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如何養活自己(二):官營經濟,以利代稅

2020-12-22 格物資本
格物資本丨專注於資本的極致探索

我們在前文中講到了:朝廷如何獲取農業財富。而在古代整個社會財富創造的過程中,除了農業生產創造的農業財富,還有通過手工業和商業活動創造的工商業財富。

除了徵取一部分農業財富之外,朝廷同樣也會徵取一部分社會工商業財富,以作為自己的財政來源,供養自身運轉。

朝廷獲取工商業財富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對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活動的勞動者徵稅,即間接獲取;二是朝廷自身作為一個市場主體,直接參與手工業和商業活動,並從中獲利,即直接獲取。對於前者徵稅這種方式,這裡不做具體介紹;對於後者,學者們通常將其稱之為「官營經濟(官營工商業)」

官營經濟的由來

原始部落時期,人們除了從事農業活動之外,還有簡單的手工業活動,和簡單的商品交換活動。手工業生產以部落家族為生產單位,生產出來的手工產品(紡織物、木器、石器、陶器等),一般為家族自用,偶爾會用於與外界進行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一般都是穀物、牲畜、布帛、手工產品等初級生活物資的交換,也只是在不同的部落間偶爾發生,並不普遍。

▼圖:原始部落家庭手工陶器製作的場景復原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商周時期,國家形態成型,以天子-諸侯為首的統治階層,掌控著兩大社會基礎資源——土地和人口,他們有能力大規模地調動組織人力、物力資源,來集中從事手工業生產,以滿足自身豐富多樣的物資需求(包括士兵武器裝備、生產生活用具、高端宮廷享樂用品等等);同時,他們也會參與到商品交換之中,並對社會商品交換活動進行組織管理,於是,官營工商業由此產生。(這裡「官」指以天子-諸侯為首的統治階層,天子是天下共主,諸侯受封於天子,臣服於天子,不過諸侯在自己領地內有高度自治權,天子代表中央朝廷,諸侯代表地方朝廷

《國語·晉語四》中的有一個詞「工商食官」就是對當時天子-諸侯官營工商業的描述,「工」指各種手工業者,天子王室和地方諸侯都擁有許多手工作坊,並徵用大量手工業者為其勞作、生產各種手工產品,這些手工產品都歸天子或諸侯所有;「商」指商人,負責了解貨物行情,也是專為天子王室或諸侯服務的。「食官」即這些手工業者和商人,都是靠天子或諸侯提供食宿而生活,他們沒有獨立自主的生產經營權,甚至沒有人身自由,都相當於是天子或諸侯的奴僕。

▼圖:商代後期的「后母戊」(原稱司母戊)青銅大鼎,是商周青銅器文化的代表作,這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重達800多公斤,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以當時的技術條件,這個青銅大鼎,需兩三百名工匠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製造,而且至少需1000公斤原料。在當時,只有統治者才能調動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完成這項非凡的傑作,這是官營工商業的最好例證,當時許多工藝水平極高的青銅器都是在官營手工作坊內才能完成的。

商及西周時期,天子-諸侯的官營工商業,佔據整個社會工商業的主導地位,因為天子-諸侯能徵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為自己生產、為自己服務,其組織規模之大、生產能力之強、工藝水平之高、產品種類之豐富,遠遠要超過以家族(家庭)為單位的手工生產。

官營經濟,是伴隨著國家的形成(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分化)而產生的,是在等級壓迫(強行無償徵用被統治階層的勞動力)中產生的。統治階層形成之後,為了滿足自身豐富多樣的物質需求,需要大規模地組織手工業生產,以為自身服務。在此過程中,統治階層,獲得了農業財富之外的其他新的財富形式(工商業財富)。

