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裡長劉德文17年不間斷運送2百餘位老兵遺骸歸根

2020-12-25 海峽青年評論

「伯伯跟好,咱們回家了!」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2003年迄今,不間斷地背著200多位老兵遺骸跨海返回大陸與親人「團圓」。在劉眼中兩岸早已融為一體,過去因大時代所造成的骨肉分離是人間悲歌,但協助老兵落葉歸根則成為他此生最快樂的志業。

今年54歲的劉德文為屏東高樹人、中國國民黨黨員、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年輕時曾在銀行業服務,2003年因老婆選擇落腳高雄,於是一家搬進眷村屏山新村,也開啟他與老兵們的不解之緣。重情重諾的劉因一名老兵臨終前囑託,成為現在往返兩岸的「靈魂擺渡人」。

劉德文接受中評社訪問說,會做這些事情都是因緣,很多人以為他送老兵骨灰回大陸是因「外省二代」的身份,但他實際上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小孩,會跟老伯伯們結緣,產生濃烈的情感一切皆是緣分。

劉德文17年來往協助老兵骨灰返鄉共往返兩岸200多趟,行腳踏遍大江南北,北至哈爾濱、內蒙古,南至廣西、雲南等都有過他的足跡。他說,整個大陸只剩西藏、甘肅及青海三省沒去過。

劉德文向中評社表示,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帶了60萬大軍來臺,左營這邊因靠近軍港,因此有很多海軍眷村,「屏山新村」就是之一,而且這眷村可說是當年最多老兵的一處。70年代屏山新村約有3千多位退役海軍官兵,直到他2003年來時也還有1800多位老兵。但這17年中老兵凋零的很快,現在的屏山新村僅存50多位老兵,而最年輕的88歲,年紀最長的也有101歲。

劉德文表示,這些老兵當年跟著蔣介部隊來臺,開放探親後有很多人也曾返回故鄉探視,有些人年紀大了想回大陸,但因兩岸健保醫療制度不同,老伯伯們就醫不方便,因此打消了念頭。但每逢清明節前夕,他常見村內老伯伯們朝著家鄉方位下跪,我當時問他們在幹嘛?伯伯說,自己不孝,一、二十歲就別了父母,父母生前又無法盡孝,如今身在臺灣只能遙祭雙親,更希望自己百年之後能落葉歸根、魂歸故裡,葬在雙親墳邊永遠陪伴他們。

劉德文說,這些老兵的故事很多,每說一次、聽到一回,心也就跟著揪了一次。此外,劉說,最一開始就是一位老兵提著兩瓶高粱酒邀他到家中作客,但他不喝酒沒法陪喝,於是老兵乾了一大杯高粱酒後跟他拜託,希望劉能夠在他百年後把骨灰罈帶回老家。劉承諾後就開啟這17年來往返兩岸,運送老兵遺骸的工作。

劉德文說,很多人可能無法體會,但他每送一位長者回鄉落葉歸根安葬,他內心都非常喜悅。曾有人質疑說,「是不是這些老兵留有很多遺產?」剛開始他確實很在意有這些語言,但後來他不在意了,原因就在於「日久見人心」,只要是做好事就繼續做,不會因這些耳語而改變自己。雖然他是中國國民黨員,但他認為做這些事情不分黨派、不分族群。

