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綠皮火車,車廂內的影像記憶

2021-01-18 舊影閣

【北京-廣州(特快)】特別快速列車(英文:express,全稱:特別快速旅客列車),在傳統中國鐵路列車等級中,特快用來區別快速旅客列車、普通旅客列車。特快車次通常使用T字母冠頭。特快列車運行的速度較快,一般只在省會城市、副省級市、和部分地級市車站停靠。

【硬臥車廂】硬臥車廂的價格實惠,高於硬座、低於軟臥。硬臥車通常有三層鋪位,隔斷隔開車廂內部,有十一個隔斷,每個隔斷內有相對二組、六個鋪位,每節硬臥車有鋪位六十六個。鋪位分為上中下三層,票價是自上至下,由便宜到貴。硬臥客車的編號是YW。

【站臺售貨車】那個年代嚴格講就沒有什麼小商販,在一些邊遠的鐵路小站跨只籃子偷偷賣雞蛋也會被處理的。再者,如果讓小商販上站臺經營,會影響行車安全。車站也沒有這方面的管理能力和職能,車站銷售食品的多是鐵路自家的商業服務。大站相對固定,設有車站售貨亭。

【餐車車廂】長途旅客列車通常編掛有餐車,位置在臥鋪車廂、硬座車廂之間。餐車分為廚房、儲藏室、餐廳三部分。餐廳內設置活動餐桌十二個 ,雙面4人式餐椅十把 ,單面雙人式餐椅四把。餐車車廂定員是四十八人。餐車車廂的頂板、飾帶板等,材質多為(白色)玻璃鋼板。

【餐車操作間】廚房主要設備有:冰櫃、電冰箱、烤箱、爐灶、碗櫃、洗碗池、儲料箱、鍋爐、煤箱等;儲藏室可以存放糖茶、菸酒、乾鮮蔬菜、米麵蛋等食品。廚房內設有鍋架、洗池、刀架、板桌、滅火器、排煙罩等設備。灶體是由不鏽鋼板製成的,爐灶是三眼燃煤爐灶。

【流動售貨車】乘坐火車出行,常見乘務員推著小車,不斷往返賣東西。其實,這些(售貨的)乘務員很多並不是列車乘務員,多數是外包公司的業務員。這輛推車裡有良友香菸;是八十年代流行的鬼子煙,還有萬寶路、希爾頓等品牌。這個牌子的香菸據說已經停產了,市面上面是很難看到的。

【女乘客】在緩慢行駛的綠皮火車上,各種濃烈的食品氣味、汗味等憊瀰漫在整個車廂裡,有的乘客席地而坐,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環境真是髒亂,每個人都儘量減少活動次數。搭話聊天可以簡單有效地排遣寂寞,當列車到站,彼此也會迅速淹沒在人海中。

【軟臥車廂】軟臥車廂的編號是RW。軟臥列車通常分為普通及高級軟臥;普通軟臥的包間是四人,高級軟臥的包間是雙人。列車平時只掛1節軟臥車廂,且不是每次列車都有高級軟臥。軟臥一般在列車中部位置,靠近列車長辦公席、餐車。

【硬座車廂】早期綠皮車的硬座沒有安裝座單、彈性座墊,只有普通皮質材料包裹,舒適度較低。綠皮車逐漸被淘汰後,對藍皮車、白皮車、紅皮車、新綠皮車的硬座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座墊舒適度得到了提高。硬座車的乘客座位,使用的是面對面的方式。單層硬座車廂的編號是YZ。

【北京-成都(直快)】老式綠皮火車,都是在九十年代前運營的;這些老是綠皮車現在已經全都退役。 部分短途運行的綠皮車,使用的是新車廂,車廂內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好。【中國鐵路,八十年代初。攝影:阿德·范德爾;久保田博二;布魯·諾巴貝】

