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當看到國泰港龍航空確定停運的消息時,我截了張圖給大學閨蜜。對面沉默了一會兒,說,「那錢,你今年不用還了。」
看吧,對一名在港龍上班的空姐來說,停運也不全是壞消息呢。
● ● ●
時間回到6年前,作為一個985、211大學的傳媒系畢業生,擇業時對比了一下傳媒業的起薪和空姐的起薪,我毫不猶豫選擇做空中飛人。
那時候還沒有「國泰港龍」這個牌子,我面試的是「港龍航空」。
初面的時候,來面試的人在港龍大廈外打起了「蛇餅」,人人都穿著小西裙,踩著高跟鞋,慢慢向前推移。當時有個說法是每天只派300個籌,有人一大早就來等位,連著三天的招聘,門庭若市,每個人都翹首期盼著「空姐夢」。
輪到我了,第一關是摸高,墊著腳能摸到208cm就行,這難不倒我。自從打算應聘空姐開始,我就在家裡的牆上劃了一條208cm的線,每天早中晚摸三次,第一關輕鬆就過了。
第二關是考英文,一個半小時的英文卷子,我印象中和託業差不多,有聽力有閱讀,做起來不太費勁。考場在港龍的多功能廳,和高考的感覺差不多,每張桌子間相隔一米,期間有人巡查,做題的時候抬頭望,200多人座無虛席。
考完英文,立馬上三樓,分批坐在等待區,念到名字的出來,沒念到名字的就再見了。我記得那時,50個人裡面大約有20個人能進下一輪。
下一輪是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一頓「我就是演員」後,肚子早就餓得不行,早上9點到下午2點,這面試終於結束了,接下來就等公司電話通知能不能進入終面。
終面是港龍的資深空姐二對一的提問,最後還有一部分是普通話即興作文,她們得知普通話是我的母語,便跳過了這部分。終面結束後,又是一場等待,如果能通過,就進入體檢環節。
我記得體檢是在中環,醫生會檢查血壓、視力、聽力,還會脫光衣服,看脊椎和紋身。
從初面到最後確認入職,我用了整整三個月時間。
這已經算快了,那時港龍正在擴張航線,每個星期都有新的訓練班,可以說,我加入了港龍的時候,正是它最鼎盛的時候。
● ● ●
第二年,2015年,港龍成立三十年之際,獲得了skytrax頒發的全球最佳區域性航空公司。那時候大家都特別開心,公司發獎金,又發紀念品,每天上班都有禮物拿。
雖然返工很累,而且都滿座,但大家幹起活來也很有動力,畢竟全球最佳嘛,樣子還是得有。
每天上班前都要開組會,總乘務長會介紹這個航班的情況,特別會把黑卡乘客的信息投放在大屏幕上,讓我們記下。這尊貴的鑽石卡會員叫什麼名字,坐哪個位子,說哪種語言,有沒有購買免稅商品的記錄,有沒有投訴的過往,有沒有要求特別餐食。可以說,這黑卡還沒上飛機,我們已經對ta了如指掌。
這兩天在港漂群裡,有曾經的黑卡對港龍倒閉拍手叫好,說什麼我們對黑卡的投訴置若罔聞,反正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您是黑卡啊,我們是跪著為您服務的呀!
