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2017.3.22
《奇蹟》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看高清版本影評
如約,今天分享是枝裕和2011年導演的《奇蹟》,如同我昨天所說,看完這部電影後,仿佛往靜脈注入了一針管陽光,有微微的刺痛,但身體內的血液霎時變得暖烘烘的了。
為什麼一部拍離異家庭的電影能讓人感到無比的清新呢?請打開視頻從頭到尾的看完,看看是枝裕和是如何把兩兄弟的世界用新幹線列車連接起來的吧!(下面是文字介紹,請先看視頻再往下翻噢!最下方閱讀全文看高清版影評。)
電影《奇蹟》的主人公,是一對因父母離婚,分別到鹿兒島和博多生活的小學生兄弟——航一和龍之介。
1
一段破敗的婚姻,讓航一和龍之介天各一邊,鹿兒島和東京,成為他們各自的家。
據說,鹿兒島開往福岡的新幹線「燕」和福岡開往鹿兒島的「櫻」號途中會有一次短暫的交匯,傳說這時許下心中願望的話,奇蹟就會降臨。哥哥想讓四人重新團聚,而把希望寄托在火山噴發上,只要在熊本的列車交匯時許下願望,火山噴發,航一和媽媽媽就能離開這裡,只要離開這裡,爸爸和媽媽就能重歸於好。
但是車站的叔叔說火山噴發時有50多人喪生,最後他沒有許願。有人說他不想讓無辜的人喪生而放棄了這個願望,完全是這樣嗎?或許是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追尋奇蹟的過程,只是讓自己成長的過程。惠美放棄了讓對手消失的心願而是希望成為一個努力的演員,想要陀螺的男孩希望自己能成為長跑運動員,早間明白要努力練習才能成為一名畫家,其實他們都已經清楚,狗死不能復生,每天吃咖喱也不能成為一流的棒球手,在列車交匯時許下願望,爸爸和媽媽也不會重新在一起吧,既然你選擇了音樂,我選擇了世界,龍之介,照顧好爸爸噢。
2
是枝裕和能在《無人知曉》這種沉重的電影後,拍出《奇蹟》這樣清新的作品,想必他作為導演的個人心境也有很大的改變吧。整部電影就像外公做的輕羹,淡淡的,但是越嚼越有味道,能品嘗出雪白輕羹中甜味的我們,想必都和航一一樣,有所成長了吧。
3
總有人說是枝裕和像小津安二郎,兩人確實在人物塑造上有著相似之處,並且都著重強調平民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是從根本上看,他們的不一樣之處在於小津以描寫人物為目的,而是枝是通過人物來訴說他們背後的故事,從而表現大環境中的社會特點,以及時間與空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中不斷變化的民眾的價值觀。
4
往往家庭破碎的題材是沉重的,但兩兄弟面對父母分開,有著超越這個年年紀的成熟,生活總有不如意,總之,還是要面對的吧。
5
完整的影評請點擊視頻!
【聊聊題外話,《奇蹟》當中屢屢出現電車還有軌道列車,日本有許多導演是軌道迷,比如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中三葉和瀧的初次見面就是在列車上。「你無法將電車佔為己有,這一點讓它們充滿浪漫氣息。」確實如此,富豪可以買到私人用的飛機、輪船,唯有電車不太可能,這種交通工具生來就背負著要與他人一同搭乘的宿命。對是枝裕和而言,列車最大的魅力在於乘坐時總會冒出靈感。我也喜歡在地鐵上思考,看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次在上海坐無軌電車,望著窗外撐著傘匆忙的人們,聽著手機中的歌,靠窗坐著。突然,耳機傳來了《愛在日落黃昏時》片尾中賽琳娜給傑西彈唱的一首「A Walz For Night」,感同身受的體會到了傑西尋找了賽琳娜九年,但賽琳娜表面上對此事無所謂,但歌中,她對傑西的情感在我心中鋪展開來。一個雨天,在上海的電車裡,遙遠巴黎一間小屋內的歌聲穿過時間的屏障俘獲了我的心,誒?不自覺淌了些眼淚,抬起頭時,發現坐在我對面的女孩深情擔憂的望著我,貌似誤解了我流淚的原因,她深情變的悲傷起來,我們對視著,隔著陰天沉沉的空氣,她或許是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彆扭的命運,也有可能是對我報以同情,一抹紅點綴在她鼻頭,一閃的淚水潤溼了她的眼眸。不想打破這美好的誤解,對她笑了一下,轉過頭看向窗外。方才電車上發生的拍成電影大概會很不錯吧,我點了點頭。】
喜歡我的推送請掃二維碼關注狂阿彌
每天分享有趣的電影和私人的書單
高清視頻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四天更新一次狂阿彌影評系列
明天見
20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