相關焦點

  • 綠皮火車,兩代人的記憶,三類人的故事
    前言「綠皮火車」一個聽起來充滿了年代感的詞。綠色底色、黃色色帶塗裝的火車成為了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人們重要的回憶。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隨著鐵路客車的車輛升級與改造,有部分的綠皮車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取而代之的有「紅皮車」、「藍白車」。而到了2014年的時候,橄欖綠色塗裝的「綠皮火車」又重歸人們視線。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影像是文明的手印。 照片是影像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些記錄現實的老照片更是珍貴無比。 時光可以流逝,記憶永不磨滅。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領略.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水塔/電線,充滿綠意的田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鐵路沿線的房屋和居民,簡單的建築,溫暖的家
  • 王唯唯:綠皮火車
    那個年代,沒有動車,只有綠皮火車。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綠色外觀,曾經是中國鐵路旅客列車最具代表性的塗裝樣式,俗稱「綠皮火車」。那年,我21歲,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車。火車是早晨5點48分發車。站在站臺上,看著火車遠遠駛來,貌似緩慢,到了近前,巨大的轟鳴聲把地面震得瑟瑟顫抖,我本能地嚇了一跳,連退了幾步。
  • 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這是一趟綠皮火車,乘車的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雖然並不是節假日。曾看到過一則報導:綠皮火車速度慢,設施差,越來越不適應人們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和品味,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快捷的動車、高鐵和輕軌。我是一個戀舊的人,綠皮火車曾見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因為工作調動,我們背井離鄉舉家遷到省城合肥,所以每到逢年過節,都要帶著孩子回老家。
  • 90年代熱鬧的綠皮火車:熱戀中的情侶很甜蜜,漂亮女孩臥鋪拉二胡
    綠皮火車,現在看來的確已經很落後,速度慢,環境相對差,但它卻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由於票價便宜,安全性較高,那些年我們去外地求學,到大城市追求夢想,回老家過年、探親,綠皮火車都是所有人的首選,甚至是一部人的唯一選擇。這組照片記錄了90年代人們坐綠皮火車的歷史,從中也許能看到似曾相識的曾經的自己。
  • 穿越八十年代第三天,她爬上綠皮火車,到帝都認親軍夫!八零小說
    穿越八十年代第三天,她爬上綠皮火車,到帝都認親軍夫!八零小說HELLO小婊貝們,春柔又出現了!最近是不是書荒了?!不用怕!有本寶寶在,你隨時隨地都有書看!今天小編又給大家帶來4篇八零小說,穿越八十年代第三天,她爬上綠皮火車,到帝都認親軍夫!非常精彩,十分好看,趕緊屯起來吧!
  • 老式綠皮火車車廂華麗轉身變高級客房—龍堡森林度假村火車旅館
    老式綠皮火車車廂華麗轉身變高級客房——龍堡森林度假村火車旅館芝櫻在日本還是比較出名的,它在開花的時候,花朵很像是櫻花,但是植株又比較矮,像矮草般匍匐,在日語中,芝字,就是指蔓生的野草,所以就有芝櫻的名字。
  • 「綠皮火車」成為山民脫貧致富生命線
    在這列「綠皮火車」裡,沿線的山民扛著大包小裹特產在車廂裡擺起了「地攤」。就是這列「火車集市」讓這些「藏」在大山裡的山民可以在農閒時將採摘、加工的應季山貨帶出大山,在車廂裡、在城市中售賣,補貼家用。  無獨有偶,這樣的列車在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內的開行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低廉的票價是解決交通閉塞、經濟欠發達山區居民出行的首選。
  • 你有多少年沒坐過綠皮火車?寶成鐵路的秦嶺小慢車,享受真正旅行
    綠皮火車是很多人對於火車的第一印象,見到了綠皮火車,也就意味著遊子離開家鄉,開始去往異鄉開始求學、闖蕩,去開拓屬於自己的世界,所以,綠皮火車在很多人的心理,都曾經是心裡揮之不去的一種情懷。那個時候的火車車廂是綠色的,座椅顏色也是綠色的,車上熟悉的方便麵味道混合著乘客的汗味、腳臭味等各種味道在一起,初開始還很不習慣,當你坐了多次之後,才會發現,原來這就是旅途的味道,上了火車不吃方便麵,沒有聽到車上售貨員的吆喝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來,腿讓一讓……」,就好像缺了點什麼。
