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支持「中國綠卡」的三大理由!

2021-01-15 騰訊網

文/葉檀財經女俠 | 毒舌善心

2月27日,有關方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針對外國人如何在取得永久居留權做了新的規定。

條例意見稿一出,引起不少反對聲。

在中國實行永久居留權,是產業升級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擋是擋不住的。

反對意見大多數站不住腳,當然,現有一些條款可以改進,以免觸碰到社會的敏感點。

強調一下,永久居留權不等於承認雙重國籍,居留權不等於公民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第十三條規定,曾有過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具有正當理由,可以申請恢復中國國籍;被批准恢復中國國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國國籍。

我國永久居留證件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看了一下圖片,確實像身份證。

永久居留制度不是新制度 有什麼好吵吵的

世界大勢是開放,中國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應該秉持開放心態,牢牢嵌入全球。

從上世紀改革開放以來,總體的態勢是越來越開放,正因為如此,中國才能越來越強大。

1985年,我國出臺《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首次提到「永久居留」。

2004年8月,公安部會同外交部發布施行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標誌永久居留制度真正建立。

2012年12月,中組部、人社部等25部門聯合下發《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規定,外籍來華工作的人員可憑中國「綠卡」享受相關國民待遇。

2018年1月22日,公安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公安部推出的八項出入境便利措施:

對來華探望親屬、洽談商務、開展科教文衛交流活動及處理私人事務的外籍華人,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可按規定籤發5年以內多次入境有效籤證;對在當地工作、學習、探親以及從事私人事務需長期居留的外籍華人,可以按規定籤發有效期5年以內的居留許可。

居留許可期限由之前最長不超過3年,增加到5年,5年內多次有效籤,非常方便,還可以增加旅遊人數。

2020年,司法部頒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在原有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建立更系統、完整的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

現在是《條例》,以前是《辦法》,條例是國務院制定和發布的行政法規式的規範式文件,以前是部門規章形式的規範性文件,條例法律約束力更高。

從2016年以後,永久居留制度進行的試點,證明完全是可控的,利大於弊。

2018年6月19日,中新網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從2016年以來,有475名外國人在廣東省申請永久居留資格,其中有320名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資格已獲得中國公安部批准。

據悉,2016年8月以來,廣東省公安廳先後推出了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及創新驅動發展的16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18項舉措。

很多人質疑的,在試點裡面都有了。

在特定新區、企業選聘的外籍人才,實行積分制度,在特定區域和企業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外籍華人,或者外籍華人直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建立市場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機制,允許工資收入和納稅達到規定標準的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以前外籍高層次人才是就業居留,現在可以永久居留。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7千萬,兩年不到只有320人得到永久居留權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根本跟不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步伐。

這樣下去,中國會在全球人才搶奪戰這一場極其重要的戰役裡面輸掉。

「中國綠卡」極其難拿

你就是拼了命想拿永久居留證,也不一定拿得到。

中國的永久居留權(為了方便表述,下面簡稱綠卡)門檻極高,拿中國綠卡是世界上難度最高的運動。

從2004年至2013年,只發出了七千多張中國綠卡,每年不到1000人,「中國綠卡」因此被稱為最難申請的綠卡。2016年人數增加了,也只有1576名外國人拿到。

萬裡挑一!

《新京報》說,綠卡門檻不低。

第一條推薦路徑: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推薦,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取得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以直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第二個途徑是推薦制。

哪些機構有推薦資格呢?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區域的主管部門;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以及國內知名企業。

第三個途徑,是通過長期工作獲得資格。

大致上,申請者要有博士學歷或從國際知名高校畢業,在中國境內工作滿三年到八年,工資要是所在地平均工資的三到六倍,工作年限越短,工資就要越高。

比如,上海平均工資大概一年10萬,一個外國人在上海連續工作四年,工資要達到60萬才有資格申請。而且,這還是最低要求,各地區政府還可以加碼。

至於申請者的工作範疇,包括投資、開公司等,投資要達到1000萬以上,高科技企業,效益要顯著。

至於三流大學的博士是不是人才?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歷年人才數據,從1997年到2018年,我國博士研究生畢業人數大約為78.8萬人,招收人數約為120萬人,2018年初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數約為38.9萬人。按人口比例算,平均每萬人當中大約只有5.6人擁有博士學位,即便是按照招生人數計算,其比例也不過0.068%,美國這一數據為0.6%左右。