私營工商業的興起,與官營工商業並存

到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生產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牛耕和鐵器的普及),農業生產力大幅提升,農業產出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這使得一些農業勞動者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從事手工業生產活動,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此外,由於天子王權衰落,諸侯邦國林立、戰亂不斷,原有的「工商食官」制度也逐漸瓦解,其中一些原本屬於官營手工作坊的工匠,轉變為獨立自主經營的私營手工業者。

大量手工業產品生產出來後,超出了生產者的自給需求,它們需要與外界進行交換,才能給手工業者帶來額外利益,於是,這又催生了商貿業的興起(商品的流通和交換變得頻繁、擴大)。而一些人也開始專門投入到商貿活動中,變成了私營商人,因為經商相比於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獲利程度要大得多。

此外,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變法圖強,打破了原有的制度安排和思想觀念,給私營工商業提供了自由發展空間。還有各種生產技術進步、基礎設施完善(如水路交通)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促進了私營工商業的發展。

▼圖:春秋戰國時期的兩種青銅鑄幣:刀幣(上圖)和布幣(下圖)。現藏於中國錢幣博物館。春秋戰國時期,以銅鑄造的金屬鑄幣得到廣泛普遍的使用,標誌我國正式進入金屬鑄幣時代,這也反映了當時的商品經濟已經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印證了商貿的興盛。

在高度動蕩、高度分裂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種原因的綜合作用,私營工商業快速興起,參與私營工商業活動的人口快速增加,還出現了一些靠經商發家的大富豪(比如範蠡),私營工商業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經濟部門。

▼圖:範蠡畫像,春秋末期人,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後辭官經商,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稱「陶朱公」,被後世尊為「商聖」、「財神」。圖片來源於網絡。

私營工商業興起後,官營工商業依然存在,並未消亡,官營工商業在社會經濟中依然佔有重要地位,當時各諸侯國在武器製造、農具製造、大規模畜牧養殖、高端宮廷用品製造等領域,依然是以官營為主,由諸侯朝廷壟斷專營。

此後歷朝歷代,私營工商業和官營工商業,都一直並存,是古代社會財富創造的第二大源頭,其創造的社會財富統稱為「工商業財富」。(第一大源頭是農業生產創造的,稱為「農業財富」)

朝廷的直接財源和間接財源

古代社會的工商業財富創造分為兩個部門:官營工商業和私營工商業。

官營工商業由朝廷直接參與經營(設立專門管理機構、指派官員進行管理經營),所創造的財富直接歸屬於朝廷,是朝廷的直接財源;而私營工商業由民間個人或團體獨立自主經營,其創造的財富歸屬於經營者個人(或團體),同時,經營者要向朝廷繳納一定的賦稅,這是朝廷的間接財源(多了「徵稅」這個環節)。

在朝廷獲取財富的方式上,官營工商業相比於私營工商業,有一個準確的詞彙表達,叫做「以利代稅」。而且,由於官營工商業通常是壟斷或半壟斷專營(比如鹽鐵專營),所以,它通常會帶有暴利性,而這種暴利最終會轉嫁到百姓身上,取利於民。

版權聲明

本百家號「格物資本」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稿、圖片、漫畫、音頻、視頻等,其版權均歸屬於本號及其運營者(運營者已實名制),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修改或發布。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點擊熱文

拜金主義:生存需求與精神需求的對抗

朝廷如何養活自己(一):掌控土地、分配農業

「輕重之論」:貨幣過多為什麼會引起物價上漲?

朝廷為何要壟斷鑄幣權?