  • 陪伴60,70,80年代人的綠皮火車,離我們漸行漸遠!
    2018年9月30日,我坐著K516這趟列車,從南京到宿州,已經很久很久沒做過綠皮火車了!還記得第一次做火車是從崑山做到淮北,那個時候沒有高鐵動車,只有綠皮火車和汽車,對於當時收入不多的我,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火車了。
  • 上海長寧:一列「綠皮火車」 開進社區
    作為上海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範北居民區鐵路公房小區的微更新項目,面積約120平方米的「綠皮火車」廣場已基本建成,預計明年1月正式對居民開放。  綠皮火車廣場位於小區65號樓前,設置了社區之家、社區舞臺、兒童活動、健身步道、晾曬等功能區域,為這個沒有公共活動空間的老小區注入了新活力。
  • 老照片;綠皮火車上的中國人
    #老照片#在中國客車空調化和中國鐵路大提速之前,「老綠皮車「綠皮車」是中國鐵路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國旅客列車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那時候的綠皮火車,車窗是可以打開的。)綠皮車沒有空調,窗戶可以打開,那時鐵路上拉煤的車很多,有時車廂裡會很髒;綠皮車人很多,一般都是民工,不過票價便宜,划算;每年帶著在外掙的錢,回家見父母親人或老婆孩子,都是滿滿的幸福。
  • 這列「綠皮火車」開進長寧這個小區→
    作為周家橋街道範北居民區鐵路公房小區的微更新項目,面積約120㎡的「綠皮火車」廣場已基本建成,預計1月正式對居民開放。快和小編一起先睹為快。綠皮火車廣場位於小區65號樓前,設置了社區之家、社區舞臺、兒童活動、健身步道、晾曬等功能區域,為這個沒有公共活動空間的老小區注入了新活力。走進火車「車廂」,滿滿的「火車」元素隨處可見,如擺滿陳列櫃的復古火車模型、標註火車行駛方向的列車標誌等。
  •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開行至今 綠皮火車送「大筐隊」走上致富路
    在承德山區,這對綠皮慢火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開行至今,服務沿線村民。昨天一大早,幾十名果農在新杖子站等車。綠皮車沿途經過的南灣子、新杖子、西大廟和上板城南站,都是承德市水果和紅薯的主產區。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鐵路是老鄉們向外運輸農產品的唯一通道。他們挑著籮筐擔子坐火車到承德市和北京地區售賣,是當地有名的「大筐隊」,而進城賣山貨,幾乎也是「大筐隊」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
  • 當綠皮火車駛進德州站時,一切旅途美味,都在這隻雞面前味同嚼蠟
    2020-06-25 09:31:20 來源: 科技大匯 舉報   「 綠皮火車緩緩駛入德州站
  • 「退休」綠皮火車重上崗!資陽這個社區將打造「網紅」打卡地
    「依託資陽火車站外那座騰飛的大雁雕像,打造網紅打卡地;在社區內設置綠皮火車零售點位,讓市民追憶過去舊時光……」近日,記者從雁江區蓮花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該街道的向陽社區將進行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創新打造資陽市首個紅色記憶、綠皮鄉愁、城市發展、網紅攝影、居民服務的市民打卡和教育實踐點,預計春節前投用
  • 這趟風景絕美的綠皮火車,25年不漲票價,最低只要2元
    不誇張地講,在如今這個物價飆升的年代,23.5元連場電影都看不了。可中國就有這樣一趟列車,23.5元就能坐完全程,最低票價只要2元,且25年來從未漲價。如今說起綠皮火車,總感覺是上個世紀的產物,離我們很是遙遠。
  • 醴茶鐵路故事丨他從綠皮火車年代走來 每張車票都成了珍藏
    紅網時刻記者 曹緹 張興莎 朱麗萍 株洲 報導 綠皮火車,是幾代人共有的記憶。在肖金生的記憶裡,上世紀90年代坐火車的體驗是鬧哄哄的站臺、長長的購票隊伍、飯點時瀰漫著的各種方便麵味……醴茶鐵路恢復客運後,他再次坐上了綠皮火車,不過,他現在的體驗完全不一樣了。
  • 曾被淘汰的綠皮火車,為何又重新啟用?真是國家的良苦用心
    2020-04-26 04:33:00 來源: 天澤愛娛樂 舉報   在曾經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 高鐵時代的綠皮火車:草根創富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來源:秦朔朋友圈原標題:高鐵時代的綠皮火車作者:劉子,民間觀察派,獨立思考者,上海樸人資產合伙人,杭州鼠打貓互動合伙人。被遺忘的綠皮火車多年沒坐綠皮火車了,晃悠悠的讓人念舊。一上車我就感到後悔,6月底,沒有空調,車廂擠滿了學生、民工兄弟,跟滾燙的沙丁魚罐頭似的。就這樣,沿途還不斷有人擠上來,沙丁魚們全都餿了。車過河南,人才漸少,才有自然界的風吹進來,吸一口,滿是風塵。12年前,上海到昆明,T381,40個小時,這回是硬臥。兩天裡,無人打擾,吃了睡睡了吃,看完一本厚厚的書,寫出幾段小小的詩,開始喜歡上綠皮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