再說,宗慶後、馬雲算不算人才?北大畢業還有賣豬肉的呢,賣得好,就是人才。

第四個途徑是親屬關係。申請者結婚要滿5年,每年在中國要住滿9個月。未成年子女,年老的父母也可以投靠。這一條,是各國管理永久居留權的慣例。

條條門檻都不低,國際公認不用說,政府、高校的推薦,都很難拿到。

投資的門檻也很高。2004年的《辦法》中規定,普通投資移民需達200萬美元以上,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外國人,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這次降了,1000萬人民幣,也不算低。

美國EB-5投資移民,金額僅僅50萬美元,加上一些雜費,60萬美元以內也足夠,了不得,100萬美元夠了,我們將近翻倍。

如果國家吸引力強了,申請永居的人多了,可以提高門檻,美國的EB-5很難申請,門檻提升,且等排隊呢。

到現在為止,只有三類人才能獲得綠卡,有特殊成就的,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過重大、突出貢獻的,家庭團聚和投資移民的極少。

技術、研究門檻就高不就低,什麼叫對國家有重大價值的世界頂尖人才、特殊技能人才及知名人士?

2004年,美國物理學家寒春(Joan Hinton)成為了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身份的外國人,此時她在中國已經居住了56年。第一批獲得綠卡的人裡有楊振寧,還有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來自荷蘭的伯納德·費林加和來自瑞士的科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

也許,你與中國的綠卡只差一個諾貝爾獎。

更何況,《條例》有兜底性的條款,國務院還可以批准,對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實行定額審批制度,實行每年的總量控制。

全球人才爭奪大戰 咱們不能落後

永久居留,不外乎搶奪人才、照顧天倫、增加投資等理由,現在,各國增加的是技術人才比重。

各國都在增加技術移民比重。以美國為例:

西南財大陸毅茜文章裡提到,真正開啟美國技術移民制度的是1952年的《麥卡倫-沃爾特法》,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將技術移民在總移民限額中的比例提高到了50%。

明確規定,這些技術移民必須是受過高等教育、擁有美國急需的專業技術和突出才能的人才。法案實施後,效果顯著。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儘管當時非美國出生的移民人口僅佔美國人口的5%,但其科學院成員中移民的比例,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移民的比例,以及醫生中移民的比例都大大高於5%,達到20%左右。

1965年,美國又調整制定了新移民法,每年留出3-5萬個移民名額給來自任何國家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優秀人才,此後,亞裔優秀人才成為技術移民主體。

1990年,美國再次調整移民法。技術移民配額增加到14萬,並開始細化吸引多類技術人才,如高端人才,高學歷專業人才,技術工人等。技術移民政策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使對美有用的人才永久居留在美國。

為了吸引外國留學生,1965年美國移民法案建立了身份調整制度,越來越多的在美留學生畢業後獲工作籤證,之後又通過技術移民拿到美國綠卡,即永久居留權。

1967年一年,近一半的美國技術移民都是調整身份後的外國留學生。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統計,25%的外國留學生在學成後定居美國,被納入美國國家人才庫。

川普要增加技術移民的比重,他的移民新政大概是:

現在,每年吸收新移民110萬,其中:

技術移民12%;

親屬移民:66%;

難民:22%。

改革之後:

移民總數不變,維持每年110萬綠卡;

技術移民,高科技移民,從12%暴漲到57%;

親屬移民減半,從66%減到33%;

難民減半,從22%減到10%。

其他如加拿大(1967年)、澳大利亞(1989年)、紐西蘭(1991年)、英國(2001)等國,儘管計分標準、內容不同,本質都是根據本國勞動力市場變化制定量化標準,篩選外籍人才。

因為不承認雙重國籍,真正想成為中國公民的人不多,綠卡制度解決了這一難題。

吸引技術人才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吸引成熟人才,減掉教育成本。二戰時猶太人、歐洲人到美國,讓美國的實力大大增強。如果美國沒有成為全球人才的吸鐵石,不可能有現在的地位。

有好樣學好樣,中國不能學嗎?一些在中國工作了10年的人,或者是市政府顧問的人,沒有辦法安居樂業,這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啊。

我們來看上海。

2018年,上海推出聚英計劃,推出出入境新政:

為頂尖科研團隊中的外籍核心成員申請永久居留提供便利,頂尖人才擁有綠卡,也就同時擁有了外國人永久居留的推薦權,可以推薦6名科研團隊成員申辦綠卡,這樣才能組建團隊。

允許「雙自」和「雙創」的外籍人才兼職創新創業。

國內重點高校的國際學生或者境外知名高校的外籍學生,在上海找到工作之前,需要實習或創業的,可直接憑畢業文憑辦理2年期居留許可;工作滿3年的,可申請永久居留。

當天,上海市公安局為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費林加等4名外籍人才頒發了綠卡,為第一批適用上述三項新政的3名外籍高層次人才頒發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和居留許可。

這個費林加是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又是一個諾貝爾獎。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副院長陸嘉德,美籍華人,1970年出生在上海,1988年隨父母移民美國,在美國新加坡工作生活多年,2014年回到上海。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拿綠卡?

中國最重要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的核心人物梁孟松,難道不該拿綠卡?

中芯國際要起來,需要從全球各地引進人才,現在是國內關起門來,互相亂挖人才。

看看反對理由 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1、有人拿部落和族屬說事兒,純屬搞笑,現代人類還都是從非洲老祖母露西來的呢。

2、2月27日,《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開始了面向公眾的意見徵集。為期一個月。

很遺憾,徵求意見網站沒有逐條開放意見徵集功能,只允許用戶點擊是否「支持」或者「反對」某條意見,唯一能提意見的地方就是「整體意見」入口,可以反饋對整個條例的建議,不夠細。

3、有人擔心操作不規範,被鑽空子。

意見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外國人永久居留政策定期評估調整機制。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對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實行「定額審批制度」,「家移民管理部門會同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適時制定積分評估制度」,明確列舉了獲得永居權的一些條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按照國家移民管理部門的委託,受理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的申請,很多人擔心,不規範操作的風險太大。「其他正當理由」,有可能被鑽空子。

沒有辦法,出入境管理部門等是向縣公安局下放出入境證件管理權限。

中國的土拍也是從縣級開始的,沒有辦法,總得有個起始部門。你真的以為,權限只要留在省,就不被鑽空子了嗎?

當然,學習一些主要移民國家實行計分制,對學歷、職業、技能、語言、年齡、社會經濟融入能力進行計分,進行永久留痕,可以倒推責任,是個不錯的辦法。

4、三流學校博士、副廠長是不是人才?

只要能活下來,活得好,為社會做貢獻,都是人才。所以,長期納稅額、技術創新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標,而不是學歷。

三流學校畢業的國產馬雲,大家可以接受,野雞學校畢業的「洋馬雲」,在中國取得成功,就不能被接受嗎?

5、刪掉「無犯罪紀錄」對不對?

此前《辦法》規定,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新《條例》刪除了「無犯罪記錄」這一條件。

在中國無犯罪紀錄是起碼,在外國的犯罪紀錄,要區別對待。比如如果是技術人才,被強加罪名,給不給綠卡?我覺得,應該給。但如果是其他重大犯罪,那確實應該,攔在國門外。

6、如果有權貴通過綠卡,在中外之間騰挪身份和資金怎麼辦?

沒有綠卡,就管得住了嗎?

7、有綠卡的人享受超國民待遇怎麼辦?

呵呵,你覺得,讓女學生跟留學生交朋友的事,是綠卡的錯嗎?純屬某些人腦子秀逗。

開放的制度,是建立統一而公平的國民待遇的開始。綠卡制度必然牽涉到社保公平,有利於有關方面深入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8、開放永居,還不如多生孩子。

如果提出這個建議的是中世紀的農民,我可以理解,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了解,一個強大的國家和多生孩子關係不大,人才和人口不是一回事。印尼孩子生得多,美國移民多,哪國強大?

9、老年人投靠直系親屬,一個永居,全家永居,增加負擔怎麼辦?

