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老畫報】手巾把 糖果案子 茶房

2021-02-17 天津市檔案館


文圖整理 | 自然

  手巾把、糖果案子、茶房合稱為劇場中「三行」。三行制度,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種落後的劇場制度。舊劇場是有錢人消閒解悶的地方,他們來此就是為了享受和消磨時光,還有人把劇場當作社交與交易的場所。為了最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三行即由此而生。

上圖:聯華電影公司拍攝的《粉紅的夢》之一幕

  清代中葉,天津開始有了茶館,初時,單以賣茶為業,其中即有被僱傭的茶房。後來,為招徠茶客,遂請票友等在茶館清唱,以後發展成為茶園,但只收茶資不收票價,仍是以賣茶為主。茶房兼管沏茶,招待茶客,清潔衛生等工作,每月領取固定薪金,茶水收入全歸園主,小費收入歸茶房。後來設立戲園後,經營者見觀眾有此習慣並有利可圖,即沿用茶園舊例,添設茶水,同樣用固定工資僱傭茶房,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手巾把和糖果案子。如最早在租界地成立的春和戲院、下天仙戲院等都曾設有三行。因之相沿成例,舉凡後來成立的戲院影院均設有三行,甚至更有別出新裁者,僱用女茶房以極其卑劣下流的手段招徠觀眾,還美其名曰「女招待」。

  手巾把一般為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洗手巾,在一樓的前臺放著一個大盆,盆裡放滿了熱水,用外國香皂把毛巾一條條洗好,再灑上法國香水,綁在一起用漂白布罩著;一個人不停地在觀眾中穿梭,將手巾把強行塞給觀眾,索要小費。兩人在空中以熟練的手法互相傳遞著手巾把。扔手巾把也是個技術活,像演雜技一般,要手巾把的人或在樓下或在樓上,但不管在哪兒,都要求他二人配合默契,扔的要準、接的要穩。戲開演前,觀眾們就看他們的表演,並不時地為他們叫好。如果功夫練得不到家,手巾把散了,他們也有個說法,叫「天女散花」。由於演出開始後,手巾把還在園子上空「嗚嗚」地亂飛,很影響觀眾看節目,觀眾非常反感。所以,這行當在30年代中期就被各戲院、影院取締了,是三行中消亡最早的。

上圖:民國畫報中的女明星

  舊時,戲園、影院一進門處均擺放著一個大案子,上面擺滿了糖果、瓜子、水果等食物,夏天還有冷飲。見有大人領著小孩進來,他們就把糖果硬往孩子手裡塞,然後向大人要錢。節目開始後,他們又將小吃放在一個木盒子裡挎在脖子上,向觀眾兜售。觀眾如果不要,他們就軟磨硬泡,實在不要,他們就諷刺說:「土豆子、蒸包子、兔崽子味兒的。」所以,觀眾買票看戲,往往還要花上一些冤枉錢,甚至生一肚子氣。後來由於觀眾反映強烈,一些大園子將糖果案子改成小賣部,觀眾可自由購買。

  茶房是劇場存在時間最長的三行之一。將開水放在一個大銅壺裡,在茶碗、杯子裡放好茶葉,有觀眾要時,他們過去把茶水沏好,每個茶杯都用一個帶掛鈎的鐵環套著,正好掛在椅子的扶手上。觀眾喝完茶,茶房收杯子斂錢。壺、碗、茶葉都是茶房自己的,燒水用煤也是茶房自己購買(解放後有的改由劇場負擔一部分),水用院方的,院方不給付茶房任何工資,茶資收入全歸茶房。

上圖:影星黎莉莉在《火山情血》中的草裙舞

  因為舊劇場早期不賣票,觀眾也就沒有對號入座之說,誰來得早誰就佔好座,三行的人正是利用這一特點,早早地就把前排的一些座位佔下了,擺上些水果、瓜子,等他們認識的人或是看上去是有錢人來了,就請他們坐,並馬上遞來茶水、手巾把,侍候好了對方就會給小費。跟三行認識的有錢人也會在戲散時告訴他們「明兒個我還來,給我留個座兒。」

