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生命本身就是奇蹟,世界因你而火熱

2021-01-11 熊貓看書超好看

「我其實並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並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想做到這一點,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緊牙關的勇氣,而是不自覺地向他人求助的弱點。缺陷並非只是缺點,還包含著可能性。如此一想,就會看到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

日本導演、編劇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在隨筆集《有如走路的速度》裡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電影《小偷家族》劇照

是枝裕和電影中的鏡頭,更多接近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南針、地圖、電子導航都不能指出我們未來的方向,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一些偏差和不完美的地方,我們很難完全按照父母的規劃成長。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會有英雄跳出來拯救……

「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是枝裕和製作完成《花之舞者》的前夕,他的母親去世,這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打擊。是枝裕和在筆記本第一頁寫下這句話後,帶著遺憾開始創作《步履不停》。

電影《步履不停》劇照

」即便我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麼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雙親會老,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會死,多半也是無可奈何的。但是,沒能與他們的衰老或死亡發生一點聯繫這件事,對我來說如鞭在喉。」

正是因為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透得進來。本期合集我們將鏡頭聚焦到是枝裕和筆下的溫情世界。

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

該片講述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探究長大後的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說我還得到過一點什麼,應該就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這麼一種近似於任命的教訓吧。」

奇蹟

《奇蹟》

拍《奇蹟》的時候是枝裕和的女兒三歲,是枝裕和導演暗下決心要拍一部等女兒十歲的時候能看懂的電影。

想讓她看到,世界如此精彩,日常生活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我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拒絕乏味的人生。

比海更深

《比海更深》

《比海更深》這本小說講了一邊擁抱無能為力的現實,一邊無法捨棄夢想,因此握不住幸福當下的成年人們。

小公寓裡,收音機裡正播放鄧麗君的日文歌曲《別れの予感》(離別的預感)。淑子告訴良多:「我都這把歲數了,卻從不曾愛一個人比海還深。大多數普通人都沒有過,但他們還不是那麼開心地活下去。」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這本小說要比電影更加近地貼近信代的內心,小說成為了影像留白部分的補充。

如何理解信代,就是這個故事最核心的東西:凜醬是她的童年,她渴望初枝奶奶那樣的母親,接受即使年長只要沒什麼攻擊性就可以的阿治,亞紀是曾經的自己,而祥太是她的希望。

她不願相信生來就有的血緣關係有多牢固,她有恨,很深的對母親的恨意,她想選擇,並且勇敢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甚至勇敢地放棄自己的選擇。是信代,成為《小偷家族》裡最堅韌的部分。

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是枝裕和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內核是他擅長的家庭關係,故事是抱錯的一對孩子牽扯出的兩對家庭掙扎的親情故事。

導演是枝裕和(C位)與海街日誌的演員

是枝裕和的文字如同電影一樣,安靜得仿佛空氣一樣不著痕跡,衝突掩藏在平淡中緩緩揭開。

請打開熊貓看書APP查看是枝裕和專題,在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母親絕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婦羅,加上外賣的頂級壽司和鰻魚飯之間,閒散地度過看似平凡的一天吧。

