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裡是移民幫,作為一個全球財富生活規劃平臺,我們立志於打破國內外信息不對稱,聚焦海外生活、教育、移民、財稅等方方面面乾貨分享,讓您移民和全球資產配置全程無憂!
「綠卡」(Green Card )一詞最早源於美國,因美國頒發給外國人的永久居留許可證是一張綠色的卡片而得名。中國「綠卡」,即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被調侃為「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
因為與「大名鼎鼎」的美國「綠卡」相比,中國「綠卡」其實一直很「低調」。從2004年至2013年只發出了七千餘張,平均每年不到1000人,而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有大約70萬。可以說競爭非常激烈了。
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為了吸引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來華投資、工作、生活,中國綠卡逐步降低了申請門檻。跟小幫一起來看看那些成功拿到中國「綠卡」的都有誰吧!
哪些人成功獲得中國綠卡?
第一位獲得中國「綠卡」的寒春女士身份了得!她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同學,小說《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孫女,核物理專家,美國參與首批原子彈研究和製造的少數女科學家之一,獲得中國「綠卡」前已經在華居住了幾十年。
羅伯特·蒙代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宏觀經濟理論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開創者。他於2005年3月16日獲得了中國「綠卡」,此後一直在中國工作。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庫爾特·沃思裡希於2018年4月2日在上海獲得了永久居留證,目前是上海科技大學的客座教授。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於2018年5月2日在上海獲得了他的中國「綠卡」。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曾擔任華東科技大學的客座教授。
新加坡籍華人陶欣伯長期致力於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力開展教育慈善活動,於2016年獲得中國「綠卡」。
2016年,俄羅斯首席專家波波娃·莉莉婭·安納託裡耶夫娜獲得由中國公安部頒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成為黑龍江省首個以特殊人才身份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外籍人員。
2015年知名球星馬布裡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時,他在微博中表示:「能成為中國首都的一部分是一份真正的榮耀。」美國福克斯體育報導這一新聞時,標題更是誇張:「史蒂芬·馬布裡拿到了中國『綠卡』,這是多麼難以置信的至高榮譽!」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覺得作為一個普通人,自己永遠也沒有希望拿到中國綠卡嗎?其實不然!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來華投資、工作、生活,中國永久居留情況也不知不覺改變了。
從無到有,中國逐步放寬「綠卡」門檻
中國「綠卡」是「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俗稱,是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持中國「綠卡」的外國人,在中國居留期限將不受限制,可憑護照和「綠卡」出入中國國境,不需再行辦理籤證。獲得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在投資、購房和入學等方面享有與中國公民類似的權利。
我國於2004年開始實施《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標誌著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
此後的2012年,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25個部門委出臺《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規定持有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證(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員,除政治權利和法律法規規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權利和義務外,原則上和中國公民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
近兩年,中國才開始簡化「綠卡」制度,使更多人能夠拿到中國「綠卡」。2015年6月,根據《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公安部決定擴大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的外國人的工作單位範圍。
哪些「老外」可以拿到中國「綠卡」?
說了那麼多,到底哪些外國人可以拿到中國的「綠卡」呢?如何申請中國綠卡?哪些人可以申請?快跟小幫一起來看看吧。
在《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中規定:對在我國有關單位任職的外國籍高層次人才,在中國有較高數額直接投資的外國籍投資者、對我國有重大突出貢獻或國家特別需要的人員以及夫妻團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親屬等家庭團聚人員,可以授予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即中國「綠卡」。
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3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二)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連續任職滿4年、4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3年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三)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
(四)本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指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滿18周歲的未婚子女;
(五)中國公民或者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配偶,婚姻關係存續滿5年、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9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六)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七)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境內直系親屬,且年滿60周歲、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9個月並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註:本條所指年限均指申請之日前連續的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