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2020-12-27 中華網新聞

資料圖:港媒

海外網10月5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5日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就任命賀知義勳爵為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的推薦,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八十八條作出任命。  

林鄭月娥表示,很高興接納推薦委員會就任命賀知義為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的推薦。賀知義由2020年2月起出任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我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的貢獻。」

林鄭月娥說,賀知義勳爵獲任命後,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的名單將包括14位來自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的傑出法官。她指出,這些頗具聲望的非常任法官加入終審法院有助維持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也使香港與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保持緊密聯繫。

在聆訊及裁決上訴案件時,香港終審法院審判庭由五名法官組成。由1997年7月1日以來,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情況外,終審法院在審理實質上訴案件時,均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的名單選出一名法官出庭聆訊。

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終審法院法官的任命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的同意而作出。特區政府將會就有關的任命徵求立法會同意。

另據港媒報導,67歲的賀知義是英國公民,1983年取得蘇格蘭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主要是商業及公司法,亦涵蓋公共法,他在2000年起在蘇格蘭獲委任為非全職法官,2013年獲委任為英國最高法院法官,今年2月成為副院長。(海外網吳倩)

相關焦點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剛送走一位外籍法官,又迎來一位丨香港一日
    文/不吐不快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5日)已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並將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賀知義為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賀知義是英國公民,1953年出生於蘇格蘭,由愛丁堡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於1983年開始成為執業大律師,2020年2月擔任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
  • 政情觀察|香港外籍法官必須做的抉擇
    10月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建議,在取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Lord Patrick Hodge)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 港府新聞公報:香港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宣誓就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今日(1月11日)發布新聞公報稱,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在香港禮賓府宣誓就職。新聞公報說,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作出司法誓言,鄭重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奉公守法,公正廉潔,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之精神,維護法制,
  • 林鄭月娥:香港沒有「三權分立」,「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有關香港的政治體制,社會上一直有一些誤解。特首林鄭月娥9月1日明確表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林鄭月娥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轄於中央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特首並非只是行政機關首長,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享有的權力是中央授權的。她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終3個機關都是通過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負責。
  • 林鄭月娥:憲制秩序下特首為議員監誓無可厚非
    海外網11月26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有關公職人員宣誓問題。消息指出,特區政府會研究公職人員宣誓安排,不排除日後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時由特首監誓。11月26日,林鄭月娥出席電臺聯播節目時表示,從憲制秩序來說,有關做法無可厚非。
  • 玩死香港的外籍法官大起底(截至2019年8月17日)
    (一)(截至2019年8月17日)香港地位最高的終審法院全部法官(包括首席法官、常任法官、非常任法官)22位,全部為外籍或者雙重國籍,其中英國籍(含雙重國籍)15位,佔了68%。(1)將鏡頭倒回去,1997年7月1日-2010年8月31日,香港回歸後第一界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常任法官、非常任法官21位,其中除首席法官李國能外,20人位外籍或雙重國籍。
  • 林鄭月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學者:她的話本質是在給香港...