  三行也擔任著院方的一些工作,如清潔衛生、檢票、找座、對號、維持秩序、看夜等等。三行與院方的經營目的不同,院方只要演出節目能吸引人,臺下坐滿了觀眾,有較高的票房收入就行。而對三行來說,臺下觀眾再多不買茶點他們也沒有收入,只有多賣茶點才能多賺錢。三行也希望劇院營業好,觀眾多,可以多賣糖果、茶水,劇院營業不好時,三行也會和院方爭吵,諷刺謾罵院方。

上圖:影星胡蝶

  三行初時與劇場為租賃關係,受劇場領導,1937年天津淪陷後,他們紛紛開始獨立經營,不再受劇場領導,接受戲園電影業同業公會管理。三行頭對工人的剝削很殘酷。三行由把頭承包下來後,就以「進門費」、「大褂錢」、「笤帚錢」、「撣子錢」等等名目繁多的額外費用向工人勒索。由於舊時失業現象非常嚴重,把頭為了多收入,招收了許多失業者做三行,這樣一來,三行工人人均收入少了,而他們的份錢卻多了。工人為了養家餬口必然把過重的負擔轉嫁給觀眾,所以,各戲院向觀眾訛索小費的現象極為普遍。

  日偽時期,下天仙戲院的茶房頭張德山,依靠日本人的力量,一次性給戲院一筆錢把三行包了下來。協定以茶資收入取代三行的固定工資,原來的清潔、檢票等工作仍由三行做,同時院方對三行工人仍有解僱權。每個茶房每日要向張德山交「份錢」,這「份錢」也沒有定額,而是由他任意規定。當時茶房為了生存,避免失業威脅,只得忍氣吐聲,任其恣意壓榨,甚至有時日收入還不夠拿「份錢」的。此種制度一經創設,各戲院群起效尤,各戲院的「打手」、「爪牙」相繼成了該院三行的把頭。而後來,又有不少三行把頭一躍成為園主。

上圖:上海明星電影公司女演員合影

  1937年,平安電影公司經理馮紫墀和王桂森、辛德貴三人經營小梨園、大觀園時,進行的第一項改革就是取消了三行。專設了小賣部,糖果、瓜子、水果觀眾可以自由選購,小賣部還為觀眾代存衣帽,擺了兩張條凳,為人力車夫提供休息場所。劇院僱傭了若干名十四五歲的茶童,免費為觀眾送茶水。茶童有固定的工資,嚴禁向觀眾收取小費。但由於免費茶水的質量不高,所以,劇院為要喝好茶的觀眾特準備了袋茶,一角錢一袋。

  茶房制度存在時間最長,在一些中小戲院、影院一直沿襲到天津解放後。解放初全市共有570名茶房,如大舞臺就有茶房50餘人。當時他們收入較高,一般平均每日在兩萬元(舊幣)以上。為了應付他們,觀眾每人每次要增加近千元的負擔。院方還須為茶房繳納文教費、救濟金和稅款,極不合理。各劇院遂向文化局提出,願在劇場內專設茶水站,免費向觀眾供應茶水。

  藝人們在臺上演出,茶房在臺下刷茶碗、向觀眾斂茶資、收茶碗,演出效果大受影響。而只有角兒演出時才最好收到錢,因為觀眾不想耽擱看精彩的表演。茶房為了多賺錢,就必須在臺下串來串去,影響了觀眾視線,破壞了劇情。

  劇院、觀眾、演員一致要求儘快取締這存在百餘年的劇場陋習。於是1951年,天津市政府統一部署,勒令所有劇場一律場取消茶房,並給予他們合理的安置。

點擊查看精彩推薦文章:


天津市檔案館,一個值得關注的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帶你了解天津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

