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對我影響比較大,甚至說最大的,應該就是:自證預言,百度百科的解釋是:
1、人會不自覺地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2、也指對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期望行事。
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他最終會變成你所希望的那個樣子,無論你是希望變好還是變壞。已經被實驗證明了:(以下為引用)
自證預言已經被實驗所證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就是羅森塔爾效應(1968)。在一項研究中,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的六個年級中各選了三個班,並向任課老師說根據自己對學生的測驗,估計在這一學期裡將會有一些人表現出較大的進步,同時他還通報了這些人的名字。8個月之後,他對這些學生再次加以測驗,結果發現,被指名的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老師對他們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較好的評價。在對這個結果加以解釋的時候,羅森塔爾借用了希臘神話皮格馬利翁的故事,指出:由於教師的期待不同,所以他們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方式也不同,而學生在教師的期待下,也往往會順著老師的期望發展。
對我的影響:
1、語言是會影響你的想法的
《窮爸爸富爸爸》裡邊,每次當遇到想要但很貴的東西時,窮爸爸就會嘟囔:「我可付不起。」而同樣去情況發生時,富爸爸卻會自問:「我怎麼樣才能付得起呢?」
遇到一件事情比較困難的時候,你是會說:「我做不到/這個不適合我。」還是會問自己:「我怎麼樣才能做得到呢?」
人的語言其實是從思維轉換出來的,你所想的變成你所說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語言特別是一些習慣的語言,甚至會在你不知覺中,反向來塑造你的思維,影響你的想法。最常見的是口頭禪,所以,刻意的去記錄你的口頭禪,然後把裡邊一些消極的不好的換成積極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你的思維,進而思維影響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這個太難了,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得到呢」
「這個我不會」--「這個我可以學」
「就這樣吧」--「像我這樣的天才……」
2、學會自我激勵與鼓勵他人
其實從前邊的例子,我們知道自證預言其實從很小就開始影響我們,只是在沒有接觸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好像是不知道這個概念的存在,甚至好像這個東西起不了作用:從這個角度,閱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當知道了自證預言的存在之後,很重要的一點是,捨不得打擊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想去做,我首先得相信。你看我的文章寫得很不好,我也知道自己現在暫時寫得還真的不好,但是並不妨礙我繼續寫,雖然很多時候會很痛苦。但是我一直在鼓勵自己:像我這樣的天才,最終一定能夠做好的,但是過程是每天不斷思考提煉,甚至是自己不斷地反思,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很多在普通人看來的雞湯,對我來說還真的是雞湯,雞湯很好的,大補又有營養。我也學會了儘可能多地鼓勵身邊的人,鼓勵他們去做我相信的東西,比如寫作,比如閱讀,比如實現財富自由,因為確實我們大部分人受到的鼓勵和支持其實不多,甚至是身邊越熟悉的人,越為了「你好」,有時不經意間會給你潑潑冷水。鼓勵與支持很多時候並不見得立刻有用,但你又知道,可能哪一句不經意間的鼓勵,就改變了一些東西呢?
3、另一個角度的自信
這個自信更多的是與以前盲目自信相區分。這個自信,是你知道了自己的心理操作底層邏輯後,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且通過行動去做出改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感覺。馬雲說過,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很多人以為是打雞血喝雞湯,但我現在確實是相信了。只是大家忽略了中間的話,因為相信,所以去做,去行動,然後就越來越來明顯,所以看見了。人的生命有時候也是這樣,玄之又玄的命運,難道不正是一個個自證預言的累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