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爾濱7月29日電 (記者 劉舒凌)講述臺灣眷村老兵返鄉故事的電視劇《原鄉》2天前殺青。總導演兼主演張國立29日在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說,25年前,兩岸交流的大門因老兵「我們要回家」的訴求而開啟,拍這部戲是希望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留下來的分裂的痛。
兩岸聯合打造的這部新劇,由張國立和臺灣導演羅長安共同執導,大陸演員陳寶國、臺灣演員潘麗麗任主演。
當天在論壇會場播放的10分鐘《原鄉》片花引起與會藝文界人士共鳴。張國立說,今年是老兵返鄉事件25周年,《原鄉》這部戲是向在兩岸隔閡中受傷最深的老兵們致敬。
《原鄉》劇組曾有20多天在臺中眷村光復新村取景拍攝。張國立說,幾乎每天都有家鄉在北京、四川、湖北的老兵來到劇組,就是希望找家鄉的同胞說說話,「我們在眷村一直被這親情、人性溫暖著」。
作為較早與臺灣市場接觸的影視界人士,張國立呼籲,兩岸可互相挖掘中華民族共有的話題、經歷。
他談到,兩岸文化互動越來越有開放心態,但還不夠。「比如,《原鄉》劇組臺灣演員非常多,他們來福州、廈門拍戲,沒戲就可以回臺灣,3天後再來拍戲;我們進了臺灣就不能走,重新申請入境得好幾個月,大家都在那兒等著,無形中加大了劇組成本。」
張國立說,仔細對比,大陸近些年在影視交流的政策寬容與開放程度上的前進步伐略快於臺灣。他建議兩岸以「以更高智慧處理」、「回到市場機制」、「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的原則,合力深化影視產業的交流合作。
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政策委員趙怡當天也指出,今年3月臺灣影視業界座談兩岸影視交流時,大家也都擔心若干過時的或過度的相互限制,將不利雙方產業發展、延緩兩岸影視聯手進入全球市場的黃金時機。
坦率分析兩岸影視交流的瓶頸及改善方向,趙怡指出,臺灣方面新成立的「文化部」已開始研商如何解除大陸電影來臺配額限制等過多的管制,臺灣電影界也盼望大陸方面未來能落實開放政策,提高臺灣業者的保障,創造兩岸影視業的國際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