方,那你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吃貨」。在韓國,有一個公認的美食最多的地方—全州,韓國還有句「吃在全州」的俗語,可見全州在韓國的美食地位。
  • 你知道料理界的滿漢全席嗎?好吃到爆的「韓定食」可不是浪得虛名
    你們知道韓國也有「滿漢全席」嗎?點點聽說他們那邊叫「韓定食」。
  • 你知道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嗎
    滿漢全席多少道菜?滿漢全席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在滿漢全席中,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也有地方風味的精華,更能突出滿和漢族菜色的特殊風味,那麼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呢?,那麼滿漢全席真的是只有108道菜嗎?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呢?其實滿漢全席多少道菜是並不固定的,如果看滿漢全席中的六種宴席(蒙古親潘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百宴、節令宴)中菜單,仔細去數菜單的話,是不止108道的,但每一種宴席的菜單也不到108道,而報菜名中的滿漢全席裡面的菜也不止108道,所以由此可見滿漢全席中幾道菜並沒有固定的數。
  • 滿漢全席烏有宴
    在口腹饕餮、珠光寶氣的背後,「滿漢全席」的原型——清朝宮廷御膳,作為與清宮廷食禮、食事關係密切的慣常飲食制度和上層社會筵席模式,在歷史的輾轉翻滾中,經歷了一段漫長蜿蜒的演變和流布,變形、扭曲、膨脹為諸多形態,並作為一種食文化現象,貫穿清帝國、中華民國直至當代。雖為一場烏有之宴,「滿漢全席」,或者說最高規格的筵席範式卻的確來自宮廷御膳。
  • 西安第一家韓國傳統韓定食餐廳和大家見面了!
    西安第一家韓國傳統韓定食餐廳終於和大家見面了!
  • 品嘗韓國傳統韓定食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享譽盛名的韓定食餐廳吧。
  • 一頓「滿漢全席」滿足你的想像
    二十多年前的一部香港電影《滿漢全席》讓大家在熒幕上第一次見識了「滿漢全席」。電影《滿漢全席》想像的清宮「滿漢全席」場景而後周星馳的《食神》作又為滿漢全席打了個特大號的電影版廣告。此後,每當提到「滿漢全席」四個字,大家都會條件反射般想到連成排的山珍海味,並且感嘆清朝皇帝真是奢侈……可事實是:清宮壓根兒就沒什麼滿漢全席,是大家想多了!
  • 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種菜品?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相聲演員經典的那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據說報的就是滿漢全席菜名。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1.什麼時候有「滿漢全席」?當初,宮廷內滿漢席是分開的。康熙年間,曾兩次舉辦「千叟宴」,聲勢浩大,都是分滿漢兩次入宴。乾隆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不過也有存疑,說其中所提為「滿漢席」,與「滿漢全席」一字之差,大有不同。由此衍生出不同的說法。
  • 滿漢全席,108道菜,你吃過多少?
    一、簡介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流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滿漢全席以北京、山東、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龍江地區特產(或出產):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
  • 清朝「滿漢全席」的政治寓意
    本文摘自《書屋》2011年第9期,作者:吳正格,原題:《清王朝從勃興到寙敗的斑跡》由「滿漢席」演變成「滿漢全席」是在清末,先是謂為「滿漢大席」。任過光緒朝內閣中書的徐柯說:清末京師宴會,有「燒烤席,俗謂滿漢大席」。
  • 給你看一桌最真實的滿漢全席!(開眼界了)
    臨至歲末,朝臣京宦、各省的督撫、將軍等,為投他所好,競相向宮中進獻紛呈的食貢,使得乾隆的「除夕年宴」與順、康、雍時期大別,不僅是以往的「三撤席」翻版,宴況也變得來更加綺麗華奢,盛器精美,而且滿、漢饈饘並陳。其實,這已經具備了滿漢全席的內容和席式型格的特徵,只因為是皇家年宴,所以當時還無人敢將其向別的方面引伸。
  • 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
  • 滿漢全席,中國味道
    原文來源:故宮書店 ,原文發布於2018年12月28日原文標題:滿漢全席 · 中國味道不管你是否喜歡美食,最近肯定被一部叫做《風味人間》的紀錄片刷屏。除去「舌尖」原班人馬,不可或缺的誘人食物,此次亦放眼全球,展現中國食材之獨特,加深「飲食無國界」的概念。來自片中的口水暴擊回想兒時一直嚮往的美食宴,非滿漢全席莫屬。
  • 你被騙了!歷史上根本沒有「滿漢全席」!
    每當提到「滿漢全席」四個字,人們都會條件反射般想到連成排的山珍海味,一邊咽口水,一邊暗暗感嘆清朝皇帝真是奢侈……#電影《滿漢全席》想像的清宮「滿漢全席」場景#可是,今天要告訴各位一個殘酷的事實:清宮壓根兒就沒什麼滿漢全席!
  • 浦項Andamiro韓定食
    今天我們來說說美食,作為韓國的傳統文化之都慶尚北道,那麼悠久有名的宮廷級飲食-韓定食,在韓國這麼多年,吃過的各個名家韓定食店,要說味道,這家的味道是直接走到的心裡了
  • 又一桌滿漢全席亮相,菜品太漂亮了!
    以致於很大一部份人,根本無從知曉這席國粹的文化與精華。原來經查閱文獻,滿漢全席,是這樣的.清中葉時,官場滿漢席的辦所多在公署、府邸或亭園,適隨而舉,故而尚欠食境的定格。席中,儘管時尚之饌臚列有加,通常也只是一席食畢。又因是滿、漢官員的互酬,大家都較看重兩族饌式,故那時的滿漢席在席式和禮式方面,並未形成明顯的特徵。
  • 又一桌滿漢全席亮相!菜品太漂亮了!
    臨至歲末,朝臣京宦、各省的督撫、將軍等,為投他所好,競相向宮中進獻紛呈的食貢,使得乾隆的「除夕年宴」與順、康、雍時期大別,不僅是以往的「三撤席」翻版,宴況也變得來更加綺麗華奢,盛器精美,而且滿、漢饈饘並陳。其實,這已經具備了滿漢全席的內容和席式型格的特徵,只因為是皇家年宴,所以當時還無人敢將其向別的方面引伸。
  • 康熙年間的滿漢全席,放到今天要花多少人民幣,你肯花嗎?
    滿漢全席,顧名思義,滿就是指滿人,漢就是指漢人,滿漢全席就是指在清朝的宮廷盛宴中,由滿人和漢人一起合作的一桌菜品。菜品至少108種,各種口味都有,燒菜、滷菜、火鍋,辣菜、甜品、點心,葷菜、素菜,山珍海味、珍奇異果,可以說應有盡有。
  • 這就是韓國版的「滿漢全席」?吃完腿都軟了吧...
    那麼如果有小夥伴春節在韓國過年的話,可以去品嘗一下韓定食哈,滿滿一大桌小菜,超極豐盛! 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韓國的宮廷料理——韓定食。「韓定食」是韓國朝鮮王朝的宮廷料理,體現了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也是國家指定的重要非物質文化財產。經宮中的廚房尚宮和王室後裔的口傳以及宴會記錄流傳至今,彰顯韓國飲食文化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