網上有個兩分鐘的港龍空姐哭得梨花帶雨錄的告別影片,裡面她說「感謝我們的乘客,我們的DM(Diamond Member,黑卡),我們的馬可波羅會會員」,瞧,黑卡要單獨點出來重點感謝,這個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在每一個空姐的腦袋裡,黑卡就是爸爸呀。
● ● ●
那幾年也特別邪門,上班時,總能聽見其他同事說航班上不尋常的事情,直到我自己也經歷了一次。
在一班從北京去香港的航班上,餐飲服務後,有位客人蜷縮在地,不能說話,不能動彈。
旁邊的乘客立刻幫他按了服務鈴,糟糕的是,他是自己出行,我們無法判斷他的病史。按照緊急救生流程,他沒了呼吸和心跳,就得馬上進行心肺復甦。同事們輪流上,也不斷在航班上呼籲有沒有醫生或者護士,可惜的是,經過心肺復甦和聯繫空中醫療救援隊,最終這名客人也無法搶救過來,在萬尺高空中結束了一生。
那天航班結束後的組會,乘務長和相關乘務員去了警署錄口供,和平時放工開心的樣子不同,我見到大家都在偷偷抹眼淚。
這個航班後,公司給我們所有人都放了一天假,畢竟面對生命的突然離世,如若第二天還要笑臉相迎其他客人,對我們來說也挺殘忍的。
幾天後,又聽到有一班飛機,當所有乘客都已經離開機艙後,有兩位乘客仍在原位上。
機組過去看情況,發現一人靠在另一個肩上睡著了,醒著那位告訴機組,睡著那位剛剛在飛行途中已經去世,為了怕驚擾旁人,就沒出聲。
這時,戴在睡著那位頭上的假髮也落了下來,露出光禿禿的腦袋。或許她想能在飛機上睡著離開世界,就能離天堂更近一點吧。
● ● ●
2016年,港龍跟國泰合併,改名為「國泰港龍」,需要拍新的宣傳照和商標,我很幸運地被選上了,以至於直到今時今日,我的照片還在官網上,也成了飛行生涯中最後的記憶。
剛改名那會兒,恰巧謝霆鋒的廚師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我那時候還和他在機場一起派「鋒味曲奇」給客人,在機場裡也搭了個臨時發言臺,各類媒體競相提問採訪,那時候對於剛改名的「國泰港龍」,所有人是充滿期待的。
可生活是戲劇的 ,改成「國泰港龍」後,最明顯的變化是,公司沒錢了。
以前住酒店,要不就淳大萬麗,要不就希爾頓,要不就萬豪,可改名後,怎麼每個地方都是住holiday inn呢?以前住市中心,現在住機場周邊,進城還得自己打車。
住的酒店變差,我們的補貼也就少了,以前飛去外地可以放心買東西,現在都得刷自己卡,員工一片哀嚎,抱怨不斷。
至於機艙內,港龍最出名的是哈根達斯,以前很多航線都有,熱餐配套是飲料、冰激凌、酒水、咖啡和茶。可漸漸地,餐飲服務也減少了,派了飯,去了咖啡茶就能收餐。乘客想喝點飲料,都得問問清楚,以前13人的航班,也變成了11人。乘客也抱怨不斷。
我真為港龍感到悲哀,既能讓自己的員工討厭,又能讓自己的客人討厭,這沒點技術,還真做不到。
合併之後,我們從港龍大廈搬去了國泰城上班,兩家公司的招聘也合併在一起。
新同事的起薪變得越來越低,來應聘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公司要求hr在已經淘汰的簡歷裡面,重新挑選,導致有的人面試完半年後才接到要求去體檢電話,也導致空服員們素質參差,良莠不齊。
以前是人們擠破頭都想進來,現在是視頻面試,過了就直接終面,從萬人追捧到萬人嫌棄也不過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
在宣布港龍停運的那天,我的社交圈哀聲遍野。作為一家只成立了35年的公司,港龍確實太年輕。特別是對於那些工作了十幾二十幾年的同事,就像是被分手,還要你急切歸還當時戀愛時贈送的東西。
作為香港本地大僱主,港龍停運、國泰裁員確實如驚天霹靂,給疫情下的香港雪上加霜。好在是其他各個機構也提供及時幫助,XX醫院提供免費助護課程,XX酒店提供免費酒店培訓,當然更多還是保險業。
昨天在同事的朋友圈,看到一條狀態說,謝謝大家的關心,雖然我被裁員了,但那些想要買我絲襪的人不要再私信我了,過了過了。
你看吧,天無絕人之路,再不濟,我還有很多絲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