【是是枝裕和,不是枝裕和】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成長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蹟
    △是枝裕和和伊那小學的孩子們在這所小學任教的百瀨老師對他說:「你應該到東京尋找你想拍的東西。」△是枝裕和和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因《無人知曉》成為坎城影帝的柳樂優彌受邀參加《徹子的小屋》時,身為伯樂的是枝裕和也陪同入鏡了
  • 《奇蹟》: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
    有這樣一種電影,在你在看時,感動溫馨,之後的某天回想起,還是淡淡的溫暖,但是你仔細一想吧,又好像也沒發生什麼驚心動魄的事。 電影《奇蹟》就是這樣溫情的感覺,導演是枝裕和為紀念九新幹線開通而拍攝的作品,影片算是比較小眾,但豆瓣評分高達8.8,提名第59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
  • 人生的奇蹟:是日常的美麗,是生命的本身
    文∣閒時翻書君(約650字,閱讀約需2分鐘,與你相約)「成長是在無限接近絕望的感受中產生的,這大概才是人生的奇蹟,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是枝裕和是枝裕和是日本的導演,我看過電影《步履不停》,是他的作品。就憑藉著這個句子,和《步履不停》給我的體驗,說說我的感受吧。
  • 是枝裕和冷門之作,橋本環奈螢屏首秀,向你傳達生命的奇蹟!
    說到是枝裕和,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小偷家族》就是《無人知曉》。當然,小編不否認是枝裕和的代表作是這兩部電影,但是提起是枝裕和,小編第一件想起的卻是9年前的老電影《奇蹟》。《奇蹟》是一部以孩子為主題的勵志影片,影片講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因為父母的離異,導致哥哥航一和弟弟龍之介天各一方。
  • 成為「是枝裕和」
    》(1994)攫取了愛滋病患者平田裕生命最後的時光;《當記憶失去了》(1996)呈現了因手術事故喪失短期記憶的關根弘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頓。在他的作品中你不可能指望單一面相的人,只是以如實的態度呈現著一個個不完美的個體。溫柔的母親刻薄起來,那話就像綿裡藏針,句句扎在對方的要害。作為一個紀錄型導演,生命中的身份、視角,很自然地會被帶入作品創作中。母親去世時,是枝裕和感到:啊,我再也不是誰的兒子了。
  •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是枝裕和在是枝裕和的電影《奇蹟》裡,航一的外公多年之後,仍然不能忘懷兒時的一種家鄉甜品以前的我,在電影面前就是弟弟,總感覺如是枝裕和一般的電影導演太悶,其人悶,其電影悶。多年後再喝,竟然會覺得越喝越香,甜味於舌根處散發清香,終於你會愛上這種淡淡的甜香。起先覺得味道淡淡的,可是後來竟然越嚼越香,這就是我愛是枝裕和的電影的緣故。電影《奇蹟》是為了慶祝日本JR(日本鐵路集團)博多到鹿兒島中央的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的命題之作,於2011年在日本上映。
  • 電影《奇蹟》:是枝裕和是一抹柔和的甜
    葵曉曉第56篇原創文章是枝裕和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導演。如果有人沒看過電影《奇蹟》,那前段時間他執導的另一部大熱影片《小偷家族》你一定有所耳聞。他讓我們看到一個優秀導演的堅持,不論是為誰而拍,因何而拍,是枝裕和都會為影片打上自己的戳記。以至於每一個看完的人都會瞭然:噢,這就是是枝裕和,這就是他的影片。
  • 是枝裕和溫情片《奇蹟》 10人明星陣海報曝光
    是枝裕和溫情片《奇蹟》 10人明星陣海報曝光 時間:2011.01.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是枝裕和登頂坎城:全亞洲為你驕傲
    電影本身是與世界的交流,而不是用來表現自我的。拍電影是發現並體認世界的過程。
  • 是枝裕和:唯有放慢腳步,才能看清世界的背影,沁透生命的溫情
    你可能沒有聽過「是枝裕和」這個人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小偷家族》或是《海街日記》這類溫情的家庭電影,亦會被其中柔軟的人心和治癒的故事所打動。而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你則完全看不到這些。他不會耿直地描述那些刻骨銘心的生死離別,而是著重表現生死離別之後,那些生者默默承受和延續死者逝去的路途的悲涼與哀苦。01 在他的眼裡,死亡本身似乎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 【影評】「幾分鐘」看完《奇蹟》/是枝裕和導演,一個離異家庭的故事