投稿交流郵箱:lidekun@qq.com

QQ群:307884443

相關焦點

  • 當我老了,一定要有間茶房,問古茶香裡,尋書禪意中
    當我老了,一定要有間屬於自己的茶房,處處閒情雅致,讓自己沉靜在這一份寧靜之中,尋訪久違的詩意。我的茶室,不在乎大小。它可以是一個長長的茶席,席上杯盞瓷器,簡單雅致,席座在地上,在茶香嫋嫋之中,平心靜氣,拂去身心上的浮躁與不安,享受納蘭性德所言的「賭書消得潑茶香」。
  • 民國最美畫報女郎,62歲還被26歲小夥表白,婉言拒絕後遭滅口
    民國最美畫報女郎,62歲還被26歲小夥表白,婉言拒絕後遭滅口民國是我國一段可歌可泣的歲月,雖然政治上動蕩不安,然而在文藝界卻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期。湧現出了阮玲玉、蝴蝶、周璇等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本期小編為大介紹的主人公叫蔣梅英,她被譽為民國最美畫報女郎。因為實在是太美,在自己六十二歲的時候還被二十六歲的小夥表白。然而婉言謝絕對方後,在九年後卻被滅口。蔣梅英祖籍浙江,家族中世世代代都是書香門第。都說江浙一帶出美女,在蔣梅英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證。從小父母很重視對她的教育,可以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
  • 翻一頁絕代風華:舊時光裡絕美的電影畫報
    時光倒回至民國時期,去影院看電影也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消閒娛樂方式,精美的電影畫報更在民國風靡一時。「斷檔期」不如和小編一起,從故紙堆中擷取圖文並茂的典藏冊頁,尋找舊時光中的摩登印跡,共同回味民國時期電影人的珍貴剪影和絕美風採吧!
  • 麻將:被茶房綁架的木偶!看人生百態!
    ×x茶房休息娛樂!。。。。2.某君工程多:局座,我在xx茶房,請你小坐並向你匯報工作進度,一定是包工頭手氣差到極點,但必須這樣!3某同志晉升:(茶房麻將),感謝培養,一定是某領導手氣最好4某君經營茶房,廣結朋友。電話很忙:快來嘛,就差你,三缺一!
  • 【茶房舊事】引起在日華人的多方面關注,究竟哪裡特別?
    最近,很多朋友都反映,朋友圈被《茶房舊事》刷屏了,那麼,《茶房舊事》到底是什麼東東呢?
  • 音樂茶房與梵尼詩籤訂黑膠文化產業合作發展協議
    音樂茶房與梵尼詩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黑膠文化產業發展2020年6月11日,全國雅致空間認證平臺——音樂茶房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黑膠產業生態品牌音樂茶房創始人霍志堅與梵尼詩集團聯合創始人劉建新共同籤署了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音樂茶房與梵尼詩集團合作項目正式啟航。
  • 《良友》圖片,民國時期摩登女郎的時尚參考
    20世紀代,畫報在民國興盛起來,在眾多畫報中,《良友》畫報脫穎而出的封面女郎受到了公眾的讚賞,《良友》畫報內容以女性為主,相當於之前流行的女性雜誌,他以獨特的攝影視角為出發點,以圖片的形式向公眾解讀新世紀女性時尚。
  • 【粵人情歌85】泛黃的紙張,縈迴的歌聲——晚清畫報中的粵劇粵曲
    伶星逸事、梨園掌故、藝海浪花、俗世紅塵……清代民國的戲迷要想知道梨園的新聞和趣事,除了坊間的口耳相傳,還有一個渠道就是看報紙。
  • 民國的封面女郎,那個年代的時尚!
    什麼是民國時尚範兒?我們或許可以從民國時期的雜誌封面略窺一斑。  《良友》畫報們利用封面人物,為我們呈現了民國時期最潮的範兒——名媛。她們顧盼生輝,富有韻味,有一種柔和的女人味和內斂的性感。即便不是出身名門世家的明星,也有一種新女性的風情。
  • 李孝利九月刊畫報,絕無僅有的氣場,女神真的是不會老的!
    李孝利九月刊畫報,絕無僅有的氣場,女神真的是不會老的!
