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再展風採|衡水特殊家庭為協會老兵送上特殊禮物

2020-12-27 湖城看點

伴隨著強軍興軍的鏗鏘步伐,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了建軍93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衡水特殊家庭協會來自市區和各縣市區的家人們齊聚一堂,為協會老兵們節日的祝福。

活動中,與會領導為協會老兵戴上紅花,送上禮物,祝福他們節日快樂,不少老兵感動的熱淚盈眶。

市衛健委家庭科王紅香科長一行帶來了薩克斯演奏《十送紅軍》和《我和我的祖國》,星願演藝隊也帶來了節目:《又像三月桃花開》、《東方韻》、《紅歌串燒》等節目,載歌載舞的節目將現場氛圍推向了高潮。

作為老兵代表,協會副會長李玉英在發言時向與會領導和協會家人們表示感謝,他說,接過為老兵們精心製作的有特殊意義的紀念T恤衫,穿在身上,暖在心中,沉甸甸的禮物讓他們感動不已。他們將繼續保持軍人的優良作風,為協會發展和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馮立柱會長表示,老兵可敬,協會家人將和他們團結在一起,共同走出陰霾,迎接幸福的生活。

志願者李志玲、王春暉、趙木村、馬琳函參加了此次活動。

八一建軍節活動是衡水特殊家庭每年例行組織的活動,旨在將家人們團結在一起,擁抱生活,擁抱未來。

相關焦點

  • 以「愛」之名,致敬老兵!
    乘坐主題婚車環遊西湖,抗美援朝老兵姚龍和熊菊芳夫婦興奮不已。11月30日,浙江杭州,抗美援朝老兵鍾恆夫婦和姚龍夫婦乘坐著裝扮一新的紅色1314路巴士環遊西湖景區。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杭州市公交集團共同發起「用愛向老兵致敬」主題婚車活動,1314路諧音「一生一世」,以此表達對老兵夫婦的美好祝福。「那個年代,拿票去換2斤糖,戰友們熱鬧一下,就算結婚了。」老兵鍾恆今年87歲,1951年3月入伍。他與妻子鍾慧英已相伴走過半個多世紀,沒能給妻子一個像樣的婚禮是他一直以來的遺憾。「沒想到今天補上了這個遺憾」,老人激動不已。
  • 陝西省慈善協會關愛退役老兵項目惠及兩萬多名老兵
    近些年來,陝西省慈善協會與各市、縣慈善協會聯合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關愛老兵活動,為兩萬多名老兵送去了溫暖,送上了祝福。關愛項目溫暖老兵「您今年高壽?您是我們尊敬的抗戰老兵,給您送點錢,買點營養品,以後有什麼困難,我們的志願者會經常來為您提供幫助的。」
  • 不忘崢嶸歲月 致敬!抗戰老兵
    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9月6日,玉林的多個社會組織利用周日,向抗戰老兵致敬。由廣西關愛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發起,玉林十多個組織對玉州區、福綿區、興業縣的抗戰老兵進行了慰問。75年前,在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一批中國人站了出來,他們捨身取義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而戰。
  • 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提供專屬體檢套餐 20名退伍老兵收到特殊禮物
    20名退伍老兵收到建軍節特殊禮物8月1日上午7時30分左右,來自奎文區各個街道的20位退伍老兵,齊聚東風東街與濰州路交叉口以北300米處路西的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他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體檢卡,並且當天就能參與體檢。
  • 戰「疫」一線,上饒一名退役老兵特殊的60歲生日
    戰「疫」一線退役老兵特殊的60歲生日「30歲生日我在福建海島演習火線中度過,60歲生日我在疫情防控一線別人家門口過,但這絕對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生日!」2月13日,正月廿,沒有親朋相賀,也沒有蛋糕宴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羅向斌在值守的靜苑小區卡點上度過了這個特殊時期的60歲生日。
  • 今天,向抗戰老兵致敬!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102歲的陳廷儒因年齡最長,被安排在老兵方陣第一車首排首座,他舉起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陳明奶 林珍因大姐林展(相片中人)的緣故,加入遊擊隊。姐姐領著她進抗戰隊伍,並鼓勵她走下去,惜2003年因病辭世,姐妹陰陽相隔。
  • 三個老兵唱《老兵》唱著軍歌走天涯
    三個老兵唱《老兵》這首獻給復轉軍人的歌曲《老兵》,從作詞到作曲再到演唱均為昨天的軍人。詞作者李昌明與演唱者吳堅出身鐵道兵部隊。李昌明現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堅現為中國交響樂團男低音歌唱家。曲作者姜春陽系原空政文工團著名作曲家。
  • 致敬馬鞍山老兵!
    他們,是我們的英雄致敬,老兵!正值八一建軍節傳承紅色精神,致敬退役老兵京東電器 X 小馬網 X 安民街道花園社區  *點擊查看大圖走進老兵家,送上最真摯的問候坐下來聽一聽他們的故事而成功的背後是無數個鮮活的肉體去一次次進行試驗,確保最後的萬無一失,師傅一群人身先士卒,為核試流血流汗奉獻科學智慧的人們和突出英雄,可歌可泣…
  • 抗戰老兵,今天您最帥!