看過日本著名的電影《楢山節考》嗎?當時是扔掉老年人。

為了天倫人性,沒有一個國家做得出這樣的事。有的代價,是必須付的,這個世界,沒有隻有收益沒有成本的好事。

我們可以控制總量來解決。

而且,人會用腳投票找出有吸引力的國家,我們不妄自菲薄,也沒有性感到吸引全天下。

相關焦點

  • 永居條例:「超國民待遇」憂慮下的中國綠卡之爭
    中國司法部近日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各種討論。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登記在冊的外籍人員超過59萬。推出政策試圖規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管理,但學者指出,條例凸顯了人口、戶籍、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性,成為民眾怨恨的宣洩口。
  • 開化傳媒集團記者對話知名鄉賢葉檀,她是著名財經專欄作家…
    4月29日至30日,著名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財經
  • 澳大利亞技術移民三大途徑,哪種能夠直接拿綠卡?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澳洲技術移民的三大途徑,看哪一種能夠直接拿到綠卡。 從以上三個技術移民的途徑可以看出,189獨立技術移民和190州擔保技術移民是可以直接拿到綠卡的,而491偏遠地區擔保移民,需要在州擔保的偏遠地區工作和生活3年才能轉綠卡,但申請的要求也會相對低一點
  • 義大利籍洛陽女婿,拿到我市首張「中國綠卡」 !第一個心願竟然是…
    這是去年我國綠卡制度改革後,我市為外國人發放的首張「綠卡」。吳林飛(右)領到我市首張中國「綠卡」當天15時30分,吳林飛帶著妻子、女兒來到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領取了期盼已久的中國「綠卡」。其「綠卡」有效期10年,到期後可申請換發新證。
  • 我,一個美國人,拿到了中國綠卡
    在中國至今已經生活了15年,2014年他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國家級最高獎項。2017年,在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推行僅一個多月內,這位留著花白大鬍子、年近古稀的美國老人就得到這個號稱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同時,他是第一位因為「友誼獎」而拿到中國綠卡的外國人。
  • 在廣州生活的黑人,迎娶中國妻子;能獲得「中國綠卡」嗎?
    在廣州生活的黑人,迎娶中國妻子;能獲得「中國綠卡」嗎? 近年來我國正在飛速發展,發展的速度之快,我們可以通過肉眼可見。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網際網路方面以及生活基礎建設的各個方面,幾乎都要達到了發達國家的程度。
  • 中國放開移民?綠卡難拿!外國人拿永居≠中國人!
    01中國綠卡誕生中國第一張「綠卡」可以追溯到1986年。網上流傳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是中國綠卡」。這裡的難拿是相對來說的,由於嚴格把關,從2004年到2013年10年時間裡,中國共發出了7356張綠卡,相比之下,美國發出綠卡的數量是中國的832倍。「中國綠卡」這個名字,只是我們為了國際習慣而叫的,事實上,在各個國家的叫法都不一樣,例如美國叫做「綠卡」,加拿大叫做「楓葉卡」,一些歐盟國家叫做「黃金籤證」,日本叫做「永駐」,澳大利亞就簡稱為「PR」。
  • 幾十年前,這些中國年輕人為拿綠卡加入美軍,如今綠卡卻被收回了
    首先,只要在美方軍隊中完成個人的服役期,美國就會為這名外籍士兵送上綠卡一張,成為美國公民。其次,如果外籍士兵能夠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就能得到直接晉升機會,或提前獲得綠卡。 這意味著,那批人手中的綠卡將會把收回,並且需要在美國限定的時間內捲鋪蓋走人,最多就是給個補償。當然也有例外,就是在戰場上立過戰功的外籍士兵。才有資格快速獲得美的綠卡。
  • 「他」終於拿到「全世界最難拿」的中國綠卡了
    上個月,卡爾實現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他拿到了引以為傲的中國「綠卡」,這是他中國永久居民身份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他像中國人一樣在中國永久生活和工作。卡爾是俄羅斯人,6年前從俄羅斯的薩馬拉來到中國,在一家外貿公司任職業務總監。2014年,他在廣州遇到了現在的妻子,一年後結婚。
  • 世界級「搶人大戰」的終極武器:進擊的中國綠卡