    請打開視頻從頭到尾的看完,看看是枝裕和是如何把兩兄弟的世界用新幹線列車連接起來的吧!(下面是文字介紹,請先看視頻再往下翻噢!最下方閱讀全文看高清版影評。)電影《奇蹟》的主人公,是一對因父母離婚,分別到鹿兒島和博多生活的小學生兄弟——航一和龍之介。1一段破敗的婚姻,讓航一和龍之介天各一邊,鹿兒島和東京,成為他們各自的家。
  • 是枝裕和導演新片《奇蹟》 榮獲西班牙影展大獎
    是枝裕和導演新片《奇蹟》 榮獲西班牙影展大獎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西班牙當地時間9月24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新片《
  • 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愛是枝裕和?
    海街日記 海街diary (2015)於我來說,是枝裕和是一位極具匠人精神與氣質的導演。《海街日記》中海邊的四姐妹是枝裕和曾經說,電影本身是與世界的交流,拍電影便是一個「發現世界」的過程。後來,母親去世後,阿亮帶著妻子和孩子去給父母親掃墓。歸去的途中,又一隻黃蝴蝶飛過。阿亮對女兒講起了母親說過的話。女兒問:「爸爸,這是誰和你說的呀?」阿亮說:「讓我再想想。」影片就在這樣的父女對話中戛然而止。這樣巧妙的前呼後應,簡單的兩句話,蘊含著阿亮和是枝對於母親深深的眷戀,以及親情的傳承。
  • 是枝裕和:我在樹木希林身上看到了神性
    從《下一站,天國》到《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在電影之路上一路走來,風格愈發沉穩,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位溫柔的女演員的身影。她就是日本實力派女演員樹木希林。近年來,她以「奶奶」的形象活躍於日本影視圈,多在電視劇和電影中扮演老婆婆的角色,多次入圍並榮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獎。2016年,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授予她終身成就獎。她與是枝裕和曾在《步履不停》《奇蹟》《比海更深》《小偷家族》等作品中有密切合作,不少人將她稱作是枝裕和的「繆斯」。
  • 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同名電影小說《奇蹟》出版
    近日,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與獲得過新人獎的日本當紅治癒系作家中村航合作的作品《奇蹟》在中國首次引進出版。這個故事最初是是枝裕和拍攝的同名電影,在推出電影版《奇蹟》之後,他與中村航合作,用文字的力量再一次讓讀者感受到《奇蹟》無與倫比的魅力。  2011年,是枝裕和應邀為紀念九州新幹線開通而拍攝專題電影。
  • 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我想不會有任何一個人用殘疾人定義他,他的偉大和精神意志已經遠遠超過了對他外貌的評價,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 是枝裕和同名電影小說《奇蹟》成長故事讓人落淚
    近日,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與獲得過新人獎的日本當紅治癒系作家中村航合作的作品《奇蹟》在中國首次引進出版。這個故事最初是是枝裕和拍攝的同名電影,在推出電影版《奇蹟》之後,他與中村航合作,用文字的力量再一次讓讀者感受到《奇蹟》無與倫比的魅力。 是枝裕和為日本著名電影大師,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者。
  • 推薦日本是枝裕和童年溫暖電影《奇蹟》豆瓣8.8分
    《奇蹟》是日本GAGA製作發行的128分鐘劇情影片,由導演是枝裕和編劇而又執導的,於2011年6月11日在日本上映,這部電影原本是JR(日本鐵路集團
  • 電影|《奇蹟》是枝裕和
    航一跟隨母親回外婆家——鹿兒島,而弟弟龍之介和父親居住在福岡。兩人雖身處兩地,但他們通過電話線連接著彼此的生活,又通過那根「隱形的線」連接著彼此的心。航一與龍之介有著各自的夥伴們,真誠可愛、也有著對夢想的堅持。
  • 溫情而克制、細膩卻不沉悶,他就是是枝裕和
    1962年出生於東京的是枝裕和成年後進入了早稻田大學就讀於第一文學部文藝科,在25歲的時候畢業,之後加盟了TV MAN UION電視製作公司,在8年期間內為富士電視臺(FUJI TV STATION)拍攝了若干電視專題紀錄片,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也是對是枝裕和本人創作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就是《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