相關焦點

  • 清朝王爺沒有封地只有工資,如何養活王府?
    由於清朝王爺沒有封地,王爺們的日常開支只能依靠著朝廷的俸祿來維持。雖然朝廷給予王爺們的俸祿非常高,不過王爺們從皇帝手中得到的俸祿,根本不足以養活王府一大家子人,因此清朝王爺除了俸祿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額外收入。皇帝的賞賜因為清朝的王爺們普遍不具備威脅皇權的能力,所以清朝的皇帝對待王爺都十分的大方。
  • 陳一鳴和李思雨:一個是收入能養活女士,一個是自己養活自己
    「我現在的收入夠養活你「我可以自己養活我自己」。
  • 養活自己,是一個成年人能守住的最低「底線」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人生如一場修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我們心中還充滿希望,天道也是酬勤的,所以勤奮努力是社會的主旋律!一個成年人,能夠自食其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養活自己,是一個成年人能守住的最低底線!
  • 30歲,離婚女人,孩子們剛剛滿月,找工作養活自己和孩子難嗎
    回到這個問題:30歲,離婚女人,孩子們剛剛滿月,找工作養活自己和孩子難嗎從女人的角度來看,這真的很難。二、孩子太小了,特別需要媽媽的精力和時間的照顧剛剛滿月的孩子,必然需要他們的母親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他們,如果他們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那就更難了,如果他們找一份兼職工作,他們的薪水就會減少,為了保證生活質量,她們肯定需要媽媽照顧不止一份工作。
  • 背著娃繡著花 養活自己養活家——夏華和13000名大山繡娘的「中國...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背著娃繡著花 養活自己養活家——夏華和13000名大山繡娘的「中國夢」新華社記者李斌、王君璐嘹亮的山歌響起,五彩的裙擺飛揚,富有濃厚少數民族韻味的歌舞瞬間將時尚、現代的都市人帶到千裡之外雲貴高原的大山深處……這是「深山集市」開集儀式的經典場景。
  • 明朝官員工資不足以養活全家,模範官員三楊、張居正如何養家餬口
    歷朝歷代中,明朝官員的工資低是出了名的,各級官員也不用抱怨,這些工資在朱元璋看來已經夠養活全家的了,比起老朱小時候那種境遇可強不知多少倍了。朱元璋給出的官員薪水確實不高,一個縣令一年收入才7.5石,相當於1000斤糧食左右。
  • 50歲了,事業單位的合同工,被解聘了如何養活自己?
    他本來想著自己的足夠努力,過幾年就能被聘為編制內人員,結果,等了十幾年,還是合同工,最經典的就是最近單位也是準備改制,然後合同工們是首先要被調整的,沒有關係,只有合同,補償是有的,但是這些錢不足以應付後面的生活。家裡孩子小,老人也等著花錢,雖然還有老婆在賺錢,但是老婆在私企,工作總是很動蕩,所以也不是那麼容易。
  • 秦霄賢:討厭被叫富二代,有能力養活自己
    秦霄賢有著帥氣的外表,在德雲社是門面代表,和張雲雷被稱為&34;秦霄賢雖然不是作為專業的喜劇人出身,但有著過硬的相聲功底,小學二和初中都就讀於北京愛迪國際學校秦霄賢表示:&34;秦霄賢表示自己還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
  • 德雲社演員中除了幾個出名的明星外,普通的演員能養活自己嗎?
    那麼,一個深刻的問題也就隨之誕生了,那就是除了幾位成名的相聲演員外,德雲社的其他普通相聲演員深入情況如何呢?是否可以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養活自己呢?再者,拋去出名的幾位有著自己的商演外,其他人在小劇場的演出,也都擁有著不錯的底薪,並且在底薪的基礎上,德雲社也會隨著各個隊伍的一年收支情況
  • 多少退休金才能養活自己?國內老人異口同聲給出答案,你達標嗎?
    這也意味著養老問題存在很多的因素,如何為以後提供一份保障。 多少退休金才能養活自己 這兩年我國的養老金也在不斷的上漲,得益於這種漲價也就表明了,退休金也已經有了明顯的上漲,根據數據可以得知,目前我國人均的退休金額大概在3475元左右。
  • 怎麼才能養活自己?
