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ear
導讀:《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
如何快速獲得陌生人的好感?美國心理學家Arthur Aron博士在《人際親密感的產生:實驗程序及部分初步發現》(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參與實驗的陌生人兩兩分組坐在一起,在45分鐘內,讓他們彼此提問並回答36個問題,目的是讓彼此產生迅速產生好感。
結果發現:在完成了36個問題後,有30%人表示他們與一起參加測試的實驗對象的關係已經超過了他們目前和別人的任何一段;並且,有35%的實驗者在實驗結束後開始約會。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對實驗參與者在實驗結束後的六個月就結婚了,還邀請了當時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為什麼僅僅通過45分鐘的36個提問就能讓兩個陌生人產生好感?因為這種交談其實是自我暴露的過程,而自我暴露,是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的。也就是當你把自己的信息由表及裡告訴給對方的時候,無形之中你們就成為了彼此最熟悉的人,而這種熟悉會給彼此帶來安全感,從而產生依賴甚至依戀。
「約哈裡窗戶」 Johari's window theory的理論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裡提出了一個名為「約哈裡窗戶」 Johari's window theory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每一個人的知識範圍包含四個區域:
公開區域(Open area):有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公開」區域;盲目區域(Blind area):也有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目」區域;隱秘區域(Hidden area):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隱秘」區域;未知區域(Unknown):最後是自己不知道,別人更不不知道的「未知」區域。而我們和別人交換的信息,屬於第三層,其實也是自我暴露的部分。自我暴露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時候暴露合適,是秘密分享或是侵犯隱私,也是我們俗稱的邊界問題。人際交往靠的是情商,情商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叫真誠,一個叫邊界。很多人過於真誠沒了邊界,而下場是被拒絕;有些人重視邊界但缺少了真誠,下場是被忽視。所以這36個問題的設定場所非常自然,因為是做實驗,所以大家的心態都非常好,也不會有防範的心理。那麼真誠的部分,大家其實在做這個實驗之前都是被告知會促進雙方的好感,這是一個正向的結果預測,於是在過程中也相當的順利,而愛情產生也是必然的結果。
自我暴露需要一個過程,舉個不太合適的例子,你突然脫光真的是暴露狂,但是如果在特定場合比如舞蹈比賽偶爾露一點,大家會覺得畫龍點睛,恰到好處。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正確地暴露過程究竟是怎樣。
首先是生活日常,性格特點。也就是你是誰你平時做什麼。設計這部分的問題主要是考慮到可以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也可以發現生活中共同的興趣愛好,從陌生到不陌生。
然後是各種關係,人生態度。也就是你周圍有誰,你想做什麼。這一部分的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大家的交流更深一層,因為認識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部分,所以真正可以從不陌生到熟悉還是需要一些人生體會以及生活圈子的分享。
最後是角色互換,情感共鳴。也就是我們如何才能在一起。這一部分其實是整個感情的升華。不升華不可能成為情侶,如果沒有辦法把對方納入自己的生命進行命題,那麼雙方也不太可能走進對方的生命裡。
而這個陌生人戀愛測驗其實也是根據和三個不同層面劃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裡有12個問題。這三部分有點類似於剝洋蔥,就是一層一層。有人說洋蔥沒有心,但其實在剝洋蔥的過程中你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流淚的過程,或者說去發掘對方的過程,也是走心的過程,或者說是一段關係的開始。
人與人的交往其實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交朋友還是談戀愛,甚至其他關係,都需要觀察也就是公共部分,還需要傾聽也就是盲目部分,再來表達也就是隱秘部分,最後是深化也就是未知部分。
重點提一下未知部分,也就是說在這裡你需要和交往的對方共同努力,實現自己或者雙方的知識最大化擴展。大家最喜歡說的找靈魂伴侶,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把未知變成已知的過程。或者說人生價值的實現也需要從外顯的公開部分,到自我的展現,然後和別人交流尋求幫助,再到自我未知區域的探索,提高自我價值。
每個部分都非常重要。而越是懂得為人處世的人往往知識面也很廣,因為認識的人多見到的世界越大,所以未知的區域越來越少,所以整個人也很通透豁達。希望通過下面的36個問題,你不僅僅可以找到真愛,還可以發現真我。
第一組問題
1. 如果你可以邀請世界上任何人晚餐,你的選擇是?
2. 你想成名嗎?怎樣成名?
3. 打電話之前,你會先練習一下嗎?為什麼?
4. 你的「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樣子?
5. 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給別人聽又是什麼時候呢?
6. 假如你可以活到90歲,你可以讓你的心智或身體在後60年一直停留在30歲,你會選擇哪一個?
7. 關於未來你怎麼死,你有自己的預感嗎?
8. 列舉3個你和對方相像的地方。
9. 你的人生中最感激的事情是什麼?
10. 假如你可以選擇改變過去,你希望有哪些改變?
11. 用4分鐘的時間,儘可能向對方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12. 假如明早起床後你有一種超能力,你希望是什麼?
第二組問題
13. 假如有水晶球能告訴你關於自己、人生或未來的一切真相,你想知道什麼?
14. 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原因是?
15. 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16. 友情中你最重視哪一個部份?
17. 你最珍貴的回憶是什麼?
18. 你最糟糕的回憶是什麼?
19. 如果你知道自己將在一年內突死去,你會改變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嗎?原因是?
20. 友情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21. 愛和感情在你生命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2. 輪流分享你認為對方擁有的比較好的性格特點。各自提5點。
23. 你的家庭關係和睦嗎?你是否覺得自己的童年比大部分人快樂?
24. 你與母親的關係如何?
第三組問題
25. 用「我們」這個詞造句並且符合實際情況,比如「我們現在都在這個房間裡」。
26. 完成這個句子:「我希望可以跟某個人分享——」。
27. 如果你要成為對方的密友,有什麼事想讓他或者她知道?
28. 告訴對方你喜歡他或她的什麼地方(回答此題必須非常誠實,要說出你可能不會對剛認識的人說的事)。
29. 和對方分享你人生中尷尬的時刻。
30. 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麼時候?自己哭又是什麼時候?
31. 告訴對方,你現在喜歡他或她什麼地方。
32. 有什麼事是絕對不能開玩笑的?
33. 如果你今天晚上會死掉,而且無法與任何人聯繫,你最遺憾還沒有告訴別人什麼事?為什麼還沒說呢?
34. 你的房子著火了,你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面。在救出愛的人和寵物後,你還有時間可以安全地救出最後一件東西。你會選擇拿什麼?原因是?
35. 在你所有家人當中,誰的死你會最接受不了?原因是?
36. 分享你人生中的一個問題,問對方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麼做。同時也請對方告訴你,在他或她看來,你對這個問題的感受是什麼。
注意事項
36個問題裡第三部分也是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的實驗部分。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在見別人第一面的時候就問一些生死抉擇或是我們一起怎麼怎麼樣,所以這也是實驗出來被別人質疑的原因。因為真實生活,如果可以問到這些問題,估計兩人的關係已經不一般了。所以文章的主旨是學習如何與陌生人或者和想深化關係的人溝通,當然如果可以戀愛也更好,因為緣分這件事其實也就是小概率事件,不是不可能。
《心理學簡報》原創|禁止轉載
原創作者|科學狂人(《心理學簡報》政治心理學專欄特邀作者)
文章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