相關焦點

  • 臺灣裡長16年背回200多位老兵骨灰 | 凡人時代
    和對方交談兩句之後,他突然跪下來,從背包裡小心地將放著老兵遺骨的骨灰罈取出來放地上,嘴裡喃喃道:「叔伯,我把你送到家了。」讓骨灰落地,告訴長者「回家」了 ■劉德文是臺灣省高雄市祥和裡的裡長,從2003年至今,經常為了怎麼將赴臺老兵的遺骨背回家而奔波,可謂他們魂歸故裡的引路人。
  •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video 臺灣高雄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
  • 這個劉德文不簡單!
    我是臺灣劉德文裡長,十年一諾,義重情長,存好心,做好事,只為一句承諾,一個委託,送老兵落葉歸根。劉德文,一個平凡的人,發表了文字,大家紛紛轉載。有一種責任 17小時前歡迎劉裡長回家[祈禱][祈禱][玫瑰][玫瑰][握手][握手][握手][鼓掌][鼓掌][鼓掌][鼓掌]回復4
  • 淺淺 ▏義人劉德文
    文/淺淺打開微信朋友圈,就看見劉德文君的更新。劉德文是誰?劉德文是個臺灣人。劉德文祖籍臺灣省屏東縣,現居住臺灣高雄,任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怎麼就和臺灣的一個的裡長扯上關係了呢?在此之前,我對他一無所知。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
  • 臺灣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為了臺灣老兵們「回家」的遺願,臺灣高雄市裡長劉德文10多年來往返海峽兩岸,讓一百多位年少倉忙離家的老兵,一嘗落葉歸根的夙願。每一次,他都把這些長者的骨灰背在胸前,一路小心守護。「他們活著已是遊子,死去不能再做遊魂。」1949年4月,15歲的李榮華隨國民黨軍撤退到臺灣。
  • 他背著老兵骨灰歸葬大陸,堅持了12年
    從2006年開始,這位臺灣人就幫助逝世的老兵葉落歸根:背著他們的骨灰,讓老兵們歸葬大陸。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就是這位50歲的大哥,多年來義務在兩岸奔波,讓逝世的老兵們魂歸故裡。平日經常聽老兵們講述跨越大江大海、播遷定居臺灣的故事,這位臺灣屏東籍的裡長,內心完全理解老兵們落葉歸根的夙願。他應允了。「返鄉」啟程的前一晚,劉德文先迎回老兵的骨灰罈,用紅布包裹後,安放在背包裡。一路上,他時時輕喚:「伯伯啟程了」、「伯伯登機了」。
  • 廣西桂林籍赴臺老兵莫峻峰在臺灣孤獨離世,盼為他找到親人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近兩百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
  • 「靈魂擺渡人」擺渡兩岸割捨不斷的牽掛 送老兵「葉落歸根」
    劉德文背著臺灣老兵骨灰。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日電 題:「靈魂擺渡人」擺渡兩岸割捨不斷的牽掛 送老兵「葉落歸根」作者 郭其鈺 蘇禮昊「張伯伯,到家了。」山東濟南機場,剛下飛機的劉德文一認出前來接機的人。
  • 他16年背200多名老兵骨灰回大陸,出門時總給逝者買一張票
    春節之際,南方周末和今日頭條共同聚焦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四位普通人各自「在一起」的故事:臺灣裡長劉德文,16年間把200名臺灣老兵的骨灰,背回他們位於大陸各省的故鄉;上海浦東,90後寶媽毛晚和網上認識的朋友們,一起為城市500米欄杆編織「彩虹」毛衣;廣西蘇屋塘村,農家婦女「巧婦
  • 新寧赴臺老兵孤獨離世,現急尋親人!請大家幫幫忙!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近兩百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15年來,他的足跡遍及20多個省市區。其中,以「湘軍」聞名的三湘大地,當年就有不少湖南籍子弟去往臺灣。劉德文也不時接到湖南親屬的求助,尋找當年來臺老兵的安葬地,並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幫長者落葉歸根。
  • 背上骨灰回家,他們是老兵靈魂的「擺渡人」
    「臺灣囝仔」發心   送外省阿伯回家2016年12月,高雄左營區祥和裡的裡長(相當於大陸社區居委會主任)劉德文,又背著奇特的「東西」去搭飛機。機場的安檢人員認識他,因為劉德文會帶骨灰罈上飛機,這樣的人畢竟不多。
  • 落葉歸根|老兵在臺灣孤身離世23年,湖南親人要接他回家
    今日頭條在接到消息後便發出《「想把叔公接回來」,曾通信八年,湖南孝子代爺爺臺灣尋親》的尋親啟事,並在臺灣熱心志願者的大力協助下,找到了彭宗勳在臺灣的消息。彭宗勳在1937年離開了湖南老家參軍,1942年到越南,而後輾轉定居臺灣,一直到1964年才從軍中退伍。在臺灣的日子裡,彭宗勳一直沒有忘記家鄉,也沒有娶妻生子。
  • 跨越75年的相見:我一定要從臺灣接爺爺的骨灰回來
    1987年,臺灣地區開放「老兵返鄉」,但仍有部分老兵因身體和經濟原因,無法回歸故土,長眠異鄉。2018年4月25日,來自大陸26個家庭的80餘名家屬,來到靈前獻花致祭,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自己抗戰先輩的牌位。
  • 75年後,接臺灣的爺爺「回家」
    1987年,臺灣地區開放「老兵返鄉」,但仍有部分老兵因身體和經濟原因,無法回歸故土,長眠異鄉。2018年4月25日,來自大陸26個家庭的80餘名家屬,來到靈前獻花致祭,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自己抗戰先輩的牌位。
  • 為安厝在臺灣桃園楊梅的3位老兵尋找家人
    近期,機構收到來自臺灣曾女士的尋親信息,是幫助三位在臺老兵尋找大陸的親人,遺憾的是三位老兵已經去世留下的只是一壇骨灰。
  • 感念師恩——紀念我的老師劉德文先生
    劉德文1911年出生於徐州一農民家庭,一生淡泊名利,經歷了少年失怙,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死不安息的悲慘生活。劉德文是鄉間有名的畫家,他是我的本家,按輩分該稱他為爺爺。由於他在城裡住,只聽其名,而不見其人。
  • 「名師大講堂」——劉德文教授
    2017年5月26日下午兩點,山西醫科大學「名師大講堂」系列講座在基礎醫學院報告廳舉行,本次報告特邀劉德文教授進行講授,基礎醫學院領導及學院中青年教師參加了本次講座
  • 19歲的世界武術冠軍,山東金牌小將劉德文
    劉德文1999年出生在山東濟南,從小喜歡看武打片,崇拜李連杰、成龍,他想像他們一樣身懷絕技,天下無敵,經常一個人學著電影電視裡功夫明星的動作比劃。他至今還珍藏著小時候自己在偶像李連杰海報前的照片。父母看到兒子對武術如此痴迷,便為他找了一家武館,劉德文在那裡接受了最初的武術基本功訓練。
  • 劉德文:努力打造一支有目標、有前途、有溫度、有流動的律師團隊
    金秋十月,層林盡染,長沙街頭,華燈璀璨,湘江之濱,橘子洲頭,萬達廣場C2座17樓的大廳裡濟濟一堂,洋溢著輕鬆愉悅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