    有個大一新生,在網絡上向網友求救:原來,他和父母斷絕了關係,現在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可以養活自己,所以向大家求助。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作為一名大學生,我不知道你為何要和父母斷絕關係,因為不知道誰的錯,這裡不做評價。
  • 朝廷是個好幫手
    朝廷是個好幫手日本戰國時代進入豐臣秀吉時期後,給予秀吉第一個挫折的就是小牧長久手之戰,自己的支持者池田恆興戰死,連恆興的繼承人也死在戰場上,好在池田恆興還有兒子能夠繼承池田家,但這次失利也讓秀吉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別看我繼承了主君織田信長的一切,但還有一些強大的對手存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在池田恆興戰死後,頓時陷入僵持階段。
  • 八府巡按——朝廷的喪鐘
    不是說八府巡按會把朝廷搞滅亡,而是這個官職的出現意味著國家已發生不可逆的災難後果,這個後果即整個地方官僚體系徹底癱瘓,官職體系已不能再履行職責,地方官員的腐敗已腐蝕了朝廷的肌體,相當於一個人手腳都爛了,其他器官也開始腐爛,離死也不遠了。《九品芝麻官》裡面星爺為何以八府巡按的身份出現,且手執尚方寶劍?因為除了這麼大的官,其他官員已無法解決那個刑事案件。
  • 他們真敢威脅朝廷嗎?威脅都是小意思
    打架群毆,可以一挑二;但兵團對決,可不是一萬挑兩萬的換算,甚至可以做到一萬挑十萬。之所以藩鎮能夠威脅中央,就是因為藩鎮的士兵不僅數量佔優,而且質量佔優。簡單說就是:朝廷有兵,但兵少而且不能打;節度使也有兵,但兵多而且非常能打。至於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就不說了。為什麼?
  • 曾國藩47歲才明白的人生哲理,讓朝廷又怕又愛
    按照朝廷給予曾國藩的權限,湘軍出省作戰,所需糧餉為就地籌集。為了不受制於陳啟邁,曾國藩只好上奏朝廷,由他自己想辦法來為湘軍籌糧餉。曾國藩當時採取了兩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是向商人抽稅。由於得到了朝廷的允許,江西地方官員雖然無法阻擋,但卻也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也向商人抽稅。
  • 如何成為邊吃邊玩還能養活自己的自由職業者
    人被潮水推著走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自己推著自己走。
  • 陳丹青: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先養活自己再說
    來源:素說趣談(網易號)陳丹青曾說,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藝術是理想,先養活自己再說!
  • 月薪2000,養活自己都難,怎麼還款?
    二.徵信已經花得不行了,有沒有辦法補救?關於徵信「花」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一是申請了太多貸款,使徵信被多家貸款機構查詢;二是貸款逾期不還,導致有太多的負面逾期記錄。如果是前者導致的,就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看見貸款連結就忍不住去點,要想徵信能修復,至少一段時間內不要再有貸款申請記錄,頻繁點擊也可能會導致貸款借不出來。當然,若是逾期導致的,沒有別的辦法就只有將錢及時還清。
  • 明清時期,沒有現代通訊工具,朝廷官員如何及時傳遞災情信息?
    那麼,在明清時期,那時沒有現代通訊工具,古代朝廷官員是如何及時傳遞災情信息的呢?在明清時期,當某一嚴重事件發生之前,救災計劃被認為是朝廷日常行政事務的一部分,古代官員們僅需要遵循既定的章程辦事即可;當災害還局限在一定的地理範圍之內時,問題主要由地方官員掌握,他們必須通過正常渠道向省級政府報告情況,然後由後者決定是否需要利用緊急程序以使京城的朝廷儘快批准自己的解決方案。
  • 韓國女藝人直播賣化妝品,哭訴道:我只想掙錢養活自己!
    STELLAR這支女團當年在韓國本土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如今隊內的一些成員還依然還奮鬥在娛樂圈的前線,而隊內名為朱敏希的成員搖身一變竟然成了一線網紅,主要的工作就是變成美妝博主後給自己的粉絲介紹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