    【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通識教科書日前刪改「三權分立」等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日明確「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行政主導的核心是行政長官,形容「三權」是各司其職,但需要經行政長官向中央負責,「高度自治不等於全面自治」。這番表態在香港社會引發熱烈討論。
  • 中評智庫:香港應適時啟動司法改革
    因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已經年滿65歲,在會見傳媒時已確認1月8日將是他作為首席法官進行工作的最後一天,正式退休。之前,張舉能法官已經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於今年1月11日起生效,黎智英案的審理無疑將是其就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之後必須面對並妥善處理的一個標誌性案件。  同時,香港社會也一直存在呼聲,要求適用香港國安法第55條處理黎智英案。
  • 香港終審法院認定《禁蒙面法》合憲,港獨黑暴這下死心了
    上月完成2天聆訊後,終審法院今早(21日)頒布判詞,駁回反對派的上訴,裁定政府上訴得直,即是用緊急法制定禁蒙面法合憲,以及禁蒙面法條文本身合憲,並強調合法與非法遊行集會均不可蒙面。《緊急條例》及《禁蒙面法》的終極上訴案由首席法官馬道立、常任法官李義、霍兆剛、張舉能,以及非常任法官賀輔明勳爵,共五名法官所審理。
  • 香港教授:中國確立法治體系後 香港可不再聘外籍法官
    終審法院加入「外籍法官」,不單證明了回歸後香港的司法制度仍能與國際社會保持接軌和互動,而且亦象徵著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並未因回歸而被削弱。正如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所說,終審法院的所有海外非常任法官都是名聲顯赫的法官,如果香港法院並不享有司法獨立,又或是法官們在審理案件時會受到幹預,這些知名法官一定不會接受邀請擔任終審法院的法官。
  • 香港前法官這番話,深刻!丨香港一日
    烈顯倫:香港司法機關誤入歧途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香港司法機關誤入歧途超過二十年。他批評,法庭將個人利益凌駕於社會公眾利益之上,過去二十多年來,香港的司法機關完全是誤入歧途。
  • 香港24小時丨香港2020年12月23日發生了什麼?
    律政司根據《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35條,就批准黎智英保釋的決定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法院傍晚駁回律政司申請。12月23日19:24:0412月23日香港發生了什麼?香港新增53宗確診20宗無源頭;消息:中央促港府訂「清零」目標12月23日19:19:30林鄭月娥表示將成立保障基金賠償注射疫苗後有不良反應人士林鄭月娥表示,政府計劃成立保障基金,如果在注射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經過醫學專家評估為疫苗的問題,可以獲得賠償。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件,有無外籍?香港律政司司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按香港國安法相關規定,在徵詢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見後,從現任裁判官中指定6人為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在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提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媒體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新聞公報稱,有記者提問:昨日(3日)有法官表示已獲行政長官委任處理國安法的案件,想問現階段是否這些法官已組班?若是,當中有沒有外籍法官?因為法例並沒有排除外籍法官,可否談談?
  • 公然向黎智英案主控官施壓 英國粗暴幹預香港司法
    前年8月18日,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八人,涉嫌參與及組織當日的維園流水式集會,被控「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案件將於下月16日在區域法院聆訊。律政司昨發表聲明,御用大律師Perry接受律政司的委聘,於2021年1月12日獲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準以「專案認許」方式為案件出庭。自此以後,有不斷來自英國社會的壓力和批評針對Perry參與此案。
  • 香港終審法院拒絕梁遊二人上訴申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去年在香港立法會內進行「辱國宣誓」兩名「港獨」份子遊蕙禎和梁頌恆,已經分別被香港高等法院的原訟庭及上訴庭裁定褫奪立法會議員資格。據「香港01」網站25日報導,二人申請「終極上訴」至香港終審法院的上訴許可,終審法院今日開庭審理,決定是否受理案件。香港終審法院法官未待律政司一方陳詞,在休庭半小時後突然直接宣布梁、遊二人申請的「終極上訴」許可被駁回,並需要支付律政司一方兩名大律師的訟費,至於有關裁決的理由,則押後書面頒布。
  • 香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終審法院裁定特區政府勝訴彰顯公義
    中新社香港12月21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終審法院21日就《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和《禁止蒙面規例》相關上訴作出最終裁決,裁定香港特區政府勝訴。同日,多位香港政界及法律界人士對此表示歡迎和支持,並指出裁定結果充分彰顯公義。
  • 林鄭:香港沒有「三權分立」,特區權力來自中央授權
    她說從今屆政府開始,要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坦言「正確的說話要有膽量說出來」,更說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至為重要。認同憲制教材須清楚準確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明言,香港是沒有「三權分立」,並支持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說法,也支持當局就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材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的安排,認為可更清楚解釋香港的憲制秩序。
  • 朱世海 丨 香港司法制度的形成、演變與改革
    一、港英時期香港司法制度的形成 (一)司法機構的逐步建立英國駐華全權欽使兼商務總監查爾士·義律在1841年2月發布的公告規定,香港本地居民是英國女王的臣民,繼續根據中國法律、風俗、慣例(各種拷打除外),在一個英國裁判官的控制下,由鄉村長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