    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9月6日,來自玉林城區、福綿區、興業縣及北流市的8名抗戰老兵相聚玉城,參加由廣西壹方慈善基金會、援助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北流市中力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暨向抗戰老兵致敬公益活動。這些老兵,年齡最小的93歲,最大的99歲,他們一同緬懷為國、為民族犧牲的戰友,追憶往昔抗戰的崢嶸歲月。您就是英雄。
  • 創新創優案例分享|《本色》:講述老兵故事,展現本色人生
    作者:英華(北京演藝集團)2019年,為慶祝「八一」建軍節92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愛奇藝、北京衛視特別推出一檔以「探尋綠色背影,致敬本色人生」為主題的老兵生活探訪紀實類節目——《本色》。「神秘驚喜」——一束鮮花、一封書信、一份美味佳餚、一幅水彩畫……以特殊方式向老兵致敬,讓故事裡的每一位主人翁獲得強烈的尊崇感、幸福感。
  • 追尋老兵足跡 致敬抗日英雄——《幸福向前衝》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
    9月3日—5日每晚21:20,讓我們跟隨《幸福向前衝》一起追尋老兵足跡,以實際行動向他們致敬!       劉桂臻:92歲高齡的劉桂臻,是一位有著75年黨齡的抗日老兵。1940年劉奶奶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婦女開會,進行各項支前活動,時刻供應部隊的需要。抗戰勝利後,劉桂臻先後在沂南、沂水、臨沂等地擔任婦女工作,和老伴一起奮鬥在群眾工作第一線。1994年老伴去世,劉桂臻遵循老伴的遺願,帶著4000元來到沂南縣委組織部,交上了一份特殊的黨費。
  • 【老兵回家2017年12月簡報】為海峽對岸的抗戰老兵送去一份家鄉問候
    ,為18名老兵拍攝全家福,為1位老兵修繕房屋;•為湖南地區42名抗戰老兵提供綜合關懷服務;•為吉林地區23名抗戰老兵提供綜合關懷服務;•為遼寧地區2名抗戰老兵提供醫療救助,為1名老兵提供孤老關懷,幫助1名老兵回家;•為貴州地區2名抗戰老兵過生日;•為福建地區1名抗戰老兵提供孤老關懷。
  • 佩洛西辦公室美麗的風景線與退役老兵血染的風採交匯,情何以堪
    而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名被槍殺女子生前曾是一名在美國空軍服役了14年的老兵。這難道就是美國退役空軍老兵血染的風採?一、美國退役老兵血染的風採美國「偉大的愛國者」被美國警察槍擊身亡。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華盛頓的地方臺的報導,這名在美國國會抗議時遭到槍殺的女子名叫Ashli Babbit,是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名鐵桿粉絲。
  • 致敬「最可愛的人」 市領導為抗美援朝老兵送紀念章
    致敬「最可愛的人」 市領導為抗美援朝老兵送紀念章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3日 11:08:26 | 作者:陳雲 | 編輯:劉海傑  11月19日上午,副市長樓國民帶領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人,赴吳寧街道看望慰問部分抗美援朝老戰士,
  • 老兵,一路順風……
    老兵們昂首挺胸、精神振作,成為車站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一朝戎裝穿在身,終生流淌軍人血。向軍旗敬禮、向總隊敬禮、向首長敬禮、向戰友敬禮,揮手告別天山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徵途再續榮光。再見,我的戰友!再見,我守衛過的大美新疆!
  • 老兵深山送豬崽 跨域共建顯真情
    老兵深山送豬崽 跨域共建顯真情 2020-08-20 2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陽春一退役老兵患病,高昂的醫療費使其變成特困家庭,後來…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到來之際,7月29日,陽春市綿登集團綿登廣場、新八方酒樓企業老闆,在春城街道東湖社區幹部的陪同下,開展「情系特困退役老兵,愛心幫扶行動」、「八一」建軍節茶話座談會活動,慰問東湖社區特困退役老兵陳永業、鄭道聰,給他們送上慰問金、花生油和大米,讓困難退役老兵感受到民企老闆送上的溫暖。
  • 兩岸聯手打造《原鄉》 致敬開啟交流大門眷村老兵
    兩岸聯手打造《原鄉》 致敬開啟交流大門眷村老兵 總導演兼主演張國立29日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說,25年前,兩岸交流的大門因老兵「我們要回家」的訴求而開啟,拍這部戲是希望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留下來的分裂的痛。  兩岸聯合打造的這部新劇,由張國立和臺灣導演羅長安共同執導,大陸演員陳寶國、臺灣演員潘麗麗任主演。  當天在論壇會場播放的10分鐘《原鄉》片花引起與會藝文界人士共鳴。
  • 盧江:我的「老兵」情結
    正因為如此,每次給老人們拍完照,盧江總是想方設法把照片給老人們送回去。1943年入黨的任丙義,在崇禮縣獅子溝鄉三號村獨居,現在盧江還清晰地記得老人拿到照片時的喜悅:「我把這給閨女送過去,讓她瞧瞧……」可是,去年盧江聽說老人離開了人世。「畢竟這些老黨員都是八九十歲的人了,能為他們留下點什麼,讓他們高興高興,我的心願也就達成了。」
  • 在高鐵上讓老兵「眼淚泡飯」的神秘人,找到了!
    令網友們大呼太暖心  ↓↓↓  在北京西開往重慶西的G571列車上  一名素不相識的軍嫂來到餐車  為82集團軍某特戰旅退伍老兵們  悄悄地買了32份盒飯  得知「神秘人」是一名軍嫂  並要在洛陽龍門站下車後  老兵們決定下車相送  列車到站僅僅停靠4分鐘  老兵們以快速的步伐匆匆下車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