  • 《民國奇探》絕對是今年最快準狠的偵探劇,一集一個案子,治癒沒耐心!
    偵探片動輒幾年才揭曉真相,相對來說比較快的偵探類電視劇,很多時候也要好幾集完結一個案子。 真是逼死沒耐心喜歡直來直往的小姐妹了。 不過小編最近尋找到一部偵探片,簡直是「沒耐心」又愛看偵探片姐妹的救星。
  • Kiddo畫報(第1期):色彩斑斕
    選取了其中20幅色彩非常絢麗的,組合成今天的Kiddo畫報《色彩斑斕》。你是否也一直覺得有點好奇,為什麼孩子的畫往往顯十分鮮豔,好像有一種穿透一切陰霾的力量。雖然這裡的天空經常霧靄層層,但在孩子們的畫裡,天就是藍的,草就是綠的,通透敞亮,沒有陰影!如果你覺得這些小朋友的作品有趣,可以去Kiddo的NOW圖片社區,關注他們,和他們的家長交流孩子習畫心得。
  • 明星、奸商與義士:《良友》畫報裡的舊上海美麗又殘酷
    想更全面,直觀,真實地了解上海灘,了解民國,推薦一份創辦於民國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2月15日的《良友》畫報。《良友》畫報的讀者,大多是知識分子、公司職員和在大後方人士,也就是當時的中產階層。他們一般都有去影院消費的能力和習慣,所以《良友》畫報的封面,基本上被當時的電影明星所佔據。比如第一期的封面,是電影明星胡蝶手捧鮮花的半身照。
  • 老電影雜誌封面封底欣賞:80年—83年《電影畫報》,高清大圖欣賞
    ▲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老電影雜誌封面封底欣賞:80年—83年的《電影畫報》,高清大圖欣賞。
  • 淺談《民國奇探》的優秀
    我覺得《民國奇探》是真的很好的一部輕鬆搞笑的探案劇。沒有太多恐怖的片段,但是該嚴肅的地方還是很嚴肅,演員顏值在線,演技也在線,我本來就是衝著胡一天才看的,但是後面是真的被這個劇所吸引,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看電視劇的,因為電視劇好多非常冗長,而且內容到中間部分尷尬,俗套。
  • 故事‖熱播諜戰劇《胭脂》帶你看30年代的老上海腔調
    【9】航空郵票和真實的紙幣基本一致,年份,空白的區域,時間,英文等等!連編碼都帶上了!「小開」意思類似於"富二代",源於老上海話,一般指沒有自己獨立打理的一樁生意或賴以作主要生活來源的專業,只恃著老爸或老家財勢的富家公子!
  • 沭陽這裡將建民國風情老街!還有...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
  • 民國奇探電視劇免費觀看 民國奇探各個人物結局是什麼
    《民國偵探》中胡一天和張雲龍主演的路垚和喬楚生被大誇演技,張雲龍在劇中也是顏值在線,民國奇探電視劇免費觀看麥片網,那麼喬楚生感情線是什麼樣的呢民國奇探以路垚、喬楚生、白幼寧三人探案為主要線索,一共30個連環反轉的另類奇案,各種構思精巧的高智商作案,同時融入探析了人性、欲望、金錢等問題,同時結合甜戀、友情、親情等一系列熱門元素,看點十足。
  • 《又一個案子解決了》:「三消」神探闖天涯
    我們今天要評測的這部師出同門的《又一個案子解決了》(Another Case Solved),擁有一部探案冒險遊戲的外觀,但它並沒有採用此類遊戲慣用的「Point&Click」機制,而是巧妙地將「連連看」「找茬」等等益智元素融入了探案過程。
  • 一間茶房,一群文人和一樁命案!
    此人名叫樸仁成,職業是畫家。就在這時,茶館的電話響了,老闆娘接起電話,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詢問是否「原味茶房」,隨後便掛斷了電話。開始的時候我們說過,這個「原味茶房」是所有文藝青年的聚集地,柏詩人也自然不例外,這裡同樣是他常來的地方。於是,金基採開始向所有人發問,前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大部分人都和柏詩人有過交集,但在他們的口中,似乎都很討厭刻薄的柏詩人,私下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做「孤獨詩人」。