    2008年,範克高夫打算申請一張中國綠卡。此時距他首次來華已經三十多年了。這期間,他為北京市投資局做過顧問,在北京市奧運會團隊裡承擔過多項工作,長期擔任比利時王國外貿部部長中國高級顧問。因為他在中西交往中的貢獻,獲得了包括外國人在華最高榮譽中國政府「友誼獎」在內的各種獎項。即便如此,他申請綠卡時,仍然遇到不小的困難。「過程讓人沮喪。」
  • 中國綠卡申請門檻不斷降低,哪些人可以辦理?
    「綠卡」(Green Card )一詞最早源於美國,因美國頒發給外國人的永久居留許可證是一張綠色的卡片而得名。中國「綠卡」,即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被調侃為「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因為與「大名鼎鼎」的美國「綠卡」相比,中國「綠卡」其實一直很「低調」。
  • 4年前,為了獲得綠卡,宣誓效忠美國的中國博士,如今近況如何?
    趙潘書也非常努力,在學習上永遠比別人更加勤奮,每次的考試成績都非常優秀,這讓他的父母更加支持他讀書。可以說,趙潘書後來可以上大學,離不開當時淳樸鄉親們的支持。  趙潘書順利來到大學,在信念的支撐下,他一直保持著熱愛學習的態度,在大學專業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 葉檀:運價漲!鐵礦石漲!煤炭漲!大復甦大反彈就在當下
    來源公號 |葉檀財經(ID:tancaijing) 文/葉檀 莫德納股價大漲,4個交易日上漲了70%,美股三大指數歡欣鼓舞,全都創下歷史新高,中國股市也在大漲,上證指數創出年內新高,向3500點衝擊。 G2市場穩了,全球市場也就跟著穩了。 宏觀經濟全面復甦在明年,證券貨幣市場反彈在當下。
  • 馬克·力文:我,一個美國人,拿到了中國綠卡
    在中國至今已經待了15年,2014年他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國家級最高獎項。2017年,在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推行僅一個多月內,這位留著花白大鬍子、年近古稀的美國老人就得到這個號稱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同時,他是第一位因為「友誼獎」而拿到中國綠卡的外國人。
  • 外國人永久居留「中國綠卡」很難拿嗎?
    最近很多外國朋友有諮詢到中國綠卡怎麼辦?他們都是待在中國很多年的中國通了,工作上已經非常習慣,上海的生活更是舒適到飛起。
  • 中國:世界上最難拿到綠卡的國家,究竟有多難
    人有說美國的綠卡難拿,你怕是不知道中國,中國想要移民國外非常簡單,但是再想回來就非常難了,除非你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人,外國人想要入中國國籍首先要先放棄自己的國籍,其次不允許有任何犯罪記錄,最後還要經歷漫長的考察期,短則三年五年,長則十年八年……
  • 在中國年入90億,卻手持新加坡綠卡,這兩兄弟的未來充滿遐想
    按照移民新加坡的常規流程,先拿綠卡獲得永久居留權,然後在滿足一定的居住條件後,就可以獲得新加坡的國籍,回想起去年海底撈上市時創始人張勇被媒體翻出新加坡國籍,故事的後續發展似乎多了很多種可能。在解讀阮立平、阮學平兩兄弟前,我們還是有必要先認識一下即將上市的公牛插座,畢竟這次IPO意味著,中國股民要拿出49億來購買公開發行的10%股權。
  • 馬布裡正式獲得中國「綠卡」永久居留證 中國體育界第一人
    因為,就在今天,北京市正式給馬布裡頒發了「綠卡」,這裡——北京,真正成為了馬布裡的第二個家。 據人民網4月18日報導, 首鋼男籃官方微信透露,今天,北京市正式給馬布裡頒發了「綠卡」。據了解,能夠申請通過審核拿到中國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而馬布裡作為現役球員申請成功,他也是CBA歷史上乃至中國體育界的第一人。
  • 與美國公民結婚後,申請婚姻綠卡的詳細流程和步驟
    在抵達美國三個月內和K1籤證申請人結婚後,你還得及時和你的美國公民老公共同遞交你的臨時綠卡申請(所謂臨時綠卡,就是綠卡有效期僅兩年)。兩年後,在你的臨時綠卡到期前的90天,你和你的美國公民老公還得再次共同遞交你的永久綠卡申請。準備和美國公民結婚的外國人,在向美國移民局遞交準備在美國結婚的K1籤證申請表後,被申請人可以在短期(大約一年內)拿到美國公民未婚妻/夫K1籤證。
  • 美國綠卡算什麼,我是中國人,我要回中國
    祖國20多年的培養,都抵不過美國人甩在眼前的一張綠卡。17歲收到了哈佛的博士錄取通知,中科院給予極大的支持,公費送他去留學。博士畢業後哈佛大學打破該校博士生不得在該校繼續博士後研究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在哈佛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天才學成回國,仿佛成了另類奇葩。科學沒有國界,但他們的去而不返,終究讓人心寒不已。但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天才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